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解决贵州南亚热区冬春季干旱蜜柚植苗成活率低、种苗浪费严重、建园成本高等问题,以红肉蜜柚嫁接苗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比较试验研究了植苗日期、留叶量、蘸(泡)根方法和浇水方式对红肉蜜柚植苗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留1/2片叶、泥浆加生根剂蘸根、5月中旬植苗和树盘作集水盘浇定根水加盖簿膜的植苗方式的成活率可达90%以上,该方式建园植苗的成活率高,可有效降低新建园生产成本,提高嫁接苗利用率。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贵州南亚热区冬春季干旱澳洲坚果植苗成活率低、种苗浪费严重、建园成本高等问题,以澳洲坚果Hinde(H2)嫁接苗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植苗时间、植苗方法和苗木类型对澳洲坚果植苗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用2年生营养袋苗于9月采用树盘作集水盘浇定根水加覆盖地膜方法植苗,苗木成活率可达94%以上。该方法建园植苗成活率高,可有效降低新建园生产成本,提高嫁接苗利用率。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贵州南亚热区冬春季干旱澳洲坚果植苗成活率低、种苗浪费严重、建园成本高等问题,以澳洲坚果Hinde(H2)嫁接苗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植苗时间、植苗方法和苗木类型对澳洲坚果植苗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用2年生营养袋苗于9月采用树盘作集水盘浇定根水加覆盖地膜方法植苗,苗木成活率可达94%以上。该方法建园植苗成活率高,可有效降低新建园生产成本,提高嫁接苗利用率。  相似文献   

4.
不同处理对花椒建园成活率及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在凤县平木镇布设花椒建园试验,研究了不同处理对花椒建园成活率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对花椒建园成活率有较大的影响。秋季建园比春季建园成活率提高36个百分点,定干高度为15 cm的成活率比对照提高了34个百分点,采用树盘覆膜和保水剂蘸根的成活率分别比对照提高了26个百分点和18个百分点,建园成活率随着花椒苗放置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对生长量的影响则不同,地膜覆盖对花椒的地径、新梢生长量影响较大,而保水剂蘸根和幼苗裸根放置时间对花椒的地径、新梢生长量影响与对照并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针对新疆阿克苏市核桃嫁接苗建园成活率低等问题,2011-2013年,进行了核桃实生苗繁育、坐地砧嫁接的方式直播建园试验。结果表明,实生苗直播建园后第2a嫁接,苗木成活率高,生长快,园象整齐度高,成本较低,是解决嫁接苗定植建园成活率低,建园质量差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由于红肉蜜对气候和土壤有较强的适应性,因此可以广泛地进行种植,本地区也引进了蜜柚新品种,并学习和研究了红肉蜜柚的高产栽培技术,本文将从选种建园阶段到病虫害防治,具体分析红肉蜜柚的栽培管理技术,为广大的种植户提供参考,实现他们的增产和增收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在大通景阳镇的3个村进行了小叶锦鸡儿的植苗和容器苗造林,试验结果表明,对柠条进行截根、截顶和GGR泥浆蘸根,容器苗炼苗30-60d,都可以提高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8.
贵州旱坡地油茶植苗的成活率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明贵州山区旱坡地冬春季干旱与油茶植苗成活率的关系,解决建园造林成本高等问题,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植苗时间、植苗方式和苗木类型对油茶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用2年生芽砧嫁接营养袋苗于5月采取浇定根水和树盘盖膜方式植苗,其树苗成活率可达90%以上。结论:用该方法建园(造林)可1次性植苗成功,降低新植园和改造园的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9.
长季节番茄扦插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番茄的杈为材料,用不同处理的扦插方法,试验研究扦插育苗对长季节番茄成活率、根态、叶态变化的影响,探索筛选出适宜番茄长季节扦插育苗的好方法。结果表明:蘸生根粉扦插的效果明显高于不蘸生根粉扦插的。其中,斜切蘸生根粉扦插100%的成活率,39条的单株最多根条数,平均根条长3.8cm的最长根条,新增4片最多新叶片的成活率、根态、叶态变化效果最好;平切蘸生根粉93.7%成活率的次之;不蘸生根粉73.3%成活率的最差,应予淘汰。  相似文献   

10.
流动沙丘白刺造林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流动沙丘造林试验研究发现,唐古特白刺在流动沙丘可采用植苗和扦插进行造林。流动沙丘植苗造林不仅成活率、保存率接近大田造林,而且生长表现包括冠幅、地径优于大田和草沙障沙丘造林。流动沙丘扦插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低于大田,但远高于草沙障沙丘,且插条长度和生根粉对唐古特白刺扦插的成活率和保存率有显著影响,用250mg/L浓度生根粉的泥浆蘸根,60cm长度插条扦插成活率和保存率分别达到72.5%和45.4%。  相似文献   

