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甘肃省蛋鸡生产在过去20年里,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并已达到一定水平,然而与全国蛋鸡业发展水平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为使蛋鸡饲养者对全省蛋鸡生产经营形势有一个明确的认识,现借鉴刘少伯等专家对全国蛋鸡市场分析之要,就甘肃蛋鸡发展及市场变化波动情况分析如下,以便分析不足,寻找差距,求得甘肃蛋鸡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是个畜牧大省,也是一个养禽大省。改革开放20年来,河南省蛋鸡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丰富城乡人民的“菜篮子”,改善人民的膳食结构。增加农民收人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蛋鸡业的发展,也带动了饲料、兽药、畜牧机械及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同时,蛋鸡业是农业产业化经营中起步较早、产业化程度较高的行业之一,蛋鸡业的迅猛发展,使禽蛋产品市场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短缺经济时代已经结束,近几年来出现了暂时的、局部的。结构性的相对过剩,买方市场开始形成。本文现对全省蛋鸡业的发展做一简要回顾和思考。l河南省蛋鸡业发展的基本回…  相似文献   

3.
《中国禽业导刊》2003,20(3):49-49
生产:从全国来讲,一方面我国蛋鸡养殖基数已有较大规模,年存栏30亿只;另一方面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种植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养殖业成为许多农民脱离土地后的首选,其中蛋鸡业在广大农村还是被当作投资少、见效快的致富产业之一。因此,未来几年,中辚蛋鸡业将平稳发展,鲜蛋产量也将保持稳定且小幅增长的态势。全国尤其是北京周边河北省蛋鸡业的稳定有序发展和流通市场的活跃,也有  相似文献   

4.
<正> 可以预见,2010年应该是蛋鸡业一扫去年阴霾,重新步入盈利时代的一年。2010年上半年将是蛋鸡业在调整中发展的半年,到2010年下半年和2011年,随着供需矛盾的加大以及市场上各种因素的带动,蛋鸡养殖业才会迎来自己发展的春天。——详见上期非常关注栏目《2010年蛋鸡业将拨开云雾见天日》  相似文献   

5.
日本是中国的近邻,气候与中国相似,人多地少,人口密度与我国的中东部地区相近,与河北省极其相似,国土面积相当于两个河北省,人口也约等于两个河北。用这样少的国土面积养活这样多的人口是个了不起的事情,尤其日本的蛋鸡业高度发达,是除了水稻外的唯一一个能自给自足的农产品,因此借鉴日本的蛋鸡业发展经验,推进我国蛋鸡业升级,进而实现蛋鸡业现代化具有现实意义。2007年11月华牧公司因筹建新的父母代蛋种鸡场和孵化场的缘故,一行七人赴日本考察访问,参观了日本基因源公司福崎孵化场和姬路种鸡场,与日本同行交流了两国的蛋鸡业发展情况,日本高度现代化的蛋鸡业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消息信使     
蛋鸡业需要稳定发展年初的禽流感,使许多蛋鸡场户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持观望态度,蛋鸡业似乎有相当长的暗淡期,从表面评价蛋鸡业,似乎不是一件好事。不过,从蛋鸡业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出发,当理性和理智战胜盲目的数量发展观之后,将有利于饲养单位和行业全局在质量发展上下功夫,并推进市场供给的量均衡和价格稳定。市场供给量和价格的相对稳定将反哺行业的理性发展、相关行业的理性配置及行业的社会效益最大化。由此,蛋鸡业发达地区应科学估测本地和周围市场的占有量,尤其是在限制发展养殖业的大城市中或出口市场的可能份额,作出本地区蛋鸡业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国蛋鸡业的生产,经过多年的发展,逐渐从小规模、分散、简单的饲养向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落后的生产方式正被现代化的饲养所取代,但是这种转变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而且由于蛋鸡饲养投资小、见效快,仍是农牧民增加收入的一个渠道,所以,中小规模的蛋鸡饲养场在一定的时间内,还会是市场蛋鸡产品的主要供应者。  相似文献   

8.
2005年我国蛋鸡业生产跌宕起伏,本文作者通过系列数据分析,对我国2005年蛋鸡业市场作了详细回顾,同时根据价格走势,展望了2006年蛋鸡业发展趋势,值得参考。  相似文献   

9.
几度风雨,几度夕阳红。透视上海华申曾祖代蛋鸡场的发展史,恰是一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蛋鸡业发展史的微观缩影。众所周知,近20年来,我国蛋鸡业沭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大踏步、昂首阔步、突飞猛进,其禽蛋产量、年人均占有量均居世界第一。与中国蛋鸡业同脉搏、共呼吸的上海华申曾祖代蛋鸡场,在其短短的十年发展史上,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屡建功勋,“十年磨一剑”,成长为国内三大蛋鸡育种场之首,到2000年累计在国内推广罗曼祖代蛋鸡150多万套,其市场占有率一直保持在34%以上。  相似文献   

10.
一 我国蛋鸡市场的主要品种及市场格局 我国蛋鸡业规模庞大,占世界蛋鸡饲养总量的40%以上。现在蛋鸡业生产,首先追求较高的产蛋率及较好的环境适应能力,这就必须有经过遗传改良,而且具有高产性能的家禽良种作为基础。  相似文献   

