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新疆地区天然心叶驼绒藜为研究材料,选取不同龄级的标准植株,采用全根挖掘法和烘干法,分析了心叶驼绒藜根系形态特征与生长状况。结果表明,心叶驼绒藜主根系发达,主根长为株高的2.0~11.7倍;随着龄数增长,根系呈现哑铃状分布的特点,侧根系主要分布在0~50cm土层;2月龄植株主根生长速度最快,达12.9mm/d;心叶驼绒藜土壤水分稳定层为60~320cm,该层土壤含水量为6.81%~9.05%。多年生植株在0~50cm土层内,主根直径由14.6mm减小为4.0mm,变化幅度大。  相似文献   

2.
以心叶驼绒藜无菌苗叶片、茎段、幼根为外植体,对通过器官发生的途径发育成再生植株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无菌苗的建立:用1/2MS+琼脂+蔗糖,出苗率高(90%以上)、苗壮。(2)、诱导培养基:用MS1+IAA0.2mg/L+KT0.1mg/L培养基,出愈率低,没有获得再生植株;用MS2+IAA0.2mg/L+KT0.2mg/L、MS3+IAA0.1mg/L+KT0.1mg/L培养基,叶片、茎段具有再生植株发育的能力,出愈率较高。(3)、生根培养基:用1/2MS+NAA0.1 mg/L,生根率高、周期短;用1/2MS+IAA0.1 mg/L,生根率低,周期长。  相似文献   

3.
4.
心叶驼绒藜(Ceratoides ewersmanniana)是藜科驼绒藜属植物,优良牧草,在我国仅分布于新疆。通过调查温度、盐分、苞片及贮藏时间对心叶驼绒藜种子萌发的影响,为新疆地区心叶驼绒藜的引种驯化和良种繁育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心叶驼绒藜种子的最适萌发温度为20/30℃变温;浓度低于0.2 mol·L~(-1)的NaCl溶液对心叶驼绒藜种子萌发率无显著影响(P0.05),但从0.4mol·L~(-1)开始,萌发率随NaCl浓度的升高而降低;将经过不同NaCl溶液处理14d的种子转移至蒸馏水后,种子具有较高的恢复萌发率;苞片对种子萌发无显著影响(P0.05);种子在室温下贮藏10个月萌发率降低至24%。  相似文献   

5.
浇水、施肥(尿素)、喷KH2PO4和喷丰产素及其不同组合对华北驼绒藜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速度没有显著的影响.施肥(尿素)可以明显提高华北驼绒藜种子的产量.  相似文献   

6.
采用高温高湿(40℃,RH100%)人工老化法处理、20%甲醇人工老化法处理均可不同程度的降低驼绒藜种子活力,并可以较理想的模拟种子的劣变过程.种子人工老化过程中种子内呼吸酶活性下降,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降低.TTC含量与活力指数呈显著正相关,TTC法是检验华北驼绒藜种子活力的良好指标,而电导率、丙二醛含量与种子劣变的相关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浇水、施肥(尿素)、喷KH2PO4和喷丰产素及其不同组合对华北驼绒藜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速度没有显著的影响。施肥(尿素)可以明显提高华北驼绒藜种子的产量。  相似文献   

8.
华北驼绒藜广泛分布于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是可用作干旱区人工刈割草地的良好半灌木物种。作为优良牧草.抗旱、耐寒、耐贫瘠,在植被恢复和草地改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华北驼绒藜(Ceratoidesarborescens)在不同刈割方式下(即对照、两年刈割1次、两年刈割2次)的生长特性、光合生理以及能量分配等方面的研究。初步探讨刈割对华北驼绒藜补偿生长的影响,揭示其可能的补偿机制,为判别和评价植物的耐牧抗干扰性以及对人工草地的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该研究结果表明:①随着刈割次数的增加,华北驼绒藜的茎叶比呈增加趋势.刈割促进了华北驼绒藜当年生枝条和根系的生长。与对照相比.刈割增强了华北驼绒藜当年生枝条的生长,使其出现了“数目少、枝条长、茎基粗”等形态变化,根系也随之出现了“根幅大、主根长、侧根多”等变化,在形态上产生了超补偿效应。②刈割增加了华北驼绒藜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降低了水分利用效率,出现了光合补偿效应。③刈割降低了华北驼绒藜地上部叶、花的生物量,而增加了当年生枝条的生物量,将叶、花、当年生枝条合并为一个整体来看.随着刈割次数的增加,整体的当年部分地上生物量出现减少趋势。两年刈割1次的地上生物量表现为等补偿,两年刈割2次表现为欠补偿生长。其中。前者较后者提高了生物量的恢复补偿能力,但两者均未达到超补偿的水平。刈割后华北驼绒藜的生物量相对生长率显著增加的同时,根系生物量的分配增加,茎叶生物量分配减少,从而根冠比增加。(④刈割对华北驼绒藜各组分的干重热值没有显著影响,但却改变了华北驼绒藜的能量分配格局.使根系能量分配的投入增加,从而减少了地上部的分配比例。  相似文献   

