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应用国际稻瘟病菌标准交配型菌株KA3和THl6对2000年从广东、广西、江苏和安徽4省采集的145个稻瘟病菌菌株的育性和交配型测定结果表明,广东、广西和安徽3省稻瘟病菌群体中存在着Matl.1和Matl.2两种交配型,江苏省的23个可交配菌株均为Matl.1。各省间稻瘟病菌群体的可交配率差异不大,总的可交配率为48.3%。有9个菌株与标准菌株交配产生了子囊孢子,可育率为6.2%。检测到2个两性菌株,不同地区稻瘟病菌群体雌雄性别的比例有显著性差异。用不同交配型的可育菌株进行互交,14个组合中只有1个组合产生子囊壳,但没有形成成熟的子囊孢子。  相似文献   

2.
云南省稻瘟病菌的有性世代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云南省稻瘟病菌有性世代的形成状况,用云南省14个地区采集的约300个稻瘟病菌株和分离自龙爪稷上的A.a交配型标准菌株,在燕麦片培养基上作了交配。交配结果是:西双版纳州、曲靖地区的分离菌中A,a两交配型菌都有;楚雄州、大理州的分离菌中仅有A交配型菌:昆明、保山、玉溪、文山、昭通、迪庆、临沧及怒江等地的分离菌中仅有a交配型菌,红河州和丽江地区的分离菌都末形成子囊孢子,无法确定其交配型。此外,曲靖地区龙爪稷上分离10个梨孢属菌株及日本茨城县糠稷上分离的7个梨孢属菌株,分别与上述标准菌株、云南省稻瘟病菌株、日本秋田县稻瘟病菌株作了交配,都末形成有性世代。  相似文献   

3.
稻瘟病菌有性世代及色素的基因表达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分离自陆稻的稻瘟病菌菌株94-84c(MAT1-1)和95-234-a(MAT1-2)进行有性杂交,得杂交组合6315;利用本实验室子囊孢子菌株6315R-11(MAT1-1)与中国水稻所提供的6023菌株(MAT1-2)杂交得组合7368;6315R-31(MAT1-1),与95-23-4a(MAT1-2)杂交得组合7370;  相似文献   

4.
水稻稻瘟病菌有性世代形成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研究通过改变燕麦片番茄培养基中的一些成分,包括番茄成熟度、pH值、钙的添加等,探讨了稻瘟病菌有性世代形成的适宜条件。结果表明:选用成熟番茄的榨汁作为培养基的主要组分之一,调节培养基pH值在5.5左右,并添加0.1% CaCO3能显著提高子囊壳形成的数量、促进子囊和子囊孢子的发育、提高子囊孢子的成活率。在上述培养基上进行稻瘟病菌的有性杂交,并在子囊壳开始出现后7~18d内分离子囊孢子,其成活率可高达85.5%。  相似文献   

5.
本文综述了稻瘟病病菌有性世时代的研究现状及病原菌有性杂交、致病性和毒性遗传及病菌分子生物等学方面研究的最新进展,以及今后研究的方向和发展并提出了解决品种抗性“丧失”和病菌小种变异机制的可能途径。同时探讨了稻瘟病病原菌的分类地位,认为稻瘟病菌的正确学名应该是 Magnaporthe grisea (Hebert)Barr(无性态为:Pyricularia griseaSaccardo)。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黑龙江省采集自不同年份、不同地区的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的育性能力和交配型分布,采用2株标准菌株GUY11(MAT1-2)和KA3(MAT1-1)对2016—2017年黑龙江省西部、东部、中部3个地区经单孢分离的241株稻瘟病菌进行育性测定,并利用PCR技术对其交配型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黑龙江省西部、东部、中部的241株稻瘟病菌中可育性菌株比例为11.62%,其中雌性菌株、雄性菌株、两性菌株分别占1.66%、4.56%和1.25%,不能判断其性别的未知菌株占4.15%。采集自不同地区、不同年份的稻瘟病菌可育性差异均较大,西部、东部、中部地区可育性菌株出现频率分别为13.25%、7.27%和12.62%;2016年采集的稻瘟病菌可育性较高,可育性菌株出现频率为25.30%。黑龙江省稻瘟病菌群体中同时存在MAT1-1和MAT1-2两种交配型,主要以交配型MAT1-1占优势,出现频率为58.92%,交配型为MAT1-2的菌株出现频率为8.30%。不同地区稻瘟病菌的交配型亦有差异,交配型为MAT1-1的菌株在黑龙江省东部地区出现频率最高,为72.73%,在中部、西部地区的出现频率次之,分别为61.17%和46.99%。表明黑龙江省水稻种植区的稻瘟病菌同时存在2种交配型菌株,其交配型存在丰富的多态性,但其可育性及交配型分布不均衡。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云南省不同稻区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的毒性频率及交配型分布,利用2007—2013年分离自云南省不同稻区的112株稻瘟病菌单孢菌株,对23个持有不同抗性基因的单基因系和持有Pi57(t)的水稻渗入系IL-E1454进行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稻瘟病菌对不同抗病基因的毒性频率存在很大差异,分离自粳稻区的稻瘟病菌菌株对持有Piz-t、Pi5、Pi9、Pi20和Pi57(t)这5个水稻品系的毒性频率分别为14.29%、5.36%、5.51%、5.36%和0;分离自籼稻区的稻瘟病菌菌株对持有Pik-h、Piz、Pita、Piz-5、Pita-2、Pi5、Pi7和Pi9这8个水稻品系的毒性频率分别为18.25%、9.13%、9.64%、7.50%、15.72%、0、13.05%和0;分离自陆稻区的稻瘟病菌菌株菌株对持有Pik-h、Pib、Pish、Pi1、Pi5、Pi9、Pi11和Pi57(t)这8个水稻品系的毒性频率分别为6.67%、3.33%、13.79%、13.33%、7.69%、6.67%、0和3.23%;交配型测定结果显示,陆稻区菌株可交配率为100.00%,...  相似文献   

