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木耳71菌株是笔者筛选出来的一个优良粗木耳菌株,自《食用菌》94年第1期介绍了它的特性后,有不少读者来信询问栽培技术,现再报道如下: (一)安排好栽培季节 71木耳属中高温型品种,要根据当地全年气温适宜的季节进行栽培。以气温28℃左右时栽培出耳较为理想,栽培周期短,出耳期30天左右即可结束,耳质柔软无毛。低温20℃左右栽培出耳期长,要45~60天出耳才能结束,且绒毛不能脱落,耳质厚硬,会降低质量。一般安排.1~2月扩制母种,2~3月制原种,4、5月生产栽培袋,6~8月出耳管理。 (二)合理配制栽培料 该品种适应多种代料栽培,也可用段木栽培,栽培者可因地制宜选用栽培主料,并添加适量辅料和微量元素。这里介绍几个配方供  相似文献   

2.
高温平菇栽培处于夏秋季节,气温高,杂菌污染机会多,稍有不慎就会发生杂菌污染,造成严重损失。我站经过多年研究和分析,总结出一套高温平菇栽培防杂措施。1栽培季节安排经我站栽培实践证明,接种时间应掌握在6月初为宜。6月初接种即可充分利用6月份气温较低(28℃以下)进行发菌,又可适时上市(7-9月)提高效益。接种时间过迟,将使发菌期处于高温季节(32℃以上),发菌时间延长,易造成污染。  相似文献   

3.
随着食用菌代料资源的拓宽,木耳代料栽培技术也在进一步研究和推广。由于毛木耳适应性广,抗性强,产量高,易推广,在我们多年试验和栽培实践的基础上,初步摸索出了木屑袋栽毛木耳的高产配套技术,现总结如下。 (一)筛选复壮优良毛木耳品种 经我们多年的品种比较试验,初步筛选出Au897、杂交40、黄背毛木耳较为适宜木屑袋式栽培,其中以Au897、杂交40表现最好。这三个品种菌丝洁白、浓密、粗壮,生活力强,污染率低(污染率Au897为5.6%,杂交40为6.6%,黄背木耳为16.5%),平均生物学效率:Au897为137.68%,杂交40为114.08%,黄背木耳为123%。 (二)选择适宜的栽培季节 毛木耳系中温偏高品种,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5~28℃,而子实体在22~30℃范围内生长均良好。根据我省的气温条件,春耳期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不同栽培方式和不同栽培料配方对木耳生长发育的影响,笔者进行了不同处理的对比试验,获得了明确结果。一、木耳代用料栽培方式试验(一)试验材料和方法1.菌种:黑6(Auricularia auricula),引自中国农业科学院,我所菌种号 A2。  相似文献   

5.
迄今为止,对黑木耳代料栽培的防霉方面还未见有成功资料。我县进行了黑木耳代料栽培防霉试验,已取得了初步效果,现小结如下: (一)木耳室内栽培污染成因我县三个木耳试点的培养室均为砖木结构,泥砖地面,通风透光条件较差,室内二氧化碳远远超过室外0.03%的浓度,再加木耳呼吸时排出二氧化碳,氧分压更为减小。由  相似文献   

6.
甘肃省迭部地处海拔2500米以上的高寒山区,年平均气温6.5℃。由于热量不足,干湿变化较大,在自然气候条件下栽培木耳,季节短,产量低,经济效益差。故采用塑料大棚栽培木耳,以提高木耳单产量。经多年示范推广大棚栽培术耳,增产效益十分显著。但由于温湿度的增高,往往各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代料栽培猴头菇发展较快,但在东北地区常因发菌期过长错过最佳出菇期,或出菇期遇高温、干旱天气,严重影响菇的产量和质量。本文介绍我们连续三年栽培猴头菇的经验体会。 1选用优良菌株 根据东北地区气候特点,我们筛选出了几个耐寒性强、适应性好的当家品种,如兴猴1号、球大1号。 2选适宜栽培季节 根据当地冬季低温时间长、夏季温度偏高的特点,以春、秋两季栽培为宜。春季于4月中旬接种,5月下旬气温适宜出菇;秋季在8月初接种,9月初温、湿度均适宜出菇,产量高质量好。 3栽培料处理及灭菌 主要采用经粉碎的玉米芯(黄  相似文献   

