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紫苏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紫苏又名赤苏、红苏、黑苏等,为唇形科1年生草本植物,以茎叶及种子供药用,为常用中药。鲜紫苏全草可蒸馏紫苏油,是医药工业的原料,种子可榨油,供食用或药用。紫苏适应性较强,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相似文献   

2.
紫苏(Perilla frutescens),又名白苏、赤苏、红苏、青苏、野苏等,是唇形科紫苏属下唯一的一种1年生草本植物。紫苏高60~180 cm,有特异芳香。紫苏在中国种植应用约有2 000多年的历史,主要用于药用、油用、香料、食用等方面,其苏叶、苏梗、苏子均可入药,嫩叶可生食、作汤,茎叶可腌渍,而苏子则可榨油,苏油含α-亚麻酸达56.14%-64.82%。  相似文献   

3.
陇东麦收后复种紫苏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紫苏(Perilla frutescens),又名荏,茬子,一年生草本植物,集药用、调味、保健、精油于一身。种子出油率高达45%左右,油脂中含亚麻酸62.73%、亚油酸15.43%、油酸12.01%。种子中含蛋白质25%,含氨基酸18种,还有谷维素、维生素E、维生素B1、甾醇、磷脂等,与其它油料作物相比不含胆固醇,  相似文献   

4.
紫苏是我国传统的药用作物,近年来健康紫苏食品的开发迅速。为提高紫苏产量、质量及社会和经济效益,在紫苏保护地采用先进的栽培技术,介绍了紫苏棚室选择、品种选择、整地措施、合理施肥、种子处理、合理群体密度、病虫草害防治和合理收获技术等,以促进棚室紫苏丰产丰收。  相似文献   

5.
[目的]开展我国不同产地杜仲、紫苏和亚麻种子油的亚麻酸成分评价,为进一步筛选和培育优良亚麻酸作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索氏提取和GC-MS法,对11个产地的亚麻、7个产地的紫苏及10个产地的杜仲种子的出油率及α-亚麻酸的含量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结果]不同品种的种子亚麻酸含量差异显著,最高为湖北十堰杜仲种子油(61.49%),其次为吉林延边紫苏种子油(59.92%),最低为山西大同亚麻种子油(48.09%);干重中亚麻酸含量最高为吉林延边紫苏种子(230.1 mg/g干重),最低为云南邵通杜仲种子(140.4mg/g干重);不同品种作物的出油率差异显著,亚麻和紫苏种子平均出油率分别为35.21%和36.80%,显著高于杜仲种子(26.40%)。[结论]在亚麻酸产业开发方面,要综合考虑不同品种、不同地区之间的种子品质差异性。内蒙古亚麻、长春紫苏和湖北杜仲种子油是最经济实惠,又能满足食用健康的油品,故提倡合理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6.
紫苏又名红苏、赤苏,为唇形科紫苏属常用中药。茎、叶及种子均可药用。叶,有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的功能,主治风寒感冒等;茎秆有顺气、安胎、发散风寒和化痰的功效,主治胸闷气胀、胎动不安和外感等症;种子,有镇咳平喘、祛痰的功能。最新研究证明.苏子油对治疗冠心病及高血脂有明显疗效,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国内市场紫苏及苏子十分紧俏。常常是有价无货。因此,大力发展紫苏的种植经济效益十分可观.而且紫苏为一年生草本植物,种植紫苏见效快。  相似文献   

7.
为紫苏突变体库的构建及化学诱变育种提供参考,以奇苏3号紫苏品种为材料,采用实验室培养皿发芽方法研究甲基磺酸乙酯(EMS)不同浓度及诱变处理时间对紫苏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EMS浓度增加和处理时间的延长,紫苏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均呈下降趋势,即EMS诱变剂对紫苏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有明显抑制作用,且EMS浓度对紫苏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的影响大于诱变处理时间。在处理8h时,EMS诱变紫苏种子的半致死浓度和极限致死浓度分别为1.25%和2.5%。  相似文献   

