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羊绦虫病是由莫尼茨绦虫、曲子宫绦虫及无卵黄腺绦虫寄生于绵羊、山羊的小肠所引起。其中莫尼茨绦虫危害较为严重,羔羊感染时,不仅影响生长发育,甚至可引起死亡。  相似文献   

2.
本文是利用Fuzzy分析法对1982~1984年作者在新疆奎屯垦区四个团场用L_9(3~4)正交表安排的绵羊裸头科绦虫感染分布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裸头科绦虫对垦区绵羊感染分布影响因素大小为绦虫种类>放牧类型>绵羊类别,并分别以无卵黄腺绦虫、山区放牧、羔羊水平组为最高。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甘肃绵羊体所采得的无卵黄腺绦虫进行了形态学研究,证明该绦虫是中点无卵黄腺绦虫(Avitellina centripuncta-ta)。文内对这种绦虫作了形态方面的描述。  相似文献   

4.
反刍兽绦虫病是由裸头科的莫尼茨绦虫、曲子宫绦虫和无卵黄腺绦虫寄生在绵羊小肠里所引起的,其中以莫尼茨绦虫致病力最强,严重可导致患畜死亡,给畜牧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1流行病学调查莫尼茨绦虫广泛流行于1.5~8个月的羔羊,  相似文献   

5.
<正>羊绦虫病是由裸头科莫尼茨属、曲子宫属和无卵黄腺属的绦虫寄生在羊的小肠内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以莫尼茨属绦虫病比较常见,该寄生虫分布于世界各地,我国很多地区具有报道,一般呈地方性流行,影响羔羊生长发育、严重感染时可导致死亡。曲子宫属的绦虫在我国许多地区都有报道。无卵黄腺属的绦虫经常与其他两属的绦虫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6.
2011年,对贵南县森多乡、塔秀乡绵羊寄生虫感染及防治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绵羊粪检虫卵阳性率为98.7%,经剖检法检到马氏马歇尔线虫(Marshallagia marshalli)、中点无卵黄腺绦虫(Avitellina centripunctata)和草原革蜱(Dermacentor nuttalli)等26种虫体,牧户调查外寄生虫的感染率为100%,调查还发现当地牧民对羊寄生虫病防治普遍存在方法单一,意识淡薄,缺乏科学有效的防治技术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绵羊绦虫在我场普遍存在,雨量多的年份在周岁中感染率达88%,干旱年份40%。在成年羊中感染率较低约10%。感染强度1—7条。莫尼茨绦虫、无卵黄腺绦虫、曲子宫绦虫均有。多年使用硫酸铜驱虫以后,莫尼茨  相似文献   

8.
反刍兽绦虫病是由莫尼茨绦虫、曲子宫绦虫及无卯黄腺绦虫寄生于绵羊、山羊和牛的小肠所引起。其中莫尼茨绦虫危害最为严重,特别是羔羊、犊牛感染时,不仅影响生长发育,甚至可引起死亡。3种绦虫既可单独感染,也可混合感染。该病在全国广泛分布,但在三北牧区流行更为普遍。  相似文献   

9.
为了观察奥芬达唑干混悬剂对绵羊裸头科绦虫的驱虫效果,试验采用粪检法和剖检法检测奥芬达唑干混悬剂驱除绵羊自然感染裸头科绦虫的情况,并以10 mg/kg奥芬达唑原料药作为药物对照。结果表明:用药7 d后,5,10,15 mg/kg奥芬达唑干混悬剂对绵羊裸头科3属绦虫的转阴率分别为83.3%、100%和100%;对莫尼茨绦虫的驱虫率分别为85.7%、100%和100%,对无卵黄腺绦虫、曲子宫绦虫的驱虫率均达到100%。说明奥芬达唑干混悬剂对绵羊裸头科3属绦虫均有驱虫效果,其中10 mg/kg的剂量高效安全。  相似文献   

10.
选择赤峰地区 3~ 4月出生绵羊羔 5 1只 ,新 2岁羊 2 4只 ,连续两年逐月剖检及粪检 ,每月剖检 2~ 3只 ,固定 13只羔羊检卵 ;大群随机抽查粪检羊羔 15 4只 ,新 2岁羊 10 3只。结果表明 :赤峰地区幼龄羊感染的绦虫有扩展莫尼茨绦虫、贝氏莫尼茨绦虫、盖氏曲子宫绦虫、中点无卵黄腺绦虫等 4种 ,其中莫尼茨属和曲子宫属是本地区优势虫种。剖检当年 ,羔羊绦虫感染率为 5 5 .2 6 % ,强度 1~ 6条 ;新 2岁羊绦虫感染率为 6 6 .6 7% ,强度 1~ 4条。粪检当年 ,羔羊绦虫感染率 30 .5 2 % ,新 2岁绦虫感染率 46 .15 %。逐月剖检幼龄羊裸头科绦虫的季节动态为 :当年 3~ 4月出生羔羊 6月下旬检出虫体 ,8~ 9月是当年羔羊感染的高峰期 ,感染率达10 0 % ,翌年的 1~ 3月形成新 2岁羊的感染高峰。粪检当年羔羊 8~ 9月为排卵高峰 ,新 2岁羊在 2~ 3月、8~ 9月形成排卵高峰。据此 ,确定防治适期在 7月下旬至 8月和 11月下旬至 12月 ,实施年内两次驱虫  相似文献   