8.
在毛木耳(Auricularia cornea)基础配方(CK)上,添加不同比例的豆粕(未发酵处理的二浸豆粕)为氮源,设计了5个毛木耳栽培基质配方,通过对菌丝长势、菌袋污染率、耳期染病率、生物转化率及耳片农艺形状等指标的分析,结果表明,在毛木耳栽培基质中添加一定量的豆粕,对菌丝生长具有一定促进作用,但实际添加量≥2%时,配方表现出污染率增高,耳片变小,耳片厚度降低,产量和生物转化率降低的现象,综合表明,在黄背毛木耳栽培基质中,不宜添加未经发酵处理的二浸豆粕直接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9.
黑木耳的代料栽培,常会遇到这样几个问题:能用段木栽培的菌种作代料栽培吗?用什么办法可以解决代料栽培中霉菌污染问题?代料生产的木耳商品性状是否比段木生产的差?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作了下列试验。  相似文献   

10.
综合菌棒发菌、出耳情况以及耳片商品品质,对来源于东北、陕西及浙江丽水等地的18个木耳(Auriculariaauricula-judae)菌株在浙江丽水地区进行品种栽培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菌株新科5、A97-2、A08、Au233、黑丰5号、916-1比较适合浙江丽水地区栽培;其中A97-2、A08、Au233、黑丰5号出耳早,产量较高,可以作为秋季接种较迟的品种,品质以A08最好;新科5、916-1出耳较迟,产量高,抗烂棒能力强,是当前栽培的主流品种。  相似文献   

11.
毛木耳,别名猪耳,木耳菇,土木耳、构耳。一般都采用段木栽培,近年来已有不少单位利用木屑、甘蔗渣、棉籽壳等代料栽培。我们就地取材,试用稻草栽培毛木耳,取得百斤干料产鲜耳75~100.4斤的好收成。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一)栽培适期:毛木耳对温度的适应范围较广,从我们的实践证明,就赣州地区来说,3月底~10月底均可出耳,其中3月底~  相似文献   

12.
当前,代料栽培木耳日益广泛。但是,在代料栽培的生长后期,木耳子实体和菌丝体往往遭到木霉、青霉等杂菌的侵袭,造成大批污染,使栽培归于失败。尤其是在农村简朴的砖木结构平房内进行栽培,损失更为严重。木霉等杂菌是影响木耳代料栽培成功的关键,迄今为止,全国对抗霉问题还未取得  相似文献   

13.
阮时珍  宋勇 《食用菌》1996,18(6):23-23
近几年来,代料香菇在全省发展较快,产量虽成倍增加,但质量却不尽人意,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直接影响了菇农种菇积极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所从1992年开始筛选花菇品种和培育花菇技术研究,现将其技术简报如下: (一)栽培季节安排 代料栽培花菇一般采用中温型和中温偏低温型品种,如9305、9396、9335、939、9015、9135等菌株,菌丝在适温条件下培养160~200天达生理成熟,一般按常规选在3~4月份制袋,低海拔制袋接种可以适当推迟15~20天,如不同品种和菌龄的栽培时间安排,菌丝生长发育期间要用铁钉扎孔供氧,菌丝正常生长发育阶段,同时加强菌筒越夏管理,防止高温“烧菌”。正常是以最适宜出菇期在(9月下旬至10月中旬)扣去菌龄天数为最适宜生产期。  相似文献   

14.
吕本国  王伯华 《蔬菜》1999,(11):19-19
黑木耳生产长期以来用椴木栽培,产量低、成本高、耗材大,每100kg木材只能生产1.5kg木耳。现在改用木屑、棉籽壳、玉米芯、稻草、甘蔗渣代料栽培法,每100kg代料可生产干木耳6~10kg,单产提高4~5倍,代料速生高产栽培的技术是。一、栽培时间与培养料配制1.栽培的时间代料栽培黑木耳,从接种到出菇只要45~55天,牛产周期100~120天,比原生产时间缩短50%~60%,将原来1年长1季改为春秋长两季:春季2~3月接种,9~10月子实体生长;秋季8~9月接种,10~11月子实体生长,但要避开高…  相似文献   

