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以孟加拉粉大蕉茎尖为外植体,探讨了不同培养因素、培养方式对试管苗诱导、增殖的影响;同时,还探讨了3种VA菌根真菌对试管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茎尖在以MS无机盐+4mg·L-16BA+0.5mg·L-1NAA+0.5mg·L-1VC+8mg·L-1Ad的固体培养基中诱导最好;横切方式培养芽再生率高达80.33%,平均每片再生9.66个芽;VA菌根真菌光壁无梗囊霉、苏枋兰球囊霉、摩西球囊霉均可侵染试管苗,促进了试管苗的生长,接种株的株高增高了11.8-18.5cm.  相似文献   

3.
热带大蕉采后系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明  刘晓辉  梁火娣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8):5422-5422,5438
通过比较试验研究了大蕉采后呼吸强度、催熟、护色及果酱加工的表现。结果表明,同期采收、成熟度一致的大蕉呼吸强度变化不大;催熟以乙烯利涂果柄法效果最佳,成熟度为83.8%;熏硫法和浸酸法护色各有优劣,可根据加工工艺需要确定适宜的方法;果酱以复合加工效果较好,大蕉与西红柿是较佳组合,其次是大蕉与胡萝卜。  相似文献   

4.
东莞大蕉超表达拟南芥CBF1基因及其抗寒性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超表达拟南芥CBF1基因(AtCBF1)对大蕉抗寒性的影响,为从大蕉克隆抗寒相关基因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东莞大蕉的胚性细胞悬浮系,获得转AtCBF1基因的大蕉植株;利用GUS组织染色、PCR、RT-PCR以及RT-qPCR对转基因植株进行鉴定;比较低温处理后的转基因株系和对照的冷害特征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鉴定转基因大蕉植株的抗寒能力。【结果】试验共获得6个抗性再生转化系。GUS组织染色结果表明,除T1外,其余均为阳性;PCR鉴定结果表明,AtCBF1在6个抗性再生转化系均为阳性,而GUS基因在T1转化系中没有检测出;RT-PCR结果表明,AtCBF1在6个转化系均得到表达,对T1、T2和T3 3个转化系进行RT-qPCR检测发现,AtCBF1基因在3个转基因株系表达水平存在差异;在低温处理下,转基因植株的叶片相对电导率、MDA的累积都低于非转基因植株,而SOD总活性高于对照;低温处理条件下,转基因植株叶片的冷害症状明显轻于对照。【结论】AtCBF1在大蕉中超表达,具有增强大蕉SOD活性,降低因低温导致的MDA含量和离子渗漏率,缓解质膜过氧程度,进而改善大蕉植株抗低温胁迫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以广粉1号和巴西为对照,通过大田试验,对东莞大蕉的生物学特性、抗逆性、生产成本等与作为加工原料相关的农艺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东莞大蕉高矮适度、假茎粗壮、叶片短而宽、果穗短而宽、果指少而重,抗寒、抗风、抗病能力较强,产量较高,具备作为农产品或食品加工原料所需要的生产区域广、生产技术难度小、生产成本低、产量高、市价格低等特点,可见东莞大蕉具有作为香蕉加工业原料的优秀潜质。  相似文献   

6.
以不同基因型砧木品系为试材,研究其嫁接黄瓜产量、果霜以及抗病性和抗寒性。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砧木对黄瓜枯萎病的抗性均达到高抗或免疫程度,对霜霉病的抗性均在22%左右,抗病性差异不明显;而对产量、抗寒性、果实表面果霜的影响差异明显,达到极显著水平,其中,A2、B1和A1综合表现优于黑籽南瓜,是优良的砧木类型。A2早期产量和总产量均显著高于黑籽南瓜;B1早期产量明显高于对照,总产量与之相近,但果实完全没有果霜;A1的早期产量和总产量与对照相近,但只有少数果实有果霜。  相似文献   

