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南酸枣在信阳经引种栽培生长良好。播种育苗获得成功,其1年生苗木生长超过香椿、乌桕、女贞。  相似文献   

2.
在吉林省柳河县进行酸枣种子育苗及引种栽培试验,结果表明:酸枣种子本身不存在休眠现象,坚硬的内果皮是限制种子萌发的主要因素;酸枣有性繁殖时,需将种实进行低温沙藏90~120 d,发芽出土整齐,发芽率高达91% ~95%.酸枣1年生播种苗需要埋土防寒越冬,2年生留床苗不需任何防寒措施就能安全越冬,2年生留床苗平均苗高80.6 cm,平均地径0.94 cm,保持了原有的优良形状;适应性强,抗旱、耐寒、抗病虫害能力强.  相似文献   

3.
皖南山区 ,即安徽省长江以南山区 ,位于沿江平原丘陵区以南的山地丘陵地带 ,约在北纬 2 9°31’~31°与东经 116°30’~ 119°4 5’ ,年均温度 15 .3℃以上 ,年均降水 110 0~ 25 0 0mm ,最低海拔 36 0m ,最高海拔180 0多m。当地乡土造林树种主要是杉木、马尾松、黄山松、枫香、马褂木、木莲等。为了给退耕还林工程、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速生丰产用材林工程等提供更多的树种选择 ,本区于 1999年 2月中、下旬开始南酸枣引种育苗试验 ,效果较好 ,1年生苗平均高 2 .5 7cm ,平均地径 4 .4 3cm。1 圃地选择育苗实践表明 ,南酸枣树在光照时间…  相似文献   

4.
用南酸枣种子在春季采用露天播种育苗。在贵州都匀市、三都县、凯里市共育苗10.8hm2,在田间采取机械布点取样的方法,共调查样方43个。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南酸枣育苗的圃地选择与耕作、种子采集与处理、育苗与管理、苗木出圃等要求,各项生长质量指标进行定性和多元统计分析、提出了贵州省南酸枣实生育苗技术及苗质量分级标准,对生产上有较高的实用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南酸枣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南酸枣(Choerospondias axillaris)的育苗技术进行研究,包括南酸枣的采种期、种子成熟特征、种子调制、种子形状及大小、种子千粒重、优良度、苗木生长量和育苗期的安排、苗期施肥试验、育苗基质及容器规格试验,苗木分级等。  相似文献   

6.
短轮伐期菇木林营造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银荆、南酸枣、秃瓣杜英、马褂木等8个袋栽香菇试验表明,麻栎、南酸枣每千克干料产鲜香菇为944g和882g,比对照高45.23%和35.69%;桤木、秃辨杜英、银荆、锥栗、马褂木、枫香等产菇量比对照高7.18%~20.92%。造林试验表明,4a生的银荆树高8.93m,胸径8.20cm,生物产量高达189891kg/hm^2;5a生南酸枣、秃辨杜英、马褂木、枫香、锥栗、麻栎生物产量达83790~150228kg/hm^2。研究认为银荆、南酸枣、秃辨社英、马褂木等树种具有早期丰产的特性,采用密植造林4~5a可获得较高的生物产量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南酸枣苗木培育及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南酸枣的采种、育苗、造林、抚育间伐、主要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措施,总结了南酸枣苗木培育及造林关键技术,旨在为南酸枣苗木培育及造林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8.
热区南酸枣、西南桦、团花、高阿丁枫、红木荷等阔叶树种的育苗基质和容器规格的第一阶段育苗试验结果表明 :不同的树种对育苗基质的要求不同。南酸枣和团花的苗木因生长快 ,对N、P、K、Ca、Mg等常量元素的需求大于其他树种 ,南酸枣对微量元素的需求也大于其他树种 ;热区阔叶树种对Fe、Mn、Cu等微量元素有较大的需求 ,而对Mo元素的需求相对较小。在 15cm× 17cm、 11cm× 15cm、 8cm× 15cm 3种规格的容器间 ,各树种苗高、地径生长无太大差别 ,因小容器所盛基质的总重量只是大容器的 1/ 3,中容器所盛基质的总重量是大容器的 1/ 2 ,因此 ,育苗生产中应选择中、小容器。第二阶段的试验结果表明 :西南桦工厂化育苗应选择 7cm× 8cm规格的容器 ,山桂花和红木荷可选择 4cm× 5cm规格的小孔容器。  相似文献   

