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试验了0.7%印楝素乳油田间防治小菜蛾、菜青虫的药效。结果表明:0.7%印楝素乳油2.1~4.2 g(.a.i)/hm2对菜青虫进行防治,药后7d防效达80%以上,具有较好防治效果,建议在生产上的使用剂量为3.15~4.2 g(a..i)/hm2。0.7%印楝素乳油3.15~5.25 g(a..i)/hm2防治小菜蛾,药后7 d防效达90%以上,可有效控制其危害,建议在生产上的使用剂量为4~5 g(a..i)/hm2。  相似文献   

2.
0.3%印楝素乳油防治茶小绿叶蝉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小绿叶蝉(Empoasca flavescens F)属同翅目,叶蝉科,是茶园的主要害虫之一。由于长期使用化学农药,导致茶小绿叶蝉对多种农药产生抗药性,给防治造成困难。印楝素系从印楝种子中提取的天然物质,是一种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无公害植物源杀虫药剂,对多种农业害虫具有良好的驱虫效果。为综合治理茶小绿叶蝉,进行了茶园药效试验。  相似文献   

3.
0.3%印楝素乳油防治油菜潜叶蝇的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崔乘幸  王威  孔凡斌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6):3918-3918
以1000倍0.3%印楝素乳油防治油菜潜叶蝇,结果表明:药后11d的校正防效最高,为95.69%;药后3d的校正防效最低,为39.01%。这说明虽然该药剂的速效性差,但药后5d,防效都超过70%。  相似文献   

4.
为了既能防治虫害又能使葡萄达到无公害的要求,我们选了纯生物的农药进行试验,从而选择出适合于吐鲁番地区防治葡萄斑叶蝉的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新型生物农药。  相似文献   

5.
为探明2%虫菊·印楝素可溶液剂对茶树上茶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适宜剂量及对茶树的安全性,特进行了其不同剂量田间防效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2%虫菊·印楝素可溶液剂1 200倍液、900倍液、600倍液对茶小绿叶蝉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在试验期间未见对茶树的长势、叶色等有明显影响。建议于茶小绿叶蝉若虫发生高峰期,用2%虫菊·印楝素可溶液剂600~900倍液均匀喷雾防治。  相似文献   

6.
一、试验目的通过试验,评价0.3%印楝素乳油对甘蓝小菜蛾的防治效果及对甘蓝的安全性,确定其最佳施用剂量,为该农药登记和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二、试验条件1.试验对象、作物和品种的选择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甘蓝品种为中甘112.环境条件试验安排在山东省临朐县冶源镇黄家宅村。土质为壤土,地力较肥沃,有机质含量1.16%,地势平整,排灌良好,栽培管理水平较高且管理条件一致。  相似文献   

7.
0.6%印楝素乳油防治温室白粉虱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0.6%印楝素乳油是纯植物源的生物农药,其杀虫机理以拒食、忌避、遏制其生长及干扰繁殖作用为主。试验结果表明,0.6%印楝素乳油20 mL·L-1液对辣椒白粉虱的防效为85.28%,对黄瓜白粉虱的防效为89.15%,圣女果白粉虱的防效为89.90%,均优于吡虫啉防效。施药后不易产生抗药性,对环境及非靶标生物安全。虫害发病初期施用防治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研究0.5%印楝素防治有机稻纵卷叶螟的防效,结果表明:在实际生产中用0.5%印楝素乳油对稻纵卷叶螟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用量以1 500 mL/hm2为宜。  相似文献   

9.
应用0.5%印楝素乳油生物源药剂,采用水和油两种载体进行飞机超低容量防治天然胡杨林春尺蠖试验。结果表明两种载体都达到了良好的效果,有效地减轻了春尺蠖对天然胡杨林的危害。  相似文献   

10.
以蔬菜主要害虫菜青虫(Pieris rapaeL.)为防治对象,采用盆栽法对我国研制的0.3%印楝素乳油杀虫剂进行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印楝素乳油杀虫剂对菜青虫有显著的防效,且对作物有较高的保叶率。0.3%印楝素乳油处理后第5、7、10d的防效分别为92.88%、98.12%、93.10%,第6d的保叶率为90.33%。  相似文献   

11.
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21%山瑞EC(三唑磷.氟虫腈)是防治水稻主要害虫的良好药剂,666.7m2用药80 ml,药后7d对稻纵卷叶螟、灰飞虱、二化螟校正防效均在80%以上,优于对照20%三唑磷,与5%锐劲特(氟虫腈)防效无差异。  相似文献   

