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蒜保鲜贮藏与加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简易贮藏。①挂藏。将收获后的大蒜暴晒2~4天,或在烘房内(温度30—40℃,相对湿度50%~60%)快速干燥鳞茎,使之进入休眠期。然后进行挑选(也可在干燥前进行),剔除有机械损伤和病虫害的蒜头。每40个蒜头编成1辫,挂在通风良好的屋檐下或其他地方贮存,此期间应注意不要使蒜头受潮或雨淋。②架藏。选择通风良好、干燥的室内场地(有通风设备的场所更好),  相似文献   

2.
贮藏大蒜应在叶片开始变黄且晴天时采收,收获时先将大蒜下面的土壤刨松,使植株易从土中拔出,将拔出的大蒜堆成堆,用蒜叶盖蒜头晒2~3天或更长时间,待蒜秸开始萎蔫时,剪去根瓣或叶茎,将蒜头放入筐内.收获后最好曝晒或人工干燥,创造3O℃以上高温,50%左右相对湿度,以加速蒜头干燥,促进休眠,利于贮藏.  相似文献   

3.
1.挂藏法 收获后的大蒜,先在田间暴晒2~4天,或在烘房内(控温30~40%,相对湿度50%~60%)进行快速干燥其鳞茎,使之进入休眠期。干燥后的大蒜需进行挑选(也可在干燥前进行),剔除机械伤和病虫害的蒜头。  相似文献   

4.
1.贮藏条件果皮较厚、果肉致密、心室少、干物质含量高、抗病性强的番茄品种较耐贮藏,不同成熟度的番茄其贮藏期相差较大,以绿熟期或微熟期采收为宜。贮藏适温为11℃~13℃,相对湿度为85%,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均为2%~5%。2.贮藏方法(1)石灰水贮藏法先配好5%的石灰水,并通入二氧化硫气体,使溶液的pH值达到6,然后将番茄全部浸入封闭容器,可贮藏60天,好果率达98%左右,但食用前要用6%的双氧水浸泡24h,清水冲洗干净即可。此法适于小规模贮藏。(2)冷库贮藏法将库温控制在11℃~13℃、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85%左右为宜。夏季主要是防暑降温,白…  相似文献   

5.
利用IBPGR的"双15"(温度15℃、相对温度15%)干燥葙,将水稻、花生、小麦、兰豆、绿豆等种子进行"双15"干燥处理,分别在-1℃和-10℃两个低温干燥库贮藏149个月后检测,水稻含水量均比干燥前降低38.2%,发芽率保持在84%~96%,年降速率0.247%;未经"双15"处理进入同样低温干燥库贮藏的稻种最高年降速率3.05%;兰豆、小麦、绿豆种子在-1℃和-10℃两个低温干燥库贮藏含水量分别比干燥前降低44.67%、44.0%,发芽率为74%~93%,年降速率0.467%;花生种子在-1℃和-10℃两个低温干燥库贮藏含水量分别比干燥前降低41.5%、44.6%,发芽率为73%~92%,年降速率0.133%.作物种子含水量、发芽率的年降速率不同,豆类较大,水稻次之,花生较小,其下降值介于0.242%~0.54%和0.133%~0.467%之间.作物种子贮藏年限与发芽率呈极显著相关.表明作物种子资源用"双15"干燥处理后再低温贮藏可行.  相似文献   

6.
不同类型种子超干贮藏的最佳含水量范围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小麦、大豆、大葱种子为材料,进行超干贮藏适应性研究,确定种子超干贮藏的最佳含水量范围.将种子干燥至5%以下含水量进行超干贮藏,通过发芽试验检测超干贮藏效果;将不同含水量的种子置于常温、高温老化条件下贮藏后检测发芽力、活力变化,确定种子贮藏的最佳含水量.结果表明,3种类型种子都表现为5%以下含水量贮藏好于常规水分贮藏,并且适度超干(3.0%~4.0%)好于极超干(2.3%以下).常温下小麦种子超干贮藏的最佳含水量范围为2.6%~7.0%,大豆种子为4.2%~5.1%,大葱种子为2.2%~3.5%;高温(45℃)下超干贮藏的最佳含水量范围小麦为2.8%~5.0%、大豆为3.5%~4.2%、大葱为1.4%~5.0%.种子超干贮藏的最佳含水量范围因种子类型和贮藏温度而不同,油脂种子最佳含水量范围低于蛋白质类和淀粉类种子.  相似文献   

