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氮、磷、钾肥配方施用对大豆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华利民 《杂粮作物》2003,23(3):174-175
通过对大豆不同氮、磷、钾的配方施肥试验研究,找出了辽宁地区草甸土大豆生产较为理想的氮、磷、钾的配方组合。施N60kg/hm^2,P2O575—120kg/hm^2,K2O70—90kg/hm^2,可以使单位面积上大豆的产量和效益取得显著效果,实现大豆生产增产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赵斌  秦丽艳 《杂粮作物》1999,19(2):46-48
在辽宁省棕壤土上研究了不同化肥种类配合施用对玉米产量及提高化肥利用率的影响,为玉米经济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4.
硅,钾肥配合施用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硅、钾肥能增强作物抗倒伏能力,增强光合作用能力,促进碳水化合物的合成。近几年来由于新品种和新技术在农业上的不断运用,产量逐年增加,从土壤中带走的钾越来越多,而补给土壤的钾却不多,使土壤钾逐渐缺乏,影响了产量的提高。假如硅能与钾互补,这样就能弥补我国钾...  相似文献   

5.
含氯化肥对玉米产量及土壤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宝库  张秀英 《玉米科学》1995,3(3):059-061
连续5年进行定位试验,施用含氯化肥(氯化铵和氯化钾)与尿素、硫酸钾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作为氮源和钾源的含氯化肥对玉米的增产作用与等氮、等钾量的尿素、硫酸钾是相同的。经测定,玉米茎杆中的含氯量是随施氯量的增加而增加,但籽实中的含氯量变化不大。连续施用含氯化肥,0-20厘米耕层土壤中氯的残留量受降雨和土壤水分影响,带年占施入量的4.7% - 13.5%(9.4 - 27mgkg-1)  相似文献   

6.
氮、磷、钾施用对大麻原茎产量影响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是我国大麻主要产区,为解决生产中滥施化肥、过量用肥现象,本文通过不同N、P2O5、K2O施用条件下对大麻原茎产量影响的研究,得出大麻对N、P2O5、K2O最佳施用剂量.试验得出:大麻生产最佳施用N、P2O5、K2O剂量为90kg/hm、100kg/hm2、80kg/hm2.  相似文献   

7.
辽河平原不同土壤类型优化配方施肥对玉米产量的影响高秀兰,肖千明,娄春荣,赵海岩,陈平,孙文涛(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土肥所110161)辽河平原土壤类型主要有两大类型,草甸土和棕壤土。据调查这两种类型土壤的潜在肥力都有明显下降趋势,土壤有机质含量1.5%以...  相似文献   

8.
通过荣宝土壤消毒剂在番茄、青椒、玉米等作物上施用的对比试验发现,施用荣宝土壤消毒后,番茄产量比对照增产8.9%~22.1%;青椒产量比对照提高14.9%~22.0%;玉米产量比对照提高10.1%~18.0%。荣宝土壤消毒剂在设施农业大棚种植的土壤中施用效果更好,具有防止土传病的危害和治理土壤障碍因子的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9.
杨峰  闫秋艳  鲁晋秀  李峰  王苗  董飞 《玉米科学》2016,24(6):136-143
施等氮量225 kg/hm2条件下,研究不同施肥方式对夏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不同生育期植株对养分吸收及0~20 cm和21~40 cm土壤速效养分含量的动态变化,明确不同施肥方式对夏玉米的增产效应。结果表明,施肥均不同程度增加夏玉米产量,增产16.48%~48.15%,收获指数增加7.81%~15.52%。缓控释肥处理对夏玉米产量提高作用明显,最高达9 697.50 kg/hm2。缓控释肥处理在玉米不同生育期土壤养分残留量呈低-高-低的趋势,能较好协调土壤养分供应与夏玉米地上部养分吸收,氮肥农学效率、氮肥偏生产力和氮肥表观利用率均较高,利于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0.
6年统计资料表明,玉米产量轮作高于连作。所有处理组合中,以耕翻施有机肥效果最佳;在等量化肥情况下,土壤耕作最好的是耕翻,其次是深松,免耕效果最差;培肥措施中,有机肥处理组合平均产量最高,其次是化肥处理,秸秆还田居第三位,以上各处理组合产量均极显著地高于对照处理。  相似文献   