11.
重庆直辖以来,蛋鸡业有了较大的发展,持续保持良好的发展趋势。据行业统计,2008年蛋鸡存栏量达2358万只,鸡蛋产量达34.92万吨,同比增长0.91%和7.31%。随着现代畜牧业的发展,规模化饲养是未来蛋鸡生产的必由之路。本文将简要分析重庆蛋鸡业特点,提出重庆规模蛋鸡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2006年上半年蛋鸡市场持续低迷,引发整个行业动荡,存栏量急剧下降;下半年,蛋价逐渐攀升,呈现恢复性增长。经过2006年蛋鸡业市场的振荡之后.“变革”已经在行业间悄然进行。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蛋鸡业经过近 20余年的发展,已经跃居世界第一位。在令国人沾沾自喜的同时,种种问题使从业者苦不堪言,举步维艰。由于一瓶奶不值一瓶水,一个鸡蛋不值一根油条的市场现象,使得商品鸡饲养者乃至大规模祖代场效益低下。我们不禁要问,这是为什么 ?蛋鸡业怎么了 ?蛋鸡业怎么办 ?  在新千年伊始的初夏,中国畜牧业暨饲料工业交易会在美丽而清新的滨城大连召开,在此期间,我们约见并访问了韩伟先生和他的“大连韩伟企业集团”。韩伟先生从业 20余年的传奇经历、他的企业形象、他对蛋鸡业切合实际而又精辟的见解,他的“咯咯哒”绿色…  相似文献   

14.
《水禽世界》2007,(4):46-47
蛋鸡:饲养数量增加,效益有所回归。由于蛋鸡培育周期较短.部分专业场户今年补栏较多.势必会造成今冬明春蛋鸡利润回落。预测今年鸡蛋批发价在2.7元/斤左右。市场零售价3元/斤左右,鸡蛋保本价在2.2元/斤左右,所以,今年蛋鸡生产发展态势比较平稳,每只蛋鸡可获利15元以上。蛋鸡业仍是明年一个有稳定回报的产业。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蛋鸡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禽蛋产量连续20年保持世界第一。新疆的蛋鸡业近年来也有了长足的发展。2006年全区的禽蛋总产量达到了26.60万吨,禽肉产量达到14.59万吨,禽蛋产量比2005年增加了6.4%。尽管我国蛋鸡业取得了如此高速发展,成为禽蛋生产大国,但目前我国的蛋鸡生产整体水平仍然比较低。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的蛋鸡生产程度仍然比较落后。目前以农村千家万户开展养禽生产仍为我国家禽业发展的主体。  相似文献   

16.
日本蛋鸡业见闻宋明则秦纪之(山西省长治市畜牧局046000)张福太杜连发(山西省长治市种鸡场0460001日本的蛋鸡业1.1历史与现状日本的蛋鸡业在50~70年代为自由发展时期,从1965年开始应用配合饲料,养鸡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从1975年...  相似文献   

17.
养禽信息     
未来中国蛋鸡业三大新机遇   第一,中国蛋鸡养殖业在国际上有较大的竞争优势,劳动密集型的管理方式使成本优势表现明显,另外,入世后国外粮食的大批涌入,国内粮食价格会普遍下调,长期低迷的鸡蛋价格可能出现较大的反弹。   第二,国家大力推行富民政策,畜牧养殖业将成为国家重点发展的必然选择。   第三,随着 9亿中国农民消费水平的提高,禽蛋在农村的消费市场将进一步扩大,这为蛋鸡养殖业的发展提供了非常乐观的市场机遇。 蛋鸡育种业快动手备挑战   我国加入 WTO的时刻日益临近,摆在养鸡业人士面前的市场由国内小市场…  相似文献   

18.
几度风雨,几度夕阳红。透视上海华申曾祖代蛋鸡场的发展史,恰是一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蛋鸡业发展史的微观缩影。众所周知,近20年来,我国蛋鸡业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大踏步、昂首阔步、突飞猛进,其禽蛋产量、年人均占有量均居世界第一。与中国蛋鸡业同脉搏、共呼吸的上海华申曾祖代蛋鸡场,在其短短的十年发展史上,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屡建功勋,“十年磨一剑”,成长为国内三大蛋鸡育种场之首,到2000年累计在国内推广罗曼祖代蛋鸡150多万套,其市场占有率一直保持在34%以上。华申是如何取得这些辉煌成绩呢?其成功的秘诀…  相似文献   

19.
1 2004年我国蛋鸡业经受一个多事之秋 2004年我国禽蛋生产遭遇许多突然事件。前年的“非典”,鸡蛋、蛋雏流通和市场受到很大影响。加上鸡蛋价格长期低靡,利润滑坡,企业经营困难。2004年春季又遇到“禽流感”,疫区和周边地区生产受到很大影响,一季度蛋鸡生产受到重创。随着疫情的控制和扶持政策落实到位,家禽生产逐步恢复,产品价格回升,尤其是进入三季度后.禽蛋价格快速回升,养殖效益迅速增长,有力地促进了蛋鸡业的恢复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近几10年来,在世界畜牧业的发展历程中,家禽业在科技含量、饲养规模、经济效益等方面一直居于领先地位。到八、九十年代,这一点更加明显。世界家禽业主要指蛋鸡、肉鸡,部分国家还有火鸡、水禽业。一、世界蛋鸡业(一)生产情况近10年来,世界蛋鸡业的发展速度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