7.
不同贮藏条件对驼绒藜种子寿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同含水量驼绒藜种子在室温、4~5℃和-18℃条件下贮藏4年,适度超干处理能延长种子的贮藏寿命。室温和低温下贮藏11个月后,超干燥(MC 5.28%~3.89%)和低温种子的丙二醛(MDA)含量明显地低于未超干燥种子(MC7.47%);而种子活力、脱氢酶活性和抗氧化酶POD和CAT的活性均显著地高于未超干燥种子。室温下贮藏48个月后,超干种子(MC 4.84%~3.41%)的活力与低温贮藏种子同等水平。超干燥贮藏下,在一定时期内驼绒藜种子活力保持较高水平;对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是提高超干燥种子耐贮藏性的生理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柿子贮藏和脱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柿子贮藏  柿子采收后很快成熟,果肉逐渐变软,不利于贮藏和运输。因此,首先选择相对耐贮藏的优良品种,如河北的莲花柿、大盖柿,山东的牛心柿、镜面柿,北京的南口柿等。同时柿子采收后,注意选择质量好、肉质硬的果实,并将粗硬的果柄截短,以免在贮藏过程中互相扎伤。常用的柿子贮藏方法如下:1.1 冻 藏  冻藏是我国华北一带普遍采用的柿子贮藏方法。  在干燥平地上挖几条平行沟,沟宽30~35 cm,深30~40 cm,长度因贮藏量和地面而定(不宜太长),沟底铺7~10 cm厚的玉米秸秆或高粱秸秆(做成帘子亦可)。霜冻后,将…  相似文献   

9.
王桔红  王旭  陈文 《中国农学通报》2017,33(34):120-123
为探查药用植物假马鞭(Stachytarpheta jamaicensis)种子破除休眠的贮藏方法以及萌发的最佳温度条件,将假马鞭种子分别进行30 天的室温干燥贮藏、15℃湿润贮藏、4℃低温层积和0℃冰冻贮藏后,测定其萌发率;种子在6 个温度梯度(15、20、25、30、35、40℃)、12 h 光照/12 h 黑暗条件下培养,观测其萌发率和萌发进程。结果表明:假马鞭种子具有较高活性(92%),初始萌发率为10%~49.3%;经过室温干燥贮藏、15℃、4℃湿润贮藏的种子,在变温(25℃/15℃)培养下其萌发率分别达到55.3%、70%和56.7%,经0℃冰冻贮藏后萌发率降低至9.3%;假马鞭种子对6 种培养温度显示出不同的响应,在30℃和35℃培养下,萌发开始时间较早(1~7 天),累积萌发率不足20%;在20℃和25℃培养下,萌发开始时间较晚(7~11天),累积萌发率分别达到72.7%和56%。假马鞭种子具有中度生理休眠,经过室内干燥贮藏、15℃湿润贮藏和4℃层积可以破除种子部分休眠,获得较高萌发率,种子达到最高萌发率(70%)的最佳贮藏条件是15℃湿润贮藏、变温培养(25℃/15℃);未经贮藏处理的种子达到最高萌发率(72.7%)的培养温度是20℃。  相似文献   

