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白菜与甘蓝的种间杂交及其杂种后代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梁红  冯午 《园艺学报》1990,17(3):203-210
利用杂交授粉后子房离体培养的方法克服了白菜与甘蓝的种间不亲和性,并获得二倍体和四倍体的杂种后代。对杂种后代进行形态观察、核型研究、同工酶分析和回交试验。杂种后代的形态性状介于两亲本之间,较偏向父本。二倍体杂种有明显的生长优势,根尖细胞染色体数为19。四倍体杂种生长发育较迟缓,根尖细胞染色体数为38。杂种后代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表现为“偏母本的互补型”,并在二倍体杂种中出现新的酶带。杂种后代高度不育,用白菜花粉回交二倍体杂种有低度的育性,用甘蓝花粉回交则不育。回交试验与同工酶分析的结果给我们以启示,应是由于杂种细胞质基因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中国蔬菜》2009,1(21):17-17
由我国科学家领衔的白菜、甘蓝和油菜全基因组测序项目已取得阶段性重大成果,目前已获得白菜全基因组精细图,甘蓝和油菜全基因组框架图。研究表明,白菜、甘蓝和油菜的基因组大小分别约为5亿、6.5亿和11亿个碱基对,白菜和甘蓝含有的基因总数目分别约4.2万和4.5万个,油菜基因覆盖度85%以上。该项成果是国际上首次对三个近缘作物物种进行的整体测  相似文献   

3.
《蔬菜》2014,(8)
<正>由我国科学家领衔的白菜、甘蓝和油菜全基因组测序项目取得阶段性重大成果:继白菜基因组测序项目完成后,科学家日前完成了甘蓝基因组测序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与其他近缘种植物基因组比较,发现了作物种间和种内基因组呈现多层次不对称的进化规律。该研究成果近日在线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通讯》上。据甘蓝项目组技术负责人、中国农科院油料研究所研究员刘胜毅介绍,甘蓝基因组至少包含45758个蛋白编码基因,与白菜基因组相似,其基因组的大部  相似文献   

4.
萝卜与甘蓝远缘杂交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用5个萝卜雄性不育系与甘蓝杂交获得73株远缘杂种一代植株。所有杂种一代植株均为雄性不育,其它植物学性状多介于双亲之间。作者进而用0.2%的秋水仙素处理F_1幼苗,获得萝卜甘蓝的“双二倍体”植株,用甘蓝作父本进行回交获得的回交一代植株仍均表现为雄性不育,而其它植物学性状则发生严重分离,继续用甘蓝回交,在24个植株上得到回交二代幼胚,在8个植株上得到11粒回交二代种子。  相似文献   

5.
本刊摘编 《蔬菜》2014,(7):78-78
<正>近日,从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获悉,由我国科学家领衔的白菜、甘蓝和油菜全基因组测序项目再次取得阶段性重大成果,完成了甘蓝基因组测序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与其他近缘种植物基因组比较,发现了作物种间和种内基因组呈现多层次的不对称的进化规律。该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最近一期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通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王晓武科研团队,对白菜和甘蓝两类芸薹属作物的驯化进行了深入研究,揭示了驯化与古多倍化形成的亚基因组的关系,相关研究结果于8月15日在线发表于《自然·遗传》(Nature Genetics)上。白菜和甘蓝类蔬菜是我国人民餐桌上最常见的蔬菜,类型极其丰富多样。但是这两个物种为什么能被驯化出如此多样  相似文献   

7.
以白菜(Brassica rapa ssp. chinensis,AA基因组)为母本,以起源于非洲对黑腐病免疫的埃塞俄比亚芥(Brassica carinata,BBCC基因组)为父本进行远缘杂交,通过胚挽救方法获得ABC基因组杂种植株。杂种植株营养体粗壮高大,杂种优势明显。分子标记和流式细胞检测确定是真杂种。F1代植株初期无花粉,组培继代多代后育性逐渐恢复。与埃塞俄比亚芥回交的后代株系育性恢复速度高于与白菜回交的后代。流式细胞分析发现杂种染色质含量介于白菜和埃塞俄比亚芥之间,并且存在染色体和非整倍体加倍现象。花粉母细胞染色体压片显示减数分裂中存在染色体不减数、染色体滞后、染色体非对称分离、染色体粘贴和染色体桥等现象。从人工合成ABC植株与白菜回交的群体中筛选出高抗或免疫黑腐病的株系,抗性可以遗传。  相似文献   

