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连续3a对不同成熟度采收下来的板采的产量、品质、贮藏等性状的测试和不同采收方法进行讨比试验的结果表明: ①采收时间以50%的总苞开裂较适宜。②采收方法宜用拾打兼用的采收方法, 即前期检拾掉到地上的采子, 等总苞开裂达50%时一次性全部轻轻挑拨下来。  相似文献   

2.
板栗的贮藏     
板栗的贮藏板栗较难贮藏,它怕干、怕湿、怕热、怕冻,又易遭病虫害。要把板栗贮藏得好,必须注意如下几点:1.适时来收一般在苞刺由绿变黄褐色,并有30%~40%的总苞开裂,部分栗果自然落下时采收。选择通风阴凉的地方,将采收的总苞堆放7~10天,使栗果充分成...  相似文献   

3.
核桃贮藏法     
一、核桃的成熟与采收:在核桃树80%以上的果皮由青转黄,顶部出现裂缝,总苞自然开裂,容易剥离,种仁硬化,幼胚成熟,核壳坚硬,呈黄白色或棕色时采收。 二、核桃的贮前处理:1.脱总苞。采收后的核桃尽快脱掉总苞,并使之  相似文献   

4.
核桃的贮藏     
<正>1核桃的采收与采后处理核桃必须达到完全成熟期才能采收。核桃完全成熟的特征是外果皮由青变黄,顶部出现裂缝,总苞自然开裂,容易剥离。  相似文献   

5.
一、核桃的采收 核桃果实成熟的标志是总苞的皮色由深绿变为淡黄,部分总苞裂口,个别果实脱落,此时为采收适期。采收时期不当,直接影响其出苗率、出仁率和出油率。采收后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商品价值。因此,适时采收,妥善处理是确保质量的重要环节据调查,同一品种,9月初采收的其发芽率不到56%,而9月下旬采收的则高达90%以上。据北京农科院资料,以8月28日到9月19日间,每推迟10天采收,产量可增加10%,出仁率增长18%,含油率提高36.3%。同时,采收早的颜色深。呈深黄色。随采收期推迟逐渐变为黄白色,鲜艳美观。核仁风味也随采收期推迟而提高。采收早的风味淡,稍代甜味。而采收晚的香味变浓,而且酥脆。  相似文献   

6.
一、适时采收 板栗适宜的采收期,应以总苞呈黄褐色,苞口十字形开裂时为宜,采后直接人工脱蒲。目前,大多数地区均以“击落法”采下未成熟的栗蒲,并堆积发热3~4天再人工脱蒲。这种采收和脱蒲的方法会造成害虫和病菌的大量滋生繁殖,为贮藏期间的变质留下了严重的隐  相似文献   

7.
<正> 1 适时采收板栗适宜的采收期,应以总苞呈黄褐色,苞口十字形开裂时为宜,采后直接人工脱蒲。目前,大多数地区均以"击落法"采下未成熟的栗蒲,并堆积发热3~4天,再人工脱蒲。这种采收和脱蒲的方法会造成害虫和病菌的大量滋生繁殖,为贮藏期间的变质留下了严重的隐患。采收宜选择晴天,阴雨或雨  相似文献   

8.
一、核桃的采收核桃(胡桃)果实成熟的标志是总苞的皮色由深绿变为淡黄,部分总苞裂口,个别果实脱落,此时为采收适期。采收后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商品价值。同一品种,9月初采收的发芽率不到56%,而9月下旬采收的发芽率高达90%以上。据北京市农科院资料,以8月28日到9月19日  相似文献   

9.
《新农村》2008,(9):26-26
1.适时采收,去青皮 核桃在9月上旬开始相继成熟,此时果皮由深绿色变为黄绿色或淡黄色,部分总苞开裂并有少数落果,即可采收作加工用。青皮核桃不可日晒,应堆放在阴凉处或室内,堆积高度为30~50厘米,并用核桃叶或青草覆盖。3~5日后,当青皮离壳时,手工剥去或用刀削去青皮。  相似文献   