8.
紫苏籽α-亚麻酸提取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紫苏籽为唇形科植物紫苏的种子,是一种优质油料,出油率高达45%左右。紫苏油中α-亚麻酸占60%左右,亚油酸约占11%,还含有维生素E、油酸、棕榈酸和硬脂酸等。α-亚麻酸是ω-3系列高度不饱和脂肪酸的母体,是补充人体缺乏ω-3系列不饱和脂肪酸最理想的资源,对人体具有极高的医药功效和保健功能,在食品、医药等方面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以紫苏为试材,采用培养皿发芽法,研究不同浓度赤霉素对紫苏种子发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赤霉素处理可促进紫苏种子发芽.用浓度200 mg/L的赤霉素对紫苏种子浸泡8 h~10 h,在20℃~25℃下催芽效果最好,可使种子的发芽率提高到70%左右,并且种子发芽快而整齐.  相似文献   

10.
10个紫苏新品种在北京地区引种表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筛选适宜北京本地种植的优良紫苏品种,从河北、贵州等地引种10个紫苏新品种(系),以北京本地传统紫苏品种为对照,筛选出在北京适应性强、产量高、有效成分含量高的品种。试验结果显示,供试品种在生育期、农艺性状、抗性等指标上均较优,河北品种‘冀紫2号’和贵州品种‘奇苏2号’表现突出。在生物量产量方面,‘冀紫2号’和‘奇苏2号’叶片产量最高,二者平均单株叶片产量分别为0.17 kg和0.16 kg,叶片口感好。分别测定不同品种的茎、叶种子的有效药用成分结果显示,‘奇苏2号’叶片挥发油含量为0.78%(mL/g),茎梗迷迭香酸含量为0.52%,种子迷迭香酸含量为0.68%;‘冀紫2号’叶片挥发油含量为1.01%(mL/g),茎梗迷迭香酸含量为0.67%,种子迷迭香酸含量为0.62%,3种不同药用部位的药效成分均显著高于对照。供试品种田间抗性调查结果表明,‘奇苏2号’和‘冀紫2号’均优于其余品种。综合生育期长短、不同部位有效药用成分、抗性等指标,‘奇苏2号’和‘冀紫2号’整体表现较好,可作为潜力品种在北京地区进行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1.
紫苏种子油成分自然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山西省内12份野生紫苏种子含油量及脂肪酸的组成成分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各样品的含油量介于30.83%~32.76%之间,样品间没有明显差异;通过气相色谱法测定分析,紫苏籽油中脂肪酸由软脂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花生酸、花生烯酸等组成,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约占脂肪酸总量的90%以上,其中亚麻酸含量介于57.8%~62.1%之间,油酸含量介于20.2%~23.6%之间。表明紫苏籽油是一种极具开发潜力的营养保健油。  相似文献   

12.
二酰甘油酰基转移酶(DGAT)是TAG合成过程中的限速酶。以晋紫苏1号为材料,采用电子克隆技术获得DGAT1基因(PfDGAT1,AF298815.1),并对PfDGAT1基因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及表达特性分析。结果表明,PfDGAT1基因序列全长为1 964 bp,开放阅读框长度为1 605 bp,共编码534个氨基酸残基;多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紫苏Pf DGAT1蛋白与芝麻、油橄榄的DGAT1蛋白的亲缘关系较近,序列同源性分别为89%和83%;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PfDGAT1基因在紫苏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特性,结果显示,PfDGAT1基因在紫苏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但在种子中表达量最高,且随种子发育表达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在开花后20 d表达量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13.
为紫苏属植物种群划分及育种利用提供参考,采用田间试验观察212份紫苏属植物资源的表型性状及抗逆性,并依据21个表型性状对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212份紫苏属植物资源的叶色、叶形、花色、苞叶及种子等性状差异明显。2)在212份紫苏属植物资源中,抗倒性较强的材料占91.98%,抗虫性较强的为2.83%,抗锈病极强的为1.89%,抗白粉病强的为4.25%,抗根腐病较强的为3.77%。3)聚类分析将212份紫苏属植物资源分为紫苏(原变种,Perilla frutescens var.frutescens)和回回苏(P.frutescens var.crispa)2类群。抗倒性、抗虫性、抗病性较强的紫苏属植物资源可作为抗性育种材料利用或直接用于大田生产。  相似文献   

