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塑料大棚栽培香菇,是我站通过两年实践的一项香菇栽培新技术。1985年平均每平方尺产鲜菇0.815公斤;1986年平均每平方尺产鲜菇1.385公斤。收到了较满意的效果。大棚栽培过程如下: 一、大棚结构和栽培设置大棚宽4米、长18米、顶高2.1米、肩高1.5米。棚内采用层架栽培,架材是4分钢管,架高1.7米,栽培床宽1米,分二层,每层间距50厘米,由于大棚跨度较窄,棚内二个栽培床并排相靠,操作道设在棚的两边(如图),两片架间隔1.5米,片架之间用四排竹杆连接,栽培时在竹杆上铺一层芦帘,芦帘上铺薄膜,菌块放在薄膜上。每床前二排  相似文献   

2.
我们在总结了一般平始栽培经验的基础上,于1986年冬季进行了温室床架箱栽平菇试验。现将初步结果报道如下。(一)搭建床架:利用本所闲置的温室作栽培房,按温室的大小灵活立架。两面操作的培养架宽1.30米、长1.7米,两架间留70厘米宽步道。每架设三层,层间距50厘米,最下层离地面20厘米。每层可摆放4行培养箱,因受玻璃斜面限制,低层每行放5个培养箱,中层每行放4个培养箱,而上层每行只能放3个培养箱。本试验采用装糕点的纸箱和盛食品的  相似文献   

3.
绿化型豌豆苗无土生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播前准备1.1产地选择:利用塑料大棚作为栽培场地,采用栽培架、育苗盘和栽培基质进行立体生产。1.2设施准备:1栽培架:用于摆放多层育苗盘,以提高空间利用率,栽培架一般由角铁或方木制成。架高1.6~2.1米,架宽0.3~0.6米,架长1.5米,分4~5层,每层高0.5米,最低处距地10厘米,每层摆放6个育苗盘,如需移动,可在栽培架的四只脚上安装万向轮。2栽培容器:选用塑料蔬菜育苗盘进行生产,育苗盘规格为长60~65厘米、宽25~30厘米、高3~5厘米,盘底有排列整齐的直径为2~3毫米的小孔。3栽培基质:可选用清洁、无毒、质轻、吸水保水能力强,使用后易清理的包装纸、草纸、白棉布、无纺布、珍珠岩等。4喷雾设备:用育苗盘生产芽苗菜时,须经常喷水。喷雾设备  相似文献   

4.
82年冬季笔者开始香菇立体栽培研究。83年进行小试栽培,每袋平均获0.98斤的鲜菇产量。84年初冬组织学生中试,效果颇好,现初报如下。一、材料与方法 1.搭架和消毒就地取材利用竹木条作培养架材料。因陋就简利用空房、走廊作栽培房。搭架前将菇房四壁、屋顶及地面用10%石灰浆洗刷。搭架时按菇房的大小宽狭灵活立架。二面操作的培养架宽1.6米;单向操作的培养架宽1.0米。分搭五层,每层高50-55厘米,长度按菇房进深而定。走道宽60厘米,以便操作。每层培养床中铺12至15厘米行距光滑的竹或木条,条上再铺摊一层旧报纸。搭床架时的铅丝扭结头要向内,床架及  相似文献   

5.
茶薪菇,学名Agrocybe aegerita(Brig)Sing原生于南方油茶树上,俗称茶树菇。它与云南、贵州的杨树菇、柱状田头菇、柱状环绣伞,日本和我国台湾的柳松茸属同一物种,但在形态、品质、风味上有较大差别。茶薪菇肉嫩柄脆,味道清香,口感极佳,颇受市场青睐,目前国内鲜菇消费量已超过香菇,干品内销和出口在不断扩大,成为食用菌产业中又一主栽品种,发展前景看好。为迎合消费者“吃放心菇”的心理,特介绍茶薪菇无公害标准化栽培10项关键技术。1优化产地菇棚环境野外栽培生态条件较适宜,无公害栽培环境要求“三无”,即场地土壤无污染,水质水源无污染,周围无垃圾废物。菇房坐北朝南,背风向阳,地势高,排灌方便,水、电源充足。菇棚骨架木料结构,宽4·6米,长13米,人字形棚顶,四周高3·4米,中间高4米。每棚占地60平方米。四周保温层采用1·8厘米厚的隔热膨体塑料板,内外加6~8丝(俗称,1丝=0·01毫米,下同)厚的黑色塑料膜;棚顶隔热塑料板加盖塑料广告幕防雨。棚内设“三架两走道”:培养架6层,层距53厘米,架脚离地10厘米,中间一架床宽1·5米,旁边两架床宽各为75厘米;走道两条各宽80厘米,两端各开两扇对流门(2米×0·...  相似文献   

