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目的】研究不同硒源对鹅生产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肌肉常规养分、免疫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方法】试验选用1日龄健康、体重相近的肉鹅96只(P>0.05),按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分为对照组、亚硒酸钠组、酵母硒组和纳米硒组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其它3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3 mg&;#8226;kg-1水平的亚硒酸钠、酵母硒和纳米硒。【结果】除9周龄酵母硒组胸肌率、腿肌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外(P<0.05),4、9周龄其余各试验组鹅的体增重、料重比、屠宰性能指标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且不同硒源间对鹅的生产性能也无显著性影响(P>0.05)。9周龄肌肉失水率、硬度、水分、粗脂肪、灰分含量各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不同硒源间差异不显著(P>0.05);各试验组滴水损失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酵母硒组显著低于亚硒酸钠组(P<0.05);肌红蛋白含量各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酵母硒组显著高于亚硒酸钠组(P<0.05);各试验组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酵母硒和纳米硒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不同硒源间差异不显著(P>0.05)。除9周龄亚硒酸钠组、纳米硒组脾脏指数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外(P>0.05),第4、9周龄其余各试验组胸腺指数、脾脏指数、法氏囊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不同硒源间差异不显著(P>0.05);第4、9周龄T淋巴细胞转化率与对照组相比,亚硒酸钠组、纳米硒组均显著提高(P<0.05),酵母硒组极显著提高(P<0.01),且酵母硒组显著高于亚硒酸钠组(P<0.05)。各试验组4、9周龄血清与肝脏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活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试验组4、9周龄血清与肝脏中丙二醛(MDA)和过氧化氢(H2O2)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不同硒源的4周龄试验肉鹅血清中GSH-PX活力差异不显著(P>0.05),4周龄肝脏、9周龄血清和肝脏酵母硒组均显著高于亚硒酸钠组(P<0.05);4、9周龄试验肉鹅血清与肝脏中的T-SOD活力差异不显著(P<0.05);4、9周龄血清,4周龄肝脏酵母硒组T-AOC均显著高于亚硒酸钠组(P<0.05),9周龄肝脏纳米硒组显著高于亚硒酸钠组(P<0.05);MDA含量,4、9周龄血清与肝脏酵母硒组均显著低于亚硒酸钠组(P<0.05);4、9周龄血清与肝脏H2O2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亚硒酸钠和纳米硒组cGPx基因在肝脏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酵母硒组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酵母硒组显著高于亚硒酸钠和纳米硒组(P<0.05)。【结论】日粮中添加不同硒源对鹅的生产性能和屠宰性能无显著性影响(P>0.05),但是能够改善鹅的肉品质和鹅肌肉的营养成分含量,增加机体免疫功能和抗氧化能力;酵母硒比亚硒酸钠和纳米硒的作用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2.
李锋  陈敏  梁新乐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4):1846-1848
[目的]研究利用啤酒废酵母制备得到的酵母硒对肉鸡免疫器官及组织GSH-Px活力的影响。[方法]选用1日龄平均体重为(42.78±1.08)g的AA商品代肉鸡225羽(公母混合),随机分成5组,每组3次重复,每重复15羽,分别饲喂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1mg/kg Na2SeO3和0、0.1、0.2、0.3mg/kg酵母硒的日粮,饲养期42d。[结果]21日龄时,0.2或0.3mg/kg酵母硒组的胸腺、脾脏和法氏囊指数显著高于基础日粮组(P〈0.05),42日龄时,各处理组间无显著差异;0.2或0.3mg/kg酵母硒可显著提高血清和肝脏中的GSH-Px活力(P〈0.05),且硒添加水平与血清和肝脏中的GSH-Px活性呈正相关。[结论]由啤酒废酵母制备的酵母硒可促进肉鸡免疫器官的早期发育,提高组织GSH-Px活力,是一种安全的有机硒源饲料添加剂。