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鳜蚌混养是将河蚌育珠和池塘养鱼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生态渔业形式。实践表明,鳜蚌混养每667平方米产鳜鱼30公斤以上,收珍珠15公斤~20公斤,可获纯利3500~4000元。  相似文献   

3.
4.
鱼蚌混养是将河蚌育珠和池塘养鱼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生态渔业新形式。生产实践表明,其667平方米池塘产鳜鱼30千克、收珍珠2l千克,纯利约3500~4000元,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江苏盐城市盐都区义丰镇推广河蟹、鳜鱼、中华鳖池塘高效混养技术,取得了显著成效。河蟹平均成活率85%,只重160克,每667平方米(1亩)产量65千克;鳜鱼平均成活率90%,尾重500克,每667平方米产量7.5千克;中华鳖平均成活率70%,只重500—600克,每平方米产量20千克以上。其混养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6.
江苏盐城市盐都区义丰镇推广河蟹、鳜鱼、中华鳖池塘高效混养技术,取得了显著成效。河蟹平均成活率85%,只重160克,每667平方米(1亩)产量65千克;鳜鱼平均成活率90%,尾重500克,每667平方米产量7.5千克;中华鳖平均  相似文献   

7.
<正>江苏盐城市盐都区义丰镇推广河蟹、鳜鱼、中华鳖池塘高效混养技术,取得了显著成效。河蟹平均成活率85%,只重160克,每667平方米(1亩)产量65千克;鳜鱼平均成活率90%,尾重500克,每667平方米产量7.5千克;中华鳖平均  相似文献   

8.
<正>河蟹又名中华绒鳌蟹,是安徽省重要的养殖品种,由于近几年池塘养殖的河蟹规格偏小,严重影响了经济价值,给养殖户带来了一定的损失。鳜鱼是一种名贵鱼类,因饲料问题难以解决,目前池塘养殖中以套养为主,不与主养品种在饵料、空间上有矛盾。又能捕食池塘中野杂鱼,提高池塘的养殖效益。笔者于2012年开展了池塘蟹鳜混养试验,并获得成功,现总结如下,供同行参考。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条件试验场地位于怀宁县腊树镇。共有16个长方形东西向的池  相似文献   

9.
建湖县目前主养的异育银鲫存在品质下降、经济效益差等问题,为改变这一局面,笔者进行了鲢、鳙、银鲫鱼种、鳜鱼混养及套放扣蟹试验,结果表明,该养殖技术经济效益良好,具有较好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介绍池塘蟹鳜混养技术操作规程,包括池塘设备、防逃设施、生物饵料、蟹种投放、鳜鱼种投放、水草培植、饲养管理、捕捞收获等方面内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12.
13.
1 池塘条件 池塘为近正方形,面积在0.67hm2以上,塘深3~3.5m,水深保持在2.5~2.8m,水源水质良好,注排水设施齐全,塘内设2t渔船一条,用于投饵、施肥和管理.池塘内侧用密眼乙烯网布埋入土中作护坡和防逃网,池塘牢固,不漏不渗.一个养殖周期开始时,池塘经清淤修补,用生石灰等药物严格消毒,经过注水后,施足基肥,培养天然饵料,并栽种或移植蒿草、苦草、轮叶黑藻、水花生等水生植物,清明前后大量投放活螺蛳,让其自然繁殖.  相似文献   

14.
淡水池塘虾蚌混养对浮游甲壳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浙江省海盐县百步镇6口罗氏沼虾养殖池塘为对象,比较了罗氏沼虾单养与罗氏沼虾、三角帆蚌混养两种养殖模式池塘中浮游甲壳动物的种类组成、密度和生物量及养殖水化因子的差异。结果表明:混养池塘中TN、TP、NO3--N与DO均显著低于单养池塘,而其它水化因子无显著性差异;养殖期间共鉴定出浮游甲壳动物22种,其中枝角类13种,占总种类数的59.09%;桡足类9种,占40.91%。混养池塘浮游甲壳动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显著高于单养池塘,而Pielou均匀度指数无显著差异。单养池塘浮游甲壳动物密度和生物量均显著高于混养池塘。经逐步回归分析表明,水温和总磷是影响浮游甲壳动物密度和生物量的主要因子。典型对应分析(CCA)显示,浮游甲壳动物的时空分布主要受水温的影响。混养池塘罗氏沼虾产量(866.70±214.92kg/m2)极显著高于单养池塘(533.30±104.24 kg/m2)。结果表明,虾蚌混养对池塘中水质指标有一定的改善,虽然对浮游甲壳动物物种组成不造成影响,但明显地降低了浮游甲壳动物的多样性、密度和生物量,并且虾蚌混养可提高虾类产量。  相似文献   

15.
1池塘条件池塘为近正方形,面积在0.67hm2以上,塘深3~3.5m,水深保持在2.5~2.8m,水源水质良好,注排水设施齐全,塘内设2t渔船一条,用于投饵、施肥和管理。池塘内侧用密眼乙烯网布埋入土中作护坡和防逃网,池塘牢固,不漏不渗。一个养殖周期开始时,池塘经清淤修补,用生石灰等药物严  相似文献   

16.
17.
汤红兵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6):104-105
本文介绍了蟹鳜混养技术关键在于:选好塘口、做好塘口前期准备工作、注重镢、蟹放养规格、加强水草的培植和保护、强化水质的调控、做好日常巡塘、投饵和防病等。  相似文献   

18.
池塘虾蟹混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虾蟹混养是在河蟹池养的基础上,增加辅养青虾.河蟹的残饵可供青虾食用,青虾蜕壳时部分可作蟹的饵料,还能充分利用养殖水体.青虾亩产基本同单养持平,且规格较大、整齐、基本无小虾,是一种较合理的养殖模式.我镇2001年有关养殖户效益(见表1).  相似文献   

19.
<正>由于南湖菱在生长过程中对鳖的粪便有很好的吸收转化效果,能净化养殖水体,减少水质污染。而鳖在池塘生活过程中,对南湖菱的病虫饵料很感兴趣,可大大减少南湖菱病虫害发生。因此,推广池塘菱鳖混养技术能取得很好的优势互补效果。一、池塘准备1.池塘基本要求。要求池塘阳光充  相似文献   

20.
<正>1池塘条件1.1池塘环境。池塘面积5~10亩,坡度1∶2~2.5,埂面宽度2~2.5米,池底平坦,淤泥10~15厘米,水深1.2~2米,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无污染,排灌方便,池埂坚实不漏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