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生活垃圾生物强化堆肥接种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堆肥法一般都是采用增加营养和改善环境条件的方法,利用堆制原料中的土著微生物来降解有机污染物,但由于堆肥初期土著微生物量少,需要一定时间才能繁殖起来,且各种微生物分解速度差别很大,因此传统堆肥往往存在发酵时间  相似文献   

2.
《农技服务》2015,(4):102-103
本文研究了高寒地区生活垃圾堆肥中菌种的筛选,目的是为了保护环境,促进农业和农村的持续发展,减少生活垃圾产生量。结果表明:从堆肥样品中分别分离到能快速利用可溶性有机质的常温高效菌1株,菌株B5经菌种鉴定,可以初步判定B5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  相似文献   

3.
以陕西杨凌生活垃圾为主要材料,在其中添加不同比例的鸡粪和锯末进行堆肥,并在油麦菜和萝卜上进行了堆肥肥效试验。结果表明,适合杨凌生活垃圾处理的最佳堆肥材料配方为:生活垃圾901.5 g/kg,鸡粪 37.9 g/kg,锯末60.6 g/kg。与不施堆肥处理相比,施用该配方的堆肥可使油麦菜和萝卜分别增产91.36%和 7.85%,且油麦菜和萝卜中的铅、镉和铬含量均未超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生活垃圾堆肥是科学、合理地处理和利用生活垃圾的根本措施。[方法]在八一镇,采取不同方法、不同的配料比进行生活垃圾堆肥的试验研究,选取一种最经济、最实用的生活垃圾堆肥发酵试验方法。[结果]垃圾与畜禽粪便混合堆肥后,养分含量最高的是垃圾和牛猪粪混合的2号堆肥组(垃圾∶牛粪、猪粪∶青稞秸秆=1∶1∶2)。[结论]2号生活垃圾堆肥配比比较成功。  相似文献   

5.
以猪粪与生活垃圾为堆肥原料进行了混合堆肥试验.研究表明:混合物料初始C/N为13.7,随着堆体温度升高而下降,至堆肥结束时C/N为7.54,其T值(堆肥后与堆肥前混合物料的C/N比值))为0.55.水溶性NH4+-N/NO3--N比值由之前的5.49下降至之后的0.65,而植物种子的发芽指数由25%上升至90%.这些指标表明猪粪与生活垃圾混合物料经堆肥处理后能达到腐熟要求,并能满足植物的生长需要.  相似文献   

6.
选取10种微生物菌株,分析其产淀粉酶、蛋白酶、纤维素酶和脂肪酶的能力,根据厨余垃圾中有机质成分及酶活功能信息构建一种高效降解厨余垃圾复合菌剂,并进行厨余垃圾堆肥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酿酒酵母产淀粉酶的能力最高,地衣芽孢杆菌产蛋白酶的能力最高,米曲霉产纤维素酶的能力最高,枯草芽孢杆菌产脂肪酶能力最高。拮抗性试验发现只有短芽孢杆菌属与地衣芽孢杆菌存在拮抗性关系。分别选取5株高酶活微生物构建4组复合菌剂,酶活测定结果表明,由盐居固氮菌(Azotobacter salinestris)、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和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组配的F2微生物复合菌剂的产酶能力较好,其中淀粉酶为25.0 U/mL,蛋白酶为0.13U/mL,纤维素酶为1 244 U/mL,脂肪酶为4.09 U/mL。堆肥结果表明:添加复合菌剂F2组最高温达到67℃,高温期持续14 d,C/N为18.31,pH值为9.08,种子发芽指数为103.17%,相较于CK组堆...  相似文献   