9.
对来自9个省(区)的36个南酸枣种源在江西省林业科学院苗圃地进行了育苗试验。结果表明:两次调查结果均显示,36个南酸枣种源的树高和地径均存在极显著差异。来自福建南靖、福建南平、江西高安和湖南地区南酸枣的平均树高与地径均高于群体平均值,生长表现较好,可进行进一步的选优研究。  相似文献   

10.
7种热带阔叶树种的苗木施肥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南酸枣、西南桦、团花、高阿丁枫、红木荷、山桂花和云南拟单性木兰 7个树种进行了苗木施肥试验 ,结果表明 :复合肥能明显提高各树种苗木的苗高、地径和生物量 ,其中以施用 1%复合肥的效果最佳 (但生产中还应因树种而定 ) ,一般以 0 5 %~ 1 0 %为宜 ;尿素对这些树种苗木的生长也有促进作用 ,尤其是对南酸枣、西南桦、红木荷等树种的增长效果更为显著 ,生产中用量以 0 3%~ 0 5 %为宜 ;钙镁磷肥在这些树种的育苗生产中不宜采用。合理施肥能缩短苗木出圃时间 ,一般可提前 1~ 2个月出圃。  相似文献   

11.
7种热带阔叶树种的苗木施肥试验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对南酸枣、西南桦、团花、高阿丁枫、红木荷、山桂花和云南拟单性木兰7个树种进行了苗木施肥试验,结果表明:复合肥能明显提高各树种苗木的苗高、地径和生物量,其中以施用1%复合肥的效果最佳(但生产中还应因树种而定),一般以0.5%-1.0%为宜;尿素对这些树种苗木的生长也有促进作用,尤其是对南酸枣、西南桦、红木荷等树种的增长效果更为显著,生产中用量以0.3%—0.5%为宜;钙镁磷肥在这些树种的育苗生产中不宜采用。合理施肥能缩短苗木出圃时间,一般可提前1—2个月出圃。  相似文献   

12.
通过南酸枣育苗使用稀土叶面喷施试验,研究不同浓度稀土溶液对南酸枣苗木生长的影响程度。试验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稀土溶液对幼苗生长有明显的增益作用,不宜的浓度却抑制苗木生长。对南酸枣而言,1000-25000mg/L浓度范围内的稀土溶液,高生长可提高5-20%;粗生长可提高14-20%,3000mg/L浓度使高生长减少4%,粗生长减少40%左右。  相似文献   

13.
南酸枣集食用、药用、材用、观赏等价值于一身,为优良的经济与绿化树种。本文从种子繁殖、嫁接繁殖、扦插繁殖、组织培养4种繁育技术出发进行综述。首先对南酸枣繁殖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其次归纳4种育苗技术及影响因素,分析应用现状并给出建议,为南酸枣育苗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2002年在马尾松残次林下套种红锥、米老排、火力楠、南酸枣、枫香、山杜英、荷木等7个乡土阔叶树种,5年后对其林分生长和土壤水分物理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改造5年后林分已近郁闭,形成复层针阔混交林,以套种南酸枣和枫香的生长表现最佳;混交林的土壤渗透系数、含水量均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下降,水分入渗和涵养水源效能显著增强,土壤渗透系数和含水量比马尾松纯林分别增加31.8%~45.1%和40.2%~55.1%;土壤水分物理性质得到了明显改善,其土壤容重降低6.1%~8.9%,总孔隙度提高5.3%-7.8%,饱和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和田间持水量分别提高16.6%~20.8%、9.5%-11.5%和12.7%~15.2%;总体而言,以套种枫香、红锥和南酸枣的生态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优良速生阔叶树南酸枣引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北亚热带苏南低山丘陵地区引种试验结果表明,南酸枣能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并健壮生长。苗木能安全越冬、越夏,未见日灼危害、寒害和其他明病虫害。苗期季节生长呈单峰型,6~8月速生,7~8月呈现峰值(占全年总生长量的78%),9月生长量下降,10月生长趋于停滞。苗木生长与圃地土壤质地有密切关系,土质粘重、排水不良的圃地苗木生长不良。速生期生长与月均温,月蒸发量气象因子关系密切,这与树种的阳性、深根型等生物学特性有关。造林时易因假植时间过长而失水枯梢,需随起随栽;对枯梢苗木应进行修剪、平茬促萌提高成活率、造林初期速生优势明显,2~4年生林分,平均树高3.17~7.99m.胸径3.2~9.7cm,年均生长量分别为1.59~2.00m,1.6~2,4cm,显示出引种应用的潜力。  相似文献   