8.
 自1983年起,比较系统地对稻瘟病菌生理小种时、空间分布及变化规律进行观察。在时间上,主要对早稻病菌田间小种消长规律进行观察;在空间上,主要对山区各不同海拔的小种分布进行观察。通过对350个单孢菌株的测定.认为生理小种优势种群与优势小种在该病流行期基本保持稳定,优势小种组成与品种栽培面积及不同海拔品种布局有关;田间小种变化速率与气候条件有关。高山区引进品种抗性丧失快的主要原因是气候因子。  相似文献   

9.
我国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水稻抗性基因Piz-t、Pib和Pii的有效性,利用无毒基因AvrPiz-t、AvrPib和Avr-Pii的特异性引物对自云南省6个水稻产区采集并分离获得的348株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菌株进行PCR扩增检测,并测定其对仅含Piz-t、Pib和Pii基因的水稻抗性单基因系IRBLzt-T、IRBLb-B和IRBLi-F5品种的致病性,明确这3个无毒基因在云南省水稻产区组成及分布。结果表明,在348株稻瘟病菌菌株中,分别有51.7%、46.8%和15.8%的菌株含有无毒基因AvrPiz-t、AvrPib和Avr-Pii,GT8、GT2、GT5、GT6、GT1、GT3、GT4和GT7基因型菌株检测频率分别为24.7%、21.8%、21.0%、16.7%、4.9%、4.0%、3.4%和3.4%;分别有4.9%、29.2%、41.1%和24.7%的菌株含有3、2、1和0个无毒基因;云南省稻瘟病菌群体总多样性指数水平较高,为2.81,其中滇中水稻产区的最高,为2.97;在348株稻瘟病菌菌株中,分别有89.1%、63.2%和38.5%的菌株对单基因系IRBLzt-T、...  相似文献   

11.
云南稻瘟病菌抗药性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81—1987年作者进行了稻瘟病菌Pyricularia oryzae抗药性研究。结果表明:玉溪、蒙自草坝、西双版纳良种场等地的稻瘟菌,对EBP、IBP已明显产生抗药性。并证实扰EBP的稻瘟菌,对IBP、EDDP、FuJi-1也有交互抗性。从而提出必须尽快控制抗性的发展。建议防治叶瘟可在IBP、EDDP、Fuji-1中任选1种,如用IBP,就避免用Fuji-1,防治穗颈瘟,宜用Tricyclazole,且每年限用1—2次。另外,在室内还用EBP诱导抗性菌成功。且发现室内获得的抗性菌,在田间接种后,抗性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缓解。相反,田间分离到的抗性菌,接种后抗性表现较稳定,下降缓解不显著。当换用杀菌机制不同的Tricyclazole进行防治,抗性菌接种区仍能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2.
杂交稻稻瘟菌致病菌系的组成及其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四川省大面积主栽杂交稻组合汕优63、汕优2号上的稻瘟病菌进行生理小种测定的结果表明,致病菌系由多个生理小种群组成,其中以ZB、ZC群小种为主。用不同生理小种的菌株接种汕优2号和汕优63的结果表明:ZB群小种对汕优2号的致病频率最高,为100%,而不同生理小种群对汕优63的致病频率无显著差异,平均为75%。致使这两个杂交稻组合丧失抗性的菌株来自四川省发病多年的常规稻、雄性不育系和早熟杂交稻组合。四  相似文献   

