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任智 《中国种业》2015,(12):19-21
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对各行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面对全球化的市场和巨大的潜在利润,各个企业通过互联网纷纷加入电商平台。种业也应该和互联网相结合,以推动传统农作物种子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壮大。特别是在李克强总理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后,我国种业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本文通过分析"互联网+"形势下我国种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探讨我国种业发展的3种新模式:"互联网+种子营销"的种业销售模式;"互联网+种业金融"的种业融资模式";互联网+政府"的种业服务模式。借助互联网这个平台,打造我国的"种业航母",进一步推动我国种业向育、繁、推一体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种业"要成为闽北农业创新驱动发展突破口。针对闽北种业发展的新特点和存在的新问题,提出发展"互联网+种业"的重要性,并从4个方面阐述"互联网+"助力闽北现代种业跨跃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3.
<正>1我国种业营销现状随着"互联网+"时代到来,我国种业的营销与互联网结合已成为必然趋势,但是农作物种子作为一种有生命的特殊商品,要在互联网上完成交易还需要解决一系列问题。"互联网+"代表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互联网+种业"是借助互联网科技实现传统产业升级的全新命题,面临着重大的发展机遇,我国种业传统营销模式正在迎来互联网的颠覆与变革,进入高速转型和  相似文献   

4.
赵汝坤  李建奇 《种子》2017,(5):67-70
种业是事关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性产业,随着我国“互联网+”战略、土地流转的发展,种业市场竞争将日益加剧,营销模式也将发生变革.通过分析我国种业现状,针对种业营销存在的原有模式中种子生产成本较高、经营风险大、种业信息不对称等问题,提出了种企要适应国家“互联网+”战略发展的新常态,农业经营新主体数量增加、实施新品种战略将引导种业营销模式向扁平化方向发展,种子零售店仍将是种业营销的主要渠道成员,种业“店商+电商”将融合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互联网+”的时代已经来临,传统的营销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下时代要求。只有通过将中国传统种业的营销模式与移动互联网进行结合,调整营销模式结构,优化种子营销模式的体系,才能保证种子企业适应当下的发展要求。为此,本研究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的种业营销现状,通过分析中国传统种业营销模式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特点,为中国传统种业与互联网的结合提出了应对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6.
综述了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对现代种业发展产生的影响,以及互联网形势下种业发展的关键领域与导向要求。最后论述了靶向核心领域,助力"互联网+"种业发展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7.
高油份优质油菜产业化发展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种业公司+销售网络+油脂加工企业+农户"、"种业公司+销售网络发展而成的专业合作社+农户"、"种业公司+油脂加工企业+农户"模式推进高油份双低杂交油菜油研九号、油研10号产业化开发,种子生产、销售、种植、加工各环节得到有机整合,运作系统距离近、少环节、低费用,解决了区域连片种植和技术指导以及混收、混贮、混加工的问题,加工企业从出油率的提高、农户从订单生产加价收购、销售网络和种业公司从促进种子的推广中均获得了效益.对促进油研九号、油研10号成果转化,加快我国油菜产业结构调整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种业是中国战略性、基础性的产业,事关国家的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也为中国种业营销模式创新提供了新思路。本研究系统分析了中国传统种业营销现存的主要问题,指出了新媒体环境对种业营销的正向影响,包括拓宽种业营销市场、加强种业品牌推广、打破种业信息壁垒。进一步提出了种子企业可通过发展“互联网+”种业的电商营销模式,加强新兴媒体的种业品牌宣传推广、建立公开交流的信息化平台等营销模式创新的策略建议,以期对中国种子企业进行种业营销模式的优化及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针对北京种业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本研究提出应实施"育种+服务"双核战略,在种业价值链的育种环节、服务环节上下功夫。本研究中还构建了"育种+服务"双核战略的不同模型,分别就"育种"、"服务"的战略实施,提出了几点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孟山都是全球最大的种业公司,构建的基于农资一体化的"种子+农药"双核种业发展模式,是其成功的重要因素,也是我国种业发展需要借鉴的地方。企业并购、种业整合,注重构建"农资一体化"、"农机一体化"种业企业,通过并购整合,加强育种研发,加强种子认证制度建设与知识产权保护是我国种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正必要性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种业,做大做强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2015年10月29日,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中,对中国互联网发展明确指出了未来发展方向,即"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分享经济,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报告中指出,2014年中国互联网经济在GDP中的占比为7%,占比超过美国,位居全球前列。2010年,中国的IGDP(互联网占GDP的比重)仅为3.3%,落后于大  相似文献   