11.
百合是重要的切花品种之一,长期的无性繁殖造成病毒在其体内大量积累。介绍了侵染百合的常见病毒种类,并详细叙述了通过热处理、茎尖组织培养脱毒、化学处理、玻璃化超低温处理法等获得无病毒苗的方法,以及病毒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盘锦冬季日光温室小气候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俊和 《农学学报》2015,5(11):113-117
为了进一步提高设施农业气象服务水平,对盘锦地区冬季日光温室小气候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天气条件下日光温室各月气温日变化趋势相似,均呈“单峰”曲线型。晴天和多云天气日光温室内相对湿度昼高夜低;阴天和雨雪天日光温室内相对湿度变化比较平稳。不同天气条件下冬季日光温室室内总辐射最大值出现月份不同,有无草帘对温室内总辐射值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3.
新疆喀什市周边地区绵羊寄生蜱种类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4月下旬,我们对喀什市周边地区绵羊寄生蜱种类进行了调查。鉴定出2个科11个属的17种蜱,其中有3属未做种的鉴定。  相似文献   

14.
我国苜蓿抗霜霉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霜霉病的症状和发生规律及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提出苜蓿霜霉病的防治更侧重于“防”,更依赖于科学的田间管理与草地利用等综合防治措施,即牧草混播、合理施肥、合理利用、搞好田间卫生、种子处理,最后指出了苜蓿育种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机油乳剂防治柑桔害虫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机油乳剂对柑桔螨类、蚧类、粉虱类、蚜虫类、木虱、潜叶蛾等多种害虫具有理想的防治效果,而对天敌则较安全。旧式的、宽馏程范围的机油乳剂若使用不当易产生药害,随着本文的不断改进,机油乳剂的对害虫的防治效果更好而对植物更为安全,在柑桔害虫综合防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澳合作研究的结果表明,机油乳剂在中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应用多效抗旱驱鼠剂(RPA)在固原地区进行蘸浆造林,能有效驱避害鼠对林木的危害,提高苗木抗旱能力.研究表明,应用RPA对落叶松进行蘸浆造林,苗木定植后,第一年的净生长量为8.36 cm,第二年为22.08 cm,分别比对照高出2.00cm和13.33 cm;苗木定植2 a后由鼢鼠引起的死亡率仅为1.0,而对照区死亡率平均达33.0;处理区内苗木因干旱引起的死亡率为4.0,而对照区为20.0.几年来,通过在落叶松、山杏、桦木等主要树种上应用,证明RPA能使鼢鼠危害率控制在5以下,对干旱和鼠害的综合预防效果达  相似文献   

17.
徐雷  姜波 《安徽农业科学》2013,(29):11612-11614
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技术(vIGs)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通过抑制基因转录研究植物基因功能的快速方法,豌豆早褐病毒(PE—BV)的VIGS技术已经被成功的应用于豌豆发育调控基因功能的研究。该文在概述VIGS原理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对基于PEBV的VIGS技术流程进行总结,并提出改善其缺陷的方法和合理的数据分析处理方式,认为基因的沉默效率与基因在调控网络中的位置,上下游基因的影响及基因间的功能冗余有关。  相似文献   

18.
柿组织培养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培养基、外植体及培养方式等方面介绍了柿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柿组培过程中存在的褐变、生根难和玻璃化等问题及可能解决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我国苜蓿褐斑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苜蓿是农牧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牧草之一。苜蓿褐斑病是由苜蓿假盘菌引起的一种最常见的世界性豆科牧草病害,对它的研究多数集中于褐斑病的田间病情调查与病原菌的鉴定。近年来,由于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国内的研究者开始对褐斑病进行一些比较深入的研究,本文对苜蓿褐斑病的研究进展做一介绍,不仅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同时还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供我国有关的科技人员和生产参考。  相似文献   

20.
2006年夏季,在牡丹江市工业区和绿化区内,采用样线法和样方法采集[树]麻雀(Passer montanus)、白鶺鴒(Motacilla alba)、大苇莺(Acrocephalus arundinaceus)、红尾伯劳(Lanius cristatus)4种雀形目鸟共24只,并用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了其心脏、胸肌、肝脏和初级飞羽内汞和砷两种元素的残留量。研究表明,4种雀形目鸟中,汞和砷的残留量最高的组织均为初级飞羽,且不同物种间存在种间差异。工业区和绿化区之间4种鸟体内汞和砷的残留量大多存在显著(p<0.05)或极为显著(p<0.01)的差异,且工业区比绿化区略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