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桑黄菌液体发酵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桑黄菌液体发酵过程中不同培养条件对桑黄菌丝生长量的影响,筛选出桑黄菌液体发酵的最适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最适液体发酵条件为初始pH6.5,接种量为10%,装液量为100mL/300mL三角瓶,旋转频率为150r/min,摆振幅度Φ26mm,28℃恒温培养7d。10L发酵罐发酵7d后,平均菌丝体干重达到12.20g/L。  相似文献   

2.
绞股蓝茶薪菇液体发酵保健饮料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绞股蓝、茶薪菇均具有很高的药用保健价值。试验以黄豆浆为氮源,葡萄糖为碳源,采用液体深层发酵技术,对茶薪菇菌丝体发酵培养的摇瓶装液量、摇瓶转速、最适发酵温度以及不同浓度的绞股蓝提取液对茶薪菇菌丝生长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茶薪菇菌丝体生长的最佳摇瓶装液量为50mL/250mL,摇瓶转速为150r/min,最适发酵温度为25℃,最适绞股蓝提取液浓度为10g/L。采用正交试验,调配出具有良好感观性状的保健饮料,最佳调配配方如下:柠檬酸0.2%,苹果酸0.08%,白砂糖8%,蛋白糖0.04%,果胶0.1%,CMC0.2%。  相似文献   

3.
秀珍菇深层培养条件及菌丝体氨基酸组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秀珍菇液体发酵条件的研究,以菌丝体生物量为测定指标,筛选出秀珍菇菌丝体深层培养的最适碳源为玉米粉;最佳发酵条件为:pH5.0,接种量10%;以菌丝体生物量、还原糖和氨基氮含量为指标确定其最适发酵周期为4 d。秀珍菇菌丝体中含有16种氨基酸(色氨酸未测),其中包含7种必需氨基酸,菌丝体氨基酸总量为54.92 mg/g,其中必需氨基酸占40.24%;发酵液中含有11种氨基酸(色氨酸未测),其中包含5种必需氨基酸,发酵液氨基酸总量为3.97 mg/mL,其中必需氨基酸占55.92%。  相似文献   

4.
菌核侧耳液体培养菌丝体生长条件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液体摇瓶培养法,对菌核侧耳菌丝体发酵培养的培养基pH值、最适生长温度、摇瓶装量、摇瓶转速及不同液体培养基配方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菌核侧耳菌丝体生长的培养基最适pH6.5,最适温度为25℃,摇瓶装量为50mL/250mL三角锥形瓶,摇瓶转速为150r/min,最适培养基配方是以麦麸为主要成分的培养基。  相似文献   

5.
赤芝G2深层发酵优化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菌丝体生物量为主要指标,研究了发酵培养基中不同碳源、氮源、C/N比、无机元素等营养因子和接种量、装液量、初始pH、转速等非营养因素对赤芝G2菌丝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赤芝G2规模发酵最适培养基配方为:豆饼粉2%,玉米粉3%,KH2PO40.1%和MgSO40.05%。发酵76h,菌丝体生物量最高(1.15g/100mL);发酵62h,胞内多糖含量最高(22.15%);发酵60h,胞外多糖含量最高(3.16%)。赤芝G2菌丝深层发酵的优化条件为:起始pH自然,种子液摇瓶装量40%,规模培养装液量20%,接种量10%,发酵培养时间76h。  相似文献   

6.
研究表明,该菌株能适应液体培养环境,其发酵培养的最适碳源为葡萄糖和玉米粉,最适氮源为豆饼粉和酵母膏。优化发酵条件为培养温度(25±1)℃,工业发酵中12 h前通风量1∶0.5,其后1∶1~1.5,以液体菌种应用时,培养至70 h左右,菌丝体鲜重可达30g/100mL以上,较传统菌种定植早,萌发快,现蕾期较早。  相似文献   

7.
云芝菌丝体产SOD的深层发酵培养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设计Lm(3^6)正交试验确定了可提高云芝菌丝体中SOD活性的深层发酵的最优培养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培养条件对菌丝体生物量的影响顺序依次为:种龄〉光照〉培养时间〉接种量〉装液量〉温度,而对菌丝体产SOD总活性的影响顺序为:培养时间〉光照〉接种量〉种龄〉装液量〉温度。综合考虑试验结果,确定云芝菌丝体产SOD的最适培养基为:种龄3d,接种量10%,培养温度25℃,装液量100mL,微弱光照,培养4d。  相似文献   

