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目的]揭示甘肃鼢鼠的听觉特征。[方法]利用电生理学方法,对甘肃鼢鼠耳蜗的显微结构进行分析。[结果]扫描电镜结果表明,外毛细胞静纤毛的长度靠近耳蜗轴最短,靠近耳蜗侧壁最长,由蜗底到蜗顶逐渐变长,静纤毛的数目由蜗底到顶逐渐减少。耳蜗蜗顶外毛细胞和静纤毛常排列不规则,而且可见少数静纤毛自然缺失。内毛细胞和静纤毛一直排列到耳蜗顶盲端,毛细胞和静纤毛数目均未减少。[结论]甘肃鼢鼠内毛细胞主要感知低频信号。长期的地下生活环境,使其耳蜗发生适应性进化。 相似文献
3.
甘肃鼢鼠对油松危害动态经济阈值研究 总被引:8,自引:7,他引:8
以油松林、甘肃鼢鼠和防治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系统分析法,组建了甘肃鼢鼠种群、油松、林价、投饵密度等一系列模型,并以经济指标偶联求得防治甘肃鼢鼠的动态经济阈值模型。结果表明:毒饵单价低时,切封洞法经济阈值最大,插洞法最小;而毒饵单价高时,插洞法最大,切封洞法最小;防治定植1年生油松经济阈值较大,4~5年的最小,定植6年后经济阈值逐渐增加。从林地油松被害数量估测模型得知,油松应营造在甘肃鼢鼠2.4只/hm~2以下的林地,才能保证成林。 相似文献
4.
甘肃鼢鼠的危害现状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甘肃鼢鼠的生物学特征、危害现状和防治措施等方面对甘肃鼢鼠防治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为甘肃鼢鼠的人工防治提供基础研究资料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海清波 《新农村(黑龙江)》2014,(16):148-148
近年来,随着原州区林业生态建设步伐加快,区域内林地面积的逐年增加,生态环境日趋好转的同时,林木有害生物的危害也与日俱增,尤其是甘肃鼢鼠的危害不得不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笔者在基层工作多年,对甘肃鼢鼠的习性较为了解,也摸索出了一些防治经验,现总结出来,仅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6.
甘肃鼢鼠对不同树种危害情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退耕幼林地进行了甘肃鼢鼠对山杏、山桃、杞柳、柠条、沙棘、白榆和油松危害的调查,结果表明:甘肃鼢鼠对不同树种危害程度不同,山杏、沙棘和油松被害程度严重,山桃、杞柳和白榆被害中等,柠条被害很轻。因此,在今后补植补造时应补栽甘肃鼢鼠不易啃食的柠条、山桃、白榆和杞柳,同时保护鼢鼠天敌,加大人工捕杀鼢鼠力度。 相似文献
7.
甘肃鼢鼠在宁南山区主要危害幼树的根系,喜食油松、落叶松、山杏、沙棘及各种杂草等20多种植物,其种群密度为12~14只/hm2,5只/hm2以上时必须进行防治。1年2胎,3~6月和9~10月为防治的最佳时期,防治方法主要采取药物防治与人工捕打相结合,灭鼠同整地、造林、补植、抚育、管护同步进行。 相似文献
8.
9.
依据2007年在互助县北山林区甘肃鼢鼠的危害现状调查,实施人工捕杀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防治,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防治可明显降低鼢鼠密度,提高幼林成活率,鼢鼠的平均密度由防治前的69只/hm2下降到27只/hm2,幼林保存率由防治前的65%提高到80%。 相似文献
10.