7.
常绿水生鸢尾抗寒机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低温胁迫处理常绿水生鸢尾(Iris hexagonus Hybrid)6个品种(二色、樱桃红、大红色、玫红色、蓝色和紫色),分别测定低温胁迫后6个品种的叶片电解质外渗率、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叶片含水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得出生理指标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玫红色品种的抗寒性最强,其次是大红色品种。该研究可为常绿水生鸢尾的推广和应用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大叶黄杨抗寒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林海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8):1423-1424
笔者研究了大叶黄杨和小叶黄杨(对照)的膜透性、蛋白505!PAGE电泳等主要抗寒性理化指标及叶片形态,并重点调研了大叶黄杨在北方地区种植应用的表现。研究结果表明,大黄杨在水分、膜透性、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蛋白质、脯氨酸五大抗寒性理化指标上,显示出良好的适应变化和低温保护反应。此项研究成果可供我国北方地区引种大叶黄杨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别以大蕉、香蕉、粉蕉的未成熟雄花为材料,取其幼嫩花序和花序轴薄片作外植体,研究了不同浓度的2,4-D、6-BA、KT、IAA、NAA对其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增殖的影响及诱导过程的一系列反应。结果表明,前胚性性愈伤的诱导难易程度为:大蕉难于香蕉,粉蕉最难,胚性愈伤组织相似。诱导前胚性愈伤组织适宜的培养基配方,大蕉为:MS 6-BA4.0 2,4-D1.;香蕉为:MS BA6.0 2,4-D2.0;粉蕉的配方和香蕉一样。诱导胚性愈伤组织适宜的培养基配方MA IAA1.0 2,4-D4.0 NAA1.0。增殖适宜的培养基,大蕉为:MS 6-BA3.0 2,4-D0.5。香蕉为:MA IAA1.0 2,4-D4.0 NAA1.0粉蕉的配方和香蕉一样。  相似文献   

10.
对萧国圣桃在自然条件下和人工接种抗病性的观察结果表明 ,萧国圣桃对花腐病、实腐病、缩叶病和裂果病等具有较强的抗性 ,其抗病效果显著优于大久保、白凤等优良桃品种 ,是生产绿色食品最理想的中晚熟桃新品种。  相似文献   

11.
不同草莓品种形态指标、产量和抗病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河北地区4个主栽品种丰香、枥乙女、红颜、唐莓1号为试验材料,进行冬季日光温室栽培,研究分析了这4个品种的形态指标、产量和抗病性。结果表明,红颜的植株长势好,唐莓1号的植株长势中等,二者果实品质优良,产量高,耐贮运,抗性强,香味浓,有推广潜力;丰香和枥乙女果实偏小,产量较低,抗性一般。  相似文献   

12.
13.
板栗粉锈病是景宁板栗的主要叶部病害,发病率高达95%,感病指数达82.5。板栗粉锈病危害板栗苗木、幼树和成年树,感病栗树生长势显著下降,栗实减产,病叶提早落叶。病原为栗膨痂锈菌Puccirdastrum castaneae。研究结果表明:在8月份喷洒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周1次,连续2次,防治效果可达92.4%。表3参3  相似文献   