6.
国内外栽培实践证明,酿酒葡萄一般生长势较弱,大型平地建园,为便于田间机械化作业,应采用各种篱架栽培[1].嘉峪关紫轩酿酒葡萄种植区在快速建园的基础上,采用快速整形法,留单条,放独蔓,达到一年苗、二年形、三年果的目的. 1 单沟单排单壁篱架架形建置 南北走向,南北行向栽培的葡萄架抗风能力强于东西行向.单壁篱架架面与地面垂直.枝蔓呈扇形,每隔6~8m设一根立柱,柱粗10cm×10cm,埋土深度0.4m.架高2.2m,立柱上每隔40~60 cm拉一道横向钢丝,共穿3道¢8钢丝,最下一道钢丝离地面40 cm.篱架行距3.0m,沟宽1.2m,沟深0.5~0.7 m,株距0.5 m.  相似文献   

7.
段木栽培香菇出菇期的立架传统是采用人字形方式.笔者在生产实践中,改用复瓦式立架,收到较好效果.复瓦式立架极简单,即在地面放1根菇木,两端垫起,作横垫木.在其上均匀搭放4根菇木,一头搭在横垫木上,另一头着地,粗的在外,细的在里。再在4根菇木上部放1根横垫木,在横垫木上搭放4根菇木,照此一层层排放。排放的菇木长1米,粗平均约14厘米,间距为14厘米,与地面倾斜夹角60~70度.它比人字形立架具有更多优点:(一)占地少人字形立架,菇木占地密度顺行30厘米,横行架下80厘米,架间40厘米,每根菇木实  相似文献   

8.
建桥 《花卉》2010,(4):7-7
蟆叶秋海棠叶插繁殖,技术简便易行,成活率高达90%以上。一,插床1.根据叶插量的需要,制作木质简易繁殖箱若干个,具体规格:长100×宽35×高25厘米。2.用木料或钢筋制作长方形箱架若干个,在离地面15厘米处设一层,摆放长100×宽35×高10厘米的塑料或铁皮水箱若干个;在水箱向上5厘米处,设另一层,摆放繁殖箱若干个。  相似文献   

9.
我厂自1990年开始采用塑料泡沫控温栅结合巴氏德灭菌技术,进行工厂化周年栽培草菇高产技术的研究,采取科研与生产同步的技术路线,收到较好的效果。 (一)泡沫控温棚结构:内部为木制框架结构,人字型屋面,棚宽4 m、长8 m,占地面积32 m~2。内设三排层架,两条走道,走道两头开门,棚两头设通风窗,层架高五层,每层距离高0.45m~2。栽培利用面积每单  相似文献   

10.
甘蔗田里种植蘑菇,值得在南方蔗区推广,其技术要点如下: 一、菇棚搭设九月底十月初,选择地势较高、平坦、不积水的蔗田,用两畦间的蔗沟为菇床,毗邻的蔗沟作人行道,三条蔗沟可作两床。每床设架两层,上下相距六十厘米左右。以畦上高一米五以上的成熟蔗茎为柱,以竹杆横夹蔗茎为梁,用高一米八以上的粗竹为支柱撑顶加固。菇棚两端用编好的蔗叶帘或塑料薄膜围封,留南北门与通风窗。每亩蔗田可种植八百平方米蘑菇。二、制培养料按室内栽培蘑菇的培养料选用原料,配方、堆料、翻堆的方法大体  相似文献   

11.
一、软梯层架式技术:我市立体层架式堆排放出菇、出耳菌袋,有两种形式。1.简易菇房。用树木方(条)、竹子、铁丝、绳索作搭架原材料,每排菇架之间走道距离60—70厘米,每排菇架五至七层高,层间距35—40厘米,放袋子的架宽20厘米,一般16—18平方米房屋可堆排放出菇菌袋2000—3000袋,此种形式优点是取材方便,室内室外,林间树下都可以搭架出菇出耳,最大缺点是容易垮架,尤以竹子作搭架材料的,一干一湿,不到数月,十有八、九竹破架垮造成损失。2.固定式菇房。搭架材料采用水泥杆作柱,18号元钢作横条,走道、层间距离与简易菇房相同,  相似文献   

12.
一、利用自热的室外悬空架通气后发酵采用常规配方(略)。前发酵,常规建堆,翻堆2~3次(5、3、2天)。悬空架和通气筒的制作:选择向阳、平坦、不积水的料场,搭好简易的悬空架(如图示),采用直径6—10厘米的木棍或竹杠数根,用石块或砖头垫高离地30厘米,架宽140—150厘米,架长根据场所和培养料的数量而定。培养料上架前预先准备几个竹制通气筒,数量据悬空架的长度而定。通气筒形如碳篓,筒高2.3米,孔径30厘米,两头通,圆柱形,筒周身是用篾编或竹片编成“稀眼”的通气孔。  相似文献   

