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阳光玫瑰葡萄一经投入市场,就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了解和掌握阳光玫瑰葡萄的生长特征,实施科学的栽培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阳光玫瑰葡萄的果实品质和产量,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结合阳光玫瑰葡萄的特征特性,对阳光玫瑰葡萄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2.
阳光玫瑰葡萄是欧美杂交种,功能叶寿命是3~5个月,基芽容易成花,副梢主芽有花,即便枝条非常弱,也有一些花,只需要两年的时间,幼树就能利用副梢结果。这种葡萄是一种晚熟品种,从刚开始的萌芽到后期的成熟,大概需要165 d。其属于大粒、浓香型葡萄,在自然条件下单粒质量通常是8 g,膨大后单粒质量是14~15 g,当单粒质量达到17~18 g时,葡萄品质就会降低。为保证阳光玫瑰葡萄的产量和品质,种植人员要了解其特征,充分掌握和合理运用各种技术方法,否则就难以保证葡萄的产量和品质,也会减少种植人员的经济收入。文章以阳光玫瑰葡萄为研究对象,主要介绍了阳光玫瑰葡萄的特性特征,分析了阳光玫瑰葡萄的栽培技术方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赵丹 《种子科技》2023,(12):97-99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果蔬的需求逐渐增长。阳光玫瑰葡萄最早起源于日本,品质优良,自引入我国后深受种植人员与消费者的喜爱。文章阐述了阳光玫瑰葡萄的特点和种植情况,分析了阳光玫瑰葡萄优质栽培管理技术,以期提高种植人员的经济效益,促进葡萄产业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4.
探讨叶面喷施硒肥对‘阳光玫瑰’葡萄叶片、枝条、果实中的硒含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期为生产富硒‘阳光玫瑰’葡萄提供理论依据。以‘阳光玫瑰’葡萄为试材,选用氨基酸富硒肥为硒源,设置0、10、20、30、40、50 mg/L等6个硒质量浓度水平,于果实膨大期即落花后15 d喷施叶片,15 d后再喷施1次。结果表明,‘阳光玫瑰’葡萄叶片、枝条、果实中的硒含量随施硒浓度的提高而递增。叶面施硒可显著提高‘阳光玫瑰’葡萄果实中的可溶性固形物、蛋白质、维生素C、可溶性总糖含量,降低果实中可滴定酸含量。根据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得分由高到低为50 mg/L>40 mg/L>30 mg/L>20 mg/L>10 mg/L>0 mg/L。综合分析认为,避雨栽培富硒‘阳光玫瑰’葡萄时,于果实膨大期,在叶面喷施2次50 mg/L的氨基酸富硒肥‘,阳光玫瑰’葡萄果实含硒量及果实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5.
阳光玫瑰葡萄甜味浓郁、香气醇厚,受到许多消费者青睐.阳光玫瑰葡萄产量稳定、耐贮运和抗病能力强,葡萄皮薄肉厚、香甜可口,种植效益较高,市场发展空间良好,近几年已经成为国内发展的热门葡萄品种.阳光玫瑰葡萄是欧美杂交品种,从萌芽期至成熟期约165 d.为了确保阳光玫瑰葡萄的产量和质量,应加强研究该类品种的特征,准确掌握阳光玫瑰葡萄的栽培技术和方法,提高种植人员的经济收入.文章阐述了阳光玫瑰葡萄的生长特点和栽培技术要点,以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架型对葡萄生物学特性和产质量的影响巨大,西昌市阳光玫瑰葡萄的种植面积逐年上升,本试验选用4种常见葡萄架型进行阳光玫瑰适用性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小Ⅴ型架型的阳光玫瑰葡萄虽然树势最强,但是花芽分化最差,产量和产值偏低;飞鸟架和平架虽然花芽分化较好,但是树势弱,导致产量和产值也较低;大Ⅴ型架型的阳光玫瑰树势较强、花芽分化较好且产量和产值最高。根据试验结果,建议西昌市阳光玫瑰葡萄种植采用大Ⅴ型架型,可有效增加种植户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为揭示鲜食葡萄阳光玫瑰配施控释尿素的应用效果,筛选出最佳施用量,为鲜食葡萄栽培的氮(N)肥节本增效利用提供依据。于2018—2019年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N肥减量配施聚氨酯包膜尿素对阳光玫瑰产量、产量构成、光合特性及品质的影响,并探讨不同叶位叶绿素含量与鲜食葡萄品质性状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N肥减量0~30%配施包膜尿素处理的鲜食葡萄产量提高10.67%~32.91%,而减量40%配施包膜尿素处理降低5.79%。其中,适当减N配施控释肥的增产增收效果较常规施肥好。配施包膜尿素处理随着施N量的降低,鲜食葡萄产量及净光合速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相关性分析表明,葡萄膨大期功能叶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均值与品质性状(可溶性固形物、总糖、维生素C、糖酸比和固酸比)呈显著正相关,而与总酸呈显著负相关。总体而言,N肥适当减量配施包膜尿素利于形成鲜食葡萄产量结构,提高膨大期功能叶SPAD值及净光合速率,有效扩充果粒,促进鲜食葡萄增产节肥增效,并提升食用品质,以N肥减量10%~20%配施包膜尿素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赵燕明 《种子科技》2023,(13):93-95
兴安县位于广西南部,以农业为主,地理位置优越,地处岭南地区,气候温和湿润,土地肥沃,适宜农业和林业发展。农业以种植水稻、柑橘、葡萄等为主,同时还发展果树、花卉等特色产业,当地的葡萄品种主要有巨峰、温克、夏黑、阳光玫瑰等。避雨栽培的主要目的是减少雨淋、防治病虫害、提高葡萄品质与产量以及降低管理成本。但是,南方葡萄避雨栽培技术也存在着资金和劳动力投入大、对环境的依赖性强以及需要专业知识和技术支持等劣势。文章从栽培方式、适宜品种、优势、劣势和应对策略等方面,分析了南方葡萄避雨栽培技术的优缺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0℃和10℃保鲜的阳光玫瑰冬葡萄贮藏期糖酸组分含量,探究葡萄贮藏过程甜酸风味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贮藏温度阳光玫瑰冬葡萄糖酸组分含量变化规律不同,糖酸含量的变化直接引起风味品质改变。贮藏期4周内,10℃保鲜的葡萄果实甜酸风味保持较好;4~8周,0℃贮藏的葡萄果实风味保持较好;12周后,阳光玫瑰葡萄甜酸风味品质开始发生劣变。甜酸风味变化可作为判定贮藏期葡萄品质劣变程度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通过17个葡萄品种的筛选,认为在重庆等高温高湿地区种植葡萄可选择雨水红、维纳斯、南抗1号和8612等品种,贵妃玫瑰品质优良,可作避雨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