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杨凌农民增收问题的思考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杨凌是我国惟一的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解决杨凌农民的增收问题,对陕西乃至西北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将会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在分析杨凌农民收入现状、制约因素和有利条件的同时,提出了促进杨凌农民收入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烟蚜茧蜂生殖特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烟蚜茧蜂雌蜂羽化后即可产卵,每头雌蜂一生平均产卵417.9粒(297~568粒),雌蜂寿命9天(6~12天),日平均产卵47.5粒(35.9~79.1粒),羽化后第三天为产卵高峰期,五天之内可以产出一生卵量的73%.该蜂在羽化后第一天(从早8点到晚8点)均衡产卵.  相似文献   

3.
通过解剖,观察、记录烟蚜茧蜂与菜蚜茧蜂各个虫态,接蜂至形成僵蚜和接蜂到出峰的发育历期,依据有效积温法则,计算出两种蚜蜂各虫态及世代发育起点的有效积温,由此推算出在北京地区烟蚜茧蜂常年平均发生17代,最多19代,菜蚜茧蜂平均17代,最多18代,最少16代。  相似文献   

4.
烟蚜茧蜂繁殖利用概述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烟蚜Myzus persicae(Sulzer)是为害烟草Nicotina tobaccum L.的一种主要害虫,目前生产上还是以化学杀虫剂为主控制该虫的为害。烟蚜茧蜂是烟蚜的优势寄生天敌,对烟蚜茧蜂寄主、繁殖技术和对烟蚜的控制作用及其规模化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进行了概述,并对制约烟蚜茧蜂规模化繁殖利用的主要技术因素进行了探讨,以期为烟蚜茧蜂的规模化繁殖利用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烟蚜茧蜂防治烟蚜的散放次数及其田间防治效果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烟蚜茧蜂防治烟蚜的散放次数研究结果表明,在初始蚜量较低的条件下,采用逐次(三次以上)放蜂的方法散放烟蚜茧蜂防治烟蚜,可有效地控制烟蚜种群的增长。对放蜂防治田、常规施药田和不施药烟田的烟蚜数量调查结果表明,散放烟蚜茧蜂防治烟蚜的田间防治效果明显,与常规施药田的防治效果相当。对放蜂区和常规施药防治区内烟农施用杀虫剂情况的调查表明,在放蜂区施用杀虫剂的平均次数为1.83次,而常规施药防治区为3.05次,放蜂区的施药次数比常规防治区减少40%。  相似文献   

6.
烟蚜茧蜂生产中主要病虫害不同防控措施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筛选出防控烟蚜茧蜂生产中主要病虫害的高效措施,通过温室试验研究了5种不同目数的尼龙网、20种单一化学药剂、3种混剂对烟蚜茧蜂生产中主要病虫害防治效果及对烟蚜茧蜂繁育的影响。结果表明:(1)70目尼龙网和6%乙基多杀菌素2000倍液能有效控制斑潜蝇、蓟马、烟草盲蝽、斜纹夜蛾、重寄生蜂、食蚜蝇;(2)2%氨基寡糖素800倍液+0.3%过磷酸钙溶液能有效防治普通花叶病、烟草番茄斑萎病毒;(3)6%乙基多杀菌素+24%腈菌唑1:1比例的2000倍液和25%嘧菌酯1500倍液能有效防治白粉病;(4)6%荧光假单孢杆菌+2%奈乙酸可湿性粉剂+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能有效防治烟草黑胫病、根黑腐病,并且上述措施均对烟蚜茧蜂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7.
寄主密度对烟蚜茧蜂生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麦长管蚜为寄主,研究了不同寄主密度下烟蚜茧蜂的产卵量、寄生蚜量,并组建了不同寄主密度下的烟蚜茧蜂的生殖力表。结果表明:在寄主密度低于40头蚜/天/雌蜂,烟蚜茧蜂的产卵量随寄主密度的增加而增加,蚜虫的供应限制了该蜂的产卵量;寄主密度高于40头蚜/天/雌蜂时,烟蚜茧蜂的产卵量为493.3~587.5粒。烟蚜茧蜂的寄生蚜量亦随寄主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在寄主密度100头蚜/天/雌蜂,可达到352.5头。该蜂的内禀增长率则随寄主密度和寄生蜂的性比的变化而变化,在寄主密度100头蚜/天/雌蜂,寄生蜂性比0.6(♀/)下,可达到0.331  相似文献   

8.
9.
<正>在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云南省烟草科学研究院的支持帮助下,大理州烟草公司从1999年开始烟蚜茧蜂生物防治技术研究,以承担国家局、省公司的重点项目"烟蚜茧蜂  相似文献   