12.
论我国种业供给侧改革思路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短板。我国种业供给侧改革就是加强以种业创新为代表的农业科技创新等农业供给侧薄弱环节。我国种业发展存在问题主要是:种业育种研发能力不强、种业企业规模小、缺乏核心竞争力、种业发展监管体系不完善和互联网种业建设刚刚起步。将"精品种子"生产作为我国种业发展供给侧改革的战略定位,通过种业整合,提升我国种业发展的整体实力,扶持种业企业打造种子研发平台,建立价值营销体系,推行种业精细化服务和加强种子认证制度建设与知识产权保护是我国种业供给侧改革的思路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的快速发展,种业互联网营销将创新种业思维,优化种业营销模式,实现对种子真实需求的最大挖潜,有效降低流通成本,提高种子流转效率,为用户提供更多个性化、定制化的服务。通过分析种业互联网营销与传统营销在营销理念、营销目标、营销方式、营销媒体、种子用户体验等方面的差异,提出未来的种业营销将实现传统种业营销与新技术深度结合,形成互联网营销与传统种业营销的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4.
艾建安 《中国种业》2020,(11):38-42
智能手机、移动宽带互联网普及,为蔬菜种业博览会等农业会展提供了网上与实地展示相结合的展示传播推广渠道,达到365天永不落幕的展示成效,创新蔬菜种业等农业展会。文章分析了通过短视频为载体网上展示蔬菜种业优良特性已具备的互联网与新媒体发展现状、趋势,现有种业展示推广及与互联网结合现状,分析了短视频为载体的信息传播特点与优势,指出了通过网上开展种业展示传播推广的做法和要求。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现代农业”关键技术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戴晋 《中国种业》2017,(10):19-21
农业现代化需要走"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的模式,通过对现代农业发展新背景、新思路的阐述,说明我国"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通过对"互联网+农业"中运用的关键技术支撑和实践效果的分析,展望了未来"互联网+农业"技术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正>"互联网+"时代,种业走电商之路势在必行。但是,种子作为一种特殊商品,要在互联网上大销大卖还需要解决一系列问题,如物流配送、渠道冲突、在线展示等,而云农场等各种电商平台还处在探索过程中,仍需要线下交易的支撑。种业与电商的结合,最初是从一些种子企业在"淘宝"、"阿里巴巴"等互联网交易平台开窗售种开始的。记者登录阿里巴巴交易平台,在产品搜索框中输入"郑单958",共搜索出21件  相似文献   

17.
张辉  李文纯 《中国种业》2016,(11):17-18
"互联网+"是把互联网先进技术与各领域深度交融,壮大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河南省作为农业大省,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提出了河南省"互联网+现代农业"建设中面临的困境,针对这些困境提出了促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的建议,以期为河南省"互联网+现代农业"建设提供实践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综述了现阶段中国种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分析了育种技术的发展时期划分方法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总结出要快速发展现代育种技术,守住中国种业安全的底线,采用众筹商业发展模式是当前历史时期下的最佳选择。通过构建种筹天下网站—种业众筹平台,助推农作物育种进入互联网时代下的"云育种"阶段。  相似文献   

19.
<正>【本刊讯】7月3-4日,在种业界久负盛名、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展会之一"2016年河南省夏季种子信息交流暨产品展览会"与"2016年河南省种子产品交易会"在郑州举办,本次展会由河南省种子协会主办、郑州万泽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承办。据了解,本次展会以"河南种业+互联网"为主题,充分展示种子企业发展形象和科研实力,对全面提高种子企业的核心竞争  相似文献   

20.
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从种业安全保障、种业科技创新、种业知识产权保护、种业科技体制改革、种子企业竞争力、互联网视角下的种业发展等角度对我国种业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梳理,以期为我国种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