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野生滇牡丹资源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8-2009年对野生滇牡丹种质资源集中分布中心云南中部至西北部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调查与分析,内容包括了滇牡丹生境和群体生长、单株开花状况等。分析了滇牡丹开花物候期及其影响因子、群落结构、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等。最后总结了野生滇牡丹种质资源现状,以及适于滇牡丹生长和繁殖的立地条件及其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2.
调查了嘉兴放鹤洲公园内木本观赏植物群落特征、种类、数量、配置及生长势,结果发现公园共有观赏树木61种,各树种生长良好;科学合理的配置可以使公园发挥良好的景观效益和生态效益,为嘉兴市园林绿化植物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文章研究了山西太宽河野生观赏植物种类组成、地理成分和生活型类型。本区共有野生观赏植物319种,隶属于81科208属,其中乔木类132种、灌木类83种、藤本类21种、草本类83种;分别阐述了它们的观赏特性和园林用途,并对本区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耐冬山茶野生资源保护与利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耐冬山茶野生资源状况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目前耐冬山茶的野生分布区仅剩长门岩岛、大管岛和崂山顶三处,共有植株506株,生存环境受到极大破坏。由于近年来的保护,残存野生植株生长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5.
常德市太浮山森林公园野生樱花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常德市太浮山森林公园野生樱花林面积350hm2,约10万株,有尾叶樱(Cerasus dielsiana)、微毛樱(C.clarofolia)、崖樱(C.scopulorum)、山樱花(C.serrulata)、麦李(C.glandulosa)共5种,花期从2月上旬至3月下旬延续2个月,是目前国内发现的面积最大、种类最多、花期最长的野生樱花林。建议管理部门在重视旅游配套设施建设的同时,将打造国内外最大的野生樱花观赏园列为该公园的建设重点。    相似文献   

6.
以西藏色季拉山区域为研究地,以该区域的野生花卉资源为研究对象,提出应充分利用地域上的优势,对西藏地区的野生花卉进行有序开发,结合当地绿地景观的需要进行引种驯化。    相似文献   

7.
树种资源调查是城市林业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我们于2002-2005年对濮阳市城区内的绿化树种资源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2012年上海市拟建的70条林荫道道路的行道树及附属物、周边环境、道路模式、道路特色等4方面24项内容的调查,对其中部分指标进行分析,指出今年上海市林荫道建设的优势与不足;根据当前现状,结合上海市的自身条件,对今后林荫道建设提出探讨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对水曲柳、核桃楸、秦岭冷杉、灵宝杜鹃等十余种林木种质资源进行了重点调查,针对该资源现状,提出了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0.
紫红秋叶色木槭优良观赏种质资源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踏查、样线调查、定株观测和采种育苗相结合的方式,对张广才岭地区色木槭紫红秋色叶类型的资源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色木槭紫红变叶类型种群数量少,群落中个体比例低,但是在优势地点的群落内有一定的资源数量;紫红叶色单株在7年的观测期间表现出了稳定的叶色性状,而且这种秋季紫红叶色性状具有可遗传性,具有新品种选育和直接开发利用潜力。    相似文献   

11.
中条山野生观赏树种资源的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赏树种资源的多样性是植物多样性的组成部分,研究野生观赏树种资源的组成、分布特点和开发利用策略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社会意义。[方法]采用线路调查法,对中条山野生观赏树种及其生长环境、生长状况、分布特点、观赏特性等进行实地调查,经专家初选后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其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中条山有野生观赏树种380种(包括亚种、变种及变型),隶属63科128属,种类、生活型、分布、观赏及应用多样性丰富;专家初步评定筛选出90种重要观赏树种,并分乔木、灌木、藤本进行综合定量评级,结果分别划分为3个等级:分值4.5为Ⅰ级,乔木9种、灌木6种、藤本4种;3.5分值≤4.5为Ⅱ级,乔木9种、灌木11种、藤本6种;分值≤3.5为Ⅲ级,乔木20种、灌木20种、藤本5种。[结论]Ⅰ级树种可以在适生范围内优先大量开发利用;Ⅱ级树种可以在适生范围内适度开发利用;Ⅲ级树种可以在适生范围内选择性地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2.
西藏色季拉山野生观赏植物优先开发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借鉴各种评价模型研究成果基础上,以色季拉山47科102属184种重点野生观赏植物为研究对象,构建了由观赏价值系数、特有性系数、生境系数、蕴藏系数、种内变异系数、濒危系数、抗性系数、可获得性系数等8项指标组成的评价体系,采用K类中心聚类(快速聚类,K-means Cluster Analysis in SPSS)法确定了重点野生观赏植物的优先开发序。  相似文献   