7.
[目的]针对绿化垃圾自然腐化周期长的问题,筛选高效分解木质纤维素的微生物菌株,制备复合微生物接种菌剂,使绿化垃圾粉碎物能够快速腐化,以最终实现绿化垃圾的无公害循环利用.[方法]从自然腐化的绿化垃圾中分离筛选高效分解木质纤维素的微生物菌株,制备复合微生物接种菌剂后接种绿化垃圾粉碎物,检测腐熟料的理化性质和营养成分.[结果]筛选得到能够降解木质纤维素的6株真菌和细菌,并进行初步分类鉴定,绿化垃圾粉碎物接种复合微生物接种菌剂堆制腐化5个月后完全腐熟,腐熟料的主要理化性质和营养成分都达到了有机育苗基质的质量要求.[结论]从自然腐化的绿化垃圾中分离筛选得到了高效分解木质纤维素的微生物菌株,接种复合微生物接种菌剂可明显加速绿化垃圾的腐化过程,为绿化垃圾无公害循环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了实现餐厨垃圾的资源化利用,明确园林落叶和EM菌剂对餐厨垃圾堆肥效果的影响。【方法】以餐厨垃圾为主要原料进行好氧堆肥试验,检测关键理化指标和发芽指数,分析添加园林落叶和EM菌剂对堆肥效果的影响。利用16S rDNA微生物多样性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进一步评估园林落叶和EM菌剂对餐厨垃圾堆肥菌群结构的影响。【结果】添加园林落叶可有效调节餐厨垃圾堆肥原料的含水率和碳氮比、促进堆肥升温、pH达标和发芽指数增加,最高温度可达57.8℃(提高34.5℃),最终pH为7~8,发芽指数可达140.18%;同时添加园林落叶和EM菌可使发酵产物发芽指数进一步提高到186.50%;单独添加园林落叶对餐厨垃圾堆肥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表现在腐熟期门水平上变形菌Proteobacteria相对丰度减少、类杆菌Bacteroidetes相对丰度增加:属水平上多样性明显增加,寡养单胞菌属Stenotrophomonas的相对丰度显著减少;同时添加园林落叶和EM菌剂对餐厨垃圾堆肥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在升温初期已经显著并持续到腐熟期,门水平上以变形菌Proteobacteria和类杆菌Bacteroidetes为优...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微生物菌剂对餐厨垃圾与水稻秸秆混合堆肥效果的影响,设置B1(有效菌种为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木霉菌)、B2(有效菌种为解淀粉芽孢杆菌、酵母菌、乳酸菌)、B3(有效菌种为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乳酸菌)3种组合菌剂开展好氧堆肥试验,研究堆肥的温度变化以及发酵后的pH值、养分含量、碳氮比(C/N)和重金属含量.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10.
李清飞  路利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6484-6485,6492
介绍了蚯蚓堆肥技术应用现状,适合蚯蚓堆肥的原料种类、蚯蚓堆肥对物料特性的影响及蚯蚓堆肥技术存在的问题和展望。这对实现农村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外源微生物对牛粪高温堆肥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通过向堆肥中添加微生物菌剂和已腐熟堆肥研究了其对堆肥腐熟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菌剂和腐熟堆肥在堆制初期均能促进堆体快速升温,较对照提前1~4 d到达高温阶段(>50℃),且菌剂添加量越大,升温越快,尤其是添加600 mg.kg-1菌剂和50 g.kg-1腐熟堆肥,使高温期(>50℃)延长了3~4 d,29 d后堆肥达到腐熟,种子发芽指数分别为92.1%和84.4%,其他处理则未达到腐熟。这表明向堆肥中接入一定量的菌剂和腐熟堆肥均可加快堆肥进程,缩短堆肥周期。  相似文献   

12.
接种VT菌剂堆肥过程中物理化学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通过2次对有机废弃物接种VT菌剂进行堆肥试验,测定堆肥中的温度、C/N比等物理化学指标的变化,研究了接种VT菌剂促进堆肥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降温阶段接种VT菌剂比空白处理温度下降缓慢,其温度高于空白处理的温度;接种VT菌剂的堆肥与空白处理相比pH值低,C/N降低的多,NO-3-N增加的多,而NH 4-N减少的少;接种VT菌剂能使堆肥温度增高,促进有机质的充分降解,缩短堆肥时间,加快堆肥腐熟,提高堆肥肥力。  相似文献   

13.
外源微生物对堆肥理化性质及酶活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牛粪和稻草为原料进行堆肥实验,通过测定堆肥过程中的温度、含水率等物理、化学指标以及酶活性的变化,研究了接种外源微生物对堆肥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外源微生物比对照提前2d达到高温期,并且维持时间长。大肠杆菌数量及植物毒性比不接种大幅度降低,纤维素酶、脲酶、多酚氧化酶、过氧化氢酶均有所增加。说明接种外源微生物可以使堆肥中微生物数量增多,加速堆料中有机物的分解,加快堆肥腐熟,缩短堆肥反应的进程,对优化堆肥工艺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高温DXG复合菌剂对堆肥腐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E3、DG-3、CCS3、M8、M26菌株单独扩大培养后,按25∶15∶30∶15∶15的比例混合,配成高温DXG复合菌剂。按4‰的接种量接入新鲜配制的堆肥中进行好氧堆肥发酵。结果表明,接种复合菌剂的DXG堆肥比对照(未接种复合菌剂DXG)堆肥提前7 d达到高温期;与对照相比,全碳含量降低4.63%,腐殖酸总量提高25.2%,胡敏酸含量提高30.4%。接种复合菌剂的DXG堆肥C/N和腐殖化系数比对照堆肥提前7 d达到腐熟标准;白菜种子发芽指数表明,接种复合菌剂的DXG堆肥第12天时已初步腐熟。  相似文献   

15.
两种外源微生物对鸡粪高温堆肥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利用鸡粪和锯末在自动化高温堆肥装置中进行堆肥试验,并引入两种外源微生物:FM菌和EM菌,探讨了二者对堆肥过程氮素保存和堆制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外源菌对水溶性氨态氮的转化和水溶性有机氮的形成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对氮素保存有较好的效果。其中,FM菌对促进有机碳的分解、有机氮的形成和缩短堆肥时间更为有利。  相似文献   