15.
为开发利用农副产品资源,简化木耳代料生产工艺,夏县菌种场开展了整玉米芯(不经粉碎)袋式栽培黑木耳试验,取得较好效果。每百公斤玉米芯产干耳7.4公斤。经多点试产证明:该技术具有原料广泛、方法简单、生产周期短、产量高、品质好、投资小、收益大之优点,适合农村推广运用。现将此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在木耳生产中,每到高温高湿的夏季,特别是霉雨季节,常常发生严重的烂耳现象,耳片腐烂流失,不堪食用。全国各木耳产区段木栽培与代料栽培的毛木耳或黑木耳,只要接触地面均会受害,这给木耳生产带来了严重损失。该问题极待解决。  相似文献   

17.
利用资源丰富的禾谷类茎秆栽培木耳,可以部分地解决生产上的原料问题。经我们多次试验,证明仅用高粱秆可以取代棉于壳及木屑栽培木耳,其生产周期比木屑短,生物效率可达到130%~150%。现将其栽培技术报告如下。 (一)栽培时间 在11月至次年3月培养菌丝体,在此季节菌丝生长虽慢,但污染少。5月初~7月雨水充足,湿度大,气温高,符合木耳喜温、爱湿的要求,此时催耳可以达到优质高产的目的。 (二)备料装袋 经试验各种类型的高粱秆、叶均可使用,一般去掉穗部和根,充分晒干备用。①将充分晒干无霉变的高粱秆(带叶),截成3~4cm长,用水浸泡使之吸足水分,而后捞出晾干表面水分装袋,边装边振摇,以达到自然紧度。②将高粱秆截成比所采用的料袋短1/5~1/4,而后用塑料钱捆成比料袋稍小的小捆,以能装进袋为佳,而后向袋中灌水,待料吸足水分后,倾去多余水,用牛皮纸包口以备灭菌。 (三)灭菌接种 将装好的料筒移入高压锅,121℃灭菌45分钟,而后按无菌操作接种。菌种选用湖南常  相似文献   

18.
正黑木耳是一种常见的食用菌和药用菌,其蛋白质、氨基酸和维生素含量丰富,具有清涤胃肠、清肺益气、滋润强壮等功效。1椴木的培养技术段木栽培方法主要是将黑木耳适生的阔叶树枝干,截成适宜的木段,将黑木耳菌种接种在木段上,放在适宜的生长环境中培养。1.1耳场选择与清理耳场是人工栽培木耳的场地,其条件应以满足木耳的生活条件为依据。只有满足木耳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温度、水分、光照条件才能获得丰收。  相似文献   

19.
毛木耳的栽培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木耳(Auricularia polytricha)又名白背木耳、黄背木耳,耳片黑色或褐色,背面有绒毛。它与黑木耳是同属不同种。耳片比黑木耳肥大,质地较粗硬,价值较黑木耳低。毛木耳具有很多优点:适应性广,不论山区或平原,都可种植;产量高,一般每百斤湿耳木可产干耳5~7斤;抗性强,对病虫害及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出耳快且产期集中,一般种后40天出耳,盛产期集中在5~9月。因此,很受群众欢迎,现已成为桂东、桂南及粤西地区食菌栽培中的主要品种。现就其栽培技术的几个主要环节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20.
茯苓嫁接栽培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苓嫁接是在常规栽培的基础上,选择适期,将一块鲜苓,涂上牛奶液贴到用纯菌丝引接种的,并已发好菌的松段木上。其技术要点如下:1掌握嫁接适期松段木栽培茯苓通过备料、选场、挖穴、菌种制备。当气温稳定在18℃时便可下窖接种,每窖用料10kg,纯菌丝引1瓶(袋)。段木长60cm,后约25天,接种段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