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环渤海盐碱地区农业资源分布特征与农业持续发展模式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合分析了河北省沧州市运河以东环渤海盐碱地区农业资源分布特征及经济发展状况,提出该区应依据资源与经济的梯给分布布局及开展盐碱地梯级开发治理的战略,利用与保护并举,实施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发展特色、优质和高产高效的农业,促进该区农业的持续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2.
松嫩平原北部粮食主产区克山县三生空间识别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精准识别并掌握粮食主产区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国土空间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以克山县为研究区,基于克山县2015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矢量数据库,采用耦合协调度与反距离权重插值的方法,通过探析三生功能之间的耦合协调性,对研究区三生空间进行细粒度网格下的精准识别。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以生产功能为主且空间分布较为均衡;生活功能主要体现在农村居民点与建制镇并与生产功能呈现出空间一致性;生态功能具有一定的空间分异特征与生产功能、生活功能表现出明显的空间互补性。2)研究区以三生功能磨合区与协调区为主基调,符合粮食主产区功能定位。3)研究区可识别出6种空间,整体上呈现出以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与生产-生态空间为主体并零星伴有其他功能的国土空间格局。研究结果可为粮食主产区\ 相似文献
3.
松嫩平原北部土壤重金属背景值及累积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松嫩平原北部作为研究区,以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成果作为数据基础,采用多元统计与地统计相结合的方法,对土壤重金属背景值及累计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松嫩平原北部土壤重金属背景值与1986年测得的背景值相比,As、Cr、Cd、Cu、Ni、Pb、Zn均升高;在不同地貌单元条件下,背景值差异显著;(2)分别以全区域和地貌单元条件下的背景值作为参考标准,表层重金属Hg、Cd、Cr均产生了累积;较全区域背景值而言,不同地貌条件下的背景值更能反映重金属累积状况;(3)松嫩平原北部重金属空间分布含量较高的区域主要集中在中东部,而在西南部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发动机的故障识别率,设计了一种将B&B算法与广义辨别分析(GDA)相结合的多类特征融合方法。从发动机转子的振动信号中提取出频谱特征集和纹理特征集,用B&B算法删去2类特征集中信息量少的特征,并用GDA和支持向量机(SVM)分类器进行特征融合和分类识别。发动机的转子故障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获得的融合特征包含有更多的类别信息,用于转子故障获得的识别率为98.21%,且不受分类器核参数的影响;而频谱特征、纹理特征输入SVM分类器后获得的故障识别率仅为92.86%和89.29%。该研究为发动机的故障诊断提 相似文献
5.
玉米秸秆隔离层对西辽河流域盐碱土碱化特征及养分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自2008年开始用采自通辽市花吐古拉的盐碱土进行玉米秸秆隔离层处理,并种植大麦,分析4年盐碱土养分及碱化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表明:A3 B1处理(玉米秸秆用量6 kg/m2,掩埋深度为10 cm)的改良效果最佳,经过4年的玉米秸秆隔离层生态修复,土壤有机质含量比对照区增加了10.4 g/kg,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比对照区增加了43.2,56.0,102.7 mg/kg,pH值下降了2.19个单位,碱化度下降了37.3%,总盐量降低了2.251 g/kg;阳离子中K+、Na+、Ca2+、Mg2+含量分别下降了78.6%,72.8%,81.5%,75.6%;阴离子中CO32-、HCO3、SO42-、Cl-含量分别下降了60.0%,75.5%,40.0%,65.5%.其他各处理区养分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增加,碱化特征指标趋于良性改善. 相似文献
6.
滨海重盐碱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水盐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盐碱地的水盐特征对盐碱土的性质及其合理利用有着重要影响,通过对黄河口附近东营市利津县毛坨村的盐碱荒地、柽柳地、草地、棉花地和葡萄地等利用方式的6月份土壤水分、盐分离子0-190cm土壤剖面的特征变化研究,为黄河三角洲地区盐碱土的合理施肥、科学灌溉、改良以及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中,盐碱荒地的水分含量低,而pH恰好相反;水分含量均随着土壤深度增加呈增加趋势。滨海盐碱地离子构成以Cl-、Na+为主,SO42-、K+普遍缺乏,属于氯化物型,总体为Cl-Na+HCO3-Ca2+Mg2+SO42-K+CO32-。东营滨海盐碱地盐分和8大离子在0-190cm土壤剖面垂直分布呈现"V"型,即随着土体深度增加呈先急剧减少后缓慢增加趋势。长期种植农作物,可以提高盐碱土pH,有效减少盐碱地水分、盐分含量,改良盐碱地盐分构成,使盐碱化程度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7.
