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西水产研究所养殖场经过几年的选育,父本选用纯种德国镜鲤作亲本(亲本每尾重4-7.5kg),母本选用兴国红鲤作亲本(亲本每尾重2-3.5kg),培育出大量优质杂交鲤鱼苗。其特点:成活率高,生长速度快,当年可达1-1.5kg,商品鱼肉质好,  相似文献   

2.
杂交鲤采用常规的养殖方式,是由一龄鱼种养成食用鱼,生产周期长,成本高。为缩短养殖周期,我场于1994年进行了“杂交鲤当年养成食用鱼的生产试验”,采用了从南方引进的杂交鲤乌仔直接入池养殖、经过140天的强化饲养、当年育成个体455~640g的食用鱼,不仅亩产达到了459kg,而且缩短生产周期,当年收益。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在稻田生态条件下,当年丰鲤比杂交鲤(散鳞镜鲤(?)×本地江鲤♀,未定名),禾花鲤、长鳍鲤个体增重分别快29.45%、42.38%、88.22%,群体增重分别快51.98%、48.33%、115.39%。  相似文献   

4.
鲤鱼杂交优势的利用,是一项能在淡水养鱼生产中广为应用的科研成果。推广养殖杂交鲤,能因水制宜,扩大养殖品种,增加产量,改善市场鱼货的质量。现在,湖南省推广的有三条杂交鲤:荷源鲤——荷包红鲤鱼(雌)与与源江野鲤(雄)杂交一代、芙蓉鲤——散鳞镜鲤(雌)与兴国红鲤(雄)杂交一代和岳鲤——荷包红鲤鱼(雌)与湘江野鲤(雄)杂交一代。它们的共同特点是生长快:荷源鲤比母本快42—63%,比父本快18—30%;芙蓉鲤比母本快66%,比父本快33%;岳鲤比父本快50—100%,比母本快25—50%。在肥水塘套养,每亩放杂交鲤夏花20—30尾,当年一尾能长到1.5市斤左右。在精养塘中套养,可不增加投饵和用工,也不影响其它鱼的产量,稳产保收。这些杂交  相似文献   

5.
七十年代,省水产研究所培育的芙蓉鲤(散鳞镜鲤♀×兴国红鲤♂)是优良的养殖对象,曾荣获全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但美中不足的就是体短,腹部膨大。为了改变它的不良形状,提高养鱼生产者的经济效益,近两年亲我们进行了芙蓉鲤作母本,资江野鲤作父本的鲤鱼三杂交试验。证明三杂交鲤不仅具有更明显的生长优势,而且在体形特征上也达到预期的结果。现将三杂交鲤与亲本芙蓉鲤和资江野鲤形态特征比  相似文献   

6.
芙蓉鲤是湖南省水产研究所通过研究用以兴国鲤作父本,散鳞镜鲤作母本杂交而繁殖的杂交一代鱼,在池塘养殖中生长快、产量高、肉味鲜美、具有明显的杂交优势,为了探讨芙蓉鲤在稻田中的养殖效果和发展前景,一九八二年——一九八三年我们在邵阳县皇安寺公社岩田大队进行了大面积早稻田的养殖试验。一九八二年早稻田放养面积四百四十五亩,  相似文献   

7.
三杂交鲤是长江水产研究所在推广荷元鲤的基础上进行遗传改良所取得的新成果,最近已经由有关单位通过技术鉴定,并列入全国重点推广的优良品种.它具有生长快,肉嫩味美等优点.据广东梅县市推广试养结果,在中等以上池塘每亩混养9朝(约4-5公分)20尾鱼苗,3个月最大个体可达4.5斤,放养18个月可达12斤.图是广东梅县市东郊区养鱼专业户廖开和在收获三杂交鲤.  相似文献   

8.
为了开发利用松花湖水域,推广网箱养鱼先进技术,1988年我站与16集团军开展横向联合。由我站提供技术,16集团军提供资金和劳力,在松花湖刺沟套子里设置网箱养殖杂交鲤成鱼。我们选用的杂交鲤鱼种,是利用北方散鳞境鲤作父本,兴国红鲤作母本的杂种一代。它体色青灰,全鳞,因食性广,生长快,养殖周期短,产量高,被誉为“丰收之鲤”,故简称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所指的杂交鲶是利用东北六须鲶作母本,当地鲶(当地俗称土鲶、鲇鱼、年鱼等)作父本杂交的新一代优良养殖品种。杂交鲶既有母本生长速度快的优势(当年在精养条件下120日龄左右平均体重可达1.5kg以上),又有父本耐低氧、抢食凶猛等适应环境能力  相似文献   

10.
鲫(♀)×鲤(♂)远缘杂交育种的研究,据国内外报道,虽然育出性状比较优良的仔代,但因雄性不育,始终没有培育成新的养殖品种,对渔业生产没有带来直接影响。我场从一九七三年开始搞鲫鲤人工杂交试验,当年获得一批具有两亲本优良性状的杂交仔代。一九七七年开始发现人工杂交仔代(F1)有自然繁殖现象,在饲养池塘中有大量自然繁殖的杂交鱼种。为了证实这一发现,今年我场从池塘和养殖  相似文献   