8.
《蔬菜》2016,(10)
正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王晓武科研团队,对白菜和甘蓝两类芸薹属作物的驯化进行了深入研究,揭示了驯化与古多倍化形成的亚基因组间的关系。白菜和甘蓝类蔬菜是我国百姓餐桌上最常见的蔬菜。这两类蔬菜最大的特点就是类型极其丰富多样。白菜类常见的有大白菜、小白菜、芜菁、菜心,而甘蓝类常见的则包括结球甘蓝、苤蓝、羽衣甘蓝、芥蓝、花椰菜、青花菜、孢子甘蓝等。但是这两个  相似文献   

9.
育种实践证明,用早熟品种梨做亲本,在某些组合中常常遇到杂种胚发育不全或出苗率低等问题。应用种胚培养技术,可以获得在发育早期可能败育的杂种后代,形成杂种植株。早在三十年代,用胚培养技术获得桃、樱桃等  相似文献   

10.
《北方园艺》2012,(13):141
正国家科技部重点支持的"863"项目"蔬菜分子育种技巧研究和新品种选育"获得重大突破。科技人员利用分子标记开展的白菜、甘蓝、西瓜、黄瓜、甜(辣)椒等多种蔬菜和园艺作物获一批高密度的分子标记遗传图谱。利用分子标签技巧培养的蔬菜杂交品种,可将育种时间从传统的3年缩短到1年,显然增进了甘蓝等雄性不育的利用。  相似文献   

11.
从全基因组水平鉴定了87个甘蓝NLR基因家族成员,并对其进行了进化分析和表达分析。基因结构和motif组成分析表明,87个基因可分为5个亚类:NB-LRR(34个)、CC-NB-LRR(6个)、TIR-NB-LRR(45个)、RPW8-NB-LRR(1个)和CC-TIR-NB-LRR(1个);染色体定位分析表明,该家族基因在9条染色体上呈不均匀地单一或成簇分布;进化分析表明,甘蓝35个NLR基因与白菜NLR基因存在同源关系,其余52个基因为甘蓝特有;利用转录组数据分析了参与甘蓝枯萎病、黑腐病、根肿病、霜霉病、白粉病等抗性应答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发现参与不同病害胁迫抗性应答反应的NLR基因差异较大,这可能与不同NLR基因对不同病原特异性识别有关。  相似文献   

12.
甘蓝近缘野生种又称野生甘蓝,与栽培甘蓝携带相同的C基因组(2n=18,CC),具有丰富的遗传变异和优良的抗逆性。野生甘蓝的挖掘与利用对于栽培甘蓝的遗传改良具有重要意义。就野生甘蓝的种类、分布、与栽培甘蓝的关系及优良性状等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
MAR调控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转化甘蓝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应华  王小佳 《园艺学报》2005,32(2):307-309
 采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 将表达框两翼构建了核基质结合区(matrix attachment region, MAR)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 (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Ⅰ, IGF-Ⅰ) 基因导入甘蓝中, 在含卡那霉素的培养基上连续4次筛选, 通过10个批次的转化试验, 获得25株抗性植株, PCR检测均呈阳性, 随机选取5株进行基因组Southern杂交, 结果有3株出现了杂交带, 表明IGF-Ⅰ基因已成功整合到甘蓝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14.
利用SSR技术对甘蓝进行分子生物学研究,对影响其扩增效果的指标Mg~(2+)和dNTP进行筛选优化,获得了适宜甘蓝(C基因组)SSR的PCR条件。将已公布的在芸薹属不同作物上开发的78对引物运用于随机筛选的3株甘蓝材料上。结果表明:在78对芸薹属引物中,11对引物在3株甘蓝材料上表现良好的差异性,5对引物则表现无差异但是所得条带清晰。试验结果为进一步开展甘蓝分子育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白菜小孢子超低温保存及复苏后胚状体诱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的不断优化,通过诱导小孢子胚状体获得大量DH系在白菜育种等科研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小孢子供体植株受生长季节、生长期等影响,无法长期持续获取高生活力白菜小孢子,成为目前阻碍白菜细胞工程相关研究顺利推进的重要问题之一。本试验利用超低温技术对10份白菜材料小孢子开展冻存复苏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改良B5液体培养基作为冷冻保护剂,白菜小孢子生活力明显高于传统冷冻保护剂二甲基亚砜处理的白菜小孢子;小孢子-80 ℃(冰箱)和-196 ℃(液氮)冻存180 d后生活力仍保持在85%以上,且两个温度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实际应用中可选择-80 ℃冰箱冻存替代传统-196 ℃液氮冻存;利用0.5 mL冻存管保存的白菜小孢子最适复苏条件为37 ℃恒温水浴40 s,在-80 ℃冰箱冻存90 d后复苏的小孢子平均生活力达87.9%。复苏冻存30、60、90 d后易出胚材料的白菜小孢子诱导获得了胚状体及再生植株;复苏冻存180 d的白菜小孢子在高温热激诱导条件下仍可感应胁迫,表现为体积膨大,且具胚胎发生能力的小孢子能够进行细胞分裂。本试验为国内首次开展的白菜小孢子超低温冻存研究,建立了白菜...  相似文献   