14.
研究大蕉采后贮藏后熟过程中生物学指标的变化及其与表皮色泽的相关性,找出能够判定大蕉成熟度的标志性指标。将大蕉放在温度为15℃、相对湿度为85%左右的贮藏环境下自然后熟,分别测定大蕉采后12 d后熟期间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可滴定酸含量、pH值、抗坏血酸含量、不溶性膳食纤维含量及表皮色泽的变化,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大蕉后熟过程中,果肉PPO、POD活性呈上升趋势,可滴定酸、不溶性膳食纤维含量逐渐增加,抗坏血酸含量有所波动,总体呈下降趋势,pH值及表皮色泽h值下降,且趋势明显;通过SPSS软件分析,不溶性膳食纤维与h值呈显著相关,PPO、POD活性、可滴定酸及pH值与表皮色泽h值均呈极显著相关,其中可滴定酸含量和pH值的相关性最大。因此,上述所测指标能较好地反映大蕉在自然后熟过程中成熟度的变化,结合操作便捷性,pH值可作为判断大蕉果肉成熟度的标志性指标,为大蕉果实成熟度的判定及加工成熟度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玉米粗缩病品种抗病性评价指标的初步研究@苗洪芹$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保所!河北保定071000 @路银贵$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保所!河北保定071000 @田兰芝$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保所!河北保定071000 @邸垫平$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保所!河北保定071000玉米粗缩病毒;;抗病性;;评价指标农业部“948”项目(201009A);; 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4种葡萄品种在新疆农九师168团地区冬天埋土后的抗寒适应性,筛选出具有较好抗寒性的品种,为新疆葡萄品种在越冬方面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引入本地区4种葡萄品种1a(年)生枝条为研究对象,分别在-10℃、-15℃、-20℃、-25℃、-30℃下进行低温胁迫处理,以5℃保存枝条为对照,测定其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FP)、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等抗寒性指标,分析其在不同低温处理后各指标的变化趋势。【结果】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各葡萄品种一年生枝条的各项指标变化存在差异,其中过氧化物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总体呈先升后降趋势,过氧化氢酶活性呈先升后降再升趋势,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结论】4种供试材料中,葡萄品种霞多丽抗寒性最强,贵人香次之,美乐和长相思偏弱存在抗寒困难需注意防范。  相似文献   

17.
施硫与作物对真菌病害抗病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施硫水平下几种作物对真菌病害的抗病性,发现在一定施硫水平下,几种作物对真菌病害的抗性增强,在0~120 mg/kg的施硫水平下,油菜对菌核病及小麦对小麦纹枯病的抗病性随施硫水平的提高而增强,当施硫达到120 mg/kg时,其抗病性最强,施硫水平超过120 mg时,抗病性随施硫水平的提高反而下降;玉米在施硫量0~30 mg/kg范围内,对玉米小斑病的抗病性随硫量的提高而提高,在30 mg/kg时,抗病性最强,继续增加施硫量,抗病性随之下降;棉花枯萎病在施硫水平0~40 mg/kg时,随施硫量提高,棉花抗病性逐渐减弱,超过40 mg/kg时,随施硫量增加,其抗病性有所增强;棉花黄萎病在施硫水平0~40 mg/kg时,随施硫量增加,其抗病性增强,超过40 g/kg时,随施硫水平的提高抗病性下降.  相似文献   

18.
玉米品种材料抗病性鉴定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多抗性鉴定玉米材料共计498份(次),丝黑穗病鉴定92份,抗病的59份,占64.1%;茎腐病鉴定95份,抗病材料占73.7%,其中高抗材料45.3%;穗粒腐病和大、小斑病共签定玉米材料311份(次),80%以上属抗病类型。对多种病害综合抗性突出的材料有武118、WN1、武125、陕单931、陕资02-3、5005×武116等21份。  相似文献   

19.
小麦对条锈病的高温抗病性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植物的高温抗病性是由较高的环境温度所诱导的一种低反应型抗病性。1989年以来系统研究小麦对条锈病的高温抗病性,鉴选出28个高温抗条锈的小麦品种,利用这些品种作试材发现小麦的高温抗条锈性仅在病程的潜育期和显症期表达,最低诱导温度为18~21℃,最短诱导时间为8~12h,且温度诱导无累积效应。高温抗条锈性无小种专化性,是一种持久抗病性,防病保产效能很高。组织病理学和细胞学研究证实高温抗条锈性具有典型的过敏性坏死特征。在其表达早期,木质素合成关键酶活性显著增强,木质素迅速积累。蛋白质的体内合成和Poly(A#++)-RNA体外转译试验表明,伴随着高温抗病性表达产生了6种分子量不同的病程相关蛋白。  相似文献   

20.
板栗粉锈病是景宁板栗的主要叶部病害, 发病率高达95 %, 感病指数达82.5 。板栗粉锈病危害板栗苗木、幼树和成年树, 感病栗树生长势显著下降, 栗实减产, 病叶提早落叶。病原为栗膨痂锈菌Pucciniastrum castaneae 。研究结果表明:在8 月份喷洒15 %粉锈宁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 每周1 次, 连续2 次, 防治效果可达92.4 %。表3 参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