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以乙醇诱发小鼠酒精性肝损伤为模型,研究野西瓜提物对小鼠酒精性肝损伤保护作用。结果表明,按照2.0~3.5 mg/kg的野西瓜提取物连续灌胃给药28 d未对小鼠体重产生显著性影响,显著性降低小鼠肝组织丙二醛和甘油三脂含量、提高谷胱甘肽含量(p0.01)。肝组织病理分析显示上述计量明显降低对小鼠肝脏组织损伤。因此,野西瓜提取物(2.0~3.5 mg/kg)对由乙醇诱发小鼠酒精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功能性组分可能是葫芦素A。  相似文献   

2.
为了测定小鼠口服藿芪灌注液的急性毒性和长期毒性,评价其安全性,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采用最大给药量法进行了急性毒性研究,选择健康小鼠20只,24 h内按40 g/kg体重灌胃给药3次,给药后连续观察10天,测定其1日最大给药量,确定藿芪灌注液的急性毒性。将80只健康大鼠随机分为高、中、低剂量组和对照组,每组雌雄各10只,高、中、低剂量组分别按20、10、3 g/kg体重灌服藿芪灌注液,对照组按20 mL/kg灌服生理盐水,每天一次,连续给药35天,通过临床观察、病理组织学检查、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测定,研究其长期毒性。结果表明,小鼠口服藿芪灌注液的1日最大给药量为120 g/kg,相当于临床奶牛日用量的600倍。藿芪灌注液不影响大鼠的采食、活动、饮水、增重、脏器指数、血液生理生化指标,不会引起大鼠发病和死亡。说明藿芪灌注液实际无毒,至少在20 g/kg体重给药剂量下大鼠连续给药35天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3.
为了观察长效伊力佳注射液对辽宁绒山羊疥螨病的治疗效果及使用安全性,为防治辽宁绒山羊疥螨病提供一种科学有效的方法。将患疥螨病的36只辽宁绒山羊随机分成3组,其中每组包含3只妊娠母羊,1组使用长效伊力佳注射液,按常规剂量(0.02 mL/kg体重)皮下注射给药,2组按增加1倍剂量(0.04 mL/kg体重)皮下注射给药,3组为对照组不给药,给药后28天内观察驱治效果及毒副作用情况,分别在用药后7、14、21、28天刮取病料检查疥螨死亡情况并统计驱净率。结果表明:1组和2组用药后7、14、21、28天驱净率均达到100%,2组临床症状恢复略好于1组,1组和2组均无任何不良反应,妊娠母羊和羔羊均正常。长效伊力佳对辽宁绒山羊疥螨病治疗效果明显而且安全,最佳使用剂量为0.02 mL/kg体重。  相似文献   

4.
选用清洁级昆明种小鼠进行宝克最大给药量试验,在24 h内给小鼠灌以宝克最大药量5 000 mg/(kg·bw),观察小鼠毒性反应7 d。宝克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24 h内给药5 000 mg/(kg·bw)的宝克对小鼠没产生毒性反应。宝克在短期内使用安全性较好,无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玉屏风复合多糖对免疫功能损伤的调节和保护作用,以环磷酰胺80 mg/kg诱导的免疫低下小鼠为实验动物模型,通过检测小鼠的脾脏指数、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血清溶血素和血清中IL-2等指标,观察不同剂量玉屏风复合多糖(100,200,400 mg/kg)对小鼠脾脏指数、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血清溶血素和血清IL-2的影响。结果发现,玉屏风多糖能使免疫抑制小鼠的脾脏指数升高,促进脾淋巴细胞的增值;玉屏风多糖可促进正常小鼠血清溶血素抗体的生成,对抗环磷酰胺所致的小鼠血清溶血素抗体分泌减少;玉屏风复合多糖能提高正常小鼠和免疫抑制的小鼠血清的IL-2水平,尤其以中、低剂量组效果较好。结果证实,玉屏风多糖能对抗环磷酰胺诱导的小鼠免疫抑制,提高免疫功能,对小鼠的脾脏功能也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喹乙醇诱导小鼠睾丸生精细胞凋亡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毒理学方法给小鼠灌喂不同剂量喹乙醇,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该药物饲料添加剂对生精细胞凋亡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各试验组小鼠生精细胞凋亡指数较正常组和阴性对照组均有所增加,在不同时间,高剂量组均表现差异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且连续给药8 d和12 d时,喹乙醇各试验组呈现出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说明喹乙醇可以诱导小鼠睾丸生精细胞发生凋亡。  相似文献   