12.
通过不同剂量、不同药剂对比及防治适期试验,研究32%丙.氟EC防治水稻纵卷叶螟田间使用技术。结果表明:32%丙.氟EC对稻纵卷叶螟具有很强的杀虫活性,防效好于生产上其他同类药剂,且持效期特长,用药量为30 m l/667m2,药后30 d杀虫和保叶效果仍达到82.75%和78.93%,同时32%丙.氟EC对稻纵卷叶螟防治时期选择性较大,在蛾峰期、低龄幼虫高峰期和高龄幼虫高峰期同样具有很高的杀虫效果。  相似文献   

13.
在果树病虫害防治中 ,生物农药终将取代化学农药而成为首选药剂。为此 ,我们于 2 0 0 2年 6~ 7月选用 0 .3 %虱螨特 (70 5 1生物杀虫素 )乳油进行了防治梨木虱的室内和田间药效试验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供试药剂与处理0 .3 %虱螨特乳油 (上海农药研究所研制 ) ;5 %来福灵乳油 (日本住友化学工业公司 )。试验设 5个处理 ,3次重复。分别为 :① 0 .3 %虱螨特乳油 2 0 0 0倍 ;②0 .3 %虱螨特乳油 2 5 0 0倍 ;③ 0 .3 %虱螨特乳油3 0 0 0倍 ;④ 5 %来福灵乳油 2 0 0 0倍 ;⑤清水对照。1 .2 试验方法1 .2 .1 室内试验 ①将…  相似文献   

14.
采用1.8%阿维菌素乳油对烟田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 Fabricius)和烟青虫(Helicoverpa assulta Guenee)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该药剂对斜纹夜蛾和烟青虫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药后3 d,2000倍液1.8%阿维菌素乳油对斜纹夜蛾和烟青虫的防治效果分别达92.32%和91.56%,显著低于3000倍液90%灭多威的防效(P<0.05);药后7 d,与灭多威相比,其药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该药剂用于田间防治时,适宜稀释浓度为2 000倍,持效期为10 d左右.  相似文献   

15.
2005~2006年田间小区药效试验结果表明:30%毒死蜱.甲维盐水乳剂225~375 g(a.i.)/hm2对水稻二化螟的杀虫效果为75%~89%,持效期长达20天,且对水稻安全、无药害。推荐用量为300~375 g(a.i.)/hm2。  相似文献   

16.
进行30%爱苗乳油防治水稻纹枯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每667 m2使用30%爱苗乳油4.5、6.0和7.5 mL的平均病指分别为22.89、18.22和15.11,平均防效分别为60.05%、68.20%和73.63%,与对照药剂处理在5%和1%水平上差异显著。30%爱苗乳油优于生产上传统药剂3%井冈霉素水剂,且安全、有效,可大面积推广,建议每667 m2使用剂量为有效成分4.5~6.0 mL。  相似文献   

17.
5%啶虫脒微乳剂防治棉花蚜虫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7.5、15.0、22.5 g/hm^25%啶虫脒微乳剂防治棉花蚜虫,药后1、3、7、10 d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2.87%~95.89%、97.31%~99.11%、98.63%~99.95%,防效好,且持效期较长。5%啶虫脒微乳剂22.5 g/hm^2处理防效最好,但与15 g/hm^2处理在防效间差异不显著。15 g/hm^2处理药后1~10 d与对照药剂防效相当,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8%井冈霉素AS防治水稻纹枯病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8%井冈霉素AS防治水稻纹枯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分蘗盛期每667 m2用8.0 g防治水稻纹枯病2次的防效较好,药后14 d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达82.18%。生产上建议每667 m2使用8%井冈霉素AS 8g于分蘗盛期防治2次。  相似文献   

19.
25%戊唑醇乳油防治香蕉叶斑病药效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田间使用25%戊唑醇乳油800倍、1200倍、1600倍液防治香蕉叶斑病,最高防效分别达73.6%、71.3%,67.2%.与对照药剂25%敌力脱乳油1000倍液的防效相当,建议生产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20%三唑磷乳油在稻田上的残留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田间试验中20%三唑磷乳油在稻田水、植株、土壤、稻壳和糙米中的残留。用甲苯提取浓缩定容后,在NP检测器的气相色谱上利用外标法进行定量测定,。当田水、水稻、土壤添加水平分别为0.05~2.0mg·L-1,0.05~5.0mg·kg-1,0.05~5.0mg·kg-1时,回收率达95.2%~118.8%、85.0%~102.8%、92.0%~104.0%。结果表明20%三唑磷乳油在稻田水、植株、土壤、稻壳和糙米中的残留量均低于最低检出限2.50×10-4mg·L-1,1.25×10-2mg·kg-1,1.25×10-3mg·kg-1,1.25×10-3mg·kg-1和2.50×10-3mg·kg-1。因而20%三唑磷乳油按4500mL·hm-2的使用量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