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研究在95%乙醇中废弃的全氟磺酸树脂膜(简称PFSR)催化松香树脂酸异构化反应,直接结晶分离枞酸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在常压加热反应条件下,PFSR能够较好地催化松香树脂酸的异构化反应;催化剂用量和反应温度对树脂酸异构化反应速度和异构反应平衡溶液中枞酸相对含量有较大的影响;在松香质量为20 g,溶剂体积为20 mL,PFSR用量为松香质量的20%,反应溶液沸腾温度条件下反应5 h,树脂酸异构反应达到平衡,枞酸相对含量高达78%;过滤分离回收催化剂后,将异构松香溶液直接冷却结晶,析出枞酸粗产品,再在95%乙醇中重结晶提纯3次,得到纯度为95%、产率为35%的枞酸。  相似文献   

2.
秦荣秀  梁忠云  李桂珍  陈海燕  文彩琳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9):14312-14313,14499
[目的]通过对广西不同企业的马尾松松香样品进行分析,找出广西马尾松松香各树脂酸的范围。[方法]应用QF-1毛细管柱对广西不同企业的马尾松松香样品甲酯化后进行气相色谱分析。[结果]根据测定结果,广西松香树脂酸含量范围:海松酸7.28%~9.38%,山达海松酸0.91%~3.59%,异海松酸0.27%~1.97%,长叶松酸12.67%~36.55%,脱氢枞酸2.02%~5.25%,枞酸28.69%~63.06%,新枞酸8.72%~22.94%。松香中海松酸6%~10%,山达海松酸1.0%~2.5%,异海松酸小于2.0%可判定为马尾松松香。[结论]松香产品质量与生产过程中松脂树脂酸热异构有关,可通过树脂酸的含量范围来判定马尾松松香。  相似文献   

3.
树脂酸异构规律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对马尾松松脂在加工过程中树脂酸异构进程的规律,予以定量的阐述与分析.如:比旋值曲线;蒸馏过程中比旋值和主要树脂酸含量的相关规律;冷却过程左旋海松酸含量变化的分析;蒸馏温度与时间对异构进程的影响;结晶趋势受长叶松酸,枞酸含量比例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研究马尾松亲子代的松脂中几种主要树脂酸的含量。探讨其与实验区组以及家系的关系。气相色谱分析发现,山达海松酸在3—4年生的幼树中很少出现,而母树中的含量均占树脂酸部分的2.39%以上。幼树中的去氢枞酸酸比母树多6.73%,在生理上存在着去氢枞酸向其它枞酸型树脂酸转化的过程。在实验区组间树脂酸的含量无显著差异;而在家系间枞酸、去氢枞酸和长叶+左旋海枞酸的含量分别均有极显著的差异,海松酸和新枞酸有显著的差异。除去氢枞酸外,母树中优树和对照树树脂酸的差别同其幼树中的差别相对应。  相似文献   

5.
<正>松脂是一种很复杂的混合物,其化学组成范围从单萜烯、单萜醇、倍半萜烯和其它萜烯衍生物、二萜类到树脂酸、脂肪酸等,因此它具有沸程广的特点。这些都对气相色谱分析松脂带来一定的难度。 松脂中主要化学组成的色谱分析、过去多采用碱、酸处理方法或水蒸汽蒸馏法,也有用柱层析分离方法将松脂分为中性油和酸性物或称松节油和松香两部分,然后再分别进行气相色谱分析。我们知道松脂经热、酸或碱处理后,都将或多或少地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马尾松半同胞家系产脂力和松脂主要组分的遗传变异规律及其相关性,为优质、高产脂马尾松良种的选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广西南宁市林科所20年生马尾松半同胞家系为研究对象,利用GC-MS气质色谱仪对48个马尾松家系松脂组分进行测定分析。结果结果表明:马尾松产脂力、松脂萜类中α-蒎烯、β-蒎烯、长叶烯、石竹烯,树脂酸中左旋海松酸、山达海松酸、枞酸、去氢枞酸、新枞酸的家系效应均极显著,家系遗传力分别为0.654、0.625、0.697、0.532、0.408、0.344、0.575、0.295、0.477、0.648,单株遗传力分别为0.504、0.559、0.624、0.418、0.322、0.269、0.511、0.225、0.378、0.589,受到不同强度的遗传控制;产脂力与松脂萜类及树脂酸主要成分的相关关系不一致,其中产脂力与α-蒎烯、长叶烯呈极显著正相关,与β-蒎烯、石竹烯则为极显著负相关;萜类组分之间,α-蒎烯与β-蒎烯、石竹烯呈显著负相关;产脂力与海松酸型树脂酸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枞酸型树脂酸遗传相关性不显著;萜类与树脂酸主要组分呈显著正相关;树脂酸组分之间,海松酸型与枞酸型树脂酸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在进行家系产脂力及目标松脂组分选择时,发现家系产脂力的排名与α-蒎烯、枞酸、去氢枞酸的排名顺序较为接近,而β-蒎烯、左旋海松酸排名顺序比较接近。可根据不同应用需求展开优良家系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对江西省23年生的186株高产脂湿地松和60株普通湿地松松脂成分进行测定比较和各组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湿地松产脂力与单萜类组分总含量显著正相关(0.287 1),与二萜类组分总含量显著负相关(-0.239 6),与单一组分含量无关。单萜类物质中除a-蒎烯外各组分之间呈正相关。a-蒎烯和β-蒎烯呈极显著负相关(-0.533 0)。海松酸型树脂酸各组分之间呈正相关。枞酸型树脂酸各组分之间呈正相关。单萜类组分含量与二萜类组分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0.958 1)。单萜类物质各组分与二萜类物质各组分之间多呈负相关。江西省高产脂湿地松松脂成分较普通湿地松均一(约25种主要成分),松节油含量较普通湿地松高,海松酸型树脂酸含量较普通湿地松低,是可贵的种质资源。高产脂湿地松松脂品质极好,可见,在高产脂的基础上选择高含油率的优良品种并不会降低其松节油品质,通过对高β-蒎烯优良单株的选择可以同时提高双戊烯和月桂烯的含量,但在提高海松酸型树脂酸的含量上并不占优势。  相似文献   