10.
一、核桃的采收核桃(胡桃)果实成熟的标志是总苞的皮色由深绿变为淡黄,部分总苞裂口,个别果实脱落,此时为采收适期.采收后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商品价值.同一品种,9月初采收的发芽率不到56%,而9月下旬采收的发芽率高达90%以上.据北京市农科院资料,以8月28日到9月19日,每推迟10天采收,产量可增加10%,出仁率增长18%,含油率提高36.3%.采收早的颜色深,呈深黄色.随着采收期推迟逐渐变为黄白色,鲜艳美观.核仁风味也随采收期推迟而提高.采收早的风味和甜味淡.采收晚的香味变浓,而且酥脆.  相似文献   

11.
探讨母树径级、贮藏温度及贮藏时间对胖大海种子发芽率的影响.观察不同贮藏条件下种子的发芽情况,通过指数函数建立不同贮藏温度下胖大海种子发芽率与母树径级及贮藏时间的关系模型.结果表明:母树直径50~59 cm提供的种子发芽率、活力最大;母树直径<30 cm提供的种子发芽率、活力最小.0℃贮藏下种子的平均发芽率最高,常温贮藏下最低.胖大海种子的活力和发芽率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保持种子50%的发芽率,其在-5℃、0℃和常温3个贮藏温度下分别不能长于135、195、45 d.综合分析表明,直径过大或过小的母树提供的种子发芽率均较低,从母树直径50~59 cm选种最佳,最好在0℃环境下贮藏种子,可以延长种子寿命至195 d,但胖大海种子不宜长久贮藏,优质的胖大海种子贮藏时间不能超过270 d.这为胖大海优种选择、贮藏及复壮生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不同采种期对华北落叶松种子品质的影响,采用试验的方法对华北落叶松不同采种期的球果重量、形态变化、种子产量、播种品质进行了初步测定,为合理确定华北落叶松种子的采收期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在一定的采种时间范围内,随着采种时间的延长,球果重量呈缓慢上升后又开始下降的趋势,而种子产量及品质则呈上升趋势。根据试验结果确定,华北落叶松的最佳采种期为8月下旬至9月初。  相似文献   

13.
南亚热带森林土壤种子库与地上植被的组成特征及其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文通过在鼎湖山自然保护区设立的固定植物样带,研究地上植物组成数量特征和土壤种子库的关系.结果表明:①该植物样带共有木本植物93种,其中,乔木60种,灌木33种;草本植物30种,其中,蕨类植物12种.② 植物样带土壤种子库出现木本植物36种,其中,乔木11种,灌木25种.土壤种子库木本植物种子数量平均183粒/m[[sup]]2[[/sup]],其中,灌木平均数量为162粒/m[[sup]]2[[/sup]],乔木平均数量为21粒/m[[sup]]2[[/sup]],灌木在土壤种子库中的数量远远高于乔木;出现草本植物13种,其中蕨类植物3种,草本植物种子数量平均为215粒/m[[sup]]2[[/sup]]③土壤种子库与地上优势种相关性比较:草本灌木 乔木.土壤中,草本植物种子数量以先锋种为主;乔木中,演替中间种的种子数量占优;灌木中,演替先锋种种子数量占优.④地上植被和土壤种子库之间的关系通过将森林群落植物划分为不同的生活型进行比较,灌木的Sorensen系数(0.54)草本(0.32)乔木(0.28).如果将地上植物按径级除去幼树,乔木的Sorensen系数为0.47从共有种百分比来看,乔木为91%,灌木为65%,草本植物为50%.   相似文献   