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在基础日粮中添加维生素E对环磷酰胺诱导产蛋鸡免疫抑制的调控效应。【方法】将270 只健康尼克褐产蛋鸡随机等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8只。Ⅰ、Ⅱ组饲喂基础日粮(维生素E含量44.59 mg•kg-1),Ⅲ、Ⅳ、Ⅴ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50、100和200 mg•kg-1维生素E。试验第5、6、7天,对Ⅱ—Ⅴ组产蛋鸡注射80 mg•kg-1 BW环磷酰胺建立免疫抑制模型,第Ⅰ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结果】日粮中添加VE能显著提高免疫抑制产蛋鸡的产蛋性能和饲料转化率、养分表观代谢率(P<0.05),提高免疫抑制产蛋鸡脾脏和胸腺的相对重量和新城疫(new castle disease,ND)、H5和H9亚型禽流感(avian influenza,AI)抗体滴度及血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P<0.05),降低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含量(P<0.05);提高免疫抑制产蛋鸡血浆的PGE2、IL-1、IL-6和TNF-α含量(P<0.05)。【结论】环磷酰胺诱导产蛋鸡所产生的免疫抑制可显著降低其生产性能、养分利用率、抗体水平、抗氧化功能及PGE2和炎性细胞因子含量;日粮中添加维生素E对免疫抑制蛋鸡具有明显的调控效应,且添加水平为50和100 mg•kg-1时效果优于200 mg•kg-1的添加量。  相似文献   

4.
不同硒源对仔猪生产性能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日粮中不同硒源及添加水平对仔猪生产性能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用35日龄断奶三江白猪仔猪90头,随机分为10组。第1组到第9组日粮中分别添加纳米硒、酵母硒、亚硒酸钠,剂量以硒计,均为0.1、0.3、0.5 mg.kg-1三个水平,第10组对照组日粮中不另添加硒,试验期为35 d。试验期结束测定血清中的GPX、SOD、MDA、T-AOC、CAT。结果显示:①不同硒源及各添加水平的仔猪平均日增重、日采食量、料重比,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②血清中GPX、SOD、T-AOC的水平均以0.5 mg·kg-1纳米硒组最高,其中GPX水平显著高于0.1 mg·kg-1的纳米硒、酵母硒、亚硒酸钠添加组及对照组(P0.05)。MDA水平以0.5 mg·kg-1纳米硒组最低,且显著低于0.5 mg·kg-1的亚硒酸钠组及对照组(P0.05)。CAT的水平0.3 mg·kg-1酵母硒添加组最高,且显著高于0.1 mg·kg-1各个硒源添加组及对照组(P0.05)。结论:日粮中添加0.3、0.5 mg·kg-1水平的硒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断奶仔猪的抗氧化能力,纳米硒优于酵母硒和亚硒酸钠,纳米硒以0.5 mg·kg-1添加量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维生素A对意大利蜜蜂春繁阶段群势和幼虫虫体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方法】春繁开始时选用本地意大利蜜蜂25群(群内无花粉贮备),随机分为5组,分别饲喂添加了不同水平维生素A的试验日粮,维生素A水平分别为0、5 000、10 000、15 000、20 000 IU•kg-1,并测定各组蜂群群势及幼虫抗氧化活性。【结果】春繁阶段饲粮中维生素A添加水平对意大利蜜蜂群势及取食量有显著影响。在试验期末,维生素A水平为10 000 IU•kg-1组群势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其它试验组(P<0.05);饲喂维生素A水平为10 000和15 000 IU•kg-1饲料时5日龄幼虫虫体抗氧化活性(总抗氧化能力(T-AOC)、总超氧化物岐化酶(T-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其它试验组(P<0.05),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其它试验组(P<0.05);除维生素A水平为15 000 IU•kg-1组外,10 000 IU•kg-1组工蜂初生重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其它试验组(P<0.05)。【结论】意大利蜜蜂春繁阶段适宜的维生素A添加水平(10 000—15 000 IU•kg-1)有利于蜂群群势的增长和抗氧化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有机硒与维生素E对肥育猪生产性能和肉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研究了在基础日粮中添加有机硒(酵母硒)和维生素E后对肥育猪生产性能和肉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硒及维生素E对肥育猪的日增重、日采食量和料肉比均无显著影响(P>0.05).添加0.3mg·kg-1有机硒 200 mg·kg-1VE显著提高了猪肉的pH1、pH2、肉色评分(P<0.05),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7.34%、6.16%、23.14%;极显著降低了滴水损失(P<0.01),比对照组降低16.37%.