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集材作业是伐区木材生产的重要工序,集材成本约占伐区木材生产总成本的2/3左右.集材方式的选择对集材任务完成的好坏、提高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至关重要.目前,由于“天保工程”的实施,可采森林资源逐渐减少,承包经营的发展,使畜力原木集材方式转变为重要的集材方式.山河电林业局于1985年后全部采取伐区造材、畜力原木集材作业方式。现结合多年的生产实践,对畜力原木集材的特点、措施、发展方向探讨如下:l畜力集材的特点 畜力集村适用于伐区坡度大、森林资源分散、公顷出材量小、集材距离长的林相。畜力集材具有机动灵活;…  相似文献   

2.
低强度择伐伐区集材方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勤  刘金顶 《林业科技》1994,19(6):57-58
这篇文章探讨了低强度择伐伐区集材方式,分析了各种集材方式的优缺点,讨论了新的集材工艺和集材方式。新的集材工艺和集材方式是:由轻型绞盘机或小型拖拉机或畜力将原木或原条运到集材道两侧,完成小集中作业;再由拖拉机或索道或畜力将这些原木或原条运到伐区楞场,完成集材作业。  相似文献   

3.
如何经济地收集伐区剩余物是木材生产单位完成采伐、集材后所面临的一个问题,收集成本高于售价,木材生产单位就要亏损。为此,我们必需对收集伐区剩余物进行成本估价,确定合理的收集方式。为了充分发挥集材设备的效益,在一般情况下,集材和伐区剩余物的收集采用同一机械。因受自然条件限制,采用人力、畜力集材的伐区,也同样采用相应的集材方式收集伐区剩余物。这样,对于某一块采伐迹地来说,剩余物的收集方式是确定的,单位时间的费用是定值的,变量是单位时间收集量。如果我们采用集材斜距为标准距离,则单位时间的收集量与集材斜距、剩余物的单株材积和单位面积的根数有关。集材斜距越  相似文献   

4.
我国东北林区木材生产工艺流程基本可分为伐区木材生产、运输、贮木场生产三个阶段。从木材生产成本看:伐区木材生产成本占整个生产成本的50~60%,而在伐区生产成本中,集材成本又占伐区木材生产成本的60%以上。所以对于集材机械选择的合理与否将直接影响到木材生产成本。从我省情况来看,集材作业主要是以拖拉机为主,占整个伐区的75%以上。我省现有集材拖拉机大部分是集材—50拖拉机。黑龙江省部分林业局运用了集材—80拖拉机集材和接运。对  相似文献   

5.
目前林区适于原条集材方式的伐区越来越少,为正确确定集材方式,充分发挥机械作用,本文从伐区生产和准备作业方面对原条方式和畜力短材方式的生产成本进行了分析、比较,对拖拉机原条集材方式的经济适宜条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随着伐区作业条件的变化,畜力集材越来越重要,文内通过对不同年代畜力作业伐区条件的对比及调查与分析,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毛枝桠生产和木材生产、透光割灌作业同步进行,在伐区清理和透光割灌作业过程中,把毛枝桠粗小枝和梢头修理去掉,单独堆放;用打捆器将堆好的小枝桠扎成直径20~30 cm的小捆;采取畜力集材或人力集材;采取人力装车。生产成本为289元.t-1,经济效益为55元.t-1。  相似文献   

8.
以黑龙江省带岭林业局落叶松人工林为试验点,采用4种不同的采集作业模式,应用层次分析法,综合考虑作业成本、作业效率、保留木损伤、土壤干扰以及木材损耗5个指标,定量计算平缓坡和陡坡条件下不同采集作业模式的综合效益.结果表明:择伐-畜力集材作业模式是该类型伐区最适宜的作业模式.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我们的林区已是经营几十年的老林区了,原始林几乎殆尽,可采资源都是远离公路的山后堵、陡山脚与零星山帽,这对木材生产的伐区准备工作和集材作业带来很多不便。为此,我局专门组织集材作业小分队,用S-195拖拉机配合畜力倒接力及平坡集材作业。这样不仅能缩短集材作业时间,而且也能提高经济效益15%~17%,把S-195拖拉机应用在短材生产中是较为理想的尝试。  相似文献   

