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发酵法生产透明质酸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研究兽疫链球菌(NACF-036)产透明质酸的条件及其特性。正交实验表明,产透明质酸的最合适培养基是:淀粉3%,蔗糖2%,酵母膏1%,蛋白胨2%,轻质碳酸钙0.1%,磷酸氢二钾0.2%,硫酸镁0.1%。在37℃,170rpm,发酵40小时,发酵液中透明质酸的含量达3-4g/L。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研究兽疫链球菌(NACF-036)产透明质酸的条件及其特性.正交实验表明,产透明质酸的最合适培养基是淀粉3%,蔗糖2%,酵母膏1%,蛋白胨2%,轻质碳酸钙0.1%,磷酸氢二钾0.2%,硫酸镁0.1%.在37℃,170rpm,发酵40小时,发酵液中透明质酸的含量达3~4g/L.  相似文献   

3.
透明质酸产生菌的诱变选育及发酵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透明质酸产生菌兽疫链球菌的诱变筛选及摇瓶发酵条件.通过紫外线和NTG复合诱变处理得到溶血性弱的菌株,突变菌株比出发菌株透明质酸产量提高1倍以上.同时,对摇瓶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了最佳发酵培养基、最适反应温度、最适pH、碳源及氮源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从牛鼻黏膜中分离纯化得到1株生产透明质酸的菌株,用16S rDNA分析鉴定该菌为马链球菌马亚种,该菌摇瓶发酵生产透明质酸的产量可达3.0 g/L,适合进行透明质酸的发酵生产,Hyl和sagA是影响透明质酸生产质量的最为关键的2种基因,采用PCR检测技术检测出该菌有毒力因子Hyl和sagA.研究结果为构建毒力基因缺失突变株和进行高产透明质酸菌种的选育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用牛鼻黏膜作为菌种的来源,经过血琼脂平板分离和NTG-LiCl复合诱变,获得了一株无溶血性的透明质酸产生菌,经过鉴定为牛链球菌(S. bovis).该菌在37 ℃、pH值7条件下液体发酵24 h,透明质酸最大产率为2.6 g/L,具有微生物发酵法生产透明质酸的潜力.  相似文献   

6.
为了进一步提高兽疫链球菌发酵生产透明质酸的产量,通过控制温度、pH值、发酵时间、装液量来优化发酵条件.通过对结果的比较得出最适pH值、最适温度、最适发酵时间、最适装液量.发现在36℃条件下菌体量最多,在38℃条件下透明质酸产量最高;pH值为7.0时菌体量最多,pH值为7.5时透明质酸产量最高;发酵时间为24h时,透明质酸产量最高、菌体量最多;装液量在40%时,透明质酸产量最高,菌体量最多.  相似文献   

7.
[目的]优化透明质酸摇瓶的发酵培养基。[方法]利用Plaekett-Burman设计及响应面分析法(RSM)对透明质酸产生菌摇瓶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确定影响透明质酸产量的关键因子。[结果]影响透明质酸产量的关键因子为葡萄糖和酵母膏,葡萄糖最佳浓度为55.78 g/L,酵母膏的最佳浓度为23.43 g/L;在此条件下,发酵液透明质酸的平均产量为0.219(OD400nm)。[结论]通过对培养基的优化,透明质酸产量得到提高,试验值与预测值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8.
[目的]优化透明质酸摇瓶的发酵培养基。[方法]利用Plaekett—Btmnan设计及响应面分析法(RSM)对透明质酸产生菌摇瓶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确定影响透明质酸产量的关键因子。[结果]影响透明质酸产量的关键因子为葡萄糖和酵母膏,葡萄糖最佳浓度为55.78g/L,酵母膏的最佳浓度为23.43s/L;在此条件下,发酵液透明质酸的平均产量为0.219(‰。)。[结论]通过对培养基的优化,透明质酸产量得到提高。试验值与预测值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
以七种植物蛋白代替牛肉膏和蛋白胨作为氮源进行透明质酸发酵,研究了直接添加、酸解、碱解以及酶解这几种植物氮源的不同处理方式对透明质酸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碱性蛋白酶水解的棉籽蛋白作为氮源时的效果最好,在摇瓶和30 L发酵罐中的透明质酸发酵产量分别达到了1.47 g·L~(-1)和5.94 g·L~(-1)。  相似文献   

10.
从自然发酵的油茶籽提取废液中发现1种产乳酸的细菌.以一定时间内产乳酸量的多少和耐酸性强弱为指标,经分离纯化、鉴定后初步确定为乳酸杆菌属微小乳杆菌种变种.采用接种量3%,发酵时间48h,发酵温度38℃的发酵条件测试此菌种的发酵产酸量及活菌数,其48h产酸量可达2.02%,生长稳定期活菌密度达1011cfu/mL,为具有工业利用价值的优良乳酸菌种.  相似文献   