9.
不同含水量驼绒藜种子在室温、4~5℃和-18℃条件下贮藏4年,适度超干处理能延长种子的贮藏寿命。室温和低温下贮藏11个月后,超干燥(MC5.28%-3.89%)和低温种子的丙二醛(MDA)含量明显地低于未超干燥种子(MC7.47%);而种子活力、脱氢酶活性和抗氧化酶POD和CAT的活性均显著地高于未超干燥种子。室温下贮藏48个月后,超干种子(MC4.84%-3.41%)的活力与低温贮藏种子同等水平。超干燥贮藏条件下.在一定时期内驼绒藜种子活力保持较高水平;对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是提高超干燥种子耐贮藏性的生理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不同含水量驼绒藜种子在室温、4~5℃和-18℃条件下贮藏4年,适度超干处理能延长种子的贮藏寿命.室温和低温下贮藏11个月后,超干燥(MC 5.28%~3.89%)和低温种子的丙二醛(MDA)含量明显地低于未超干燥种子(MC7.47%);而种子活力、脱氢酶活性和抗氧化酶POD和CAT的活性均显著地高于未超干燥种子.室温下贮藏48个月后,超干种子(MC 4.84%~3.41%)的活力与低温贮藏种子同等水平.超干燥贮藏条件下,在一定时期内驼绒藜种子活力保持较高水平;对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是提高超干燥种子耐贮藏性的生理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荒漠草原“科尔沁型”华北驼绒藜旱作技术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科尔沁型”华北驼绒藜是优良的旱生牧草,但其果实带毛、粘连,不适宜机械播种,而且种子发芽要求较高的温度、湿度,在荒漠草原地区直接播种,建立旱作人工草地难度很大。采用育苗,机械化植苗技术,在撂荒、退耕地建立旱作人工草地,具有成活率高、速度快,操作性强、成本低、简单易行的特点,可实现大规模机械化作业,效益显著,为荒漠草原地区生态建设探索出了一条新的有效途径,可在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科尔沁型华北驼绒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尔沁型华北驼绒藜[Ceratoides arborescens(Losinsk.)TsienetC.G.Ma cv.Keerqinxing]是野生分布于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沙地,经过10多年的栽培驯化、选育而成的野生栽培新品种。株高150~200cm,枝条直立,色泽鲜绿,株体被毛较少,株型为长椭圆形,具有抗旱、抗寒、耐贫瘠等特性。适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3.
试验对“科尔沁型”华北驼绒藜进行不同的水肥耦合处理,并在不同生物期对其进行了生物量观测。试验结果表明,410g丰产素与水以1:1000体积比混合喷洒200L、浇水8000L的条件下,“科尔沁型”华北驼绒藜的产量可以大幅度提高,播种后第3年其干草产量可由天然条件下的2460kg/hm^2提高到5430kg/hm^2.  相似文献   

14.
乌兰察布型华北驼绒藜[Ceratoides arborescens(Losinsk.)Tsienet C.G.Ma cv.Wulanchabu]是采集内蒙古乌拉特中旗和后旗、四子王旗荒漠草原野生的华北驼绒藜种子,经10多年引种驯化栽培选育而成的新品种。选择性能优良的植株采收种子.在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四子王基地及其周边地区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及推广应用。研究发现,该品种具有以下优点:①植株高大,根系发达;②抗旱、耐寒、耐瘠薄,耐盐碱,适应性强;③营养丰富,适口性好,生长速度快,产草量高。在驯化选育的过程中。对驼绒藜属内的植物及其他牧草在干旱地区的建植进行了对比,结果该品种显示出苗率高、成苗率高、产量高且稳定的特点,育苗建植有比较显著的经济效益,在生态治理和改良盐荒地方面表现优异。生产利用中主要推广小面积育苗大面积移栽技术种植乌兰察布型华北驼绒藜。  相似文献   