11.
绵羊的绦虫病在我州普遍存在。根据我州三十三团场的调查表明,在286只细毛羊中,阳性羊为117只,感染率为40.8%,感染强度为1—6条,中点无卵黄腺绦虫为优势种,其次是莫尼茨绦虫。因此尽快寻找一种高效、低毒、广谱而廉价之驱绦药物是十分迫切的任务。据国内外文献报道,氯硝柳胺是驱绦良药,上  相似文献   

12.
山羊绦虫病是山羊体内寄生虫病,它包括莫尼茨绦虫病、曲子宫绦虫病和无卵黄腺绦虫病。本地山羊吞食含似囊尾蚴的地螨而感染莫尼茨绦虫,该绦虫寄生山羊小肠内而引起莫尼茨绦虫病。该病对羔羊危害严重,能引起腹泻、贫血、消瘦等症状,严重者死亡,给养羊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近几  相似文献   

13.
羊绦虫病作为一种寄生虫病,主要由寄生于羊小肠内的数种绦虫所引起,例如:无卵黄腺绦虫、曲子官绦虫和莫尼茨绦虫等,患病羊只临床症状通常表现为食欲降低、精神萎靡,重症病羊有下痢,在粪便内可发现成熟绦虫节片或碎片,继而出现虚弱消瘦、皮毛粗糙、贫血等症。该病对羔羊的危害较为严重,会导致成批羔羊死亡,极大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养羊业的健康发展。为此,在畜牧业生产中,防治羔羊绦虫病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牛羊绦虫病是由多种绦虫寄生于牛羊小肠等引起的慢性、消耗性寄生虫病。其特点是畜禽精神沉郁、被毛紊乱、消化不良、贫血、消瘦、甚至死亡。由于绦虫病的侵袭,可继发引起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目前流行的绦虫病主要是绵羊绦虫病,约占牛羊绦虫病的95%以上,对初生羔羊、犊牛等幼畜危害严重,常引起秋季死亡。羊绦虫会导致病羊贫血,消瘦,下痢,毛粗乱,影响羊的成长、育肥以及繁殖,损害养殖效益。本病病原有三类:即莫尼兹绦虫、曲子宫绦虫和无卵黄腺绦虫,  相似文献   

15.
正羊绦虫病的病原是莫尼茨绦虫、无卵黄腺绦虫及曲子宫绦虫等寄生于牛、羊等反刍动物的小肠内引起的蠕虫病,影响羊的生长发育且生产力下降,主要危害羔羊,也会导致中大羊的顽固性下痢。地螨是绦虫中间宿主。1发病情况2018年1月,新罗区陈某饲养的86只山羊中部分4月龄羔羊相继出现腹泻,畜主用抗生素、止泻药等注射治疗,均无疗效。羊群渐进性消瘦,食欲下降,至就诊时已有5只羔羊死亡。  相似文献   

16.
牦牛绦虫病是由裸头科(Anoplocephalidae)的莫尼次绦虫、曲子宫绦虫和无卵黄腺绦虫寄生在小肠里所引起的.其中以莫尼次绦虫致病力最强,主要危害羔羊和犊牛,可引起患畜死亡.牛绦虫成虫寄生在人体小肠,呈长面条形,乳白色,可分头节、颈节及  相似文献   

17.
绵羊莫尼茨绦虫病主要是由带科、莫尼茨属的扩展莫尼茨绦虫和贝氏莫尼茨绦虫寄生于绵羊小肠内而引起的一种绦虫病。本病主要危害羔羊,影响其生长发育,严重感染时,可导致死亡。2005年11月,某个体养羊户饲养的绵羊中,当年羊多数出现以精神不振,食欲下降,贫血消瘦,便秘和腹泻交替发生为主要症状的疾病,通过对羊群发病情况调查,临床症状观察和实验室检查,确诊为莫尼茨绦虫病。通过采用特药物治疗,使病情得了有效的控制。1基本情况明水县某个体养羊户饲养绵羊210只,其中当年羊90只,入冬以来,当年生的绵羊中大多数开始消瘦,贫血,腹泻与便秘交替,并…  相似文献   

18.
正羊绦虫病是羊的主要寄生虫病。是寄生于羊小肠内的莫尼茨绦虫、曲子官绦虫和无卵黄腺绦虫等数种绦虫引起的,尤其对羔羊危害严重,甚至造成成批死亡。近年来,作为羊的重要寄生虫病的羊绦虫病有发生趋重的态势。此病在我国分布很广,许多地方呈地方性流行,在潮湿季节最易感染发病,严重影响着羊的生长发育,尤其对羔羊危害严重,会造成成批羊只死亡,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养羊业的发展。1流行特点羔羊对扩展莫尼茨绦虫最易感,但有的地区  相似文献   

19.
羊绦虫病是羊的一种体内寄生虫病,由裸头科的莫尼茨属、曲子宫属、无卵黄腺属的各种绦虫寄生于羊小肠内而引起发病。该病分布较广,对羔羊的危害尤为严重。对该病的病原、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及防治方法进行了阐述,旨在为广大养殖人员防治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无卵黄腺绦虫病在世界各地野生和家养反刍动物中都有记载。在苏联,主要于南部地区各种反刍动物和亚北极带的北方鹿中遇见。尽管在无卵黄腺绦虫发育史方面进行了许多研究,但是迄今未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