13.
在实地调查、采集、整理、鉴定的基础上,研究了大山峰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的多样性、分布区类型和性质.本区共有野生观赏植物(种子植物)122科379属722种(变种、变型),其中乔木189种、灌木224种、藤本67种、草本231种、竹类11种,分别阐述了它们的资源现状、观赏特性和园林用途,并对本区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九宫山自然保护区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的调查,笔者提出了开发利用这些宝贵资源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拉法山野生观赏花卉资源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拉法山有野生观赏花卉225种,涉及50科166属,种类最多的为毛茛科29种,占总数的12.8%。花色以白、黄、紫、蓝色系为主,花期最早3月,最晚可持续到10月,提出了拉法山野生观赏花卉保护及开发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对北京市百花山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进行调查,统计发现:百花山具观赏价值的野生植物约72科203属319种(包括亚种、变种与变型),区系分析表明百花山野生观赏植物区系成分复杂;种子植物属的分布类型有13个,其中温带性属154个,热带性属18个,植物区系具有显著的温带特性。对其野生观赏植物的生长环境进行调查研究,将其生境分为5种类型,即林下及林缘分布;亚高山草甸分布;山坡、山坡草地及路旁分布;岩石或贫瘠碎石坡上分布;林地阴湿处或山沟溪边分布。列出各种生境类型主要的野生观赏植物种类、生态习性、观赏特征及园林应用,以期为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江西省赣江源自然保护区木本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植物不同的园林功能,对赣江源自然保护区内的163科、648属、1584种野生种子植物中的木本观赏植物资源进行了分析评价,共筛选出83科202属325种野生观赏植物。保护区木本野生观赏植物具有种类繁多、类型多样、植物区系组成丰富、珍稀濒危野生观赏植物丰富等特点。根据野生观赏植物的园林应用特点,将木本野生观赏植物划分为庭荫树、行道树、园景树、花灌木、垂直绿化类、绿篱类、地被植物、盆栽及造型类、色叶树种类等9大类。根据保护区木本野生观赏植物的特色及资源的贮藏量,推荐了32种作为重点开发利用的观赏植物。最后,提出了对保护区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18.
通过田野调查和资料查询,对茅荆坝自然保护区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生活型进行调查统计。结 果显示,该区域主要有58 科123 属149 种审美价值较高的野生观赏植物。以此为基础,梳理归纳 这些植物各自的生长类型、生态习性、分布状况、花(果) 期、观赏部位、观赏特性和绿化用途等,分 析其在保护开发中存在的被破坏、被取代、被淘汰等问题,提出保护优先、合理开发、适度利用,按难 易程度递进开发利用,尊重生物多样性以及多层次开发、复合式利用等保护开发原则,为冀北地区 和地理环境相近地区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9.
广州野生观赏种子植物资源调查与观赏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广州市野生植物资源全面调查结果表明,广州市有观赏价值的野生种子植物648种,分别隶属于136科393属。应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广州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综合评价模型,对广州野生观赏植物进行观赏应用开发价值综合评价,筛选出109种观赏价值较高的野生植物,并将其分为4个等级。其中,彩叶植物、观花观果植物、攀援植物、地被植物、荫生植物以及蜜源植物为乡土特色植物,并具备开发为彩叶观赏、年宵花卉的潜力,经过充分开发,可真正意义上促进人-乔-灌-草景观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和资料分析,确认岳麓山风景区内有野生观赏植物78科、148种。依据植物生活型及其在园林绿化中的用途,将岳麓山风景区内野生观赏植物划分为5类,即观赏乔木26科、38种;观赏灌木23科、39种;蔓藤类11科、29种;观赏花卉26科、37种;水生草本5科、5种。阐述了它们的观赏特性和园林应用,并对本区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园林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