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玉米圆斑病菌致病毒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圆斑病菌(Helminthosporium carbonum)和寄主玉米作用过程中所产生的致病毒素(简称HC-毒素)是圓斑病菌诱发玉米发生圆斑病的主要因素。国外在HC-毒素的特性、致病机理以及毒素的应用等方面已有大量研究报导。本文就HC-毒素的特性、致病机理、生物测定及应用等方面作了比较全面的评述。  相似文献   

2.
研究相关种内控制性有机机制的遗传体系,可以对进化的方向和形式提供重要的信息。研究交配机制中,遗传上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是确定属内各个种的进化地位和相互间关系的重要方法。研究种间杂交的频率和程度。以及间杂交和种内交配可育也有利于进行生评定。本实验通过D.maydis种内交配入D.maydis与D.carbonum种间杂交的初步研究结果。对D.carbonum的分类地位提出一些初步看法。  相似文献   

3.
玉米圆斑病菌(Helminthosporium Carbonum)致病毒素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圆斑病菌1号和2号生理小种均能产生对寄主具有选择性的致病毒素(HC—毒素)。根据HC—毒素处理玉米根冠细胞后细胞的死亡情况,能较确切地反映如同分生孢子接种结果一样的抗感反应。HC—毒素的生物测定以根冠细胞测定法较精确。测定不受光照影响。培养基中性偏酸有利于活体外培养获得毒素作用较强的滤液。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玉米圆斑病菌的生物学特性,以采集于四川雅安玉米圆斑病病菌为材料,研究不同温度、pH值、光照和培养基对菌丝生长的影响,以及不同温度、pH值和光照对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菌丝生长的最适pH值为7,菌丝生长的最适培养基是SDAY和SDA,最适温度为25℃;适宜孢子萌发的最适pH值为7,孢子萌发对光照不敏感,该结果为玉米圆斑病的防治提供一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1926年在美国伊利诺伊州首次发现玉米圆斑病,现已蔓延至30多个国家。该病由玉米生平脐蠕孢菌[Bipolaris zeicola(G.L. Stout)Shoemaker(有性态为Cochliobolus carbonum R.R. Nelson)]侵染引起。玉米圆斑病菌属异宗配合菌,其有性过程受交配型基因控制,有性态可在实验室内诱导产生,并可与玉米小斑病菌和燕麦枯萎病菌发生种间杂交。除侵染叶片外,还可侵染果穗、苞叶和叶鞘等部位。病原菌在种子、病残体和土壤中越冬,为翌年的侵染源,以后借气流、雨水传播。品种抗性、气候和栽培条件对病害发生有较大影响。但国内对病害的抗病育种、病害流行和防治方面研究不足。  相似文献   

6.
重庆地区玉米圆斑病菌生物学特性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从温度、pH值、先照、碳氮源的利用等方面对玉米圆斑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玉米圆斑病菌菌丝在5~40℃之间均能生长,而在10~35℃之间能产孢,最适生长和产孢温度为25℃,菌落直径达62 mm,产孢量为1.04×105(个/mL);病原菌在pH2~12之间均能生长和产孢,其中在pH为7时病原菌菌丝生长最好,菌落直径达35.3 mm,pH为8时病原菌产孢量最大,为2.06×105(个/mL);光暗交替有利于病原菌产孢,光照对菌丝的扩展基本没影响;该病原菌对单糖、双糖、多糖等碳源以及有机氮和无机氮均能利用,其中以乳糖作碳源、甘氨酸作氮源时茼丝生长最佳,以D-木糖作碳源、以牛肉膏作氮源时产孢最好.  相似文献   

7.
研究相关种内控制有性机制的遗传体系,可以对进化的方向和形式提供重要的信息。研完交配机制中,遗传上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是确定属内各个种的进化地位和相互间关系的重要方法。研究种间杂交的频率和程度,以及种间杂交和种内交配可育也有利于进行生物评定。本实验通过D.maydis种内交配和D.maydis与D.carbonum种间杂交的初步研究结果,对D.carbonum的分类地位提出一些初步看法。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玉米圆斑病菌毒素的致病机理,采用种子萌发和种子根伸长抑制法对玉米圆斑病菌产生毒素的致病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玉米圆斑病菌毒素的化学成分主要为蛋白质,含量为58.6μg/mL。种子萌发抑制率,PH4CV最低,仅10.37%;黄早四最高,达73.33%。根伸长抑制率,PH6WC最低,仅48.30%;昌7-2最高,达72.87%。玉米小斑病菌产生毒素的生物测定以种子根伸长抑制法较准确。  相似文献   

9.
玉米圆斑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了玉米圆斑病菌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菌落生长最适培养基为PDA,最适温度为25℃;分生孢子萌发的最适碳源为蔗糖,浓度为0.5%,最适pH为7,最适温度为25℃,在不同培养基上分生孢子形态变化比较大。  相似文献   