7.
普洱茶多糖的提取及降血糖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试验从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经潮水渥堆做成的普洱茶中,提取茶叶多糖,通过分离、纯化得到纯品茶多糖(TPS),配制成不同浓度的茶多糖溶液,以研究测定其对小鼠降血糖效果的差异;在动物活体试验中共设四组:正常对照组、糖尿病(DM)模型对照组、糖尿病80mg/kg/d剂量注射组、糖尿病160mg/kg/d剂量注射组,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注入同等体积的蒸馏水。采用腹腔注射。糖尿病试验小鼠选择经四氧嘧啶诱发造模后合格的小鼠,观 测其体重与血糖的变化情况,为期一周。其试验结果表明: 1.普洱茶多糖具有促进糖尿病小鼠体重恢复的作用,但无显著性差异。 2.普洱茶多糖能有效的降低糖尿病小鼠的血糖值,高剂量的普洱茶多糖(160mg/kg)比低剂量的普洱茶多糖(80mg/kg)降血糖效果要好,在统计上降血糖幅度差异性显著(P<0.05),并且呈现一定剂量-反应关系。  相似文献   

8.
探讨环糊精葡基转移酶的降血糖作用,为进一步研究和产品开发提供依据。通过灌胃和腹腔给药两种方式,研究环糊精葡基转移酶对四氧嘧啶所致糖尿病小鼠血糖的影响,确定其有效作用方式。环糊精葡基转移酶灌胃给药,100,200 mg/kg对血糖无明显影响。环糊精葡基转移酶腹腔给药,不同剂量0.1,1.0,10 mg/kg都可使血糖明显下降,分别下降345.4%,51.2%,43.1%。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从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经潮水渥堆做成的普洱茶中,提取茶叶多糖,通过分离、纯化得到纯品茶多糖(TPS),配制成不同浓度的茶多糖溶液,以研究测定其对小鼠降血糖效果的差异;在动物活体试验中共设四组:正常对照组、糖尿病(DM)模型对照组、糖尿病80mg/kg/d剂量注射组、糖尿病160mg/kg/d剂量注射组,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注入同等体积的蒸馏水。采用腹腔注射。糖尿病试验小鼠选择经四氧嘧啶诱发造模后合格的小鼠,观 测其体重与血糖的变化情况,为期一周。其试验结果表明: 1.普洱茶多糖具有促进糖尿病小鼠体重恢复的作用,但无显著性差异。 2.普洱茶多糖能有效的降低糖尿病小鼠的血糖值,高剂量的普洱茶多糖(160mg/kg)比低剂量的普洱茶多糖(80mg/kg)降血糖效果要好,在统计上降血糖幅度差异性显著(P<0.05),并且呈现一定剂量-反应关系。  相似文献   

10.
研究刺山柑提取物(CSE)对小鼠耳廓微循环的影响,为改善微循环障碍性疾病提供实验依据。将正常小鼠50只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CSE 1.25、2.5、5 mg/(10g·天)组。每天给药一次,连续灌胃7天。用WX-6微循环显微仪分别于末次给药后六个时间点即0.5、1.0、1.5、2.0、2.5、3.0 h于给药前耳廓相同部位测量耳廓微循环微动脉、微静脉血管口径及毛细血管开放的数目。与空白组比较,CSE低、中、高剂量组能明显增加耳廓微血管管径及毛细血管开放数目(P0.05),增强作用与作用时间及剂量成正相关,以CSE高剂量更为显著。CSE对正常小鼠微循环具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实验对自行设计的一种抗疲劳功能性食品复方添加剂进行了急性毒性试验和30天喂养试验。结果表明,该添加剂对小鼠的LD50>15g/㎏,属于无毒物质。将该添加剂以10%的比例添加到鼠料中喂养小鼠30天,饲养期间小鼠一般情况良好;饲养结束后有关结构观察和指标测定表明,小鼠主要组织器官解剖学结构、显微结构及超微结构无病理学改变,功能正常。因此,该添加剂对小鼠的 MNL>10g/㎏,亚慢性毒性极低。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鲁梅克斯K-1对关中奶山羊产奶性能的影响。选取50只健康、体质量、产奶量接近(P>0.5)的关中奶山羊,试验共分5个处理,每个处理10只,各处理每只羊每天均饲喂3 kg粗饲料和1 kg精饲料,对照组粗饲料全喂玉米秸杆青贮,A、B、C、D组用鲁梅克斯青贮分别替代0.5、1、1.5、2 kg玉米秸杆青贮,进行为期50天泌乳试验。结果表明:(1)整个试验期,处理C组共产羊奶1850 kg,处理C组分别比CK、A、B、D组多产奶490、325、260、310 kg,差异极显著(P<0.01);(2)处理C组比CK、A、B、D组奶山羊的乳干物质、乳脂率、乳蛋白及乳糖含量均有所改善,但差异不显著(P>0.5);(3)C组的纯收入为5675元,C组分别比CK、A、B、D组多收入2035、1350、1065、1215元,差异极显著(P<0.01)。鲁梅克斯营养丰富,与玉米秸杆混合青贮能有效提高关中奶山羊产奶量,改善乳蛋白、乳糖及乳脂率,其在粗饲料中添加量在50%为宜。  相似文献   