11.
不同培肥措施对土壤养分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美  闫洪奎  陈凯  王建辉 《杂粮作物》2009,29(3):227-229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的土壤培肥措施对土壤养分及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土壤养分状况发生了明显的改善,施用农家肥比秸秆还田效果明显,半量比全量效果明显,除了有效磷含量是半量农家肥比全量农家肥含量提高更多。秸秆还田处理玉米有所减产,施用农家肥后产量明显提高,半量秸秆还田+半量农家肥增产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2.
试验设传统施肥(CF)、缓控肥减氮15%(RF)和不施氮肥(CK)3个处理,研究缓控肥减氮施肥方式对青贮玉米生物产量、氮素利用与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RF处理的生物产量较CK处理显著提高43.7%,较CF处理提高6.96%,差异不显著。RF处理主要生育期单株干物重和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较CK处理显著增加,同时提高穗、叶部干物质比重,与CF处理差异不显著。RF处理较CF处理显著提高氮肥偏生产力、农学效率、氮肥利用率。除CF处理的氮素平衡呈盈余状态外,其余处理氮素平衡呈亏损状态,RF处理氮素亏损未超阈值。因此,缓控肥减氮15%相比传统施肥实现青贮玉米稳产,提高氮肥利用率  相似文献   

13.
在砂质潮土上采用田间定位小区试验,设置0(N0)、120 kg/hm2(N120)、195 kg/hm2(N195)和270 kg/hm2(N270)4个氮水平,研究浚单29、豫单916、洛玉3号玉米品种产量、氮利用效率和收获指数等指标对施氮的反应差异。结果表明,浚单29和豫单916的产量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洛玉3号的产量先增加后降低,在N195水平时达到最高。氮肥对浚单29产量的增加效应主要通过增加穗粒数来实现;对豫单916和洛玉3号产量的影响则是通过穗粒数和百粒重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施氮量为0~195 kg/hm2范围内,洛玉3号的氮积累量和氮利用效率均高于其他两个品种。供试的3个品种中,洛玉3号达到最高产量所需施氮量最低且氮利用效率高,适合在砂质潮土上种植。  相似文献   

14.
优化施肥和传统施肥对夏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2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农业大学和德国霍恩海姆大学(Hohenheim University of Germany)中德合作项目"华北平原作物高产高生产力条件下环境可承受的持续农业研究"2000~2001年度北京试验基地研究结果的一部分.试验结果表明,优化施肥和秸秆还田优化施肥夏玉米株高、基部节间直径、同一时期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穗部基本性状,如穗长、穗粗、秃尖长、产量结构及产量与传统施肥无显著性差异,而氮肥利用率显著提高.在优化施肥条件下,夏玉米棒三叶总叶面积略微减少,生育后期穗位叶叶绿素含量下降稍快,吐丝至收获干物  相似文献   

15.
在河南省鹤壁和原阳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不施氮(CK)、种肥同播(T1)、5叶期一次性施肥(T2)和10叶期一次性施肥(T3),对夏玉米生长发育、氮素积累转运及产量的影响,明确夏玉米包膜尿素1∶1配施普通尿素适宜的一次性施肥时期。结果表明,鹤壁和原阳T1处理产量最高,分别为12 700 kg/hm2和10 945 kg/hm2,但与T2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较T3处理分别提高14.2%和10.9%;干物质积累量较其他处理分别提高5.6%~25.1%和1.6%~21.2%。不同生育期T1处理叶片SPAD值和叶面积指数均达最高。鹤壁和原阳T1氮肥表观利用率最高,分别为35.2%和35.5%,较其他处理分别提高5.6~14.7个百分点和3.2~13.6个百分点;氮素积累量较其他施氮处理分别提高13.8%~34.5%和14.5%~41.5%。T1处理土壤氮素依存率低于T2和T3处理。综上,种肥同播提高了夏玉米产量、氮肥效率、叶片SAPD值和叶面积指数,保持较高的氮素吸收速率,降低了土壤氮依存率,满足夏玉米整个生育期的氮素需求,实现了夏玉米高产和高效施肥。  相似文献   