14.
成熟度与贮藏期对野生葎草种子发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成熟度与贮藏期对野生葎草种子发芽力的影响。[方法]随机采种后,测定不同成熟度葎草种子生活力,比较完熟种子发芽力,比较纸床与土床种子发芽力的差异。[结果]葎草灌浆期、第2类乳熟期、第3类蜡熟期、第4类成熟期4种成熟度的种子含水量、千粒重、生活力差异很大的延长,变异系数分别为25.75%、56.22%和77.84%;种子在试验条件下7d左右开始发芽;发芽势随贮藏时间规律较差,发芽率随贮藏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种子贮藏1年后发芽力降低为成熟初期的30%,畸化率随贮藏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种子在纸床上13d开始发芽,土床上第31天才开始发芽,发芽持续时间分别为33和23d,发芽率相近。[结论]葎草种子成熟期的不一致性保证了该种群的延续性与自我更新能力;贮藏时间对其发芽力的影响有助于葎草的防除。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梓树不同时期采集的楸吊、种子特征的观测及种子发芽试验,研究了不同采种期梓树种子的品质和种子活力,为合理确定梓树种子的采收期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随采种期的变化,梓树楸吊的粗度、鲜重、出种率、果形指数发生规律性变化。不同采种期梓树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差异不显著,但种子活力指数、发芽指数随采种期的变化差异极显著。梓树在楸吊绿色时就具备了发芽能力,但种子活力指数很低。当种子干物质积累停止时,种子活力水平还有明显提高,种子存在一定的后熟期。11月中下旬采集的梓树楸吊出种率高、种子活力指数最大,种子品质最好,是适宜的采种期,采种时间越提前,品质越差。  相似文献   

16.
为合理确定国槐种子采收期,分别于2014年9月份到2015年2月份分8个时间段采收国槐种子,并观察测定不同时间采收种子的形态特征,吸水萌发能力,可溶性糖、淀粉、可溶性蛋白及粗脂肪质量分数等指标。结果表明:11月中旬国槐荚果全部缢缩为念珠状,种子变至深棕色和黑色,种皮坚硬致密;种子含水量的减少主要集中在10月份;种子质量在11月15日后基本维持稳定状态;10月底到12月初硬实性种子逐渐增多,吸水萌发能力减弱,逐渐达到形态成熟;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在10月26日到12月25日基本维持稳定状态,之后出现显著下降;淀粉质量分数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12月5日达到最大值;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在11月中旬前逐渐升高,之后出现明显下降最终趋于稳定;粗脂肪质量分数从10月26日到12月25日基本维持在同一水平,之后出现明显下降;基于种子内含物成分的稳定和外种皮的致密程度,研究认为,11月中旬到12月中旬是国槐种子采收的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17.
姥山林场杉木初级种子园球果类型及其种子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1988~1989年,对浙江姥山林场杉木初级种子园的杉木球果类型、苞鳞、同一球果苞鳞的形态变异、不同杉木球果类型种子分布规律及其好粒、涩粒和空粒种子含量进行了分析。认为杉木涩粒种子含量与球果类型相关并受遗传因子的控制,用长鳞松张及半圆松张型球果而且目的性状遗传型优良的杉木接穗,有利于种子园丰产优质。  相似文献   

18.
红松适宜采种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草河口红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支用随机区组设计方法,经方差分析,不同采种期的主要种子质量指标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研究结果表明:9月15日采种与8月10日相比,其千粒重、种仁重和出仁率分别提高了13.68%.56、65%和8.34%,9月15日后增加不明显;不同采种时期对种粒大小无影响;从采种效率看,9月20日采种与8月10日相比,球果鲜重降低了27.84%,种子重增加了156.92%,出种率增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凤山县地锦草种子最佳采收时期,对不同生育时期采收的种子进行发芽率研究。结果表明:最早采收时生育期为50d,种子发芽率为0;生育期为60~75d时采收,发芽率并不最高;生育期为83d以后采收的种子发芽率较稳定,83d采收的平均发芽率为33.2%,最佳采收期在生育期83~105d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