15.
不同土壤不同种植方式普那菊苣的产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砂土、粘土、壤土3种不同的土壤上以穴播、条播、撒播和育苗移栽4种种植方式种植黔引普那菊苣Cichorium intybus cv.Puna,测定其鲜草产量和再生速度。结果表明:黔引普那菊苣在各种不同质地土壤上采用各种种植方式均有较高的产量。在同质地土壤上,鲜草产量以条播为最高,穴播次之,育苗移栽产量最低。同一播种方式以在壤土上的产量为最高,砂土次之,粘土最低。再生速度在不同处理之间差异均不显著。黔引普那菊苣适宜在各种土壤上种植,但以在土壤肥沃的壤土上种植产量较高,条播、穴播为推广的种植方式。  相似文献   

16.
“科尔沁型”华北驼绒藜旱作草地建植技术模式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通过对“科尔沁型”华北驼绒藜育苗、建植、平茬与抚育、种子收获与贮藏及合理利用等技术优化集成,凝练了内蒙古地区干旱与半干旱草原机械化生产的关键技术,熟化了旱作草地建植技术.为该品种的种苗繁育及规模化种植与推广提供了完善的、操作性强的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17.
不同播种方式对岷山红三叶草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海拔2 450 m的岷县南部高寒阴湿地区进行岷山红三叶Trifolium pratense cv.Minshan干草丰产栽培试验,得到以下结论:条播为岷山红三叶进行干草生产的最佳播种方式,行距以20 cm最为理想,该行距下生长速度快,而且产草量最高。播种当年A组(行距20 cm)鲜草产量比对照组(撒播)高出4 987.5 kg/hm2,是对照组的1.27倍,差异极显著(P<0.01);A组鲜草产量比B组(行距40 cm)高101 kg/hm2,差异显著(P<0.05)。生长第2年,A组鲜草产量均高于对照组和B组,是对照组的1.16倍,差异极显著(P<0.01),是B组的1.02倍,差异显著(P<0.05)。不同播种方式对岷山红三叶鲜干比无影响。  相似文献   

18.
对海水灌溉下Salicornia bigelovii的不同种植密度及其个体间的养分积累及土壤盐分的影响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单位面积地上部的干质量随种植密度增加呈平缓增高,符合最终产量恒定法则;个体间竞争株质量随种植密度增加而降低;随S.bigelovii种植密度的上升,土壤的含盐量和电导率(EC)值明显降低,56株/m2处理区钠的吸收量达261.22 g,在336株/m2处理区钠的吸收量高达489.99 g;随种植密度的增加,个体间的无机盐含量略有下降,但没有显著差异,相反茎、叶中碳和氮含量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9.
紫花苜蓿播种密度对草产量及其他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甘肃河西地区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种植中播种密度过大导致出苗率低、保苗困难等问题,本研究探索紫花苜蓿在河西地区的适宜播种密度。结果表明,在河西地区紫花苜蓿的适宜播种密度为600万粒/hm2,在此密度下草产量和单位面积蛋白质产量最高,分别为24 776.66 kg/hm2和4 924.5 kg/hm2;随着播种密度的增加,紫花苜蓿呈现出返青提前而开花推迟,同期株高增加,耐旱能力下降,干物质含量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为进一步完善桑-草套作模式技术,为生产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在桑-草套作模式下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不同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olorum)品种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多花黑麦草‘海湾’随种植密度的增加株高增高,多花黑麦草‘杰威’随种植密度的增加株高降低;茎叶比在整个生育期呈“升-降-升”的趋势,且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升高;多花黑麦草‘海湾’在套作条件下产量高于‘杰威’,最适密度为25.020 kg/hm2,在高密度下减产严重;多花黑麦草‘杰威’最适密度为25.020~30.015 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