8.
本文使用计算机模拟的方法对广东省德庆县的松脂收购—贮存—加工系统进行模拟仿真,试图为松香生产管理及有关工艺设计提供数量化的依据。本研究发现广东省德庆县林化厂在松脂收购季节内松脂的日收购量的统计分布符合二阶爱尔朗分布,其分布概率密度为: f(I)=0.0016 Ie~(?) 这一统计分布规律对我国南方省区县级松香厂的工艺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通过模拟可知:该厂按现有松脂资源的情况下生产,在松香生产季节内设备利用率只有50%左右;如果将该县松脂资源在现有的基础上增加80%,在松香生产季节内该厂每日仍生产75t松香时。其设备利用率可达93%。  相似文献   

9.
<正> 在松香生产和科学实验过程中,影响松香结晶的因素很多,但从工艺角度来看,最重要的是在不影响松香色泽,又保证软化点合格的前提下,控制松香中树脂酸的异构化程度,即通常所说的,使松香比旋值落在最优范围之内。这样,在生产过程中对工艺条件要求更加严格,就必须稳定、准确地掌握合理的工艺技术条件。如蒸馏温度,蒸气压力,蒸馏时间,放香温度等。这样的一个工艺过程就是有着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即所谓“系统”)。我们的工作就是考察系统在实际的或模拟的外  相似文献   

10.
松脂采集技术要点福建省上杭白砂国有林场梁仰贞松脂是从松树上采集而得的天然树脂,是生产松香和松节油的原料。松香是我国重要的出口商品之一,近十年来年均出口额约在0.6-1.0亿美元,因此,松香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松脂生产是劳动密集型的事业,松香年均...  相似文献   

11.
<正> 一、蒸馏工艺条件对树脂酸异构化的影响实验[2] [4]和许多理论研究都已证实,松香在蒸馏过程中不论是常压水蒸汽蒸馏或真空水蒸汽蒸馏,树脂酸的异构化是一个普遍规律,不同的树脂酸组成显示出不同的比旋值和结晶趋势,同时树脂酸的热异构程度主要受温度与时间影响,尤以温度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2.
油松松脂化学组成及加工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油松松脂化成分进行了分析和鉴定,并与马尾松松脂比较,得出油松松脂中二萜中性物含量较高,为导致油松松香不皂化物含量高的主要原因.提出油松松脂加工新工艺,得到的油松松香和松节油达到国家特级产品标准.  相似文献   

13.
用色谱--质谱联机分析方法,对班克松松脂的化学组成进行了分析,共鉴定出19个单萜、倍半萜化合物,12个二萜类化合物。与马尾松松脂相比,班克松脂中性物中3-药费烯含量较高(11.06%)酸性化合物中长叶松酸含量罗低(5.05%),新松酸含量高20.04%。  相似文献   

