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灰色关联度法和DTOPSIS法在机采棉品种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辉  戴路  刘燕 《中国棉花》2015,42(6):27-29
为筛选出适宜阿克苏垦区机采的棉花品种,采用灰色关联度法和DTOPSIS法,综合分析了4个机采棉品种的10个性状,结果表明,灰色关联度法和DTOPSIS法综合评价结果完全一致,其优劣排序分别为新陆中49、中棉所49、新陆中36、新陆中28。同时,对灰色关联度法和DTOPSIS法综合评判值的差异性进行了比较,表明DTOPSIS法在筛选综合性状表现优的机采棉品种方面优于灰色关联度法。  相似文献   

2.
灰色综合评判方法在大豆品种(系)评价上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应用灰色综合评判的方法评价大豆品种生态鉴定试验中的8个中国品种。结果表明,该方法作为大豆品种综合评价方法,简便易行,可避免对品种单一性状评价的偏差。灰色综合评判和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3.
范书华 《中国马铃薯》2001,15(5):299-302
采用模糊综含评判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分别对马铃薯早熟参试品种进行了多个性状综合评判。结果表明 ,在产量、品质、成熟期、抗病性四者兼顾的情况下 ,两种综合评估方法的评判结果基本相同 ,而且与品种实际表现相吻合 ,只是模糊综合评判方法更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4.
灰色关联分析在玉米杂交种综合评判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陈举林 《玉米科学》1994,2(3):022-024
本文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参加1992~1993年度华北夏玉米区域试验的9个参试种的13个承试单位的试验结果进行14个性状的综合评判,评判结果与品种实际表现基本一致.结果证明,由于各性状对品种的重要性不同,在给出各性状不同的权重系数时,运用灰色关联分析对玉米杂交种进行多性状综合评判,比单纯依靠产量结果对参试品种进行评判更具有科学性.这种方法可作为品种区域论验中对参试种进行综合评判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灰色关联分析法在大豆品种综合评判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参加1992-1994年湖南春大豆区域试验的6个品种为材料,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11个性状和特性的平均值进行综合评判的结果表明,这种综合评判,比单纯依靠产量综合方差分析对参试品种进行评价更准确、更全面。  相似文献   

6.
应用灰色理论中关联度分析的原理和方法,对新疆栽培的14个红花品种经济性状进行综合定量评判,评选籽仁率、含油率和产量都高的油用品种.  相似文献   

7.
采用灰色系统理论中关联度分析法 ,对 1995~ 1996年新疆自治区大麦新品种区域试验中的 6个供试品系进行了多性状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 :大 94 3品系综合性状最好 (r1=0 7785) ,POLAND次之 (r2 =0 76 71) ,HARRINGTON综合性状最差 (r6 =0 6 90 1)。综合评判结果与品种(系 )在生产实际中的表现基本一致。认为灰色系统理论中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作物新品种的选育、审定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皖棉10号的丰产,稳产及灰色多层次综合评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对皖棉10号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分析,表明该品种是一个丰产、稳产、适应性强的新品种。为全面综合评价皖棉10号新品种,采用灰色多层次评判。从产量性状、品质性状及生育性状三方面评判和综合评判,表明皖棉10号超过对照泗棉3号及其它参试品种,关联度为08384,最接近于理想品种。  相似文献   

9.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的关联度分析原理与方法,以10个主要性状综合评价了12个苎麻品种.结果表明赣苎三号是综合性状最优良的品种.该评价结果符合当前生产实际.文中还探讨了选择理想参考品种和性状权重的重要性,以及灰色关联度分析在苎麻品种筛选应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的关联度分析原理与方法 ,以 1 0个主要性状综合评价了 1 2个苎麻品种。结果表明 :赣苎三号是综合性状最优良的品种。该评价结果符合当前生产实际。文中还探讨了选择理想参考品种和性状权重的重要性 ,以及灰色关联度分析在苎麻品种筛选应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灰色关联度对腰果新品种的综合评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对选育的11个腰果(Annacardium occidentale L.)品种从产量、品质、花期和果实形态等16个性状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估。结果表明:GA-63和FL-30的关联度大,与参考品种最接近,综合性状表现优,具有产量高、品质优、雌花比例高、着果率和成果率高等特点:同时,FL-30还具有坚果大、果仁大的特点;GA-63也具有出仁率高、早熟等特点。GA-51的关联度小,综合性状表现最差,其余各参试品种综合性状经加权后,由好到差的排序为CP-63—36、HL-2—21、HL-2—13、CP-6.15、B-1、HL-7—23、CP.5-11、HL-6-3。结果分析指出,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估排序结果是符合各品种的客观实际的。   相似文献   