10.
沈莉 《保鲜与加工》2010,10(3):29-29
此法简单易行,贮藏期间不倒动,管理粗放。采收后的大蒜经充分晾晒后,便可选种、编辫。每50头一辫。两辫一挂,不合规格的蒜头也应分等级编辫,以便上市或食用。大蒜编辫以后,还要晒蒜辫,让其充分干燥。晾晒时。要防雨、防潮、防热、防磕碰。大蒜编辫晒干以后,量少可挂在屋檐下,若量大时,要搭蒜棚挂起。注意遮荫、防雨、防潮、防热、通风,立冬以后天气寒冷时,下架移到贮藏室,注意通风,并随天气变化增减通风量。整个冬季要尽量减少搬动以免碰伤。贮藏室温度保持0℃左右,防止温度过高所导致的呼吸作用增强、养分消耗、蒜头发芽、变软、发黄,或温度过低,造成冻害。  相似文献   

11.
水稻种子安全越冬,首先要具备两个重要条件:一是种子含水量低于14%,二是贮藏场所要求凉爽干燥。适于我省应用的稻种贮藏方法有以下两种。 1 仓库贮藏 这种贮藏法适于含水量较低(14%以下)的种子,阿在仓库内散装成堆贮藏,也可袋装(种子数量少、品脚数量多、特殊的优良品种等均可袋装)贮藏。入库贮藏的前途时种子充分干燥,仓库条件要好。……  相似文献   

12.
翁玲  毛培胜 《种子》2012,31(12):35-42
以鸭茅(Dactycis glomerata L.)、纳罗克非洲狗尾草(Setaria sphacecata cv.Narok)种子为研究对象,采用变色硅胶作干燥剂对牧草种子进行吸湿干燥,获得含水量为4.5%、3.5%和2.5%的超干种子,各水分样品分别置于常温和低温(0~-5℃)下用铝箔袋密封贮藏1年。对贮藏前后的牧草种子分别进行幼苗生长测定、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脱氢酶活性以及丙二醛含量测定,分析比较贮藏前后牧草种子各项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确定牧草种子贮藏适宜的超低水分值和温度条件。结果表明:2种牧草种子均可确定常温贮藏和低温贮藏的超低水分值,且种间存在差异。初步认为:鸭茅常温贮藏适宜的超低水分值为3.5%,低温贮藏适宜的超低水分值为2.5%;纳罗克非洲狗尾草常温贮藏适宜的超低水分值为4.5%,低温贮藏适宜的超低水分值为3.5%。贮藏1年后,对所选4.5%、3.5%、2.5%3种超低水分种子不同温度贮藏条件下测定的POD,CAT,SOD,TTC活性升高或保持原有活性,而MDA含量减少,说明2种牧草种子能够进行超干贮藏,且能够保持较高的种子活力。  相似文献   

13.
1.山楂贮藏的适宜条件温度要求-2℃~0℃,相对湿度90%~95%(贮藏温度为2℃~4℃时湿度要求85%~90%)。气调贮藏时,氧气的体积分数为7%~15%、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为5%~10%。2.山楂产地贮藏应注意的问题(1)选用耐藏性较强的品种贮藏一般来说,  相似文献   

14.
中国特有珍稀植物伯乐树种子的类型和贮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伯乐树(Bretschneidara sinensis)是我国特有的单种科植物,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本试验研究了伯乐树种子的类型和贮藏方法,结果表明:伯乐树种子对脱水敏感,当相对失水率大于50%后即丧失萌发能力,但对低温(4~5℃)并不敏感,属于典型的中间性种子.低温下一定湿度的沙藏(含水率8%~12%)优于其它贮藏方法,但并不能长期在低温下贮藏,最长的贮藏时间也仅为1年左右.说明伯乐树种子为短命型种子,每年需采集新的种子以补充种子库.  相似文献   

15.
标样种子是室内种子纯度检验的实物标准,一份良好的(形态特征典型一致、生活力强)标样如果得不到妥善保存,将会导致标样失真、生活力降低,进而为种子纯度检验带来困难. 标样种子的贮前选择及处理根据不同作物品种的特点,选择具有本品种植物学特征、遗传性状典型一致、籽粒饱满、健康完熟及生活力强的干燥种子作为标样,然后对标样种子进行清选,除去杂质、不完善粒及带毒带菌种子,并通过人工低温(40℃以下)干燥或自然风干,把标样种子的含水量控制在安全含水量以内,从而延长其贮藏寿命.贮藏方法有:  相似文献   