16.
不同施肥时期对春玉米土壤硝态氮含量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郑单958"为材料,探究不同施氮处理下0~60 cm春玉米生育期间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0~40 cm土层,施氮增加了土壤硝态氮含量,且受施氮影响较大;20~40cm土层,与不施氮相比,施氮影响了玉米生育后期该层的土壤硝态氮含量;40~60 cm土层,土壤硝态氮含量变化不明显,趋于平稳,在吐丝期以后有所不同,施氮影响了灌浆阶段硝态氮的含量。其中以N 240 kg/hm2,1/5作口肥,2/5拔节中期追施,2/5大口期追施模式最佳,追施氮肥增加了玉米生育后期土壤的供氮能力,增产显著。该研究初步探明了不同施肥处理土壤硝态氮含量影响的变化规律,为玉米合理施肥,提高氮肥利用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以吉林省公主岭市的国家黑土肥力和肥料效益长期定位试验为平台,对2014年土样进行酶活性测定和分析,探讨长期定位施肥条件下玉米生育期内土壤酶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定位施肥处理过氧化氢酶、脲酶和磷酸酶活性在玉米生育期内呈大致相同的变化规律,从苗期至拔节期上升,在拔节期出现峰值;随后下降,至灌浆期酶活性最低,收获后酶活性出现回升。蔗糖酶活性的动态变化与以上3种酶活略有不同,从苗期至开花期升高,开花期至收获后期呈下降趋势。在玉米相同生育期内不同施肥处理间比较,土壤中脲酶、磷酸酶和蔗糖酶活性变化规律为有机肥+化肥(NPK+1.5M1)有机肥+化肥(NPK+M2)有机肥+化肥(NPK+M1)有机肥+化肥+轮作(NPK+M1+R)化肥+秸秆还田(NPK+S)单施化肥(NPK)CK。长期有机肥配施化肥和秸秆配施化肥处理对酶活性的促进效果比氮磷钾处理明显。  相似文献   

18.
介绍长期施肥对农田土壤磷素状况的影响,阐述土壤磷库、磷素形态、土层磷素分布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氮肥管理措施对黑土春玉米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连续2年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氮肥管理措施对黑土春玉米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农民习惯施氮量185 kg/hm2的水平上,减施氮肥20%不影响玉米子粒产量和氮素吸收,氮肥表观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提高22.4%~29.2%和18.4%~22.3%。与习惯施肥处理相比,减施氮肥可显著降低土壤硝态氮含量,0~20、21~40、41~60和61~80 cm土层硝态氮含量降幅分别为14.3%~53.8%、13.0%~32.6%、17.9%~36.8%和13.7%~41.2%。同一施氮量下,添加硝化抑制剂有助于抑制土壤硝化作用,添加双氰胺0~20、21~40 cm土层硝态氮含量分别下降45.7%和28.5%,添加2-氯-6-三氯甲基吡啶分别下降39.7%和21.8%。综合评价玉米产量、氮素吸收和氮肥利用等因素,应适当减少施氮量,并配合施用硝化抑制剂2-氯-6-三氯甲基吡啶,促进农田生态系统中氮素高效利用和维持氮库基本平衡。  相似文献   

20.
青贮玉米平衡施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采用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设计,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氮磷钾配合施用对青贮玉米的影响。通过主因素、单因素效应分析,定量地评价了氮肥、磷肥和钾肥用量与青贮玉米产量的关系,提出了目标产量的最优氮磷钾组合方案。从青贮玉米最大生物产量和经济效益综合考虑其最优氮肥(N)用量范围为308.4~365.0 kg/hm2,最优钾肥(K2O)用量范围为65.5~89.8 kg/hm2,磷肥(P2O5)用量最佳范围为100.1~117.0 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