11.
透明质酸是由葡萄糖醛酸和N-乙酰葡萄糖胺的二糖组成的高分子黏多糖,广泛地存在于动物组织中,具有独特的生理特性,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目前,透明质酸的生产方法主要有提取法、微生物发酵法和人工合成法.对微生物发酵法进行了概述,对透明质酸在化妆品、保健品和医学医疗领域的应用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对透明质酸的生产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寻求得到高产量透明质酸的发酵方法。[方法]在微生物发酵法生产透明质酸的过程中,用碱液调节pH对其产物抑制进行研究。[结果]在发酵过程中定时用碱液调节pH,可解除产物抑制,提高透明质酸的产量,通过试验确定发酵过程中需调节6次pH,时间分别为8、12、16、20、24、28 h。[结论]在微生物发酵过程中,定时用碱液调节pH可以促进兽疫链球菌菌体的生长和透明质酸的产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求获取高产量透明质酸的发酵方法。[方法]在微生物发酵法生产透明质酸的过程中,探索其底物浓度对发酵的影响。[结果]葡萄糖对透明质酸发酵的影响最大,低浓度的葡萄糖只能合成少量菌体和透明质酸,高浓度的葡萄糖会抑制茵体的生长和透明质酸的形成,探索试验发现,分批补料发酵可以解除底物抑制,其具体方法为在发酵开始前加入2%的葡萄糖,14h时加2%的葡萄糖,22h时再加2%的葡萄糖。[结论]在微生物发酵过程中,分批补料发酵能够解除底物抑制,得到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透明质酸,且产量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求获取高产量透明质酸的发酵方法。[方法]在微生物发酵法生产透明质酸的过程中,探索其底物浓度对发酵的影响。[结果]葡萄糖对透明质酸发酵的影响最大,低浓度的葡萄糖只能合成少量菌体和透明质酸,高浓度的葡萄糖会抑制菌体的生长和透明质酸的形成,通过探索实验得到分批补料发酵可以解除底物抑制,其具体方法为在发酵开始前加入2%的葡萄糖,14h时加2%的葡萄糖,22h时再加2%的葡萄糖。[结论]在微生物发酵过程中,分批补料发酵能够解除底物抑制,得到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透明质酸,且产量高。  相似文献   

15.
单连海  熊雄  郭海霞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1):3150-3151,3189
透明质酸(Hyaluronicacid,简称HA),是国际上公认的一种生物大分子保湿剂,常用于眼科显微手术、关节炎治疗、高档化妆品、食物添加剂等领域.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对透明质酸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以及生产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用发酵酸法提取营养酸模叶蛋白的工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别用德氏乳杆菌发酵淀粉糖化液和泡菜水作为母酸,对营养酸模榨汁液进行发酵制备发酵酸,用来沉淀叶蛋白。用由德氏乳杆菌制成的发酵酸沉淀叶蛋白,其粗蛋白的质量分数为59.22%~61.25%,提取率为35.3%~43.5%;用由泡菜水制成的发酵酸沉淀叶蛋白,其粗蛋白的质量分数为56.32%~59.48%,提取率为40.00%~44.97%。  相似文献   

17.
乳酸发酵酸法提取甘薯叶蛋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世宽  于海光  许艳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2):6517-6518,6556
[目的]优化甘薯叶蛋白提取工艺。[方法]用发酵酸法提取甘薯叶蛋白,在探讨各单因素(发酵酸与滤液体积比、沉淀时间、发酵酸循环次数)对甘薯叶蛋白提取率影响的基础上,利用正交试验设计进一步优化甘薯叶蛋白提取工艺。[结果]用发酵酸沉淀叶蛋白,其粗蛋白的质量分数可达63.28%,提取率可达52.57%。最优提取参数为发酵酸/汁液(V/V)=3∶1,沉淀时间20min,发酵酸循环使用次数为1次。[结论]该研究为甘薯叶蛋白的工业化提取及其在食品领域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Prepar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Hyaluronic Acid From Fresh Pigski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yaluronic acid (HA) had been prepared from pigskin residues with neutral proteinase. The preparing results and conditions were studied. After extracting and purification, HA was detected through ultraviolet spectra and infraction spectrum, and its content and purity were tested by carbazole and Elason-Morgan, respectively. This results indicated that significant quantities of HA could be prepared in fresh pigskin with biologic enzyme, and the pure HA was cosmetic grade and food grade.  相似文献   

19.
陈亚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20):4607-4609
以地产克氏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虾壳为原料,采用乳酸菌(Lactococcus lactis)发酵的方法提取甲壳素,并对发酵工艺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发酵的最佳工艺组合为发酵温度37℃,发酵时间96 h,葡萄糖加入量5%,固液比1.0∶3.0(m/V,g∶mL),发酵起始pH 5.5。采用上述组合,所得甲壳素产率达13.9%。该工艺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