16.
(1)玉米贮藏时,其含水量必须严格控制在10%以下. (2)贮藏时,必须将玉米清理干净.入仓或入缸时要用吹风设备将杂质、尘土去掉.  相似文献   

17.
通过比较普通开放式贮藏、0~4℃冷冻贮藏和硅胶干燥贮藏条件下的凤仙花种子的活力和细胞膜完整性的变化,发现硅胶干燥贮藏能保持凤仙花种子较高的活力,是一种理想的贮藏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不同贮藏方式对鲜食核桃在贮藏过程中品质的影响,以“清香”核桃鲜果为试材,分别采用青果贮藏((0±1) ℃、相对湿度70%~80%)、去青皮的湿果贮藏((-7±1) ℃、相对湿度70%~80%)及湿果真空贮藏((-7±1) ℃、相对湿度70%~80%)3种方式贮藏,每15 d对其品质指标进行观察测定。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所有贮藏方式处理的鲜食核桃的感官品质和营养成分均呈一定的下降趋势。其中,青果贮藏能较好地保持核仁的含水量,维持粗脂肪、蛋白质及可溶性糖含量的稳定性,贮藏后种皮色泽较好,核仁容易剥皮、风味较好,但果壳容易产生霉变;湿果贮藏和湿果真空贮藏可以减轻鲜核桃的霉变,延长了鲜核桃贮藏期,但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湿果贮藏核仁水分散失较快,粗脂肪、蛋白质及可溶性糖含量变化较大,使得种皮色泽降低,核仁剥皮困难、风味下降。  相似文献   

19.
水稻种子室温贮藏的适宜含水量及其生理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群文  辛霞  陈晓玲  刘旭  卢新雄 《作物学报》2012,38(9):1665-1671
测定在南昌室温贮藏9年的含水量为10.6%、7.0%、6.0%、5.0%、4.0%和3.0%的水稻种子的种子生活力和活力、浸出物电导率, 以及胚中抗氧化酶活性、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 以期了解水稻种子在室温贮藏条件下的适宜含水量及其生理基础。结果表明, 含水量为5.0%~6.0%的种子在室温贮藏9年后发芽率仍高于50%, 其他含水量种子的发芽率均显著低于50%, 可认为5.0%~6.0%是室温贮藏的适宜含水量。适宜含水量贮藏9年的种子吸胀12 h后, 胚中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含水量种子, 与在-18℃贮藏9年的种子(对照)相比, 活性相当或下降幅度最小;谷胱甘肽还原酶(GR)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变化不显著。表明在适宜含水量下保持较高的APX和CAT活性, 可能是延缓种子生活力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而种子浸出物电导率和胚中MDA含量等未表现出与种子生活力和含水量之间有显著相关性。此外含水量3.0%水稻种子的生活力和活力显著低于其他含水量水平的种子, 表明过度干燥会产生干燥损伤。  相似文献   

20.
不同贮藏条件对贵州小桐子花粉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亚军  贺红早 《种子》2012,31(5):88-90
为了实现贵州小桐子花粉的长期贮藏,实现小桐子的高产、稳产,采用TTC法测定花粉活力、培养液培养测定花粉萌发率,研究了室温(20℃)、室温干燥(20℃)、低温(4℃)、低温冷冻(-20℃)及超低温真空冷冻(-80℃)5种贮藏条件对小桐子花粉活力及萌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20℃室温贮藏和20℃室温干燥贮藏条件下保存的花粉活力及花粉萌发率仅能维持20d和30d,4℃低温可以贮藏60d,-20℃低温冷冻可以贮藏180d,-80℃超低温真空冷冻条件下贮藏360d后,花粉活力可以保持48.62%,花粉萌发率还可以保持45.33%,完全可用于花粉贮藏和种子小年时的人工辅助授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