16.
干旱地区酸枣育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干旱区酸枣育苗试验,对酸枣育苗苗圃地选择、整理、酸枣种子处理、育苗地和苗木管理等系列技术进行了研究和总结,旨在为干旱带枣产业发展及苗木培育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7.
南酸枣人工林生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15年对福建省清流国有林场39年生的南酸枣人工林的生长规律进行研究,采用不同模型对南酸枣生长过程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南酸枣人工林树高有2个快速生长期,分别为第5~11年、第26~32年,连年生长量在第10年时出现最大峰值,为0.65 m·a-1;南酸枣前39年均是胸径和材积快速生长期。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二次曲线模型对南酸枣人工林胸径生长过程拟合效果最好,相关系数、残差平方和分别为0.9975、0.8026,胸径最优生长模型为:y=-0.172414+0.358276 t+0.004630 t2;采用韦布尔模型对南酸枣人工林树高生长过程拟合效果最好,相关系数、残差平方和分别为0.9855、2.0953,树高最优生长模型为:y=17.4549[1-e~(-(t+27.0183/50.5605)~(3.2225))];采用韦布尔模型对南酸枣材积生长过程拟合效果最好,相关系数、残差平方和分别为0.9993、0.00005,单株材积最优生长模型为:y=1366.6113[1-e~((t+7.5713/374.5885)~(4.1374))]。  相似文献   

18.
<正>南酸枣(Cheorospondis axil-laris)是漆树科落叶乔木。在贵州山区常伴生于常绿落叶阔叶林上层,也孤生于沟谷、路旁和寨前屋后,属阳性树种,在中性和酸性土壤上生长良好。由于它速生,适应性强,果可食用,枝叶又可开发利用,所以是绿化造林常用乡土树种。为提高1年生造林苗木培育质量,我们对南酸枣育苗作了试验,其中采用芽苗移植培育的苗木,各项苗木质量指标均超过对  相似文献   

19.
本文总结了南酸枣采种贮藏、播种育苗的技术;并通过育苗试验,分析了该树苗期生长规律,揭示了它在皖南地区苗期生长特快、耐旱怕湿、喜肥耐瘠等生物学特性,为该树种在皖南地区大面积栽培奠定了技术与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传统的枣树繁殖为无性繁育 (即根蘖苗归圃育苗 ) ,此种方法需有大面积的枣园作基础。对名优枣品种的推广受到很大限制 ,且成活率低 ,产苗量小 ,品种杂混等不利因子 ,制约了枣树的发展。对此笔者经过几年的探索 ,采用野生酸枣种子进行育苗嫁接大枣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现介绍方法如下 :1 酸枣种子的采集处理秋季野生酸枣成熟时 ,采集生长饱满的酸枣果 ,用水浸 1~ 2d ,使酸枣果外皮充分吸水后将其搓洗 ,去皮后把枣核晾干 ,于 12月份开始层积处理。具体方法是 :先将酸枣核用温水浸泡 3~ 5d ,使枣核充分吸水 ,在背阴处选择排水良好的地块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