11.
丰产鲫是近年来用彭泽鲫作母本,兴国红鲤、尖鳍鲤等鲤鱼作父本杂交出的新一代优良鲫鱼品种,具有如下特征: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了丰鲤在稻田生态条件下的生长情况和生产效果。结果表明,当年丰鲤比杂交鲤(散鳞镜鲤8×本地江鲤早,未定名)、禾花鲤、长鳍鲤个体增重分别快29.45%、42.38%、88.87%;群体增重分别快51.98%、48.33%、115.39%。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高寒鲤,鲤鲫杂交(F1)、松浦鲫肌肉营养成分及氨基酸含量进行了测定,肌肉中水分含量分别为7682%、7846%、8055%;粗蛋白含量分别为1891%、1861%、1558%;粗脂肪含量分别为208%、154%、096%;灰份含量分别为126%、120%、098%。并就8种必需氨基酸和2种半必需氨基酸及4种鲜味氨基酸含量进行了比较。8种必需氨基酸和2种半必需氨基酸含量分别为9908%、9080%、8360%,其顺序为高寒鲤>鲤鲫杂交F1>松浦鲫;四种鲜味氨基酸含量分别为664%、689%、603%,其顺序为鲤鲫杂交F1>高寒鲤>松浦鲫。并对高寒鲤,鲤鲫杂交F1,红鲫生长速度进行了测定,当年秋片体重分别为9521g、12490g、6353g,其顺序为鲤鲫杂交F1>高寒鲤>红鲫。鲤鲫杂交F1是一个氨基酸组成全面,味道鲜美,生长速度快的新的养殖对象。  相似文献   

14.
芙蓉鲤是湖南省水产研究所1975年用散鳞镜鲤作母本、兴国红鲤作父本杂交而成,1979年经省农业厅鉴定的一个新养殖对象。1980年,国家水产总局和省水产局列于重点推广项目,在全省推广养殖。  相似文献   

15.
我场是1987年农业部丰收计划《杂交鲤(含异育银鲫)繁育及养殖技术》推广项目实施单位之一。当年,推广杂交鲤面积400亩,平均亩产65公斤,较项目推广前单产翻了一番,总产增加13万多公斤,亩平提高经济效益105元。观望者十分羡慕,两年来,该项目跟踪者越来越多,幅射面越来越大,的确一本多利,效益显著,我场共有成鱼塘876亩,1988年全部跟踪,平均亩投杂交鲤鱼种120尾,年终起水杂交鲤成鱼101.5吨,亩平115.8公斤,单产较项目推广前提高3.6倍,总产增加75吨,共提高经济效益20.6万元,亩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淮阴水产研究所采用白鲫作母本,散鳞镜鲤作父本,以杂交培育出一种速长鲫鱼——兴淮鲫,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这种兴淮鲫的主要特点:(1)生长快,夏花鱼池混养,当年每尾可达0.2—0.5公斤;(2)食性杂,喜食混合饲料、颗粒饲料、浮萍和有机碎屑;(3)抗病力强,发病少,可替代白鲫在池塘养殖;(4)耐低氧,适应能力强,成活率在70%以上;(5)易捕捞,贪食易钓,可替代难以捕捞的鲤鱼,宜在大水体特别是网围中养殖;(6)效益高,在成鱼池中配养,每亩可增收100—200元。  相似文献   

17.
几年来,我们进行了几个新品种的饲养试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特别是饲养由长江研究所进行杂交培育的荷元杂交鲤(红荷包鲤♀×元江鲤♂,简称荷元鲤),在我场深受欢迎。根据我们生产试验结果和体会,荷元鲤的主要优点是: 一、成长速度快1974—1975年,我场在养好大规格鱼种的同时,每亩套养0.9—1.1寸的红荷包鲤30尾,从两年饲养的结果看,平均每尾重可达1.6市斤,最大的为2.2市斤。1976年6月14日从长江水产研究所运来0.9—1.1寸荷元鲤10,000尾,同样每亩套养30尾,共套养2,500尾,其余投大湖。6月  相似文献   

18.
芙蓉鲤是湖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于1975年用散鳞镜鲤作母本、兴国红鲤作父本杂交而成。1979年经省农业厅组织鉴定,已作为一种新的养殖对象。该鱼经1980~1981年生产性试养,效果  相似文献   

19.
<正> 鲤是我国池塘养殖的传统饲养对象,目前又是网箱养殖的主要鱼类.为提高鲤的生长速度,改良其经济性状,我国的一些科技工作者采用种内杂交的方法,先后培育出多种杂交鲤,如兴国红鲤×散鳞镜鲤;荷包红鲤×元江鲤;荷包红鲤×湘江野鲤;荷包红鲤×黄河鲤。并且利用荷元鲤的子一代与散鳞镜鲤杂交育成三杂交鲤,实践证明这些杂交组合都有比亲本快的生长速度。随着杂交鲤养殖的发展,产品的扩大,当前杂交鲤生产中的问题也逐渐增多。一是  相似文献   

20.
<正> 鲤鱼的种内杂交工作近年来在国内外取得了一些进展。以色列利用我国台湾省大肚鲤与家养欧洲鲤杂交,日本利用大和鲤与德国镜鲤杂交,匈牙利以本国几种鲤鱼进行近十个组合的杂交;国内利用兴国红鲤和散鳞镜鲤以及荷包红鲤与湘江野鲤等杂交,均取得杂种优势。由于杂交组合的不同而反映出杂种优势的差异,因而有关鲤鱼的杂交育种试验,在生产和科研方面仍具有重要意义。我们于1974年利用荷包红鲤♀与元江鲤(?)进行了杂交试验,获得了较为优良的杂种一代——荷元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