其他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在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维生素D3(VD3)对仔鹅钙磷代谢和免疫机能的影响。【方法】将300只健康、体重均匀的28日龄扬州鹅公鹅随机分成5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添加500、1 000、2 000和4 000 IU•kg-1维生素D3的试验饲粮,饲养至10周龄。【结果】基础日粮中添加1 000 IU•kg-1的维生素D3显著提高了10周龄扬州鹅血清钙含量、胫骨钙含量、胫骨强度和血清免疫球蛋白IgG含量(P<0.05);添加2 000 IU•kg-1维生素D3显著提高了血清钙含量(P<0.01)、胸腺指数和血清白细胞介素-4水平(P<0.05);但日粮维生素D3水平对血清磷含量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影响不显著(P>0.05)。【结论】日粮中添加适宜水平的维生素D3(1 000—2 000 IU•kg-1)有利于提高扬州鹅仔鹅的钙代谢和免疫机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在0—15周龄鹅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维生素D3,探讨其对鹅生产性能、胴体品质和胫骨发育的影响;【方法】试验选择1日龄肝用型青农灰鹅360只,随机分为6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维生素D3在基础饲粮中添加量分别为:0(对照组)、200、400、800、1600、3 200 IU•kg-1;试验期为15周,记录其采食量、体重和健康状况,计算生产性能;4周龄末和15周龄末分别从每重复抽取1只和2只试验鹅屠宰,测定其屠宰性能、胴体品质和胫骨指标。【结果】(1)饲粮中未添加维生素D3的对照组软骨症发生率为:0—4周36.67%,5—15周26.67%,明显高于试验组;维生素D3添加量3 200 IU•kg-1无临床中毒症状。(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400 IU•kg-1维生素D3可显著提高0—4周龄鹅日采食量和日增重(P<0.05),维生素D3的添加可显著提高5—15周鹅日增重(P<0.05),但添加组组间差异不显著。(3)饲粮中添加800 IU•kg-1维生素D3可极显著提高15周龄鹅的屠宰率(P<0.01),显著提高半净膛率(P<0.05);添加维生素D3对胸肌肉色有显著影响(P<0.05)。(4)提高饲粮维生素D3水平可显著提高4周龄鹅胫骨的密度、重量及钙磷含量和15周龄胫骨密度、重量和灰分含量(P<0.05);【结论】(1)添加维生素D3对鹅的生产性能、屠宰性能、肌肉品质和胫骨发育具有重要调控作用;饲粮中不添加维生素D3鹅的软骨症发生率明显增加。(2)鹅饲粮维生素D3最适添加量为:0—4周471.70 IU•kg-1,5—15周548.63 IU•kg-1。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高锌(硫酸锌)常铜(纳米氧化铜)日粮对鸡脏器组织铜锌含量的影响,探讨Zn2+与纳米氧化铜在消化道吸收时的互作关系。【方法】选取1日龄SPF白莱航蛋用公雏12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1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以纳米氧化铜的形式添加铜8 mg•kg-1);2—4组为高锌组,以ZnSO4•7H2O的形式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锌250、500和1 000 mg•kg-1。【结果】日粮添加锌250—1 000 mg•kg-1,受试鸡肝、腺胃、十二指肠和空肠中锌和金属硫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鸡十二指肠铜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日粮添加锌1 000 mg•kg-1时,空肠铜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日粮锌添加组(锌添加量分别为:250和500 mg•kg-1,P<0.01)。试验至42 d,日粮添加锌500和1 000 mg•kg-1时,鸡肝脏铜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日粮锌添加组(锌添加量为:250 mg•kg-1,P<0.01)。日粮锌水平与鸡肝脏、十二指肠、空肠和腺胃锌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十二指肠、空肠铜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肝脏铜含量呈正相关(P>0.05),与十二指肠、腺胃和空肠金属硫蛋白含量呈正相关(P>0.05)。肝脏金属硫蛋白含量和铜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十二指肠、空肠金属硫蛋白含量和铜含量呈正相关(P>0.05)。【结论】日粮添加高水平硫酸锌没有拮抗鸡对纳米氧化铜的消化吸收,纳米氧化铜在消化道可能是以纳米颗粒的形式吸收。  相似文献   

10.