13.
板蓝根粗多糖对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试验小鼠分为对照、模型和剂量(低、中、高)组,建立免疫抑制模型。对照组、模型组饲喂基础饲料,剂量组分别饲喂含不同板蓝根粗多糖的饲料。6周后测小鼠血常规指标、脏/体比、血清白介素-2(IL-2)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结果表明,免疫抑制小鼠的白/红细胞数、血小板数和血红蛋白值均随粗多糖剂量的增加而增大;体增质量对照组最大,低、中、高剂量组和模型组依次递减;各剂量组脏/体比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各剂量组小鼠血清中IL-2和TNF-α水平均显著上升。说明板蓝根粗多糖能提升小鼠免疫功能,但对小鼠的发育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4.
日粮中添加乳化剂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饲料乳化剂对白羽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选用刚孵化出壳的‘罗斯308’白羽肉鸡12000羽,随机分成3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1000羽,各处理试鸡初始体重为(46.5±1.0) g,且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分为3个阶段:肉小鸡(0~14天)阶段、肉中鸡(15~28天)阶段和肉大鸡(29~42天出栏)阶段。试验处理A:饲喂按罗斯肉鸡的营养标准需要配制的基础饲料;处理B:在基础日粮上添加200 g/t乳化剂;处理C:在基础日粮上,添加5 kg糠粕代替日粮中等量的混合油,同时添加200 g/t乳化剂。结果表明:额外添加乳化剂会有降低肉鸡的ADFI的趋势,同时提高了肉鸡的ADG;减少油脂后,添加乳化剂对肉鸡ADFI和ADG影响不显著,使肉鸡ADG和料重比保持了正常的水平。  相似文献   

15.
乳酸菌素对肉鸡生产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了探讨乳酸菌素对肉鸡生产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300只1日龄健康肉仔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Ⅰ组为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Ⅱ组为抗生素对照组,Ⅲ、Ⅳ、Ⅴ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50,100,200 mg/kg乳酸菌素。比较各处理组对肉鸡的生产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试验期70天。结果表明,各组间平均日采食量差异不显著(P>0.05);Ⅱ和Ⅳ组平均日增重较Ⅰ组显著提高(P<0.05),而Ⅱ和Ⅳ组间的平均日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Ⅳ组料重显著低于Ⅰ组(P<0.05),与Ⅱ组差异不显著(P>0.05)。屠宰性能方面,半净膛率和全净膛率各组间差异不均显著(P>0.05);胸肌率及腿肌率,Ⅱ、Ⅳ组较Ⅰ组显著提高(P<0.05),其他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可见,添加100 mg/kg乳酸菌素可显著降低肉鸡的料重比和显著提高胸肌率及腿肌率,其结果与抗生素组相同。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以3对陆地棉色素腺体近等基因系为材料,结合不同棉酚含量的半人工饲料,研究棉花色素腺体和棉酚对棉铃虫抗药性的诱导作用。结果表明,取食于有色素腺体棉叶的棉铃虫,其抗药性显著高于取食于相应的无色素腺体近等基因系棉叶的棉铃虫,色素腺体可诱导棉铃虫对菊酯类和有机磷类农药产生抗药性。不同棉酚含量的半人工饲料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棉铃虫的抗药性随饲料中的棉酚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当棉酚含量超过0.3%时,初孵棉铃虫难于饲养成活。棉铃虫体内酯酶同工酶谱分析结果表明,色素腺体对棉铃虫体内酯酶同工酶谱的谱带数无显著影响,但对其中一些谱带的宽度和颜色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棉酚的作用与色素腺体相似,但饲以0.225%的棉酚的棉铃虫体内出现两条新的谱带。经鉴定,新出现的谱带为羧酸酯酶。  相似文献   

