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近年来,云南省数万公顷云南松林被纵坑切梢小蠹毁损,选取滇中地区石林县长湖及宜良县小白龙云南松蠹害林区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纵坑切梢小蠹蛀干期不同阶段抽样伐树调查,对纵坑切梢小蠹蛀干期危害特点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
混交林对云南松纵坑切梢小蠹的抗虫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岳锋  冯丹  周希伟  杨斌 《广东农业科学》2011,38(1):85-86,110
在云南省纵坑切梢小蠹危害严重的地区,通过调查云南松与板栗、油杉、华山松、旱冬瓜、麻栎等树种以块状混交、行间混交、株间混交的混交林,研究纯林和不同混交林对纵坑切梢小蠧的抗虫性.结果表明:与纯林相比,混交林对纵坑切梢小蠧的抗性强;云南松与板栗、华山松混交林抗虫性好;不同混交方式的抗虫性,株间混交最好,行间混交次之,块状混交较差.  相似文献   

3.
纵坑切梢小蠹在云南松上的繁殖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由于云南不同的气候、寄主和环境特点,纵坑切梢小蠹在云南松上出现许多与在苏格兰松上不同的繁殖特点.在云南,纵坑切梢小蠹通常侵入云南松活立木干部繁殖,梢受害程度较重的云南松被选择作为繁殖材料的机率较大.11月至次年5月为该小蠹蛀干繁殖的主要时期,其中1月中旬和3月中旬为转干的峰期,28.2的成虫在这2个时期转干,蛀干多从大枝及树干上部开始逐步往下,2.6~5.5 m为侵入孔较为集中的树段,72.7的侵入孔分布在这一区域.在试验条件下,10的雌虫没有蛀坑道产卵,35的雌虫蛀一个坑道,55的雌虫蛀2个以上坑道,坑  相似文献   

4.
采用人工接种、林间调查等方法,研究纵坑切梢小蠹蛀梢危害对云南松生长和抗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受害梢率在20.0%以下时,蛀梢危害对云南松的生长和抗性无明显影响。但当受害梢率高于20.1%后,云南松的高、径生长随受害梢率的增加而降低,蛀干成功率则随受害梢率的增加而增高。  相似文献   

5.
云南松纵坑切梢小蠹驱避作用测定方法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自行设计的滤纸测定法、Y形玻璃管测定法、自制嗅觉仪测定法、驱避玻璃盒测定法和圆底玻璃缸测定法对云南松纵坑切梢小蠹驱避剂的生物测定方法进行了探索。结果发现,采用圆底玻璃缸测定法小蠹虫能在寄主植物和非寄主植物之间较快而准确地选择寄主植物,此法适用于小蠹虫驱避剂的测定,而采用其他4种测定方法,小蠹虫不能准确、快速地对测定物作出选择,故不宜用作小蠹虫驱避剂的测定。  相似文献   

6.
云南纵坑切梢小蠹是一种重要的林业害虫,对其进行有效的监测和防治对林业发 展和环境 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利用植物的挥发性化学物质对其进行监测和防治的方法 受到人们 的广泛关注。针对云南纵坑切梢小蠹,综述了云南松挥发性化学成分的研究现状及利用 各种挥发 性成分诱集云南纵坑切梢小蠹的研究进展,同时简要介绍了国内外其他地区利用植物挥 发性化学 物质监测和防治小蠹类害虫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得到的薄荷、青蒿、紫苏、蓝桉、香樟、柑橘、藿香和石菖蒲8种植物精油对云南松纵坑切梢小蠹成虫的驱避活性.室内生物测定结果表明,薄荷油对云南松纵坑切梢小蠹成虫的驱避活性最强,其10倍、40倍和160倍丙酮稀释液对云南松纵坑切梢小蠹成虫的驱避率分别为100%,100%和96.55%;持效期最长,其40倍液处理松梢后24h,48h和72 h的驱避率分别为100%,95.51%和84.13%.  相似文献   

8.
利用粉拟青霉防治纵坑切梢小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粉拟青霉的菌剂毒力及防治纵坑切梢小蠹的效果和使用方法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粉拟青霉防治纵坑切梢小蠹蛀梢期成虫平均死亡率78.8%,蛀干期成虫平均死亡率78.1%。说明粉拟青霉是一种高效的微生物杀虫剂,有待深入开发、适量生产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综述了云南松纵坑切梢小蠹的发生状况及危害,暴发成灾的原因、防治措施及方法.  相似文献   

10.
对昆明市西山林场云南松纵坑切梢小蠹的危害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从林场森林资源特点、气候因子、立地条件以及林分状况等方面探讨了云南松纵坑切梢小蠹发生危害的原因,并根据云南松纵坑切梢小蠹的生物学及生态学习性,从监测检疫、营林措施、生化防治等方面提出了综合治理措施,以期为云南松纵坑切梢小蠹的科学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云南半帚孢 (Leptographiumyunnanense)是云南松纵坑切梢小蠹携带的一种主要的病原性伴生真菌 .以PD培养液对该菌进行培养 ,培养滤液即毒素原液中蛋白部分具致病活性 ,在冷藏及室温条件下 ,该毒素能较长时间 (2 0~ 40d)保持致病活性 (即能在寄主树木上形成一定长度的韧皮反应区 ) ,随着温度的升高 ,其活性逐渐丧失 ;在 6 0℃时 ,该毒素仍可保持一定的活性 ,而在超过 80℃时 ,则完全丧失其活性 .毒素原液pH值为 5 1,渗透势为 - 12 0kPa ,经试验确定毒素原液的毒性非溶液的酸度或渗透势所致 ,从而表明该菌培养液中存在具致病活性的毒素物质 .  相似文献   