10.
简述了贵州省近年来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的发展现状,主要技术模式、推广机制和主要成效,分析病虫害绿色防控存在的若干问题,指出了绿色防控发展的制约因素,结合贵州省实际提出了制约绿色防控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为探明多效唑对烟苗生长和繁殖蚜虫和蚜茧蜂的影响,以提高蚜茧蜂繁殖效率。【方法】本试验以烤烟为烟蚜寄主来繁殖蚜茧蜂,设置3种不同浓度多效唑处理烟苗,与对照进行对比研究,测定多效唑处理后烟苗主茎高度的增长量和最大叶面积增长量、各处理烟蚜和蚜茧蜂繁殖数量。【结果】试验结果表明,多效唑处理能显著抑制烟苗主茎增长,以稀释400倍效果最好,对烟苗叶面积的增长同样有显著抑制作用,稀释400倍和200倍效果相当,各处理繁殖烟蚜和蚜茧蜂数量没有明显差异,每株烟苗繁殖烟蚜均能达到400头以上,同样繁殖蚜茧蜂均能达到200头以上,均能达到理想繁殖效果。【结论】多效唑能够显著抑制烟苗主茎和叶面积的增长,有利于烟苗抗倒伏和降低烟苗间湿度,能提高繁殖蚜茧蜂的效果,在规模化繁殖蚜茧蜂生产中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海洋微生物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化学农药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中的各种弊端,使人类的眼光逐渐投向了其他领域来寻找一种新型的农药,要求这种新型农药具有抗病能力强,环境污染小等特点,从海洋微生物中筛选新型农药给人们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对海洋微生物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总结,重点分析了海洋微生物在水稻、玉米、小麦、蔬菜、果树等病虫害的防治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海洋微生物作为新型农药的应用前景及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矮化密植苹果园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河南省矮化密植苹果园优势病虫种类、主要天敌种类、主要病虫发生危害规律、覆草园天敌种群变化的系统调查研究,通过设置频振诱虫灯诱虫试验,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及生物源农药筛选试验,制订出了适用于矮化密植苹果园的病虫害综合防治配套技术。实施该项技术后,病虫危害降低3倍以上,果品经检测无农药残留,经济、生态、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4.
甘蔗是我国主要的糖料作物,病虫害是甘蔗生产的最大威胁。近年来病虫害在云南的发生危害呈现出新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一是常发性病虫害持续处于常发态势,二是次要病虫害上升为主要病虫害,三是病虫害混合发生,复合侵染,四是突发性危险性病虫害频发,暴发成灾。针对新特点从病源虫源、品种布局、气候条件和栽培管理等方面分析了其形成原因,提出了甘蔗病虫害绿色防控对策:一是严格执行甘蔗引种、调种检疫制度,选育推广抗病、抗虫健康种苗,二是完善甘蔗病虫害监测预警体系,提升安全科学用药水平,三是集成绿色防控技术模式,探索优化推广机制,四是建立健全应急防控机制,大力推进统防统治,五是创新科技培训机制,宣传普及植保新技术。  相似文献   

15.
对安徽省怀远县石榴园病虫害种类、分布和危害进行系统调查,并研究了干腐病、褐斑病、根腐病和煤烟病的流行规律,以及桃蛀螟、桃小食心虫、黄刺蛾、巾夜蛾、茎蛾、豹纹木蠹蛾、棉蚜和日本龟蜡蚧的发生规律。在此基础上,组建以植物检疫和生物安全技术为前提、以生态调控技术为核心、以环境友好的化学防治技术为关键的石榴园病虫害可持续控制技术体系,为石榴高产、稳产、优质和无害化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6.
黄土高原丘陵区红枣主要病虫害调查及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调查了近年来危害黄土高原丘陵区红枣的主要病虫害种类,总结了黄土高原丘陵区5种枣树主要病虫害暴发流行的气象条件,建立了枣锈病和枣桃小食心虫的气候预测模型。用佳县近34年的气象观测资料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显示:2个预测模型计算的发病指数所指示的不同等级病虫害发生概率与实际基本相符;典型灾害年份指数值大小分布与实际灾情轻重程度吻合。所建2种病虫害预测模型可用来预测黄土高原枣区2种主要病虫害的暴发流行程度,为防灾减灾工作的及时部署和开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保证辣椒的产量与品质,介绍了黔北地区几种辣椒主要病虫害的识别特征与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8.
高光谱遥感监测农作物病虫害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832003 石河子大学农学院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专业2003级硕士研究生  相似文献   

19.
基于机器视觉的植物病虫害实时识别方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曹乐平 《中国农学通报》2015,31(20):244-249
植物病虫灾害是中国三大自然灾害之一,其识别、监测、预警是防控工作的决策信息源头。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研究表明,仅农作物病虫害危害自然损失率就超过37%。中国是包括农作物在内的植物病虫害危害大国,若不采取防控措施,因病虫危害每年将损失粮食1500亿kg、果品与蔬菜1000亿kg、油料68亿kg、棉花1.9亿kg,潜在经济损失在5000亿元以上。通过植物病虫害的在线、实时、低廉、无损伤机器识别,不仅为植物病虫害防治防控提供了依据,赢得了防治时间,而且结合病虫害防治系统,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经济损失,植物尤其是农产品品质得到了提升。对多种植物病虫害机器识别研究进行了综述与归纳,剖析了机器识别中的问题,认为未来的植物病虫害机器识别措施上应与病虫害监控、预测预报相结合;技术上融合机器视觉、声学、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网络等技术;功能上进行草害信息、植物生长信息、生长环境信息自动识别等功能拓展。  相似文献   

20.
为探明烟蚜和烟蚜茧蜂在烤烟育苗大棚不同部位及接蚜量下的繁育规律,以‘云烟87’为材料,于2015年在贵州省开阳县楠木渡镇新凤村烤烟育苗基地(107°01′33.2″E,27°17′16.6″N)进行试验,探讨烤烟育苗大棚不同部位(前部和后部)及接蚜量(20、40、60头/株)对烟蚜和烟蚜茧蜂繁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烤烟育苗大棚前部积温、日均温及日均最高温均高于后部,日均湿度略低于后部;大棚后部烟蚜和烟蚜茧蜂繁育量多于前部,接蚜量为40头/株的烟株,烟蚜和烟蚜茧蜂繁育量最多,其次是20头/株的烟株,60头/株的烟株烟蚜及烟蚜茧蜂繁殖量最少;大棚后部烟株各农艺性状指标优于前部,接蚜量越多,烟株各农艺性状指标表现越差。综上,烤烟育苗大棚后部利于烟蚜和烟蚜茧蜂繁殖量的增加,烟株生长发育较好,且初始接蚜量以40头/株为宜,20头/株或60头/株对烟蚜和烟蚜茧蜂繁殖不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