对滨海盐碱地土壤和植物样品分析结果表明,生长不同盐生植物的土壤含盐量不同,以生长白刺(Nitraria sibirica Pall.)的土壤含盐量最高,达18.5 g/kg,盐地碱蓬(Suaeda salsa L.Pall.)次之,柽柳的最低。盐生植物的生长改变了土壤养分特征,4种生长盐生植物的土壤养分含量均高于光板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44%以上,生长木本盐生植物白刺、柽柳(Tamarix chinensis Lour.)的土壤养分含量高于生长草本盐生植物碱蓬、碱茅(Puccinellia distans Jacq.Parl.)的土壤,且不同盐生植物养分特征不同,白刺、柽柳N和P含量均高于盐地碱蓬、碱茅,K含量则与植物耐盐特性有关。 相似文献
8.
基于图像特征融合的苹果在线分级方法 总被引:1,自引:7,他引:1
苹果在线分级是提升苹果商品化价值的重要环节,需要同时满足分级准确度和速度要求。为进一步提高苹果在线分级效率,该文借助机器视觉技术动态采集苹果传输过程中的实时图像,提出改进的三层Canny边缘检测算法来提取苹果轮廓以克服采集图像中的光线噪声影响,通过分析苹果分级指标,采用判别树对苹果的果径、缺陷面积、色泽等特征进行初步分级判断,并采用粒子群参数优化的支持向量机对果形、果面纹理、颜色分布等特征进行模型构建与分级,最后,通过将两种分级判断结果进行决策融合来实现样本精确分级。同时,采取图像压缩和特征降维方法提高实时性。试验结果表明,基于图像特征决策融合的苹果分级准确率可达到95%,平均分级速率可达到4个/s。研究结果为水果的在线分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10.
基于多层模型的区域地理空间基础框架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多层模型区域地理空间基础框架建设是以区域内的基础地理信息为基础,结合专业数据、知识规则,开发的具有空间统一基准的应用系统。从多层模型的角度出发,对框架的整体结构、多源数据组织、应用模型及其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松嫩平原西部土地整理对盐渍化土壤的改良效果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为了研究松嫩平原西部土地整理对盐渍化土壤的改良效果,以吉林省白城市镇赉县土地整理项目区为研究区域,采用野外采样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原耕地、盐碱地和新增耕地土壤电导率、阳离子总量、阴离子总量、碱化度、pH值、有机质以及阳离子交换量等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在0~20和﹥20~40 cm土层上,新增耕地土壤电导率显著低于盐碱地44.9%和37.0%(P0.05),显著高于原耕地35.7%和58.6%(P0.05);新增耕地阳离子总量和阴离子总量均显著低于盐碱地(P0.05);盐碱地土壤碱化度在37.0%~38.2%之间,pH值接近10.0,为重度碱化土壤,新增耕地土壤碱化度在18.0%~21.6%之间,pH值低于9.0,为中度碱化土壤,其土壤碱化程度与原耕地接近;新增耕地土壤有机质显著高于盐碱地33.4%和61.3%(P0.05),在0~20 cm土层上显著低于原耕地21.5%(P0.05);新增耕地阳离子交换量比盐碱地提高16.7%和25.1%(不显著,P0.05),同时显著高于原耕地4.8%和11.0%(P0.05)。典范对应分析表明,土壤盐渍化、肥力指标和土壤离子组成与样地类型分布存在着空间上的有序关系,样地类型由盐碱地向新增耕地的变化,在土壤理化性质层面是盐渍化指标降低、肥力指标升高的过程;在土壤离子组成层面是HCO3-、CO32-和Na+等离子含量降低的过程。总体来看,松嫩平原西部土地整理能有效改良盐渍化土壤,但新增耕地土壤质量仍低于原耕地,建议在土地整理中通过完善灌溉与排水系统、将土地平整工程与深耕深松和增施有机肥相结合及采用生物措施等提升盐渍化土壤的改良效果。 相似文献
12.
13.
松嫩平原西部土壤盐碱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大尺度的盐化和碱化特征及其关系研究,对于充分认识苏打盐碱土特征和农业高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松嫩平原西部典型县市为研究区,在采集126份土壤样品的基础上,测定其盐化与碱化指标,分析了该地区盐碱化特征.松嫩平原西部盐渍土盐分组成总体上以苏打(Na2CO3)和小苏打(NaHCO3)为主.Na+离子占土壤阳离子总量的比例多在70%以上,CO32-和HCO-3离子在阴离子中占优势.电导率(y)和土壤全盐含量(x)建立的回归方程为y=0.098 5 x+0.174 2(R2=0.941),用电导率来表示土壤含盐量具有可行性.采集的样品中,盐渍化土壤所占的比例比较大,pH强碱性土壤比例较高.pH与总碱度呈指数关系(R2=0.967 7),土壤盐化的同时发生着碱化现象.不同土壤类型,盐土的电导率最高,其次是碱土和草甸土,pH均较高.耕地的盐碱化程度好于草地.本研究可以为松嫩平原盐碱土改良与利用以及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松嫩平原盐碱化土地治理与农业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简介了松嫩平原盐碱化土地资源现状和盐碱化土地治理与改良利用的技术创新要点 ,并提出低洼易涝盐碱地开发水稻、盐碱化低产旱田改良、盐碱化草地恢复、盐碱湿地保育和盐碱泡沼养鱼的盐碱化土地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5.