16.
VT菌剂对鸡粪堆肥的微生物指标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通过高温好氧堆肥,对接种VT菌剂处理与不接种处理的堆肥过程中微生物数量及生化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研究了接种VT菌剂对堆肥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VT菌剂堆肥比不接种堆肥高温维持时间长,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多,但对真菌数量的影响不大,接种VT菌剂堆肥比不接种堆肥的纤维素酶和脲酶活性高,大肠杆菌群数及植物毒性比不接种的降低的幅度大。说明接种VT菌剂不仅使堆肥中微生物数量增多,而且使微生物的活性升高,加速了堆料中有机物的分解,从而加速堆肥反应进程,提高堆肥处理效率,有效杀灭病原微生物。  相似文献   

17.
半胱胺对山羊瘤胃微生物体外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利用来自4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本地成年山羊的瘤胃液,以0.7g草粉和0.3g精料(由70%玉米+30%豆粕组成)为底物,在体外厌氧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半胱胺(10mg/L、50mg/L、100mg/L、200mg/L和500mg/L)对瘤胃微生物体外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培养液中半胱胺浓度为50mg/L时,培养液中氨氮浓度比对照组降低5.7%(P<0.05),而微生物蛋白浓度、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丙酸比例和体外发酵总产气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66%(P<0.05)、56%(P<0.05)、6%(P<0.05)和11.4%(P<0.05),发酵总产气量和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开始高于对照组,微生物蛋白在发酵5h后开始高于对照组。结果显示,半胱胺可促进山羊瘤胃微生物发酵。  相似文献   

18.
通过测定草末堆肥过程中的体积、重量、pH值、EC值、含水量、硝态氮含量、氨态氮含量和发芽指数等物理、化学指标的变化,研究了添加已腐熟堆肥和EM菌对草末堆肥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草末堆肥体积和重量变化较大,特别是前7 d体积减少很快,后期变化减弱。草末中添加腐熟堆肥可以控制堆肥臭味,减少氮损失,降低堆肥的pH值和EC值,减少结块,提高堆肥的品质;草末堆肥时添加EM菌也起到一定消除臭味作用;建议使用已腐熟堆肥作为草末堆肥的配料,草末和已腐熟堆肥以3∶2的体积比混合,EM菌可视成本和操作便利情况酌情添加。  相似文献   

19.
添加辅料及引入外源微生物对草屑堆肥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高尔夫球场草坪修剪的草屑为堆肥原料,采用堆肥试验箱,研究在草屑堆体中调节低C/N(10)到25和加入外源微生物(复合菌)对草屑堆肥效果的影响。设计了几种物料的;卞同配比,引入高C/N的锯末(500)、稻壳(170.83)来调节C/N,测定了堆体的温度、C/N、含N量和pH值。结果表明,单调节C/N到25的堆体最终的C/N下降到20以下,但是温度上升慢,需要10d以上才能达50℃以上,pH接近5.0,含N量下降;加入复合菌的堆体温度只需1—2d就可达到50℃以上,pH值偏中性,但是最终产品的C/N升高,含N量下降;用锯末和稻壳调节C/N到25且加入草屑的堆体,最终堆肥产品的C/N降低到20以下;用锯末和稻壳调节堆体C/N到25且加入复合菌的堆体的温度上升快,堆肥周期短,含N量分别从3.3%和3.42%上升到3.6%和3.72%,pH值接近7.0。加入稻壳和锯末对草屑堆肥的影响没有明显的差异,但用高C/N锯末调剂草屑堆体的C/N到25并加入复合菌,堆肥效果更好,一般2周左右即可完成堆肥过程。  相似文献   

20.
养猪发酵床垫料微生物类群结构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定点取样、平板分离的方法,分析养猪发酵床垫料微生物的结构特性。结果表明,在30个样点5次取样过程中,微生物含量总体为细菌放线菌真菌。细菌含量变化幅度最大[(33.72~197.23)×10~5cfu·g~(-1)],真菌含量变化相对较小[(7.87~48.64)×10~3cfu·g~(-1)],而放线菌含量变化稳定[(20.14~33.18)×10~4cfu·g~(-1)]。细菌含量类群Ⅰ(大于70.00×10~5cfu·g~(-1))平均9.2个样点、占总样点的28.67%;类群Ⅲ(小于30.00×10~5 cfu·g~(-1))平均为8.6个样点,占总样点的30.67%;类群Ⅱ[(30.00~70.00)×10~5cfu·g~(-1)]平均为12.2个样点,所占比例最大,为40.67%。真菌类群Ⅰ(大于70.00×10~3cfu·g~(-1))平均仅3.8个样点,所占比例最低,为12.67%;类群Ⅱ[(30.00~70.00)×10~3cfu·g~(-1)]平均为6.4个样点,所占比例为21.33%;类群Ⅲ(小于30.00×10~3cfu·g~(-1))平均19.8个样点,所占比例高达66.00%。放线菌3种类群所占比例与真菌类似,类群Ⅰ(大于70.00×10~4cfu·g~(-1))平均仅1.4个样点,所占比例最低,仅为4.67%;类群Ⅱ[(30.00~70.00)×10~4cfu·g~(-1)]平均8.4个样点,所占比例为28.00%;类群Ⅲ(小于30.00×10~4cfu·g~(-1))平均20.2个样点,所占比例高达67.3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