14.
<正>工业大麻花叶型"云麻7号"品种,以收获花叶为主、麻秆为辅的种植模式。1品种选择选云麻7号,是一个兼药用新品种。其种子千粒重25 g,药用成分大麻二酚(CBD)含量较高,达0.9%,较云麻1号(0.38%)高2.4倍,四氢大麻酚(THC)含量达0.18%,平均亩产200kg。  相似文献   

15.
不同变种及种源紫苏种子油脂肪酸组成及含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化学萃取和GC-MS法,对5个变种11个种源地的17个种质的紫苏种子样品开展了种子油含量及其脂肪酸组成和相对含量的比较和分析。GC-MS结果表明,紫苏油中共发现14种脂肪酸,按相对含量高低划分为6种高含量脂肪酸(>0.8%)和8种低含量脂肪酸(≤0.2%);其中14-甲基-十六烷酸(C17∶0)、十八碳二烯酸(C18∶2n3)、二十三碳酸(C23∶0)3种低含量脂肪酸为首次在紫苏油脂中被报道;高含量脂肪酸中α-亚麻酸的相对含量最高,达51.92%~62.98%;α-亚麻酸、亚油酸与油酸之间存在一定代谢转化相关性。脂肪酸含量外标法计算结果表明,5个变种中白苏变种的含油率和α-亚麻酸含量较高,作为紫苏油生产原料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6.
紫苏的栽培技术和综合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紫苏是一种具有很高利用价值的食、药兼用植物,日益成为国内外医疗保健、食品、化工领域研究的热门植物。本文介绍了药用紫苏的形态特征、栽培技术及紫苏在保健、医药、工业等行业中的多种用途,并对药用紫苏今后发展方向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采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和在线分析软件对紫苏PfPDCT基因序列及所编码的蛋白质进行分析,并且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该基因在晋紫苏1号种子发育不同时期的表达特性,旨在探究磷脂酰胆碱甘油二脂转磷酸胆碱酶(PDCT)在植物脂肪酸代谢过程的作用。结果表明,紫苏PfPDCT基因c DNA全长序列为2 098 bp,开放阅读框为1 683 bp,编码560个氨基酸残基。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PfPDCT蛋白分子量约为59.315 ku,等电点为9.48,不稳定系数为35.00,推测其为稳定蛋白,与已知赤藓PDCT蛋白高度同源。通过荧光定量PCR分析可知,紫苏PfPDCT基因在不同发育时期的种子中均有表达,其中,在开花后20 d表达量最高,为开花后10 d的1.92倍。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阐明紫苏PfPDCT基因的功能及作用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紫苏为唇形科紫苏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别名荏、赤苏、白苏。原产中国及缅甸一带。紫苏叶、果实(紫苏子)、茎(紫苏梗)均可药用,但通常紫苏以嫩叶为主要食用器官,并可用来生产调味品。  相似文献   

19.
陕西紫苏挥发油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化紫苏挥发油提取工艺。[方法]采用直通蒸汽法提取紫苏油,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提取率和紫苏醛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方法优化紫苏挥发油提取工艺。[结果]直通蒸汽提取紫苏挥发油的最佳提取条件为:药材细度3 cm,提取时间2 h,蒸汽压力0.01 MPa,该工艺条件下紫苏油提取率达0.373%,紫苏醛含量达52.06%。[结论]直通蒸汽法提取紫苏挥发油提取效率高,环境污染小,可以在生产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0.
通过不同储存方式和包装材料在1年内对紫苏种子发芽率影响的试验,作者认为储存方式比包装材料对紫苏种子发芽的影响更明显。储存方式和包装材料之间的差异对发芽势影响更明显。紫苏种子最适宜的储存方式是低温干燥种子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