12.
云南松林分状况与松纵坑切梢小蠹危害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云南省3个蠹害区的观测研究,证实云南松林分自身状况与松纵坑切梢小蠹危害关系密切。就云南松个体而言,根据林木生长分级标准,松小蠹主要危害被压木及濒死木,很少危害优势木及亚优势木;就林分整体而言,同一山体的东坡和南坡林分的蠹害程度重,西坡和北坡林分的蠹害程度轻。林缘蠹害程度明显高于林内;林分郁闭度与蠹害指数呈负相关,郁闭度越低蠹害越严重。研究证实,松小蠹有明显的趋光行为,即阳坡林分、林缘、低郁闭度林分容易遭受松小蠹侵袭。  相似文献   

13.
云南松蠹害林分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6~2000年对滇中地区路南长湖及宜良小白龙两个云南松蠹害林区的各847株样树进行了跟踪调查.调查初期两样地在树木长势和蠹害程度上存在明显差异,长湖样地树木长势逊于小白龙,蠹害程度轻于小白龙.4年来两样地的蠹害发展极不一致.长湖样地云南松健康木比例下降12.6%;云南松受纵坑切梢小蠹蛀害致死466株,死亡率55.0%,蠹害未得到控制.小白龙样地云南松健康木比例增加29.7%;云南松受纵坑切梢小蠹蛀害致死219株,死亡率25.9%,蠹害有所控制.研究结果表明树木长势与蠹害发生及其程度直接相关,树木长势影响蠹害的发展过程,蠹害的发展制约树木长势的增强、  相似文献   

14.
云南松和华山松在感染纵坑切梢小蠹伴生菌———云南半帚孢后,体内与抗病性相关的过氧化物酶(PO)、多酚氧化酶(PPO)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活性均明显升高 云南松自身的抗性酶活性较华山松的小,在感染后,酶活性的增加较弱,持续时间也较短,在感染的最初7d酶活性增加迅速,而后活性增加趋于平缓;华山松自身的酶活性较大,感染后增加的幅度较大,比云南松迅速,且在试验期内一直持续增加 因此,总体上,云南松的抗性较华山松的弱 这也是云南境内云南松蠹害严重,而华山松蠹害轻微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以石林县黑龙潭片区常受云南切梢小蠹危害的云南松为研究对象,人工调查120株云南松冠层枯稍率,并记录其坐标位置。利用无人机搭载高光谱成像仪采集研究区云南松高光谱数据,根据样本位置提取其冠层光谱反射率,分析冠层光谱,并利用小波变换法提取了16个光谱特征。基于样本冠层枯稍率与光谱特征数据,采用BP神经网络法训练分类诊断模型,以此作为研究区云南切梢小蠹对云南松危害程度分类诊断模型。利用无人机搭载LiDAR系统采集研究区云南松LiDAR数据,根据归一化切割方法,对云南松单株树冠进行分割提取,将分割提取结果与高光谱数据融合提取单株云南松冠层光谱。最终利用训练好的诊断模型分类诊断研究区云南松受云南切梢小蠹危害程度并将结果可视化。结果表明:共分割提取出11029株云南松,分类结果为健康10142株、轻度危害490株、中度危害266株、重度危害131株。选用120株样本对分类结果进行精度验证,总体分类精度为90.83%,分类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16.
石蜡乳液浸渍云南松材的燃烧性能及吸湿吸水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阻燃型石蜡乳液对云南松木材进行常压浸渍处理,用氧指数和烟密度评价浸渍材的燃烧性能,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探讨阻燃剂的作用机理,并进行抗流失性和吸湿吸水性的测试。结果表明,普通石蜡乳液浸渍可使松木从可燃材料降等为易燃性材料,而阻燃剂的加入可以显著降低石蜡乳液浸渍材的可燃性;红外光谱测定结果表明,阻燃型石蜡乳液中的阻燃物质可能与木材纤维素发生了氨基取代和酯交换反应,使得-NH2接枝到呋喃分子上,硼、磷元素可能以硼酸酯和磷酸酯的形式载于木材上;抗流失试验表明,阻燃型石蜡乳液浸渍存在流失,但30 d的抗流失性试验不影响浸渍材的燃烧等级;石蜡乳液浸渍材的吸湿性和吸水性也有显著降低,但阻燃剂加入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系统地研究了105个欧亚种葡萄品种和7个种内杂(自)交组合并1029株F_1的霜霉病抗性。结果表明,欧亚种葡萄品种间的霜霉病抗性存在着显著差异,根据其抗病性水平,可将供试品种分为3大类;在所有的自交和杂文组合的后代群体中,都存在着一些抗病植株。由于欧亚种葡萄品种及其自(杂)交后代的霜霉病抗性都呈连续分布,可以认为其抗性受多基因控制,而且在寄主群体中存在着微效抗病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