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杉苗造林,一般采用一年生实生苗的传统造林方法。造林时受季节和气候所限制,成活率低,生长缓慢,生产成本高,出材率低。如果采用营养钵移栽杉苗造林(指一年生裸根杉苗移栽在营养钵中,通过人工培育后而成的造林苗木。),  相似文献   

2.
杉苗造林,一般采用一年生实生苗的传统造林方法,受季节和气候条件限制,成活率低,生长缓慢,生产成本高,出材率低。而采用营养钵移栽杉苗造林(指一年生裸根杉苗移栽在营养钵中,通过人工培育后而成的造林苗木),就基本上不受季节和气候的限制,一年四季均可造林,且成活率高达97%,成林时间可缩短3~5年每公顷出材率可达150余立方米。营养钵移栽杉苗造林在城步苗族自治县云马林场已试验4年,效果较好,深受林场职工和周边乡镇林农的欢迎。一、选好场地苗圃地宜选择水源丰富、地势平坦、交通方便、气侯湿润、便于管理的地块作场地。  相似文献   

3.
阔叶树容器苗应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容器苗与裸根苗相比,容器苗具有成活率高,移栽季节长,移栽后苗期生长快、林分相对均匀、个体差异小等优点,是提高造林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试验表明,一般情况下容器苗移栽可不受季节限制,但应尽可能避开在高温且长期干旱季节进行移栽.最佳移栽季节为常规格造林季节、雨季和9月;造林容器苗不宜过大,要保持根球、枝叶完整,避免受损.  相似文献   

4.
杉木“过渡法”造林是在两年中用两次移栽完成造林.第一年将一年生苗密集移栽在占造林地3%的面积上.第二年把密集移栽的杉苗带土分散移栽在整个造林地上.此法有利于集约经营、营造针阔混交林、减少抚育年限,补苗可常年进行.  相似文献   

5.
用营养钵繁育油松苗,具有根系好、生长速度快、便于管理、移栽成活率高、造林时间长等优点。在北票干旱地区,可利用油松营养钵苗进行雨季造林,克服裸根苗春季造林由于久旱无雨、土壤干旱、水分蒸发量大,空气干燥诸多因素而引起春季造林成活率低,重复造林浪费资金等现象。为此,文章结合生产实践把油松营养钵育苗的关键技术做一下技术交流。  相似文献   

6.
从加速油茶良种繁育速度和提高圃地利用率出发,探讨了油茶芽苗砧接一年生苗上山造林圃地培育技术。通过采用ABT生根粉处理,圃地管理和容器移栽等方法,解决了一年生嫁接苗根系不发达以及造林成活率低的问题,达到了试验设计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试验场设在南强公社莲塘油茶林,1979年夏季扦插5368株,成活4101株,成活率76%,1980年采用营养钵扦插19071株,成活18499株,成活率97%。1980年和1981年分别采用一年生和二年生扦插苗移栽造林,均收到了成效。扦插育苗技术要素如下:1.苗床的准备:选择排水良好,灌溉方便,地势平缓,光照和通风良好的砂质壤土为苗圃地。扦插前15—20天整地,整地时先将耕作层全部削除,根据地形平整地面,而后规划  相似文献   

8.
侧柏营养钵育苗造林是提高侧柏造林成活率的一种新的造林技术措施。过去,侧柏造林是采用裸根造林法,成活率受得了一定的限制,特别是太行山区,立地条件差的石灰质低山丘陵区,气候冬春干旱多风;雨季,伏旱严重,侧柏裸根造林,要想成功,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油茶造林成活率,减少造林损失,节约管理成本,采用集中管理的4年生芽苗砧嫁接良种油茶苗进行了大苗移栽造林试验,并以1年生、2年生小苗造林试验作对照。结果表明:大苗移栽的造林成活率可达97%以上,比用1年生、2年生小苗造林的成活率几乎提高了1倍。造林试验结果说明,大苗移栽技术是提高油茶造林成活率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0.
杉树造林,过去用一年生实生苗。为了缩短造林时间,湛江专署林业局在山区国营林场、社办林场用当年生小杉苗进行造林试验。信宜县国营大雾岭林场于五月间试种100株杉苗,六月中旬检查,成活率达100%。化县国营平定林场于六月间用杉小苗造  相似文献   