10.
玉米圆斑病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文忠  许寒晶  杨彦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16633-16635
[目的]研究玉米圆斑病(Bipolaris carbonum Wilson)病菌的生物学特性。[方法]以玉米圆斑病病菌菌种为供试材料,试验不同碳源、氮源和温度对菌丝生长的影响,以及不同碳源、氮源、温度和pH对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适宜菌丝生长的碳源为可溶性淀粉、山梨醇、木糖,氮源为硝酸钾;最适菌丝生长的温度为26℃;适宜病菌孢子萌发的碳源为蔗糖、葡萄糖和可溶性淀粉,氮源为L-亮氨酸、L-丙氨酸和甘氨酸;最适孢子萌发的温度为25℃;适宜玉米圆斑病菌孢子萌发的pH为7。[结论]该研究为防治玉米圆斑病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在亚致死浓度的选择压力下,分别用玉米大、小斑菌毒素筛选玉米单倍体胚性细胞无性系,获得了抗性细胞团。然后用毒素及病菌孢子处理,初步阐明了抗病性与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关系,为玉米单倍体愈伤组织抗病性鉴定提供了生化依据。  相似文献   

12.
玉米大斑菌致病毒素及其应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大斑菌接种玉米幼苗和用大斑菌的培养滤液处理玉米根冠细胞的试验证明,大斑菌无论在体内或体外均能产生致病毒素。大斑菌不同菌株,1号和2号生理小种所产生的毒素作用强弱不同。在不含Ht_1基因的玉米1号小种(真16号菌株)的毒力明显强于2号小种(260号菌株)。大斑菌毒素制剂以病叶提取液的毒素作用最强。毒素的生物测定以根冠细胞测定法精确度高。用大斑菌接种玉米幼苗后形成的病斑大小和其毒素处理玉米离体根冠细胞的死亡率呈正相关,接种和处理含Ht_1基因的RB37Ht_1自交系的结果也相同。可见,应用大斑菌毒素可以代替大斑菌分生孢子接种玉米鉴别1号和2号生理小种和自交系的抗病性。  相似文献   

13.
玉米全蚀病菌毒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全蚀病菌(Gaeumannomyces graminis var.maydois,Yao,Wang et Zhu)在碎玉米粒培养基上能够产生毒素。培养物经甲醇浸提,活性炭柱吸附层析获粗提纯毒素结晶,生物活性测定表明:该粗毒素对玉米胚根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玉米幼嫩的种子根和4叶期幼苗的离体叶和活体叶有致萎作用;同时能损伤玉米叶片细胞膜。用毒素接种后,寄主表现出病原菌侵染相似的症状。  相似文献   

14.
玉米上的蠕孢类病茵主要有玉米大斑病菌、、玉米小斑病菌和玉米园斑病菌。本文对上述3种病菌生理小种研究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评述,指出了研究中的最新进展及存在的问题,以便更好地指导当前生产中的抗病育种工作。  相似文献   

15.
应用组织培养方法诱发小麦抗赤霉菌毒素突变体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从不同来源的小麦赤霉菌中选出了致病力强而毒素作用稳定的菌株的毒素作为筛选剂,以幼穗愈伤组织为材料,研究诱变剂EMS对诱发小麦抗赤霉菌毒素突变体的作用,并且比较了一步往往筛选与多步筛选体系的效果,研究结果指出,以小麦赤霉菌培养物滤液的粗提制剂作为筛选剂,可以有效地诱导出具有抗性的愈伤组织和分化再生苗,通过利用较大群体和接近细胞致死浓度的高选择压力的多步筛选体系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有效地诱发抗毒素的突变体。试验明确了在诱发小麦抗赤霉病突变体中不宜用EMS诱变剂作预处理。  相似文献   

16.
糯玉米、优质蛋白玉米花培反应率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82-1培养基对14份糯玉米和10份优质蛋白玉米的花培反应率进行了离体培养研究。结果表明,14份糯玉米材料中有13份具有花培反应,占参试糯玉米材料的92.86%,其中反应率最高的是作登糯玉米(出愈率3.16%);10份优质蛋白玉米材料中有5份具有花培反应,占参试优质蛋白玉米材料的50.00%,其中反应率最高的是CML170(出愈率0.65%)。3份糯玉米材料即田东作登糯、都安良昌糯、天峨糯能产生正常绿苗,占参试糯玉米材料的21.43%,正常绿苗率分别为4.08%、9.09%、25.00%;1份优质蛋白玉米材料(CML170)产生正常绿苗,正常绿苗率占参试优质蛋白玉米材料的10.00%。试验结果还表明,糯玉米材料的出愈率以及绿苗率均比优质蛋白玉米材料高;糯玉米与优质蛋白玉米的花培反应同普通玉米一样存在基因型依赖性。  相似文献   

17.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