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目的]为成功饲养孟加拉虎积累经验。[方法]2005年12月至2006年8月,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和全事件取样法,对云南省野生动物园内繁殖期4号雌虎行为的时间分配进行了研究。[结果]繁殖期不同阶段雌虎白昼行为时间分配存在明显差异。发情交配期孟加拉虎的卧息、走动和其他行为多于妊娠期,发情交配期孟加拉虎的睡眠少于妊娠期;哺乳期母虎哺乳所占时间最多,其次是走动和卧息,而睡眠、摄食及其他行为(包括饮水、排尿、排粪、修饰、嗅闻、站立等)最少。[结论]繁殖期不同阶段孟加拉虎的各种行为均有所变化,而行为的变化与雌虎在繁殖期各阶段的特殊生理有关。 相似文献
3.
笼养蓑羽鹤繁殖期的行为时间分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两组笼养蓑羽鹤(Anthropoides virgo)繁殖期行为时间分配的初步观察表明:笼养蓑羽鹤繁殖期行为呈日节律变化,各种行为所占比例依次为休息行为31.7%、取食24.0%、理羽17.4%、游走12,5%、警戒9.4%、繁殖5.0%。繁殖各期行为时间分配存在显著差异,繁殖后期行为时间分配受中期繁殖活动影响;繁殖期行为时间分配的性别差异总体不显著,温度和天气因素对笼养蓑羽鹤繁殖期的时间分配具显著影响。笼养蓑羽鹤繁殖期的行为时间分配与野生鹤类有较大差别,呈现出蓑羽鹤时笼养条件下适应环境因子变化的综合表现。 相似文献
4.
火烧及湿地注水后扎龙丹顶鹤孵化期行为的时间分配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2002年的4月~5月份,于扎龙自然保护区被严重火烧后注水的大面积湿地上,用扫描取样法对6对丹顶鹤(Grus japonertsis)的孵化行为进行了观察记录,结果表明:在孵化期内,丹顶鹤孵化行为所占的比例最高(47.84%),其次为觅食(27.77%),再次为警戒(15.59%),游走和静栖等其它行为所占比例较小;野生丹顶鹤的警戒行为(18.84%)所占比值明显高于半散养丹顶鹤的警戒行为(12.34%),而孵化和觅食行为要低于半散养丹顶鹤;营巢于芦苇沼泽中的丹顶鹤,花费在孵化(48.92%)和觅食(29.16%)行为上的时间要高于在苔草沼泽中营巢的丹顶鹤(分别为46.73%和26.63%),而花费在警戒(13.18%)行为上的时间却明显低于在苔草沼泽(17.93%)中营巢的丹顶鹤。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圈养狼的行为时间分配和活动规律。[方法]选取哈尔滨北方森林动物园的4对圈养狼为研究对象,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和全事件取样法对其行为时间分配和活动规律进行研究。[结果]圈养狼昼间行为时间分配中,卧息所占比例最多,为49.38%;其次是运动和站立,分别为23.35%和17.73%;其他行为占9.54%。昼间运动和卧息均有2个高峰期,卧息的高峰期在9:30~12:40和15:30以后,运动的高峰期在8:10~9:20和12:50~15:20,而取食仅在14:00左右有1个高峰期。不同性别圈养狼的活动规律基本相似。[结论]圈养狼与野生狼在行为时间分配和活动规律上既有相似之处,又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6.
黑水鸡非繁殖期行为时间分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9月~2010年3月,对南京方山生态公园湿地内野生黑水鸡〔Gallinula chloropus(Linnaeus)〕非繁殖期间的行为生态进行观察。野外观察表明,黑水鸡在行为类型的时间分配中,觅食行为占68%,游泳行为占19%,修饰行为占9%,其他行为占4%。春秋季的觅食高峰在每天10:00~12:00,冬季的觅食高峰向后推迟1 h。春秋季的游泳高峰在14:00~15:00,冬季的游泳高峰在7:00~8:00。春、秋、冬三季返巢前觅食行为和修饰行为时长均无明显差异。春季其他行为高峰出现在15:00~17:00。 相似文献
7.
8.
白枕鹤春季迁徙行为时间分配及活动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2年4~5月,在黑龙江省长林岛自然护保区对白枕鹤春季迁徙期的各种行为活动节律及时间分配进行了实地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白枕鹤在春季迁徙期的各种行为具有较强的规律性。觅食、游走、警戒、静息是白枕鹤的4种主要行为,所占的时间分配百分比分别为75、05%、13、00%、6、78%、2.46%。早晨5:50~8:00和中午12:00~15:00是白枕鹤的觅食高峰期。静息行为与觅食行为节律成反向关系变化。呜叫、理羽、求偶、交配和打斗行为节律在一天中没有多大变化。 相似文献
9.
