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杨丽娜  王世进 《安徽农业科学》2012,(30):14641-14642,14743
首先介绍了呼伦贝尔草原退化的现状,然后深入分析呼伦贝尔草原退化的主要原因,最后提出呼伦贝尔草原退化问题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呼伦贝尔草原现状,综合分析影响呼伦贝尔草原沙化的气候因素与人为因素,得出呼伦贝尔草原沙化的成因主要有气候、地形地貌、土壤结构和人类活动,指出气候影响主要表现在干旱、大风、暴雨等气象灾害,是草原沙化的自然背景;分析草原沙化对环境的危害,从而提出呼伦贝尔草原沙化防治对策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草原保护问题一直备受社会关注,呼伦贝尔草原是我国面积较大的草原之一,在维护我国北方地区生态安全、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章从呼伦贝尔草原生态现状出发,创新科学理念,提出呼伦贝尔草原保护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4.
旅游胜地     
<正>呼伦贝尔草原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盟,因其旁边的呼伦湖和贝尔湖而得名,是内蒙古主要的畜牧区,出产著名的三河马、三河牛。绿波千里,一望无垠,微风过,羊群如流云飞絮,点缀其间,草原风光极为绮丽,令人心旷神怡。这正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呼伦贝尔草原是世界著名的天然牧场。  相似文献   

5.
~~蒸蒸日上的呼伦贝尔草原站  相似文献   

6.
1.品种形成 三河牛是我国培育的第一个乳肉兼用品种,原产于呼伦贝尔草原的三河地区,是蒙古牛与许多外来奶用品种牛杂交培育而成.  相似文献   

7.
呼伦贝尔草原的鸟类,过去很少有做过专门调查。本世纪初Sowerby(1923)Mizuno(1934)Loukashkin(1936)Yamashina(1939)等人的著作中曾涉及呼伦贝尔草原的鸟类,但多是一些零散的记载。郑作新等(1965)曾对红花尔基的鸟类做过简要的报导。但对呼伦贝尔草原的主要河流之一——伊敏河流域的鸟类尚未见过系统的调查资料。 作者曾于1956至1963夏和1978年3—7月对伊敏河流域鸟类进行全面调查。现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8.
黄剑平 《中国农垦》2005,(11):63-66
世界历史的最后一个阶段,就是它的喜剧。——马克思历史学家翦伯赞说过:“假如呼伦贝尔草原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闹市”,大兴安岭就是“幽静的后院”;“假如整个内蒙古是游牧民族的历史舞台”,那么呼伦贝尔草原就是“这个历史舞台的后台”。“后院”幽静、“后台”萧索,都不会有“喜剧”发生。那么,人口爆炸,生存危机,农业开发,改革开放等一系列现实背景的转换,会不会促使“最后一个阶段”归属“后院”和“后台”,从而加速这里“喜剧”的进程呢?  相似文献   

9.
利用国标GB/T 20481-2006气象干旱等级、行标QX/T 142-2011北方草原干旱指标两个干旱标准及采用皮尔逊Ⅲ概率分布模型,对2016年夏季(6—8月)发生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呼伦贝尔草原严重干旱情况进行客观评价.结果表明:呼伦贝尔草原夏季平均降雨量仅为69.8 mm,为1960年以来的最少值,干旱等级为特旱,草原干旱达到百年一遇.  相似文献   

10.
呼伦贝尔草原具有发展畜牧业的资源优势和良好的自然条件。是我区主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之一。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解决好牧业供水问题,是草原上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建设。本文试就这个问题,提出探讨性的意见,以供商榷。呼伦贝尔草原位于大兴安岭西北侧。以牧业四旗(新巴尔虎左旗、新巴尔虎右旗,陈巴尔虎旗,鄂温克族自治旗)为主体,还包括海拉尔、满洲里两市,及额尔古纳右旗和牙克石市的非林业用地部分。总面积约9.3万平方公里,可利用草场面积为8万平方公里,其中牧业四旗可利用草场面积为7.23万平方公里。大地貌为呼伦贝尔高平原。是蒙  相似文献   

11.
正让爱情在事业中升华,人生才能迸发出最美、最耀眼的光环。我家三代农垦人,扎根呼伦贝尔草原60余年,把青春和爱情奉献给了这片土地,在农场留下了一段段感人的爱情故事。嫁给你,心甘情愿为你撑起这个家田玉明是我父亲,于万梅是我母亲。在一次军民联欢会上,参加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的父亲,让年轻漂亮的母亲一见钟情。1958年,母亲不顾外公、外婆的反对,执意跟随父亲来到了荒凉偏僻、人烟稀少的呼伦贝尔草原,那年父亲36岁,母亲18岁。  相似文献   

