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黄连中小檗碱提取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小檗碱是一种从黄连等植物中提取的季胺类生物碱,对多种疾病具有显著疗效,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对黄连中小檗碱的各种提取工艺及工艺原理进行了概述,并比较了不同提取方法的优缺点,以期为同类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优选黄连小檗碱的最佳提取条件。采用乙醇回流提取法提取,考察过程要综合很多因素,提取时间与溶剂浓度都应划进考察范围,小檗碱含量为检测指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 当盐酸小檗碱浓度保持在每毫升0.004~0.020 mg时,溶剂浓度同其吸光度存在线性关系,且呈现情况较为显著,线性方程为Y=49.993X+0.028 9,R=0.993,平均回收率为99.29%,用75%乙醇溶液提取3 h,黄连中小檗碱含量最高,达12.42%。优选黄连小檗碱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溶剂75%乙醇溶液,提取时间3 h。该提取条件可为中药黄连制剂生产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3.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乙醇浓度、提取次数、温度和pH值4个因素对黄柏中小檗碱提取率的影响,通过分光光度比色法,测定小檗碱含量。采用药物平板稀释法测定提取液对不同菌种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黄柏中小檗碱的最佳提取条件为:在40℃下,用pH 4.0的70%乙醇溶液提取2次。在最佳提取条件下,药液浓度15 mg/ml对黄瓜黑斑病菌的抑菌率达100%,药液浓度20 mg/ml对禾谷类作物病原菌的抑菌率达100%。此种提取工艺,黄柏中小檗碱产率高,且操作简单可行。  相似文献   

4.
为了获得提取效果较高的黄连小檗碱,为其野生品质评价提供方法,采用乙醇回流浸提法对梵净山野生黄连小檗碱的提取工艺进行实验研究,应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探究了浸提温度、乙醇浓度、固液比、浸提时间对浸提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优提取条件。结果表明,最优提取条件是乙醇浓度50%、浸提温度65℃、固液比1:25、浸提时间60min,在该条件下小檗碱的提出率可达12.20%左右。  相似文献   

5.
黄连叶片中盐酸小檗碱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黄连的综合开发水平,确定乙醇提取黄连叶片中盐酸小檗碱的最佳工艺。采用回流提取,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得的总生物碱含量作为考察指标,以不同浓度乙醇作为提取介质,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乙醇浓度、固液比、提取次数、提取时间等因素对盐酸小檗碱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黄连叶片中盐酸小檗碱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加入10倍体积的7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5 h,该条件下黄连叶片中生物碱得率为2.59%,得到的结晶纯度为78.34%。  相似文献   

6.
黄连细胞培养物中提取的小檗碱抗菌活性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7.
黄连培养细胞中高产小檗碱细胞系的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家栽和野生中国黄连的幼叶切块,接种在含有1.0 ̄2.0mg/L 2,4-D和0.1mg/L KT的6,7-V固体培养基上,诱导形成愈伤组织。选择较松散的愈伤组织转入液体悬浮培养,获得游离细胞和细胞聚集体。经^60Co-γ射线辐射诱变和平板培养,筛选出小檗碱含量相当于6年重新亲本植物根茎含量的有8个细胞株,最高的细胞系含量为6.12%。  相似文献   

8.
L—酷氨酸对中国黄连细胞小檗碱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以湖北省来凤县中药材基地生产的3种黄连:味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雅连(Coptis deltoidea C.Y.Chenget Hsiao),云连(Coptis teeta Wall)和利川市中药材基地生产的味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为试材,以甲醇和乙醇为提取液,在85℃水浴中回流提取1.5h,用HPLC法测定比较不同种和同一品种不同产地的黄连盐酸小檗碱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云连小檗碱含量最高,雅连其次,川连最低,利川中药材基地生产的黄连中小檗碱的含量比来凤县生产的要高。溶剂种类对黄连盐酸小檗碱的提取率有一定的影响,甲醇作为提取液时的提取率相对较高一些。  相似文献   

10.
南郑县黄连根茎干物质积累及小檗碱含量的变化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陕西省南郑县海拔600m和1100m处味连的根茎重量及小檗碱的含量测定结果,根茎重量和小檗碱含量均随植物生长年龄、月份、生育阶段而变化.3~5年生为根茎重量和小檗碱含量大幅度提高时期,到第6年开始,提高速度缓慢下降.在一年中根茎重量和小檗碱含量的变化随季节和生育时期的不同有较大的起伏,每年的3月和花期根茎重量最轻,小檗碱含量最少,7月和夏季休眠期根茎重量和小檗碱含量均达最高峰.  相似文献   

11.
瞿显友  银福军  曾纬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1):15229-15230
以石柱黄连种子为研究材料,采用不同的发芽床、温度、光照及不同生理时期的黄连种子,观察其萌发特性以寻找最佳萌发条件,提高成活率。结果表明。黄连种子发芽率低,发芽期长,贮藏期应不低于180d,在12℃、低光照的土床环境下发芽情况较好。  相似文献   