16.
红菜薹白花花色遗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朝林 《中国蔬菜》2003,1(1):35-36
1 材料与方法 芸薹属蔬菜中甘蓝和白菜(包括普通白菜、结球白菜和菜心、红菜薹)花瓣颜色多为黄色,有人在结球甘蓝和菜心等中发现了白色花瓣类型,但未见在红菜薹中发现白花花色材料和有关遗传研究报道。1994年夏笔者在昆明进行红菜薹加代时,从常规品种十月红自交后代中发现了白色突变株白花  相似文献   

17.
以无核的欧洲葡萄作母本,抗病性强的‘北醇’‘左优红’‘塘尾’作父本,大田杂交后在胚败育前采集幼果,无菌条件下采用离体胚挽救的方法获得杂种后代植株,研究了亲本基因型、胚萌发培养基中蔗糖浓度和GA_3浓度对无核葡萄胚挽救育种效率的影响,并对杂种幼苗进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以期为无核葡萄胚挽救育种效率的提高提供参考依据,并初步筛选出无核抗病葡萄新材料。结果表明:获得232个杂交株系,练苗成活株系227株。以‘无核白鸡心’‘昆香无核’为母本的杂交组合胚挽救效果较好,适宜在无核葡萄胚挽救中作母本。胚萌发培养基中最适蔗糖浓度为2.0%,胚萌发培养基中最适GA_3浓度为0.5μmol·L-1;对获得的杂种后代幼苗,利用2种葡萄无核标记SCF27-2000、SCC8-1018对124株胚挽救杂交子代无核基因进行分子标记检测,初步确定无核株系74株,胚挽救后代无核率为59.7%,利用葡萄抗白粉病标记ScORN3-R对65株胚挽救杂交子代进行抗白粉病基因检测,65个胚挽救杂交后代株系均未扩增出760bp抗白粉病标记特异性条带。  相似文献   

18.
利用小孢子培养选育甘蓝自交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前生产上应用的甘蓝一代杂种的亲本主要是通过连续自交定向选择获得的。由于甘蓝为绿体春化型作物,加代困难,一个优良自交系的育成一般需要6~8a(年)。根据其它农作物的育种经验,利用小孢子培养方法可加速自交系的选育。但是在甘蓝小孢子培养过程中,小孢子发育同步性较差,成胚率远低于其它芸薹属作物。为摸索甘蓝小孢子培  相似文献   

19.
几种芸薹属作物的温汤浸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鲁刚  张静 《长江蔬菜》2006,(10):40-41
以秦白2号、秦白3号白菜,秦甘70甘蓝,陕油8号、陕油10号和甘杂1号油菜品种为试材,进行了温汤浸种时间和晾干试验,结果表明:白菜、甘蓝、油菜不同作物对温汤的耐受力不同,白菜比较耐温汤,而油菜不耐温汤;同一作物,不同品种耐温汤也有差异,白菜中秦白2号较秦白3号耐温汤,油菜中陕油8号和陕油10号较甘杂1号耐温汤.对白菜和甘蓝品种来说,温汤浸种的最佳时间应是5~10 min,超过10 min其发芽率明显降低.对油菜品种来说,温汤浸种的最佳时间应是5min.因此认为,对于种皮较薄的十字花科作物等不提倡温汤浸种,而取代以药剂处理比较好.  相似文献   

20.
正青花菜(Brassica oleracea L.var. italica Plenck)为十字花科芸薹属甘蓝类蔬菜,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丰富的营养,是全世界最广泛种植的蔬菜作物之一,原产于欧洲地中海沿岸的意大利一带。目前,甘蓝相关研究已经取得显著进展,包括解析基本基因组结构,发表高质量的参考基因组,评估甘蓝多样性和驯化过程,以及鉴定与园艺品质和生物或非生物抗逆性相关的基因组区域或候选基因。值得注意的是,现代青花菜栽培种和原始种的生长特性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