11.
杭州地区淳安、桐庐、建德等县杉木基地造林,多数采用全垦整地,造林后间种油桐,套种玉米,既增产粮食,又促进幼林生长。但因浙北地区气温比较低,苗木生育期短,因此,一年生杉苗较矮小,造林当年,在套种玉米、铲草抚育时,杉苗易被泥块压  相似文献   

12.
在学习外地经验的基础上,我场于1972—1973连续两年用油松一年生苗造林一千多亩。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立地条件下,用一年生苗造林比用二年生苗者成活率高12%左右。显然,采用一年生苗造林是发展林业生产的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芮城县过去多年来荒山造林成活率低,成为荒山绿化进展缓慢的主要原因,自2001年天保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在荒山造林中大力推广应用了营养钵苗造林,大幅度地提高了造林两率,实践证明:容器苗造林的确是加快荒山绿化步伐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人工营造马尾松,往往因早春干旱,气温较高,苗木已抽苔而影响造林成活率.为了突破这一关,我们于一九七七年,进行了马尾松一年生抽苔苗和半年生抽苔苗(苗木抽苔部分尚未木质化)在高温季节造林试验,结果于下表.  相似文献   

15.
李颖 《安徽林业》2003,(4):17-17
杨树是平原地区造林绿化的主栽树种,常规造林采用2年生裸根苗,大水、大苗、大穴栽植.但受气候、土壤、水源的影响,往往造林成活率低.  相似文献   

16.
池杉幼苗移栽解决了播种苗出苗不齐,断苗,间苗浪费,以及1年生苗移栽出辅周期长,留床苗造林成活率低,缓苗期长的问题,于播种当年4月下旬至5 旬进行移栽,成活率达到98%,当年地径生长比播种苗显著增加。用此法培育大苗,可以2年出辅,苗木质量与3龄移栽苗相同而优于留床苗,[造林成活率分别比3龄移栽苗,2龄和3龄留床苗高1.8%,8.3%和11.6%。  相似文献   

17.
<正> 太行山系的中低山区,气候干燥,雨量稀少,土层薄,历年油松造林成活率都很低。1987—1988年,我们在博爱县山区寨豁乡采用容器育油松苗25万袋 (株),成苗17万袋 (株),移栽造林420亩。阳坡、阴坡造林成活率分别达到80.6%和93.8%。一、试验地概况及材料试验地设在寨豁乡大底、汉高城、南  相似文献   

18.
杨树容器苗雨季造林,是用营养钵(袋)在塑料大棚内当年育苗等雨季到来时带土坨移栽的全根全苗造林。由于容器苗带土坨根部不受损伤,容器中有充足的营养,加之又赶雨季造林,栽后不缓苗,具有成活率高、育苗时间短、省工、节水、无杂草等特点。特别是在春季干旱、多风,土壤瘠薄,自然条件比较恶劣的地区造林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9.
桉树造林,一般都采用经移植培育的一年生大苗栽植,在四旁和庭园绿化方面收到一定效果,但用大苗造林不仅增加移植用工,单位面积产苗量低,而且造林成活率不高,幼树生长缓慢。为了提高造林质量,加快绿化造林进度,从一九六○年以来,我县各地开展了用四、五月令的小苗上山造林的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平底育苗盘、营养钵和温室苗床等3种移栽方式移栽的贴梗海棠试管苗成活率和生根情况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平底育苗盘育苗的移栽成活率最高,达到93.1%,生根速度最快;营养钵育苗的移栽成活率达88.2%,生根速度较快;温室苗床育苗的移栽成活率达84.7%,生根速度较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