研究区域不同梯度带土地利用景观变化特征,可为维持区域生态功能、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提供科学依据。以松嫩高平原典型地域巴彦县为研究区,利用ArcGIS手段,以地形因子(高程、坡度)作为研究区梯度分级基础,考虑地貌类型和行政区划划分梯度带,应用梯度分析和景观格局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景观水平和景观类型水平两方面,分析研究区13 a来不同梯度带土地利用景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1996—2009年间,梯度带Ⅲ土地利用景观破碎化程度最大,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最严重;梯度带Ⅱ优势景观比较明显,土地利用景观结构稳定性最差。(2)1996—2009年,各梯度带土地利用景观基质均为旱地,水田景观所占比例均有所上升,且各梯度带林地景观所占比例差别一直较大,建设用地景观增长水平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6.
松嫩平原不同地表覆盖蒸散特征的遥感研究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为了准确估算松嫩平原不同地表覆盖的蒸散量,以MODIS产品及实测气象资料为数据源,通过SEBAL模型估算了松嫩平原2008年生长季(5-9月)的蒸散量,并利用涡动相关数据验证估算结果,发现估算值与实测值的变化趋势相吻合,整个生长季蒸散量的相对误差为18.26%,基本可以满足区域蒸散研究需求。通过探讨松嫩平原蒸散量的时空格局,发现2008年生长季蒸散量为183~1 003 mm,具有从西南部向东部、东北部逐渐增加的变化趋势,水体、林地、湿地的平均蒸散量最高,耕地、居工地次之,草地最低。最后,将蒸散量与降水量进行对比,分析了2008年生长季水分亏缺状态,发现松嫩平原平均水分亏缺量为195.96 mm,97%以上区域的蒸散量大于降水量,蒸散过程中很大程度上还需依靠地下水、径流来弥补降水量不足,生长季蒸散强烈,而降水量相对不足,对松嫩平原生态环境的稳定发展造成了重大影响及压力。 相似文献
17.
18.
19.
近几十年来,松嫩平原的生态环境严重恶化,荒漠化迅速发展,这与区域水土保持功能持续下降有关。本文应用生态学、经济学和生态环境科学等学科的有关理论,以TM/MODIS/DEM数据为基础,应用3S技术建立了松嫩平原水土保持价值的复合计算模型。计算表明,全区2001年水土保持总价值为662.63亿元,就单位面积的水土保持价值而言.林地最高,为173.59万元/km^2,草地次之,为70.42万元/km^2,耕地很低,为24.53万元/km^2,难利用地仅为2.89万元/km^2。水土保持价值分布的总趋势从东北向西南递减,从193.86万元/km^2降至18.87万元/km^2。研究指出,进行林地、草地建设是提高区域水土保持功能的关键,中、西部尤应加强水土保持工作。本文不仅解决了水土保持价值的量化问题,而且为绿色GDP的核算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20.
为了深入剖析影响区域耕地资源安全驱动因子的作用机理,研究区域耕地资源安全驱动机制。该文以松嫩高平原黑土区巴彦县为例,运用Matlab编程,采用遗传算法对神经网络模型进行改进,结合相关分析法,识别影响耕地资源安全的关键性因子及其与之相关的因子,应用多元回归分析和完全二次回归分析方法,阐明影响因子间的协同作用关系,进而揭示其对耕地资源安全影响的作用机理和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影响研究区耕地资源安全的协同作用关系中,不同影响因子间的协同作用正向和负向交互进行,且不同因子间协同作用大小也不尽相同;2)影响研究区耕地资源安全的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生态因素中,自然因素对研究区耕地资源安全起促进作用,社会经济因素和生态因素起抑制作用,且社会经济因素对研究区耕地资源安全的抑制作用最强,生态因素的抑制作用次之;3)在主要影响因子中,土壤质地对耕地资源安全的促进作用最强,pH 值次之,黑土层厚度的促进作用最弱,而高程对耕地资源安全抑制作用最强,水土流失量仅次之,氟的抑制作用最弱。该研究成果可为黑土区耕地资源保护及耕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