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秦白杨系列品种木材材性及纤维形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测试了杨树新品系秦白杨系列1、2、3号与对照毛白杨无性系30号的物理力学性质和纤维形态特征。结果表明,秦白杨1号的物理力学性质与毛白杨无性系30号接近,且横纹抗压强度、抗弯强度等指标略优于毛白杨无性系30号。秦白杨2号和3号的物理力学性质次于这两者。秦白杨1号、3号和毛白杨无性系30号的纤维长宽比均43,且秦白杨3号纤维长度最大。综合纤维形态和材性测试结果,秦白杨1、2和3号均可大面积推广,是适宜制造家具等木材工业和造纸工业的优良新种。  相似文献   

2.
辽东栎木材解剖特征与物理-力学性质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借助通径系数分析及主成分分析等统计方法,以五株产自山西中条山的辽东栎为试验材料,详细研究了木材解剖特征的内在关系以及解剖特征与物理—力学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细胞特征”(纤维、导管尺寸及微纤丝角等)和“组织比量”(导管、纤维及薄壁组织比量)两个主因子基本反映并代表了木材的所有解剖特征,同时也是影响木材物理—力学性质的两个基本解剖因子。  相似文献   

3.
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对比试验林中的8年生秦白杨5号、西北杨系列2号和3号的木材材性以及纤维形态特征进行了研究。以毛白杨30号为对照,通过多重比较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西北杨2号、3号的物理力学性质与毛白杨30号的物理力学性质接近,是良好的板材原料。秦白杨5号的物理力学性能为4个品种中最差,但其纤维形态特征及材积生长量表现最优;秦白杨5号、西北杨系列2号、3号材积生长量都比对照组毛白杨30号的大,可以应用于木材加工业和纸浆造纸工业。  相似文献   

4.
五种不同品系杨树木材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的测试结果表明,各性质指标与木材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等级相比偏低,不同品系木材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变异不大。五个品系中,69杨木材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较高。69杨、72杨和63杨的生长速度明显较快,可作为长江滩地造林的发展树种。  相似文献   

5.
对铜钱树木材物理力学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铜钱树木材物理力学性质较好,强度大,材质优良;自树木基部向上,随着高度增加,主要物理力学性质略呈递减趋势;气干密度与木材物理力学性质之间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正>毛白杨红心病在河南、山东、河北、陕西等省均有发生。据山东泰安地区调查,毛白杨发病率达94%。发病后木材的许多物理力学性质均值指标均劣于正常木材,特别是冲击韧性和承受弯曲强度方面指标比正常材差;用作造纸原料时,纸张质量降低;制作板材时,红白交界处易产生开裂现象。毛白杨破腹病在华北地区分布极广,而且发生严重,在陕西也有发生。据调查,山东的毛白杨受害率达46%以上。该病发生后,又能诱起红心病等发生,严重影响林木生  相似文献   

7.
国内杨树培育、木材性质及其加工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国内杨树培育,木材解剖、化学和物理力学性质及加工利用等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分析了杨树杂交育种、定向培育、木材性质与加工利用的研究现状与不足,并对杨树木材研究及加工利用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杨树木材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对不同坡向的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人工林木材主要的解剖特征、物理力学性质进行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坡向对樟子松人工林的解剖特征、物理力学性能均有一定的影响,管胞长度、管胞直径、长宽比均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9.
对不同坡向的樟子松 (Pinussylvestrisvar.mongolica)人工林木材主要的解剖特征、物理力学性质进行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 :不同坡向对樟子松人工林的解剖特征、物理力学性能均有一定的影响 ,管胞长度、管胞直径、长宽比均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0.
毛梾的木材材性及用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琅琊山产毛的生长习性、解剖特征、物理力学性质、化学成份和用途。结果表明:毛木材材质优良,适于家具、纺织器材、造纸、工艺美术以及建筑等方面使用。  相似文献   

11.
坡向对人工林落叶松纤维形态及造纸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不同坡向(阳坡和半阳坡)的人工林落叶松(Larix olgensis)木材为试材,测定了木材纤维的纤维形态特征(包括管胞长度、管胞直径、壁腔比、微纤丝倾 角及管胞长宽比)、物理特征(包括生长轮宽度、生长速率、晚材率及密度)和化学特征(包括综纤维素含量、木素含量、树脂含量及1%NaOH抽提物)等指标,测试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坡向的长白落叶松木材的大多数纤维形态指标和物理、化学特征指标存在显著的差异;采用综合评分法对不同坡向长白落叶松木材的制浆造纸性能的综合比较分析得出:半阳坡的长白落叶松用作造纸材较好。  相似文献   

