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首先对不锈钢材料的切削性能和不锈钢材料的攻丝特点进行分析,介绍了振动攻丝的基本原理,利用自行设计的振动攻丝机进行振动攻丝与传统机械攻丝和手动攻丝的对比实验分析,结果表明振动攻丝具有降低攻丝扭矩、提高牙形精度和螺距精度的效果.最后通过对振动攻丝的攻丝现象进行分析,利用振动攻丝弹塑性再切削和丝锥刚性化效果解释高强度材料攻丝过程的本质是降低攻丝扭矩,提高攻丝质量.  相似文献   

2.
在振动攻丝过程中,切削扭矩直接反映了丝锥工作状况.利用小波包分解对信号进行精确细分,有效地提取扭矩信号能量的频带分布特征,可用于监测丝锥的工作状况.试验表明,这一特征能够有效地分辨出正常丝锥与磨钝丝锥及不同工作条件下丝锥的工况,从而为振动攻丝过程的监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简述了信号最优估计的基本理论及主要算法,讨论了如何应用该理论进行振动攻丝扭矩信号的最优估计,给出具体实现步骤,并通过振动攻丝机实测信号对这一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有效地估计出振动攻丝扭信号,获得清晰的特征谱线.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小波分析理论及小波变换的快速算法,并将它应用于提取振动攻丝动态切削力.通过对所获得的振动攻丝切削力(扭矩)信号进行小波变换,将动态切削力从中分离出来,并对分离前后的信号频谱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经小波变换后的动态力频谱结构比未经分离的信号更为清晰,其特征谱线尤为突出.这将为深入研究振动攻丝动态切削力对整个系统的影响提供有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   

5.
小波分析在振动攻丝扭矩信号滤波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小波分析理论及小波变换的快速算法 ,讨论了该理论在振动攻丝扭矩采样信号滤波中的应用 ,通过对所获得的扭矩信号进行小波变换 ,将其分解成若干个互不重叠的频带 ,利用阈值量化处理的方法去除噪声 (高频信号 ) ,再将剩余部分进行重构 ,形成了抑制噪声的滤波信号 .实验结果表明 ,该方法对采样信号进行滤波是十分有效的 ,对提高扭矩测量值的计算精度很有利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振动攻丝的原理和特点,探讨由 P C 系统微机构成的步进电机控制及数据采集分析系统,以及实验系统的软件结构、硬件接口和步进电机的高频正反转的控制方法.最后还介绍了振动攻丝的实验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7.
小波分析在振动攻丝扭矩信号滤波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小波分析理论及小波变换的快速算法,讨论了该理论在振动攻丝扭短采样信号滤波中的应用,通过对所获得的扭矩信号进行小波变换,将其分解成若干个互不重叠的频带,利用阈值量化处理的方法去除噪声(高频信号),再将剩余部分进行重构,形成了抑制噪声的滤波信号,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采样信号进行滤波是十分有效的,对提高扭矩测量值的计算精度很有利。  相似文献   

8.
螺孔振动攻丝实验方案及其运动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振动攻丝加工特点的分析,提出省掉攻丝靠模的新方案.并从理论上证明了这一新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不确定性因素对连续管钻井(CTD)过程中调整工具面扭矩的影响,构建了基于概率理论的分析方法预测调整工具面扭矩的基本思想。在建立调整工具面扭矩模型的基础上,采用Monte-Carlo法对钻压、地层摩擦因数、井眼曲率等参数的随机性进行了模拟统计试验,得到了各参数及等效接触力的分布形式,并推导出调整工具面扭矩的概率分布函数。通过现场实例分析了参数的随机性对CTD调整工具面扭矩不确定性的影响,并与实测扭矩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不确定性分析方法预测的调整工具面的扭矩不是单一曲线,而是与累积概率有关的区间,区间窗口的大小与参数信息的精确程度有关,置信水平越高,扭矩预测区间的窗口越大,反之,置信水平越低,扭矩预测区间的窗口越小。预测结果与实测扭矩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说明采用概率理论预测扭矩更加科学合理。该方法对CTD定向过程中的扭矩预测以及CTD定向工具的设计及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选择性激光烧结(SIS—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加工工艺参数的变化会引起成型件密度的变化,进而影响烧结强度.本文应用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了加工工艺参数与成型件密度之间的预测模型.应用该模型分析了加工工艺参数(层厚lt,扫描间距dh,激光功率W,扫描速度v,加工环境温度Te,层与层之间的加工时间间隔Ts和扫描方式F)对成型件密度的影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定量地反映加工工艺参数与成型件密度之间的关系.据此可通过合理地选取工艺参数得到所需的加工件.  相似文献   

11.
发动机汽缸生产线上需求大量的高速加工用硬质合金丝锥.攻丝过程中,由于切削力的大小直接影响了加工精度及丝锥寿命,丝锥的参数优化也与切削力变化紧密相关,因此切削力分析在新型硬质合金丝锥的研制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通过立式加工中心和Kistler测力系统,对一批新型丝锥进行了切削性能评价,比较了不同的硬质合金丝锥加工灰铸铁和球墨铸铁过程中的切削力在旋入和旋出两个阶段的变化情况.指出了在铸铁攻丝中切削力的变化几乎不受丝锥磨损的影响,而与刀具夹持方式紧密相关.此外,攻丝力还与螺旋角、丝锥槽数以及试件材料的塑性均有不同程度的联系.  相似文献   

12.
4年的气刺微割试验结果表明,气刺微割能明显提高产量和割胶劳动生产率,降低干胶含量,而死皮等副作用不明显。采用气刺微割后,必须控制增产幅度,以保持胶树的长期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13.
老龄强割橡胶树气刺割胶总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分析气刺微割技术和常规割胶技术下老龄更新胶园胶树的产量、干含、死皮、树皮消耗、劳动强度、经济效益等指标,结果显示前者比后者更加高效。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几个气刺割胶技术在生产上应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浅谈橡胶树不同割制的割面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海南橡胶龙江分公司割胶生产实践,从常规割胶、新制度割胶、阴阳刀割胶和气刺割胶等几方面来阐述不同割胶制度的割面规划及其要点与注意事项,以期对目前天然橡胶生产,尤其是民营胶园割胶生产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5.
回顾和介绍了国内外钻孔采脂的研究现状,分析了钻孔采脂法的优缺点。提出应发展适合我国采脂树种的先进采脂工艺以确保我国松脂产业在世界松脂产业中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6.
采用40%、50%、60%割面负荷率和天天割、隔天割的采脂方法,对不同密度的12、17和22年生马尾松林分进行采脂试验,结果表明,采割间隔期越短,割沟越长,越有利于松脂分泌;天天割的单位面积产脂量是隔天割的1.28倍,60%割面负荷率的平均单株单刀产脂量是40%、50%割面负荷率的1.19和1.07倍;中龄林采取40%割面负荷率和隔天割,近成熟林采取50%割面负荷率和隔天割的采脂方法,不但可获得较好经营效益,而且可延长采脂经营年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