17.
发酵豆粕对肉鸡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探索发酵豆粕对肉鸡生产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1日龄雏鸡2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Ⅰ组为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Ⅱ组为抗生素对照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30 mg/kg的杆菌肽锌和6 mg/kg的硫酸抗敌素;Ⅲ、Ⅳ、Ⅴ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用3%、6%、9%的发酵豆粕替代普通豆粕。结果表明:体增重以空白对照组(组Ⅰ)最低,较空白对照组,9%组(组Ⅴ)显著提高(P<0.05),其余各组极显著提高(P<0.01);料重比6%组(组Ⅳ)最低,与空白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其他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成活率空白对照组最低,抗生素组(组Ⅱ)、9%组与空白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6%组差异显著(P<0.05)。6%组半净膛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和抗生素组(P<0.05);各组全净膛率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6%组差异极显著(P<0.01);3%组(组Ⅲ)腿肌率最高,与空白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其他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结果表明,肉鸡配合饲料中用6%发酵豆粕替代普通豆粕最为适宜,可提高肉鸡生长性能,极显著降低料重比,但与抗生素组相比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明确人工饲料对七星瓢虫成虫生物学特性的影响,为后续人工饲料的改进提供借鉴。以4组人工饲料(人工饲料A、B、C、D)和1组对照组饲喂七星瓢虫成虫,并对其寿命、取食、交配和产卵能力进行研究。4组人工饲料的区别主要是昆虫蛋白来源的不同,人工饲料A为黄粉虫蛹,人工饲料B为蜂蛹,人工饲料C为蚕蛹,人工饲料D也为蜂蛹。人工饲料D为干粉饲料,其他3组都为糊状饲料,对照组以豆蚜饲喂。与对照组相比,4种人工饲料饲喂的七星瓢虫60天后存活率均高于对照组,其中人工饲料D存活率最高。人工饲料A和人工饲料D有产卵现象,但显著低于对照组;人工饲料A饲喂的成虫孵化率高于对照组。随着饲喂时间的延长,4种人工饲料饲喂的七星瓢虫取食频次和交配频次都基本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4种人工饲料饲喂的成虫的交配频次略低于对照组。人工饲料D饲喂七星瓢虫成虫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9.
小花棘豆黄酮对小鼠抗衰老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讨新疆小花棘豆黄酮对衰老模型小鼠的抗衰老作用。用D-半乳糖制备衰老小鼠模型,然后分别以100、200、300 mg/(kg·d)剂量的小花棘豆黄酮灌胃,观察其对血清、肝脏和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及丙二醛(MDA)和脂褐素(LPO)含量,以及对小鼠缺氧存活时间及游泳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小花棘豆黄酮能不同程度增加血清和组织中SOD、GSH-Px、CAT的活力,极显著降低MDA和LPO含量。高剂量的小花棘豆黄酮还能极显著延长小鼠在缺氧条件下的存活时间和常温游泳时间。小花棘豆黄酮具有较好的抗衰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特白一号薯叶制品功能性实验及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台建祥  华希新 《作物学报》1998,24(2):161-167
以特白一号甘薯(IpomeabatatasLam.)叶为主要原料制成“维康”饲喂用环磷酰胺抑制免疫机能的动物及高脂模型动物,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组胸腺,脾脏重量,吞噬率,T淋巴细胞总数,白细胞和血小板数均明显高于环磷酰对照组(P〈0.01);实验组小鼠的血清TC,TG和LPO含量均明显低于高脂模型组(P〈0.01),HDL-C明显高于脂模型组(P〈0.01),体外抗栓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