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木材真空-浮压干燥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马尾松为试验材料 ,首先分别以过热蒸汽和空气作为干燥介质 ,在预热阶段通过对木材内部温度场和含水率变化的测定 ,探讨了木材真空 -浮压干燥预热阶段的特性 ;然后 ,通过对干燥介质条件与干燥速率之间影响关系的研究 ,总结出木材真空 -浮压干燥的特性。结果表明 :真空 -浮压干燥预热阶段进行得非常迅速 ,同时其表面水分的凝结量也较空气干燥大 ;木材的浮压干燥速率随着干燥介质温度的增加、绝对压力的减小和浮动频率的加大而增加。上述因素中对干燥速率影响程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 :介质温度 (T) >压力浮动频率 (Hz) >绝对压力 (P)  相似文献   

2.
于运超 《中国林业》2008,(13):56-56
在新疆林区云杉板材的干燥中,绝大多数干燥窑采取的是过热蒸汽介质加热或简易炉汽介质加热干燥两种干燥方式。这两种干燥介质加热的干燥窑具有易于操作、干燥成本低廉、干燥质量较好、木材加工剩余物利用率较高等优良特性,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忽视干燥中木材隔条的作用,使木材的干燥质量受到一定影响。根据笔者多年的实验和观察,云杉板材干燥中,  相似文献   

3.
浅析木材干燥中的干燥梯度控制法张国宝,刘耀祥(吉林省露水河林业局福华地板公司)木材在干燥过程中,决定其干燥速度、干燥质量主要取决于所采用的干燥基准,而控制干燥基准的核心,一般来讲主要是控制干燥介质的温度、相对温度。对于干燥梯度控制法,在控制干燥介质温...  相似文献   

4.
木材干燥的自动控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随着科技的发展,自动控制在木材干燥上用得越来越多。进口干燥设备几乎全部采用自动控制。国产干燥设备也在逐渐向自动控制过渡。由于木材干燥的特殊性,自动控制种类繁多,方式各异,令人有无所适从之感。本文旨在帮助使用者对木材干燥的自动控制有全面的、清晰的了解,以便更好地选择和使用适合自己情况的自动控制木材干燥设备。1自动控制的类型木材干燥过程实际上就是干燥介质作用于木材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木材的性质无法改变,因此也无法控制。人们能够控制的只是干燥介质的性质。所以,干燥过程的控制实际上只是对介质条件的控制…  相似文献   

5.
木材干燥时的含水率和温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木材的质量,所以,在干燥过程中如果能够准确掌握木材的含水率和温度变化对提高木材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木材干燥实用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艾沐野编著),本书主要介绍了常规木材干燥的实用技术,包括常规木材干燥的干燥介质、干燥设备、干燥工艺、干燥生产操作与管理、干燥质量检查及出现问题的原因,并介绍了小径级原木锯材的干燥问题、某些进口木材的干燥基准选择和确定以及其他几种干燥方法。  相似文献   

6.
木材在干燥窑内以湿空气或热蒸气为干燥介质的干燥均是在高温、高湿和木材溢出的有机酸(醋酸、蚁酸、草酸等)环境中进行的,因此干燥窑的壳体结构必须满足气密性能好、耐腐蚀、坚固、安全、造价  相似文献   

7.
木材干燥自动控制系统研制开发可更加科学地掌握木材干燥各阶段介质的状态参数变化情况,提高干燥质量,缩短干燥周期,降低能源消耗,解决了干燥与车间生产的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8.
简述了木材干燥水分扩散数学模型的研究背景,基于实验研究建立了木材常规干燥的扩散数学模型,模型中主要考虑了木材结合水与水蒸气的扩散机制。通过扩散数学模型的分析求解,可以解释板材的变异性(如板材厚度、含水率、板型等)及干燥介质状态参数对干燥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宋克非  宋驰 《国际木业》2006,36(2):14-14
在人造板生产中木材纤维新干燥是消耗能量最多的工序。迄今为止,传统的木材纤维干燥工艺用热空气作为干燥介质,通过热空气与湿的木材纤维接触,使其所含水份蒸发而得到干燥。由于空气的传热性不好,此种工艺要求很大的空气流量,这使能源消耗很大。  相似文献   

10.
简述了木材干燥水分扩散数学模型的研究背景,基于实验研究建立了木材常规干燥的扩散数学模型,模型中主要考虑了木材结合水与水蒸气的扩散机制.通过扩散数学模型的分析求解,可以解释板材的变异性(如板材厚度、含水率、板型等)及干燥介质状态参数对干燥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榉木类板材在以蒸汽为干燥介质的常规干燥窑中干燥时应用的干燥基准,提出了为减少木材干燥缺陷应采用的工艺措施及控制过程。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目前典型木材干燥方法的不足,提出一种低压力下高电压放电方法干燥木材的新技术。首先对低压力下高电压放电方法干燥木材的理论依据进行阐述,然后建立试验装置并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低压力下高电压放电法干燥木材的方法有望能有效干燥厚硬高湿难干木材,缩短干燥周期,节约干燥成本。  相似文献   