8.
广东封开的一种野生可食红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生长在广东省封开县境内的一种野生可食红菇——美红菇(Russula puellaris Pr.)的生境、子实体的形态特征、菌丝体的形态特征和培养特征。美红菇为我国稀有红菇资源中一新型优质食用菌,其菌丝体液体发酵培养周期短、产量高,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9.
以真姬菇菌丝为试材,在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壳寡糖,测定真姬菇固体平板培养菌丝体的生长速度及液体发酵菌丝体干重,研究不同浓度的壳寡糖对真姬菇菌丝体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量为0.001mg/mL的壳寡糖对真姬菇菌丝体生长速度、菌丝体生物量、纤维素酶活性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添加量为0.100mg/mL的壳寡糖对真姬菇菌丝体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鸡腿蘑菌丝体液态培养条件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鸡腿蘑是一种具有较高开发价值的食、药用菌。采用生物发酵技术,对鸡腿蘑菌丝体液态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鸡腿蘑液态培养最适温度为22-24℃,培养液中菌丝体干重、多糖和蛋白质量最高,分别依次为2.57g/100ml、1.66g/L、1.22g/L;最适起始pH为6.0,培养液中菌丝体干重、多糖、蛋白质含量最高。依次为2.10 g/100ml、2.95 g/L、1.26 g/L;以玉米粉作碳源、浓度为3%,氮源选择蛋白胨、浓度0.3%的综合效果好;培养5天菌丝体生长量和多糖量达最高。  相似文献   

11.
以15株产赤霉素的藤仓赤霉菌(Gibberella fujikuroi)为出发菌株,对其脂肪酶活性、制霉素抗性、固态发酵效率进行了比较分析,以期选育出赤霉素发酵生产的优良菌株。结果表明:筛选出2株遗传稳定性好、生产效率高的菌株GA-YJ1704、GA-YJ1715,其发酵效价分别为4.67、4.77 g·kg^-1(干基)。该研究结果对赤霉素固态发酵生产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栽培平菇的栽培料进行不同的处理,筛选出最适合平菇生长的栽培料处理方法。结果表明:在发酵时加入促酵剂,可使平菇菌丝生长迅速,出菇产量高。  相似文献   

13.
从地黄田土壤中筛选到1株对地黄枯萎病有较强拮抗作用的菌株S15,并对S15进行发酵条件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生防菌S15发酵最合适的条件为:28℃、pH 7.5的黄豆饼粉浸出液1%,葡萄糖10g,NaCl 2.5g,CaCO32g,蛋白胨3g,蒸馏水1 000mL的培养液中以170r/min的速度振荡培养4d。  相似文献   

14.
发酵技术研究是探索冬虫夏草开发利用的重要途径。近年来相关的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包括对冬虫夏草发酵无性型菌株的鉴定及筛选、液体发酵工艺的优化、固体发酵技术的开发和发酵产物的评价及应用等。就上述研究中取得的进展进行综述,并以近十年的进展为重点。  相似文献   

15.
何玲  杨公明 《北方园艺》2011,(4):179-181
以芹菜为原料,选用自然和接种发酵处理,测定发酵后有机酸的变化。结果表明:敞口发酵含有酒石酸,并且醋酸含量高;密闭发酵不产生酒石酸而含有苹果酸,醋酸含量低;接种发酵与自然发酵相比,发酵速度快,产生的酸含量高,但产醋酸少。  相似文献   

16.
以速冻蓝莓为原料,通过对冻藏和常温蓝莓汁发酵进行比较,研究菌种及接种量、发酵温度、澄清方法,确定最佳工艺。结果表明:经冻藏处理的蓝莓与新鲜果实发酵的果酒品质没有太大区别。采用果酒酵母3#,接种量3%,主发酵温度控制在10-15℃,发酵时间12d,硅藻土用量为2.5%时,能生产出优质的蓝莓酒。  相似文献   

17.
分别在芦笋汁中加入菠萝、草莓、苹果、酿酒葡萄等,进行芦笋混合发酵酒的研制,分析理化指标及感官指标.结果表明:采用草莓与芦笋混合发酵所得芦笋酒质量最好,草莓添加最佳比例为芦笋浆∶草莓=8∶5.  相似文献   

18.
冬虫夏草深层发酵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通过时冬虫夏草菌(CordycepsSinensis)的深层发酵条件如pH、培养温度、接种量及转速的探讨及对深层发酵培养基碳氮源和无机盐的筛选,确定了其深层培养所需条件及最佳碳氮源和无机盐。实验结果表明:冬虫夏草菌深层发酵的最适培养条件应为24℃、200r/min、pH5.0左右,接种量5~15%,菌丝生长的最佳碳源为葡萄糖,最佳氮源为蛋白和氨基酸复合粉,最佳无机盐为磷酸二氢钾、硫酸镁和氯化钙。  相似文献   

19.
不同发酵方式制备的小麦草蘑菇培养料的质量及蘑菇的产员有较大的差异。试验结果表明,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室内二次发酵的培养料比室外一次发酵的增产40.8%;室外堆制发酵翻堆两次后,改小堆进行空心发酵的培养料比室外一次发酵的增产33.8%,其增产幅度同室内二次发酵的较为接近,且耗资少,省工简便。  相似文献   

20.
饶志明 《果树学报》2000,17(1):31-34
柑橘皮渣经石灰水浸泡、中和、过滤,提取液用微生物发酵法再经分馏而获得乙醇。此产 品经GC等分析达到A.R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