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严克伍 《绿色科技》2013,(11):211-212
指出了浅层滑坡的诱发因素主要是强降雨和人类工程活动的影响,其主要治理方法为削坡,挖去滑动的土体,然后采用浆砌片石或挂网喷浆等方法进行护坡,但是这已经不能与人们的环保要求相适应,因此,采用生态护坡和削坡的综合治理方法是浅层滑坡治理的发展方向。以某高速公路连接线K0滑坡为例,探讨了生态护坡和削坡的综合治理方法,为今后浅层滑坡的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四川盆地严重侵蚀坡面林业治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四川盆地边缘山区坡面水土流失严重,制约了农林牧业发展。为改变这种状况,在“十年长江上游防护林工程”建设技术研究中开展了相关的治理研究。课题组人员根据四川盆地边缘山区的区域特点以及坡面侵蚀规律,在坡面防护林体系结构配置和林分结构配置模式的试验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在严重侵蚀坡面上通过林业工程治理、实现生态系统恢复,提高水土保持功能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
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水务局 ,从 1 989年实施密云潘家口水库上游水土保持重点治理项目以来 ,一直把沙棘做为封锁侵蚀沟道、治理坡面的先锋树种 ,并且获得了令人鼓舞的显著效果。用沙棘治沟封坡的基本模式是 :坡面沿等高线每 3 0 m一道水平沟 ,水平沟沿栽 1行沙棘 ,株距 1 m;侵蚀沟道顶端的沟头防护、沟道内的土谷坊背坡均栽植沙棘 ,以利形成沙棘生物坝。由于沙棘耐寒、耐旱、耐瘠薄的生物特性和极强的分蘖能力 ,使这种治理模式非常成功。其特点一是造林成活率高。在平水年份 ,成活率达 80 %以上 ,在枯水年份 ,成活率也达到 50 %~ 60 %。二…  相似文献   

4.
煤矸石山水土流失是矿区治理的一大难题。分析了煤矸石山水土流失的原因,介绍了河东煤从降水、煤矸石山坡度、坡长、表面植被覆盖等方面治理煤矸石山的经验,并提出了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5.
喷射厚层种植基材绿化技术是运用专用设备将含有植物种子的有机种植基材喷射到坡面,使坡面迅速恢复自然植被的一种边坡生态治理技术。该技术在治理边坡风化剥落方面,具有非常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6.
论述了发展性侵蚀沟综合治理的5项技术措施:(1)沟头部位治理;(2)沟坡部位治理;(3)沟岸部位治理;(4)沟底部位治理;(5)冲击扇部位治理。  相似文献   

7.
过去被人称为不毛之地的海南省琼山市东寨坡,如今已是万亩滴翠,绿树成荫。 东寨坡在琼山市东山镇境内,有1.8万亩瘦瘠荒漠,其中沟状流失1.2万亩,寸草不长的光头地5000多亩,还有145个大崩口,水土流失严重,使周围2.6万亩水田生产深受其害,给3万多农民生活带来很大影响,大风泛起,沙尘蔽日。改变这恶劣环境是多年来群众盼望的一件大事。解放后成立了东寨坡水土保持站,并经多次治理,均因措施不当而效果甚微。东寨坡南面有数万亩农田,是琼山市最大的粮食生产基地、因此,治理东寨坡,建设绿色工程,显得尤为  相似文献   

8.
从日凡  陈国芝 《沙棘》2005,18(2):26-26
一个流域内,沟壑是集地表径流、连接坡面与河道的通道,小河道是千沟万壑汇集的地方,因此沟壑的治理是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当坡面的治理具有雏型时,就要治理沟壑,使其发挥调节地表径流不集中下泄,减轻河道负担的作用。沟壑既是泥沙运动的通道,又是径流破坏的结果,沟壑的年输沙量占总输沙量的65%,它是小流域冲刷侵蚀的集中点,  相似文献   

9.
矿山废弃场地植被修复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大规模地无序开采矿产资源给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破坏,生态环境修复迫在眉睫。近年来,遵化市加大矿山生态修复力度,在矿山废弃地的土壤改良技术、矿山废弃地的植被选择技术等方面取得较好的实践成果。1矿山废弃场地生态修复措施1.1边坡的治理措施对废弃场地不稳定部位优先考虑采用放坡、清坡、卸渣等整理措施使坡体达到稳定。通过清除危石、降坡削坡,  相似文献   

10.
指出了合理布设水土保持坡面工程措施是加强水土流失治理的重要组成。研究了几种典型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对坡面产流产沙、土壤物理性质、养分迁移和水分分布的影响,阐述了几种措施规格体系的研究进展,并对坡面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研究方向进行了系统总结,为进一步提升坡面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的效应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