12.
灰色关联度多维综合评估在玉米杂交种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采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品种灰色关联度多维综合评估分析法,对16个参试杂交种进行了13个主要性状指标的综合分析和评价,排出了各参试品种的优劣,为鉴定和选育玉米新品种提供了依据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花生产量与农艺性状的灰关联熵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运用灰关联熵分析方法,对9个花生品种的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的灰关联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花 生产量与农艺性状的熵关联度为:生育期0. 9558,株高0. 9859,分枝数0. 9887,结果枝数0. 9920,侧枝长0. 9888,单 株果数0. 9932,叶斑病病指0. 9839,烂果数0. 9858,百果重0. 9933,百仁重0. 9936,出仁率0. 9887;熵关联序为:百 仁重>百果重>单株果数>结果枝数>侧枝长>出仁率>分枝数>株高>叶斑病病指>烂果数>生育期。  相似文献   

14.
甘蔗实生苗入选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分析了甘蔗实生苗4个性状对入选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效茎数对入选率的关联度最大。以下依次为甘蔗锤度、茎径和株高。说明有效茎数和甘蔗锤度对甘蔗实生苗的选择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5.
山东间作大豆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间作大豆的性状表现,筛选适宜间作的高产、稳产性大豆品种,本研究在玉米大豆间作模式下,对50份大豆材料在两年的产量与11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相关性及灰色关联度分析,并采用GGE双标图法进行品种适应性及稳产性分析。结果表明:50份材料的主要农艺及产量性状的变异系数在6.87%~77.32%,广义遗传力为0.62~0.97,且生育期、营养生长期、百粒重等9个性状的广义遗传力均大于0.8;相关性分析表明,单株产量与茎粗(0.75**)、生育期(0.76**)呈极显著正相关,其次为株高、主茎节数、分枝数、底荚高、营养生长期、百粒重、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单株产量与各农艺性状的关联顺序为茎粗>生育期>营养生长期>单株荚数>百粒重>底荚高>单株粒数>分枝数>主茎节数>株高>生殖生长期;GGE双标图法表明汾豆79、中作J7018和皖豆30为适宜间作的高产、稳产性较好的品种。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同异分析理论在品种评价中的准确性,针对品种区域试验同异分析中不确定系数i取值难的问题,探讨了用灰色关联度代替同异联系度求解同异分析中不确定系数i的方法。可通过确定各性状的理想值、计算被评价品种中各性状χlk与理想性状集中各对应性状值χok的同一度、确定各性状的权重向量、计算各品种同一度和差异度状态与最优数列的灰色关联度等步骤,最终求出i值。应用结果表明,上述求解方法是可行的,对于进一步完善同异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选用大茎野生种57NG208与南涧果蔗正反交所得的12个后代为试验材料,采用桶栽试验的方法,在甘蔗拔节初期设正常供水(CK)、轻度胁迫和重度胁迫3处理进行人工水分胁迫,分别测定3处理的形态指标及生理生化指标,利用隶属函数分析﹑灰色关联度分析和聚类分析,综合评价12份参试材料在不同水分胁迫下耐旱性的强弱。结果表明:不同水分胁迫处理对供试甘蔗主要测定指标均有显著影响;在不同水分胁迫下甘蔗叶片中的PMP、MDA含量、Pro含量、SOD和POD酶活性数值升高,CHL含量和Hight数值降低,变化幅度因水分胁迫程度及参试材料的差异而不同;隶属函数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水分胁迫下,大茎野生种57NG208与南涧果蔗正交材料排在前5位的数量比其反交多;聚类分析表明,所有参试材料在轻度、重度水分胁迫下,均可分为4大类别,云瑞2012-9-11和云瑞2012-38-81的耐旱性较好,无论轻度、重度水分胁迫处理均聚为一类;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在不同程度的水分胁迫下,各项测定指标与耐旱性间的关联度不同,CHL、Pro和POD等3项生理生化指标与甘蔗耐旱性关联度较高,是甘蔗耐旱性评价的优良指标。  相似文献   

18.
糯玉米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刘唐兴  屠乃美 《玉米科学》2006,14(4):070-073
在进行糯玉米品种比较试验中,利用关联分析法对糯玉米的鲜穗产量与其相关性状进行了关联性分析,糯玉米鲜穗产量与其相关性状的关联度大小顺序依次为穗位高>株高>生育期>穗长>行粒数>棒三叶叶面积>穗粗>穗行数。明确了各相关性状对产量影响的主次关系,棒三叶叶面积与鲜穗产量的关联度大于穗粗、穗行数与鲜穗产量的关联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