基于2009年望云山森林公园林地更新数据,利用ArcGIS 10.2以地类为分类单元,将小班数据进行融合,选取适宜分析粒度利用Fragstats 4.2对研究区林地景观格局指数进行计算,并利用Programita的O-ring统计方法对主要林地景观多尺度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关联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15 m分析粒度下,纯林地景观面积占绝对的优势,与特规灌木林地、未成林造林地景观构成了森林公园主要的林地景观类型;森林公园林地景观类型丰富但受少数优势景观支配,SHDI值为1.050 6,SHEI值为0.456 3。3种主要林地景观的空间分布格局随尺度变化的趋势相似,均先呈聚集分布,经过轻微的随机分布后呈现均匀分布,之后趋于随机分布,但是各林地景观对尺度变化的响应有所不同;各林地景观类型均在中小尺度上呈正(负)关联性,在大尺度上无关联性。 相似文献
11.
12.
13.
利用现地调查和试验林跟踪调查的方法,研究了黄土高原次生林和次生林改造后林地鼢鼠的发生规律。结果证明,次生林鼢鼠发生类型分为灌草群落类型、乔灌草疏林群落类型和乔木密林群落类型。次生林乔木郁被度与灌木分布数量是影响林地鼢鼠分布的主要因子。乔木和灌木的郁被度、沙棘和草本植被的权重、直根系草本植被的覆盖度等指标与林地鼢鼠密度呈负相关;而灌木权重、沙棘郁被度、直根系草本植被的权重、须根系草本植被的权重和覆盖度等指标与林地鼢鼠密度呈正相关。次生林改造后林地鼢鼠密度逐渐增大,达到最高以后随着林分郁被度的加大,鼢鼠密度逐渐降低。不同改造模式林地鼢鼠发生强度依次为全面清坡造林、坡向清坡带状造林、块状清坡造林、水平带状清坡造林和林下更新造林,油松林地大于侧柏林地,侧柏林地大于刺槐林地。 相似文献
14.
腰果云翅斑螟幼虫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聚集度指标法及Iwao回归法研究了腰果云翅斑螟幼虫的空间分布型。结果表明幼虫的分布型呈聚集分布,而被害果属均匀分布。5种不同的抽样方式比较,以随机取样法为最优。 相似文献
15.
花椒瘿蚊幼虫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运用5种聚集度指标和2种回归分析方法对花椒瘿蚊幼虫的空间分布型和抽样技术进行了研究。所有的指标表明,花椒瘿蚊幼虫在一切密度下均呈聚集分布,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且个体间相互吸引;聚集原因是由昆虫本身的聚集行为与环境异质性共同作用所致。数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虫口密度在植株的东、南、西、北4个方位无显著差异;植株中部虫口密度较上部和下部大,差异显著,而上部和下部的虫口密度无显著差异。在以上研究结果的基础上确定出不同虫口密度下的最适抽样数模型及一定防治指标下的序贯抽样模型。 相似文献
16.
样方法及其在林分空间格局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该文对测定空间格局的方法进行了总结和分类。利用定位标准地的资料,对非自然样方下测定空间格局的小样方面积进行了比较试验,提出了测定空间格局效果最好的小样方面积。应用样方法中的9种常用分布型和7种分布型指数,研究了大兴安岭林区落叶松天然林的林分空间格局;选出了适合此研究范围的理论分布型,用Iδ、G和Iwao指数研究了林分空间格局的个体聚集规模、个体群的分布规律、林分空间格局的时间动态以及林分空间格局变化与其他林分结构因子之间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17.
木毒蛾空间格局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采用聚集度指标法测定了木毒蛾(Lymantria xylina Swinhoe)卵、幼虫、蛹的空间格局。测定结果表明:木毒蛾卵块、幼虫和蛹在木麻黄防护林中呈聚集分布,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幼虫在林内以聚集型扩散。应用Iwao方法,计算了在不同虫口密度下的林间最适抽样数,分析了中幼林中幼虫的序贯抽样。 相似文献
18.
多纹豹蠹蛾幼虫空间分布型及其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本文用聚集度指标法测定了多纹豹蠹蛾幼虫空间分布型,结果表明幼虫分布型属随机分布。四种抽样方法比较结果,五点式取样法精确度最高。分析并计算了林间调查的最适抽样数,进行了幼虫序贯抽样的计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