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及可操纵试验法研究人为干扰前后不同群体丹顶鹤(Grus japonensis)的行为变化.结果表明,丹顶鹤在春季对人类干扰具有耐受性并表现出适应性.人为干扰对3种小群体丹顶鹤有不同影响,不同时期的丹顶鹤对人为干扰的耐受性有所差别.建议保护区在春季适时禁止放牧、控制捕鱼、控制放火烧荒等人为干扰活动;在保护区内尽量减少人为景观的建设,控制进入保护区的游客人数,合并或迁出人口较少的自然村屯.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白头鹮鹳(Mycteria leucocephala)行为时间分配,并初步探讨其活动节律。[方法]采用瞬时扫描记录法对贵州森林野生动物园救护的4只珍稀白头鹮鹳进行观察,观察时段为07:00~17:00,有效观察时间100 h。[结果]休息[(52.56±11.06)%]和清理[(26.88±5.55)%]是白头鹮鹳夏季最主要的行为;活动[(11.63±6.33)%]、警惕[(3.98±2.35)%]、取食[(2.75±2.92)%]、其他行为[(2.21±1.62)%]较低。休息出现峰值时段为07:00~08:00和16:00~17:00;清理与活动峰值分别出现在08:00~09:00和11:00~12:00。建议经常改变环境丰度,以减少白头鹮鹳的休息行为,增加活动、觅食和梳理等行为。[结论]该研究结果可为白头鹮鹳在笼养条件下的饲养管理、放归野外和保护等提供基础信息。 相似文献
11.
笼养大鸨繁殖行为的时间分配和活动节律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利用全日制、瞬时扫描法对哈尔滨动物园2000年笼养大鸨(Otis torda)繁殖季节行为进行了观察,其繁殖期行为的日时间分配为:雌鸟,休息35%、游走38%、警戒18%、取食6%、理羽3%;雄鸟,炫耀38%、休息27%、游走13%、警戒12%、取食6%、理羽4%。大鸨日活动的节律性显示:一天有早晚两个活动高峰,休息主要集中于中午,休息所占的时间比例较大,这与野外大鸨的取食所占用的时间较大的时间分配模式产生了一定的差异。雌、雄鸟在游走和炫耀的时间分配上存在显著差异,其它行为无明显的性别差异,而且雌鸟对雄鸟的求偶、炫耀常常表现出不配合性,这可能是因为笼养条件的空间小、环境干扰较多引起的。天气对大鸨的行为有影响,对雄性大鸨的游走和炫耀行为有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12.
散放丹顶鹤的繁殖行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对散放条件下丹顶鹤繁殖行为的观察,掌握了其交配、筑巢、产卵、孵化、育雏等生态习性。观察表明:在繁殖期的开始日期、雏鸟成活率、迁行徒、针对人的防御行为和巢址选择等5个方面,散放丹顶鹤与野生丹顶鹤的行为存在显著不同。 相似文献
13.
丹顶鹤与白枕鹤语图结构分析及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Avisoft SAS-Lab软件对采自哈尔滨北方森林动物园和扎龙自然保护区的笼养丹顶鹤(Grusjaponensis)和白枕鹤(Grus vipio)的鸣声,即繁殖期对鸣、日常短鸣及幼鸟鸣声进行了语图结构分析,对丹顶鹤和白枕鹤的同源声音进行比较发现,它们的对鸣、日常短鸣及幼鸟的鸣声都具有显著的差异:白枕鹤对鸣的单音节持续时间较丹顶鹤短;丹顶鹤日常短鸣的持续时间较长,频率较高。对于幼鸟鸣声,则是白枕鹤幼鸟鸣声持续的时间更长,频率更高。 相似文献
14.
笼养大鸨繁殖不同时期行为时间分配及活动节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4月到8月,采用瞬时扫描法对长春动植物公园两对繁殖良好的大鸨的繁殖行为时间分配和活动节律进行了研究,并利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了不同性别大鸨繁殖前后期行为的性别差异,以及相同性别的大鸨在繁殖的不同时期的行为差异。结果表示:大鸨繁殖期的各种行为活动具有一定的时间分配和日节律,取食行为多发生在上午和下午的中间时段,炫耀、孵化多在早晨和傍晚,而中午的大部分时间处于休息状态。繁殖前期,大鸨的行为主要表现为静立、趴卧和游走,雌雄大鸨的这3种行为分别占全部行为的80.63%和66.34%;到繁殖后期,雌鸨各种行为的时间分配发生了较大变化,90.41%的时间都在坐巢孵卵,孵化、采食、警戒行为有明显的节律,而雄鸨的静立、趴卧和游走3种行为仍占较大的比例(59.23%)。研究同时表明,大鸨繁殖时期,各种行为所占的比例不仅存在着一定的性别差异,而且同一性别个体的各种行为所占的比例在不同的繁殖阶段(繁殖前期和繁殖后期)也有很大变化。 相似文献
15.
扎龙湿地恢复初期丹顶鹤孵化期觅食生境选择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2002—2005年3—5月,在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通过定点观察法、样方法、因子测定法等对丹顶鹤孵化期的觅食生境选择进行了研究,旨在为积累濒危鸟类繁殖生态学的基础资料。研究结果表明:孵化期丹顶鹤对觅食生境的选择具有特异性和非随机性,警戒因子、食物保障因子和生境类型是其觅食生境选择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16.
2007年10月至2008年4月在海南大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文昌保护站,采用焦点动物取样法和全事件取样法逐日观察了海南坡鹿的昼间行为节律。结果表明,坡鹿在晴天有2个摄食高峰,雨天则出现4个摄食高峰;晴、雨天均出现2个反刍高峰与2个休息高峰,1个移动高峰。Mann-Whitney UTest法统计检验结果表明,在晴天,雄性坡鹿和雌性坡鹿反刍行为差异显著(P<0.05),休息与移动行为差异极显著(P<0.01),摄食和其他行为差异不显著(P>0.05);在雨天,雄性坡鹿和雌性坡鹿摄食、反刍、休息、移动和其他5个类型的昼间行为差异均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