12.
油松半同胞子代及亲本木材构造与物理力学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对陕西省陇县八渡林场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优树半同胞子代及亲本木材解剖构造与物理力学性质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油松优树半同胞子代林家系尚处于幼龄材阶段,顺纹抗压强度低;但全干干缩系数小,微纤丝角亦较小,尺寸稳定性高,不易变形,据此可以推测其成熟材是优良的结构用材.  相似文献   

13.
根据人工林和天然林红松的管胞长度、生长轮宽度、生长轮密度和晚材率等性能指标的测试结果,采用最优分割法分析得出:人工林红松幼龄材与成熟材的界限为15a,天然林红松幼龄材与成熟材的界限为35a。通过人工林和天然林红松解剖、物理性质的比较,总体上表现为幼龄材性质低于成熟材,人工林材性劣于天然林。  相似文献   

14.
秦岭银鹊树木材构造及性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秦岭天然林中银鹊树木材构造、物理力学性质的研究表明:银鹊树生长迅速;纹理通直,结构细致,质轻软;干缩系数小,力学强度低,加工性能好;纤维长。在秦巴山林区有推广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不同土质对人工林落叶松纤维形态及造纸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以不同土质(暗棕壤和白浆土)的人工林落叶松(Larix olgensis)木材为试材,测定了木材纤维的纤维形态特征(包括管胞长度、管胞直径、壁腔比、微纤丝倾角及管胞长宽比)、物理特征(包括生长轮宽度、生长速率、晚材率及密度)和化学特征(包括综纤维素含量、木素含量、树脂含量及1% NaOH抽提物)等指标。对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土质的长白落叶松木的大多数纤维形态指标和物理、化学特征指标存在显著的差异;采用综合评分法对不同土质长白落松木材的有关指标进行制浆造纸性能的综合比较分析得出:土壤为暗棕壤的长白落叶松用作造纸用材较好。  相似文献   

16.
参照木材的材性部分分级标准,对各竹材的物理力学性能评价表明:不同竹种的各项物理及力学强度存在一定的差异,分别属于不同的等级。由于对竹材目前还没有特定的分级规定标准,因此适当参照木材的评价标准对竹材的物理力学性能进行评价具有一定的实际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十二种落叶栎木的木材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12种落叶栎木的解剖构造,按其主要特征,编制出识别木材的检索表。并运用木材定量解剖的方法,测定晚材管孔在纲格上的点分数、单位面积上的管孔数、密度指数以及它们之间的间距,将12种落叶栎木分为四组及二个单独的种。短柄枹栎和枹栎的木材解剖构造和定量解剖分析上都有显著地差异,可以将短柄枹栎单列为一种;麻栎和栓皮栎在形态分类上比较接近,而木材构造和定量解剖分析差别较大,栓皮栎可作为单独一个种,不包括在麻栎组内。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人工林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木材解剖性质,探求其木材材质变异规律的内在机制,借助体式显微镜和计算机显微图像分析系统,应用定量解剖学方法对其管胞形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径向上,马尾松早材管胞长度、管胞宽度、双壁厚、长宽比、壁腔比、腔径比平均值分别为3 711.1 μm,47.85 μm,11.47 μm,76.48,0.34,0.76,晚材分别为3 912.9 μm,37.30 μm,20.45 μm,104.13,1.73,0.45;由髓心向外除早材管胞壁腔比、早材管胞腔径比无明显变化以及晚材管胞腔径比呈减小趋势外,其余管胞形态指标呈递增或递增稳定趋势.纵向上,马尾松全树早材管胞长度、管胞宽度、双壁厚、长宽比、壁腔比、腔径比平均值分别为3 597.6 μm,48.83 μm,11.70 μm,73.65,0.35,0.75;晚材分别为3 857.3 μm,38.71 μm,18.82 μm,100.82,1.33,0.51;除管胞壁腔比和腔径比变化规律不明显外,其余管胞形态指标随树高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  相似文献   

19.
以人工林樟子松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樟子松单板解剖构造与染色效果的相关指标,对其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确定了影响木材染色效果的主要解剖因子。结果表明,解剖因子与其各染色效果指标间的复相关系数在0.573~0.786。影响樟子松木材染色效果的主要解剖因子为管胞比量、木射线比量、树脂道比量和晚材管胞长度等。  相似文献   

20.
福建杉木间伐材的物理力学性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测定与分析了杉木间伐材物理力学性质,并将结果与福建南平天然杉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杉间材物理力学性质较天然林差。为杉木的定向培育,提高林木质量和有效地对杉间材的材质改进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