12.
呼伦贝尔草原的兽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呼伦贝尔草原兽类,区系组成,生态特征及其资源保护和有害动物防治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内蒙呼伦贝尔草原共有52种哺乳动物。隶属于6目17科,其中翼手目,食肉目,啮齿目数量为多。动物区系特征以古北界为优势,东洋界次之,二才比约为6:1.近年来,人类的经济活动对动物影响很大,导致某些种类种群数量动物资源受到严重破坏。  相似文献   

13.
草地资源是一种可再生的重要资源,是畜牧业发展的基础,在我国农业领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呼伦贝尔草原做为中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长期为国内及国外市场提供优质的畜牧产品,但草原生态环境也受到畜牧业发展的影响,草地"三化"严重。通过对呼伦贝尔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的研究,发现很多问题的产生都是由于畜牧行业信息化水平低,生产方式落后造成的,通过推动畜牧业的数字化、信息化建设,加以改善和解决的草原生态环境退化与畜牧业协调发展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通过合理规划、发展数字化畜牧业、改变畜牧方式、加强信息化监管水平等主要措施,恢复草原生态环境,为草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4.
王金钟  程涛 《中国农垦》2010,(11):I0003-I0004
55年前,广大支边青年和复转官兵响应国家号召,来到呼伦贝尔草原,克服重重困难,建起了拉布大林农牧场,经过几代农垦人辛勤耕耘,拉布大林农牧场奠定了发展现代农业的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5.
分析2000—2010年呼伦贝尔草原土地覆盖空间分布格局、时空变化趋势,揭示生态工程实施效果,为草原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基于2000、2005和2010年的3期Landsat 4/5TM遥感影像,采用最大似然法进行监督分类,得到各时期的土地覆盖分布图,通过制作不同时期不同地类间的转移矩阵,定量分析不同时期不同地类之间的相互转换结果。研究结果表明:1)草地年均减少面积为3 063.03hm2,与未利用土地、耕地和湿地发生剧烈转换;水域年减少面积为3 960.98hm2,与湿地和未利用土地发生剧烈转换;2)耕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土地有不同程度增加;3)林地和湿地变化相对稳定。2000—2010年,由于气候、农业开发、建设用地占用等原因,造成呼伦贝尔草原水域和草地大面积减少,转换为耕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土地总体趋势显著,总体而言呼伦贝尔草原水域、草地的生态保护形势严峻。  相似文献   

16.
内蒙古东部地区常指包括呼盟、兴安盟、哲盟和赤峰市等四盟市所属的广大地区。这是发展我区草原畜牧业的主要基地,也是我区有名的呼伦贝尔草原和科尔沁草原的所在地。可利用草原面积达2200万公顷,占全区可利用草原面积的1/3。  相似文献   

17.
人为草原火及其影响因素的空间分布格局与相关关系研究对于草原火发生、草原火管理等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应用Ripley''s K函数对呼伦贝尔草原1976-1996年间发生的人为草原火进行了空间统计分析,确定人为草原火空间分布在年内主要发生月份和年际间均呈聚集分布;应用Kernel密度函数对人为草原火及其影响因素居民点、道路和农田的空间分布密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呼伦贝尔草原人为火分布广泛,热点区域主体在123.05-124.82°E、48.25-50.21°N之间;居民点、农田空间分布密度的热点区域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地区,道路的分布密度较农田和居民点分布更加均匀.人为草原火空间分布密度与居民点、道路和农田的空间分布密度呈显著性正相关,其Pearson相关系数依次为0.448、0.236、0.602 (P<0.001),火源因素(居民点、道路、农田)的空间分布格局是呼伦贝尔草原人为火空间分布格局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田瑛 《中国农垦》2021,(5):80-80
我的家乡特泥河,是呼伦贝尔草原上的一个农牧结合场。上世纪50年代,它以“畜牧疾病防治场”的名字走进人们的视线。从那时起,勤劳智慧的特泥河人,从来就没有放弃开辟富裕之路的梦想。他们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在草原深处谱写了一曲曲壮美的追梦乐章。  相似文献   

19.
气候变化对呼伦贝尔草原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浅析了气候变化对呼伦贝尔生态环境的影响效应,转型期气候对呼伦贝尔草原生态环境的严重威胁,以及生态环境发生变化和不合理人类活动的干扰;分析了引起草原植被退化、土层风蚀损失、沙漠化速度加快而失去平衡等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文章分析呼伦贝尔草原畜牧业发展现状,结合当地牧区现状和牧民的生活,探讨制约呼伦贝尔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并提出创新草原管理制度、控制牲口数量、遏制草原退化、依靠科技进步推动畜牧业产业化进程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