13.
山毛榉干燥过程控制与干燥质量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定永 《林产工业》2000,27(5):23-24
介绍了山毛榉类板材在以蒸汽为干燥介质的常规干燥窑中实用的干燥基准及为减少木材干燥缺陷所采用的工艺措施及控制过程。  相似文献   

14.
干燥实木毛坯是木材干燥的一个新途径,它具有干燥周期短、占地面积小、干燥费用低、节约能源、生产灵活机动等优点。这是常规干燥方法所不可比拟的。目前,家俱产量剧增,给木材干燥工作带来很大的压力。在不增加干燥设备的情况下,满足家俱生产用料,提高干燥产量,这就是本文谈到的实木毛坯干燥在木材干燥中应用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炉气间接加热调湿型木材干燥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炉气间接加热调湿型木材干燥窑的主体结构和一般端风机型强制循环干燥窑相同,特点是:采用一种新型炉气换热装置和特殊的蒸汽发生结构,干燥热效率高,干燥介质调湿灵便,实践证明可以干燥不同规格的各种木材。由于干燥窑结构紧凑合理,造价较低,质量保证,特别适用于没有锅炉供热的中小型木材加工企业使用。  相似文献   

16.
以白橡锯材为研究对象,采用热压机对其进行热压干燥处理,系统研究了热压温度、热压压力和试件宽度等因素对白橡木材干燥特性、颜色、吸湿性和尺寸稳定性的影响规律,获得了优化的热压干燥工艺。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热压干燥法可以实现白橡木的快速高效干燥,随着热压温度的升高,木材干燥速度显著加快,颜色逐渐加深,热压压力和试件宽度对干燥速率和颜色的影响不明显;热压干燥可以显著减小白橡木材的平衡含水率(EMC)和湿胀率,提高其尺寸稳定性,且随着热压温度的升高,白橡木材EMC和湿胀率降低,热压压力和试件宽度对木材EMC和湿胀率无明显影响;与对照材相比,热压干燥白橡木材的EMC降低9.97%~33.67%,径向和弦向湿胀率分别降低8.54%~33.96%、11.26%~30.02%;白橡木材的优化热压干燥条件为:热压温度为140~150℃热压压力为0.1 MPa,板材宽度为自然宽。  相似文献   

17.
木材真空-过热蒸汽干燥的预热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真空状态下,分别对过热蒸汽和空气为干燥介质时木材干燥预热阶段进行对比试验,探讨了木材在真空-过热蒸汽干燥中预阶段的工艺特性。结果表明:过热蒸汽干燥的预热阶段进行得非常迅速,同时其表面水分的凝结量也较以空气为介质时表面水分的凝结量大。  相似文献   

18.
MQD—15型金属壳蒸气木材干燥窑,已在吉林省临江林业局木材一厂建成投产。该厂木制品车间以生产地板块为主,使用硬杂树种,柞木居多。目前国内干燥柞木,尚未制定基准。为适应生产需要,对柞木薄、中、厚板(20~60mm),分别进行多次试验干燥,对介质温度、湿度、干燥时间、预热及降温速度、干燥质量等因素进行了综合评定比较,初步制定出如下较为满意的柞木干燥基准。  相似文献   

19.
木材干燥过程中,介质循环速度是一个影响木材干燥的重要工艺参数.在木材各含水率阶段,通过试验分析研究不同介质循环速度对木材干燥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介质循环速度对干燥速度的影响显著,但其影响随木材含水率(MC)的降低而减弱.在低介质循环速度条件下,试件MC大于45%时,表现为木材干燥速度和木材含水率偏差(△MC)随循环风速的增加而增加,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试件MC介于35% ~ 45%之间时,正相关关系存在但不显著;试件MC小于35%时,干燥室内循环风速的大小不影响木材的干燥速度和木材含水率偏差(△MC).对试件表层含水率分析,试件表层含水率大于25%时,试件表面循环风速对试件表层含水率的影响显著;试件表层含水率小于25%时,试件表面循环风速对试件表层含水率的影响很小,不同循环风速下试件表层含水率基本一样.  相似文献   

20.
常规木材干燥缺陷及产生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干燥室各部分干燥设备能够保证正常工作状态的情况下,木材干燥工艺条件则是保证木材干燥周期和质量的关键。木材干燥工艺条件的核心内容是木材干燥基准,干燥基准的软硬度基本决定了木材干燥周期和质量。木材干燥过程中出现的开裂、变形和最终含水率不均匀等现象都属于木材在干燥过程中的干燥缺陷。其中开裂也叫干裂,分为端裂、表裂和内裂;变形包括顺弯、横弯和扭曲;最终含水率不均匀包括整体材堆的最终含水率不均匀和单块板材沿厚度方向上的含水率不均匀。在木材干燥生产中,我们希望干燥缺陷出现的越少越好,甚至无干燥缺陷。干燥缺陷一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