13.
草菇是高温型食用菌,可在蔬菜淡季的夏季上市,深受人们喜爱。但目前栽培草菇的生物效率不高,如用稻草料栽培仅15%左右,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草菇生产的发展。为探讨这个问题,笔者在培养料建堆上作了改革,经过近几年来反复试验,收到了较满意的效果,现将方法介绍如下:取一个口径70厘米、底直径60厘米、高60厘米的木桶,去掉桶底,将木桶口朝下放在栽培场地上,先在桶内壁地面上撒一圈约6厘米宽的草菇菌种,再将  相似文献   

14.
温室番茄无土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设施条件在温室内安装无土栽培系统,包括栽培槽、灌水设施、栽培基质。1.1栽培槽:温室内北面留80厘米,南面留30厘米,用砖砌成南北走向的栽培槽,内径宽48厘米,槽边框高24厘米,砖要平放,槽距72厘米,槽基部铺一层0.1毫米厚的塑料薄膜,用  相似文献   

15.
一、选地作畦:栽培场所应选择地势平坦、向阳通风之处,远离厕所、禽畜舍等污染源。栽培前先掘土曝晒,喷洒茶子饼等药液驱杀蚯蚓等害虫。并设高2米的简易菇棚,防止强烈阳光直射。将地整成长5~10米,宽1.2米,高20厘米的南北向条畦(菇床),以利场地通风。条畦两侧边沿筑高10厘米泥堤坝,以防培养料外倾,或用石头、砖砌成,有条件可用木板在畦沿固定。畦内床面呈龟背形并拍实,畦间留宽50厘米的作业道,四周设排水沟。清除场地一切污物,净化周围环境,床表及四周撒施石灰粉,抑制杂菌滋生。  相似文献   

16.
高、宽、垂栽培的特点是:架高2米以上,宽臂(臂顶宽1~1.2米),新梢自由悬垂生长。具有通风通光良好,有效架面较大,省工省时,适于机械采收和机械化修剪等优点。主干高度为0.8~1.6米。在直立生长的主干上,着生2个主蔓,在主蔓上每隔20~30厘米留一结果部位。架式与主架相似,架面上设1~2道或3~4道铁丝,第1道铁丝距地面80厘米以上。常有以下几种整形方式:1双臂形干高1.2~1.3米,第一道铁丝距地面1.3米,在以上30~40厘米处拉第二道铁丝,将植株的双臂水平绑缚在第一道铁丝上,结果母枝引缚…  相似文献   

17.
一、培养料配制:棉籽壳60%,稻草(或其它稭秆)40%,添加1%的磷肥,1%的石膏粉。这种配制成本较低,产量较高,生物效率可达25—30%。二、制做栽培袋:用宽20厘米,厚4—6丝的筒料,剪成40厘米左右长的筒式,采  相似文献   

18.
赵书行  王淑惠 《蔬菜》1990,(6):11-12
冬春茬黄瓜育苗时,正是严冬季节,为培育壮苗应抓好以下措施: 一、苗床的架设日光温室冬春茬黄瓜育苗,河北省中南部一般于12月下旬前后,结合上茬蔬菜进行架床育苗。苗床架设的方法是:在温室中柱前离地面1.2米高处,东西向用木棍并借助于中柱搭一架子,宽70厘米左右,长度由育苗数量而定。然后,上铺一层稻草,草上加点水,上面依次放上育苗盘(长70厘米、宽50厘米,高12~14厘米)。晚上可移放到后坡下,免遭低温危害。为了省工,架子做好后,还可用木板或树条、木杆、玉米秸、高梁秸等就架做成宽70匣米,高12~14厘米(长度由育苗数量而定)的大育苗盘。  相似文献   

19.
李松 《吉林蔬菜》2014,(4):22-23
<正>1塑料棚的种类1.1按棚的高矮分为塑料小棚、中棚、大棚。塑料小棚:按80~100厘米的间距插拱架,棚高50~80厘米,棚宽130厘米左右,用竹竿纵向连接形成拱棚,在其上面覆盖塑料薄膜做成园拱形小棚。小棚结构简单,取材方便,建造容易,但因棚矮小,升温快,降温也快,棚内的温度,湿度不易调节,主要适用于春季育苗和瓜、茄、豆蔬菜及早春速生叶类菜的提早栽培。塑料中棚:与小棚相似,棚高约1.5米左右,棚宽4  相似文献   

20.
李洪河  张宗新 《蔬菜》1992,(3):17-18
大白菜是我市秋季栽培和人民冬春食用的主要蔬菜之一。但在我市不同年份常因苗期高温干旱或多雨积涝、中后期温度偏低、光照不足等不良气候的影响,致使大白菜发病较重、产量不高。为夺取大白菜的高产稳产,笔者于1988年至1991年进行了大白菜应用地膜、麦草覆盖栽培的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试验设覆盖麦草直播、覆盖地膜麦草直播和不覆盖直播三个处理。白菜品种为鲁白8号。起双垅种植,垅距120厘米,垅高15厘米,垅面宽约30厘米。垅沟宽35~40厘米。双垅中间开一小沟,深的10厘米,上宽20厘米,下宽10~15厘米,以便天涝排水.历年播期为8月10~12日,每个小区192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