将岭南黄公母混合雏780羽按饲养试验要求分为13组,每组4个重复,每重复15羽,纳米硒和亚硒酸钠2种硒源分别以0.1,0.2,0.3,0.4,0.5和1.0mg/kg6个硒水平添加到基础日粮中,配制成12种试验日粮,以基础日粮为对照,研究纳米硒和亚硒酸钠对肉鸡生长、肝脏脱碘酶活性和血清甲状腺激素的影响。结果显示:(1)基础日粮组肝脏脱碘酶活性和血清T3水平显著低于2种硒源的各组硒添加水平(P<0.05),T4水平显著高于2种硒源的各组硒添加水平(P<0.05)。(2)亚硒酸钠添加量在0.1mg/kg时,肉鸡生长性能、肝脏脱碘酶活性、血清T3和T4趋于平台;添加量在0.3~1.0mg/kg时,肉鸡生长性能随硒添加量的增加而下降;添加量在0.2~1.0mg/kg时,肝脏脱碘酶活性和血清T3水平随硒添加量的增加而下降,T4水平随硒添加量的增加而上升;1.0mg/kg硒添加水平的肉鸡生长性能显著低于0.2~0.4mg/kg硒添加水平,肝脏脱碘酶活性和血清T3水平显著低于0.1~0.3mg/kg硒添加水平(P<0.05),血清T4水平显著高于0.1~0.3mg/kg硒添加水平(P<0.05)。(3)纳米硒添加量在1.0mg/kg时,肉鸡生长性能、肝脏脱碘酶活性和血清T3水平仍然保持在高峰平台,T4保持在低峰平台(P>0.05)。(4)硒源添加量在0.1~0.3mg/kg时,亚硒酸钠和纳米硒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无显著差异(P>0.05);硒源添?  相似文献   

11.
试验旨在考察含高亚麻籽油的育肥猪日粮中添加维生素E(VE)和β-胡萝卜素(β-C)对育肥猪屠宰后肉品贮存过程中抗氧化酶与脂质氧化水平的影响。试验选用20头体重一致(65±2.3 kg)、健康状况良好的杜×长×大育肥猪,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随机分成4个处理,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每头猪单栏饲养,试验期42 d。共分为4组,对照组(CON)饲喂基础日粮、VE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VE 300 mg·kg-1、β-C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β-C100 mg·kg-1、VE+β-C组在基础日粮上添加VE 300 mg·kg-1与β-C 100 mg·kg-1。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VE组极显著提高了猪肉贮存过程中α-生育酚在猪肌肉中的存留(P0.01),显著降低了丙二醛(MDA)含量(P0.05),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P0.01)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P0.05)。与VE组相比,VE+β-C组显著降低了猪肉在贮存第1~4天的α-生育酚水平(P0.05),显著增加了猪肉贮存第6天和第8天MDA水平(P0.05)。因此,含高亚麻籽油育肥猪日粮中添加VE 300 mg·kg-1可显著提高α-生育酚在猪肉中的沉积,提高肉品贮存过程中的SOD活性和TAOC,降低脂质氧化,延长货架期。而在VE基础上再添加β-C并不能进一步降低肉品贮存过程中的脂质氧化。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中草药合生元对早期断奶仔猪免疫力的影响,选取72头28日龄断奶的×长×大三元断奶仔猪,按体重、性别随机分为8组,每组3个重复,分别饲喂添加益生素(0.5%)与不同比例(0.1%、0.3%、0.5%)的不同中草药组方组成的合生元日粮。实验结果表明:合生元可提高LTR%,各试验组比对照一组分别提高5.34%、9.80%、10.39%、1.78%、5.55%、6.80%,且试验三组显著高于对照一组和对照二组(P〈0.05)。试验三组IgG显著高于对照一组、试验四组(P〈0.05);试验三组IgM显著高于对照一、对照二组和其他试验组(P〈0.05);试验三组IgA显著高于对照一组、对照二组和试验五组(P〈0.05)。