12.
梵净山野生黄连花粉活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TTC(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法测定花粉活力,研究了温度、相对湿度、蔗糖含量、硼酸含量等因子对野生黄连花粉活力的影响,以期为探索梵净山野生黄连的生殖机制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当温度为26℃、相对湿度为60%时,梵净山野生黄连花粉活力达最大值(45.9%),比温度20℃、相对湿度70%时的花粉活力(10.5%)增加35.4个百分点。随着温度和相对湿度的增加或降低,梵净山野生黄连花粉活力均呈下降的趋势。当蔗糖含量20%、硼酸含量0.006%时,花粉活力为93.4%,当蔗糖含量大于或小于20%,硼酸含量大于或小于0.006%时,梵净山野生黄连的花粉活力均表现为下降。因此,在梵净山野生黄连开花时,控制温度26℃、相对湿度60%,同时喷施20%蔗糖、0.006%硼酸,可以大大提高黄连的花粉活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黄连原色浸制标本的制作方法.[方法]以不同生长年限的黄连为对象,摸索1~5年生黄连原色浸制标本的制作方法.[结果]植株经溶液B(10 g/L醋酸铜+50 ml/L冰醋酸)浸煮10 ~ 30 min,再保存于特定保存液(40 ml/L亚硫酸+10 ml/L甘油)6个月后仍保持原有色泽,形态逼真,立体感强.[结论]制备过程剔除了甲醛等常规处理的有毒试剂,绿色、高效、安全.应进一步针对不同的药用植物制定特定的标本制作方法,尽可能扩大适用范围,满足标本展示及研究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对三四五年黄连进行5个不同荫蔽度处理,分别是全光照,30%,45%,60%,75%,结果表明,三四五年生黄连最适荫蔽度分别为60%,45%和全光照。同一荫蔽度下不同年龄黄连抗性物质有着明显差异。实验可以为实际生产提供一定得理论基础指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掌握黄连潜叶蝇的分布及危害程度,为生产上进行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在对黄连产区进行广泛调查的基础上.确定调查样地及危害分级,并统计虫口数及叶片受害情况等。[结果]潜叶蝇在各黄连主产区均有分布,其危害程度与黄连植龄、海拔高度及周围植被等环境因子有关。[结论]潜叶蝇已成为黄连在秋冬季节发生的一种重要虫害。  相似文献   

16.
对一、二、三、四、五年生的黄连植株在(35±2)℃高温下分别处理0d、3d、6d。测定其几项生理指标,探讨黄连受到高温胁迫后生理生化性状变化特征,为黄连生产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高温胁迫下不同年龄的黄连体内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均增加,且与胁迫的时间正相关;经过6d高温胁迫后,可溶性糖含量最高值比对照增加了1倍,脯氨酸含量增加了7倍。丙二醛(MDA)含量下降趋势,根和叶中均一年生和两年生的变化显著。  相似文献   

17.
林下种植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与搭棚栽连相比,林下栽连的人工投入和材料更少。对不同的林下种植黄连后土壤养分进行调查,通过主要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验证,科学反映了各林下黄连地的土壤肥力水平,为科学施肥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黄连白绢病的生物学特性,筛选防治药剂。[方法]以采自重庆市石柱县黄水镇黄连GAP基地的病株为材料,研究不同培养基、pH值、温度、碳源和氮源对黄连白绢病菌丝生长及菌核萌发的影响,选用不同稀释倍液的8种药剂进行室内和田间药剂筛选试验。[结果]黄连白绢病菌的生长和产生菌核的最适培养基为CMA和PDA培养基,最适pH值为7.0。病菌在15~35℃范围内均能生长,30℃为最适温度。菌丝和菌核的致死温度分别是60℃和65℃(处理时间10min)。8种供试碳源中,葡萄糖和甘露醇是最适碳源。7种供试氮源中,氯化铵和硫酸铵是最适碳源。40%氟硅唑1000倍液的防治效果最佳,防效为96.6%。99%恶霉灵3000倍液和70%代森锰锌1000倍液的次之,防效均达93.3%。[结论]氟硅唑、恶霉灵和代森锰锌药剂对黄连白绢病的防治效果好,建议在生产中施用。  相似文献   

19.
通过海拔、温度、相对湿度、蔗糖、硼酸等对开花结果的影响试验,对梵净山野生黄连的开花率与结果率进行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生长于海拔1 400~1 600 m的野生黄连的开花率和结果率均比生长于其他海拔段的高;当温度为24℃、相对湿度为70%、蔗糖浓度为20%、硼酸浓度0.006%时,梵净山野生黄连的开花率最大;当温度为26℃、相对湿度为75%、蔗糖浓度为25%、硼酸浓度为0.006%时,梵净山野生黄连的结果率最大.因此,在梵净山野生黄连的引种栽培过程中,最适宜的海拔高度为1400~1 600 m,开花与结果期的温度应控制为24~26℃、相对湿度为70%~80%,同时喷洒20%~25%蔗糖、0.006%硼酸可提高黄连的开花和结果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不同林分下黄连产量与土壤养分的相关性。[方法]对休耕地、柳杉林下、厚朴林下、黄柏林下不同的林下种植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后土壤养分及产量进行调查。[结果]柳杉林下栽连模式的土壤氮(全氮、碱解氮)、有机质、钾、磷含量均最高;厚朴林和黄柏林下栽连的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比较接近,处于中等丰富状态,林下土壤磷含量较休耕地丰富。[结论]该研究可为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