14.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新苹梨’果实和叶片发育期主要有机酸含量变化.结果表明:果实发育期,有机酸总量从7.67 mg·g-1下降到5.31 mg·g.,柠檬酸、苹果酸和乳酸含量分别增加了2.75、0.50和0.001 mg·g-1,而奎尼酸、草酸、莽草酸、乙酸和琥珀酸含量分别减少了4.19、0.002、0.29、0.09和0.05 mg·g-1;柠檬酸、苹果酸、草酸和乳酸在有机酸总量中的比例分别增加了53.33%、16.04%、1.01%和0.11%,而奎尼酸、莽草酸、乙酸和琥珀酸在有机酸总量中的比例分别下降了65.09%、3.62%、0.11%和0.67%.叶片发育期,有机酸总量从6.18 mg·g-1下降到5.36 mg·g-1,柠檬酸、奎尼酸、草酸和乳酸含量分别增加了1.34、1.09、0.43和0.01 mg·g-1,而苹果酸、莽草酸和琥珀酸含量分别减少了1.61、0.26和1.82 mg·g-1;柠檬酸、奎尼酸、草酸、乳酸和乙酸在有机酸总量中的比例分别增加了25.07%、20.44%、9.72%、0.005%和0.005%,而苹果酸、莽草酸和琥珀酸在有机酸总量中的比例分别下降了24.65%、4.12%和26.46%.果实和叶片之间的柠檬酸含量变化呈极显著正相关,乙酸含量变化呈显著正相关,苹果酸和奎尼酸含量变化均呈负相关,草酸、莽草酸、琥珀酸含量和有机酸总量都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中国甘蓝型油菜硫苷含量及组份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中国499份甘蓝型油菜籽硫苷组份与含量,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不同硫苷含量水平下各硫苷组份标准差、变异系数及硫苷分量对总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硫苷、中硫苷甘蓝型油菜籽中主要组份是脂肪族2-羟基-3-丁烯基硫苷和3-丁烯基硫苷,其含量在2种类型中分别为60.33、31.42和30.38 ?mol·g-1、20.18 ?mol·g-1,比例为81.16%和73.92%;低硫苷甘蓝型油菜籽中主要组份是吲哚族4-羟基-3-吲哚甲基硫苷和芳香族苯乙基硫苷,含量为7.36 ?mol·g-1和4.38 ?mol·g-1,占硫苷总量的51.52%。2-羟基-3-丁烯基硫苷和3-丁烯基硫苷在高硫苷油菜中含量最高,变异系数最小,分别为12.4和16.6,是高硫苷甘蓝型油菜的主要组份;二者在中硫苷油菜中表现同于高硫苷甘蓝型油菜;4-羟基-3-吲哚甲基硫苷在低硫苷甘蓝型油菜籽变异系数最小,在高、中、低不同硫苷含量油菜中平均含量变化范围为6.04~7.98 ?mol·g-1,在高硫苷油菜中仅占5.34%,低硫苷菜籽中为32.31%,是低硫苷油菜硫苷的主要组份。芳香族苯乙基硫苷在低硫苷油菜籽中含量明显高于在高硫苷油菜籽中含量。  相似文献   

16.
<正>福建林业勘察设计院结合国内外松脂加工工艺的特点,在改造福建宁化林化厂松香生产工艺及设备时,采用压滤器、水洗器及强化澄清器等新设备,在水洗过程中首次应用超声处理的新方法,加速了脂液中细微什质粒子的沉淀,提高了脂液净化效果。 松脂——水为互不混溶组份,应用超声处理进行洗涤,它的效果除了与超声波频率、强度、处理时间有关外,还与洗涤形式、加水量、水温及容器的尺寸和形状大小等多种因素有  相似文献   

17.
10个不同系统梨品种的可溶性糖与有机酸组分含量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分属不同栽培系统的10个梨品种可溶性糖和有机酸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HPLC法测定糖、酸各组分线性相关性良好,且重复性、回收率高.对不同品种的测定分析表明:梨果实中的可溶性糖主要有果糖、葡萄糖、蔗糖和山梨醇,其中果糖含量最高,葡萄糖含量次之,这两种糖占总糖含量的比例是72.17%,蔗糖含量最低,葡萄糖和果糖含量与总糖呈极显著正相关;有机酸组成主要包括苹果酸、柠檬酸、奎尼酸、莽草酸和草酸,其中苹果酸和柠檬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酸成分,这两种酸占总酸的比例是89.79%,并且与总酸呈极显著正相关.不同品种中,白梨和砂梨的总糖和总酸含量都比较低,秋子梨的糖和酸含量都较高,新疆梨的糖含量相对较高,酸含量居中,西洋梨的糖含量较高,而酸含量最高;糖酸比变化较大(6.95 ~33.87),以白梨和砂梨糖酸比较高,秋子梨和新疆梨居中,西洋梨较低.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福建省四十家松香厂十五年来生产的特级松香和松香结晶情况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对松香结晶机理和生产特级松香所需条件的研究,结合现有厂家的设备、工艺和操作条件,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和可供选择的最佳操作条件。预计采取了这些措施后,全省特级松香率可以从原来的50.01%增加到75~80%。松香结晶率可以减少到2%以下。  相似文献   

19.
刘晓 《农家科技》2007,(3):33-33
<正>松脂是生产松香、松节油、松香精和松香胺的原料,广泛用于轻工、化工、冶金、国防、医药、电器等  相似文献   

20.
通过测定40个高产脂思茅松无性系松脂产量及松脂化学组分,对其无性系间的遗传力和变异情况以及各主要组分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思茅松松脂组分中除脱氢枞酸外其他各成分在无性系间皆差异极显著,且无性系遗传力为0.53~0.96。单萜及倍半萜中α-蒎烯含量最高,含量为19.14%;松脂中含量最高的二萜类组分为长叶松酸,含量为27.06%。α-蒎烯与β-蒎烯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α-蒎烯与莰烯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产脂量与α-蒎烯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因此,这些化学组分受较强遗传因素控制,选择育种潜力大,可取得较好的育种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