合生元可提高血清补体含量,试验三组补体C3、补体C4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含不同质量分数的蛋白质(34.85%、40.48%、46.54%、51.54%、56.69%,记为D1、D2、D3、D4、D5组)和不同质量分数的磷(0.96%、1.16%、1.60%、2.03%,记为P0、P1、P3、P5组)的饲料对星斑川鲽Platiehthysstellatus幼鱼生长、摄食、饲料利用和养殖水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鱼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随着饲料中蛋白含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大(P〈0.05),D4、D5组均较大;摄食率和饲料系数随着饲料中蛋白含量的增加而逐渐下降(P〈0.05),D4组最小;D4组的蛋白质效率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5);投喂6h和18h后,D5组的NHz—N和NO2—N总排放量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5),投喂12h后,D5组显著高于D1~D3组(P〈0.05),而其余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蛋白水平相同时,饲料中不同的磷水平对试验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效率和摄食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投喂6、18h后,P0组的总磷排放量显著低于其余各组(P〈0.05),投喂12h后,P0、P1组的总磷排放量显著低于P3、P5组(P〈0.05)。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腹腔注射Cd2+对黄金鲫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将300尾健康黄金鲫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K组、A组、B组和C组,其中Cd2+的注射浓度依次为0、1.25、2.50、3.75 mg/kg,测定注射后0、1、3、5、7 d时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过氧化氢酶(CAT)和丙二醛(MDA)的变化。结果表明,鱼体血液中各指标的变化与注射镉元素密切相关。与对照组相比,A组血清中SOD活力在前3天显著升高(P0.05),在第5、7天时差异不显著(P0.05),B组和C组中SOD活力在整个试验期间显著降低(P0.05);A组、B组和C组血清中CAT、ACP活性和MDA含量与对照相比均显著增加(P0.05);A组AKP活性在第1天时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之后显著降低,B组和C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15.
以尖吻鲈Lates calarifer(初始体重16.94 g±0.12 g)为对象,投喂添加不同水平复方中草药的饲料,研究了复方中草药对尖吻鲈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共分6组(对照组、A-E组),A-E组饲料中复方中草药的添加量(质量分数)分别为0.05%、0.1%、0.2%、0.4%、0.8%,对照组饲料中不添加。每组设3个重复,饲养试验共进行56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C组和E组尖吻鲈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显著提高(P〈0.05),E组鱼血液中的白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显著提高(P〈0.05);E组鱼的血糖浓度显著高于其它组(P〈0.05);B组鱼的谷丙转氨酶显著高于其它组(P〈0.05)。本试验结果表明,在饲料中添加复方中草药能改变尖吻鲈的部分血液生理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HCPVTT)术后化疗患者肝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HCPVTT术后化疗患者54例随机分为2组:乌司他丁组(n=28)接受乌司他丁30万单位/d,连续7d;对照组(n=26)注入等量生理盐水。用药后第3、5、7天检测肝功能及NK细胞活性、CD4细胞、CD8细胞和CD4/CD8比值。结果用药后第3天和第7天,乌司他丁组的AST、ALT和TB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而NK细胞活性、CD4细胞和CD4/CD8比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2a无瘤生存率和累计生存率乌司他丁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司他丁可改善HCPVTT术后化疗患者的肝功能和免疫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7.