13.
稻瘟病菌对稻瘟灵耐药性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952个田间菌株进行测定及筛选离体突变体,获得了耐稻瘟灵(IPT)的稻瘟菌株.耐药菌株的 IPT 毒力公式 y=a+b logc中 a=4.5046-1.0460b,平均抑制中浓度为17.79μg/ml;敏感菌株 a=5.7778-1.1363b,平均抑制中浓度为5.71μg/ml。15μg/ml IPT 对敏感菌株菌丝生长抑制率大于57.26%,据此可鉴别菌株对 IPT 的耐药性。经普查测定,稻瘟病菌抗 IPT 菌株主要分布在南方双季稻区。1988年以广西平南县耐药性菌株频率最高达8.33%,而单季稻区未见耐 IPT 菌株。不同年份耐 IPT 菌株在田间无明显增长。室内耐 IPT 扇形变异频率在0.663%—1.43%之间。  相似文献   

14.
水稻品种对稻瘟病菌慢瘟抗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5—1987年,以HA-4、Ba-90-2、红突31、HA84494、1952、V/38、837及早选4号为供试品种,研究了水稻品种的慢瘟抗性。结果表明,病斑大小、单位病斑的产孢量、最终百分病叶面积及病害进展曲线下的面积是慢瘟抗性的4个有效组分。4个组分问彼此高度相关(r=0.8082-0.9741)。就4个慢瘟组分对8个品种作聚类分析,可将供试品种划为8类。HA-4、Ba-90-2、红突31、HA84494及1952为慢瘟品种,V/38为中慢品种,837及早选4号为速瘟品种。以ZC_(15)为代表菌研究的慢瘟品种,对ZC_(13)、ZE_3、ZF_1及ZG_1 4个生理小种呈类似的慢瘟反应,在田间自然诱发试验里,也皆表现为抗病。室内外慢瘟性研究结果高度相关(r=0.9972)。  相似文献   

15.
 稻瘟病菌和胡麻斑病菌的碳氮营养有明显的差别。
稻瘟病菌对碳源利用的顺序是:麦芽糖、葡萄糖 > 果糖、蔗糖 > 乳糖、淀粉 > 木糖 > 门冬酰胺、半乳糖、阿拉伯糖,不能利用甘油。胡麻斑病菌利用碳源的顺序是:麦芽糖、乳糖 > 淀粉 > 蔗糖 > 木糖 > 葡萄糖、果糖、半乳糖 > 阿拉伯糖,不能利用门冬酰胺和甘油。  相似文献   

16.
 1973~1979年间,在广西稻瘟病圃试验了11198个水稻品种。有一些抗病品种曾以人工接种测定.其中23个品种呈现稳定的高抗至中抗反应。
试验结果表明,红脚占、砦糖、金围矮是广谱抗稻瘟病的品种。
初步观测表明,叶瘟与穗瘟的抗病反应是相关的。
文中讨论了对稻瘟病抗病性的类型,未发现范德普兰克(1968年)描述的对病原的所有小种反应一致的水平抗性品种。  相似文献   

17.
在1962—63年的盆栽秧苗捕捉孢子的結果中发現了:(1)空中孢子飞散数量,白天极显著的比晚间多;(2)晴天极显著的比雨天多,降雨量之大小与孢子飞散的函数关系为指数曲綫方程式:S=a·P~(-b)。当降雨量在4公厘以下时,雨时与孢子飞散无一定关系;当降雨量在4公厘以上时,两者成負相关,其迴归方程式为:logS=a—blog T;(3)孢子飞散与田間病害消长的函数关系为:logD=a blog S。  相似文献   

18.
油茶炭疽病会引致油茶落果,是南方一种严重的病害。作者自1961年至1963年对病原菌的有性世代、越冬方式和侵入途径等問题进行了初步研究。 1.病原菌的无性世代:在广东,油茶炭疽病原菌无性世代的形态特征与文献报导的大致相同,叶切片观察,分生孢子盘黑色,底部稍扁平,大小92.4—204.6微米。分生孢子梗短,无色,单胞,大小9.9—18.4×3.3—5.9微米。分生孢子长椭圓形或圓筒形,直立或稍弯曲,无色,单胞,中間有1—2个透明的油点,大小9.6—19.2×3.2—5.7  相似文献   

19.
20.
云南省马铃薯晚疫病菌交配型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作者对1998~2000年间采自云南省13个县、23个地点的马铃薯晚疫病菌的交配型、菌落形态、燕麦培养基上生长情况、生长速度和产孢量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采自云南13个县、23个地点的共157个菌株全部为A1交配型,表明云南马铃薯主产区的晚疫病菌以A1交配型为主,同时,被测的代表菌株在生长速度和产孢量上存在显著差异,表明这一地区的晚疫病菌种群内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此外,结果还显示,晚疫病菌菌株在燕麦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与其菌落形态和交配型不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