以史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为试验对象,在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紫丁香叶粉,研究紫丁香叶对史氏鲟生长性能和免疫指标的影响。试验共分9组(对照组、A~H组),A~H组试验饲料中紫丁香叶粉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2%、3%、4%、5%、6%、8%、10%,对照组饲料中不添加。饲养试验共进行56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A组、B组史氏鲟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饵料系数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除C组和F组外,其它各试验组鱼血浆中总蛋白和球蛋白含量均显著(P〈0.05)或极显著下降(P〈0.01);H组鱼血浆中自蛋白显著下降(P〈0.05),谷丙转氨酶(ALT)显著升高(P〈0.05),谷草转氨酶(AST)差异不显著(P〉0.05);各试验组鱼血浆中C3、C4含量均比对照组有所降低,除C组和F组外,其余各组鱼血浆中C3、C4的含量均显著下降(P〈0.05)。这说明,饲料中不同水平的紫丁香叶粉对史氏鲟生长和免疫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试验研究了不同饲料蛋白质水平对初重(11.07±2.42)g大鳞纪幼鱼(Barbus capito)消化酶活性的影响。饲料蛋白质水平设7个梯度:30.24%(G1)、33.22%(G2)、36.23%(G3)、39.33%(G4)、42.15%(G5)、45.33%(G6)和48.12%(G7),每处理组设3个重复,每重复30尾鱼。试验鱼饲养周期为56d。结果表明,饲料蛋白质水平影响前肠和中肠的蛋白酶活性;G5前肠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G1和G7(P〈0.05);G4中肠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G1、G6和G7(P〈0.05)。随着饲料蛋白质水平的升高,后肠蛋白酶活性先增大、后降低。各处理组前肠、中肠、后肠和肝胰腺的脂肪酶活性均无显著差异(P〉0.05)。而随着饲料蛋白质水平的升高,前肠、中肠、后肠和肝胰腺淀粉酶活性降低:G7前肠淀粉酶活性显著低于G3和G6(P〈0.05);G7中肠淀粉酶活性显著低于G1和G4(P〈0.05);G7后肠淀粉酶活性显著低于其它处理组(P〈0.05);G7肝胰腺淀粉酶活性显著低于G1、G2、G3和G4(P〈0.05)。从而得出结论:饲料蛋白质水平显著影响大鳞鱼巴幼鱼的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而对脂肪酶的活性影响不显著。饲料蛋白质水平为39.33%时,大鳞鱼巴幼鱼的消化酶活性最强。  相似文献   

19.
将300羽罗曼蛋鸡随机均分成3组,1组为对照组,饲以基础蛋鸡日粮;2组和3组为试验组,分别添加富硒酵母和亚硒酸钠,其剂量以硒计算,均为0.2mg/kg。试验期为35d。试验过程中,记录蛋鸡的生产性能,于试验的14d和35d采取全血测定GPX活性,于试验的14d、28aN35d采取鸡蛋测定硒含量。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富硒酵母或亚硒酸钠对蛋鸡的生产性能均无显著影响(P〉0.05);日粮中添加富硒酵母或亚硒酸钠均能显著提高蛋鸡全血GPX活性(P〈0.05),而亚硒酸钠提高蛋鸡全血GPX活性的能力优于富硒酵母(P〈0.05);日粮中添加富硒酵母或Ⅱ硒酸钠均能显著提高鸡蛋硒含量(P〈0.05),而富硒酵母提高鸡蛋硒含量的能力优于亚硒酸钠(P〈0.05)。  相似文献   

20.
探讨了配合饲料中不同蛋白质水平对曼氏无针乌贼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率的影响.试验以白鱼粉为主要蛋白源,配制饲料蛋白质水平分别为31.3%、36.0%、41.6%、45.9%和51.5%的5种饲料,对平均初始体重为(1.65±0.20)g的曼氏无针乌贼进行为期60 d的饲养实验.结果表明:P4和P5组曼氏无针乌贼的相对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转化率和成活率均显著高于其他实验组(P〈0.05);P4和P5组曼氏无针乌贼的蛋白质效率显著高于P2和P3组(P〈0.05);这两组曼氏无针乌贼的肥满度也显著高于P1和P2组(P〈0.05);P3组曼氏无针乌贼的肝体比显著低于其他实验组(P〈0.05),但其他实验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结果,认为,在该实验条件下,曼氏无针乌贼配合饲料中蛋白质适宜水平为45.9%~5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