10.
论伐区生产与林业可持续发展(150232)黑龙江省山河屯林业局丛雪峰1前言伐区木材生产是森工产业平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伐区调查设计、准备作业、采伐作业、集材作业、归装作业和采伐迹地清理等内容。伐区生产是企业主要生产经营活动,是企业财力的主要来...  相似文献   

11.
基于GIS的伐区楞场位置决策系统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伐区楞场位置决定集材和运材的距离 ,并直接影响到伐区木材生产效率和成本。伐区楞场选择受地形地质条件、资源分布和作业方式的影响。由于山地伐区作业条件的复杂多变和决策要素空间分布性特点 ,以及森林可持续经营对综合效益的要求 ,决定了理论模型的决策目标及其约束条件多  相似文献   

12.
森林工业以木材采运为基础。在采运生产的采、运、贮三大工序中,伐区生产占去60%以上的劳力和50%以上的成本,集材成本又占整个伐区生产成本的60~80%。因此,降低集材成本提高集材劳动生产率就成为伐区生产以至整个木材采运工业的关键.降低集材成本最有效的办法是缩短集材距离.要缩短集材距离,就必须增加运材道路。可是,运材道路的投资.在采运生产总投资中,又占有很大的比重。所以,处理好集材和运材道路之间的矛盾,就成为采运工业的关键性问题。林道网密度理论,正是解决这一矛盾的科学方法。国外林道网密度研究发展已久,已形成了一些  相似文献   

13.
集材是木材采运过程中一道重要工序。它是影响木材生产成本最主要的因素。同时,对生产效率、伐区水土保持、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都有直接影响。就新疆而言,早在五十年代是以畜力集材为主,即所谓“牛马套,集材,并开始推广冰雪滑道集材。六十年代初,在一无机械设备二无技术资料的情况下,成功地架设了我区第一条集材架空索  相似文献   

14.
木材生产的整个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即伐区生产阶段,木材运输阶段和贮木场作业阶段,一般通称三大流水作业。伐区生产是整个木材生产过程的第一阶段,它包括采伐,串坡、集材、归装和清林等工序。伐区生产是三大流水作业的一个重要阶段,而伐区布局又是伐区生产的先导,伐区布局的是否合理,伐区作业质量的好坏,直接关  相似文献   

15.
在伐区木材生产中,陕西省太白林业局以前只确定原木产量、伐区作业质量、原木伐区成本三项经济技术指标。由于直接产出性指标比重较小,难以直观、准确地综合评估经济效益和技术效果。1984年以来我们实行原木等级品率和伐区原木产值管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朱德滨 《林业科技》1998,23(6):4-49
综合云南省自然条件及木材生产的情况,对集材作业中破坏伐区环境的主要现象进行了探讨,同时提出了适应小径木生产而又能保护伐区生态环境的几种集材作业。  相似文献   

17.
加强木材生产管理,对提高森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增加职工收入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准备作业、采伐作业、集材作业、伐区清理四个方面提出了加强木材生产管理的有效做法。  相似文献   

18.
人工林伐区常用采集运作业模式经济效益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邓盛梅 《森林工程》2005,21(1):57-59
通过对我国南方人工林伐区常用8种采集运作业模式的经济效益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作业模式Ⅱ(油锯采伐手扶拖拉机集材船运木材)为最优作业模式,作业模式Ⅲ(油锯采伐索道集材农用车运材)为次优作业模式。建议林业生产决策部门在选择人工林伐区采集运作业模式时,采伐方式宜选油锯皆伐。在有水路运输条件的伐区,应优先选择船运或排运木材。在无水路运输条件的伐区,国有林业企事业单位应提倡选用架空索道集材;集体林区当集材距离小于1 km时,应选用手板车集材,否则选手扶拖拉机集材。  相似文献   

19.
亚布力林业局适宜集材方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几种集材方式的特点,结合亚布力林区的实际情况,对目前亚布力林业局适宜的集材方式进行了探讨。通过比较论证,认为畜力原木集材是目前亚布力林区适宜的集材方式。今后集材方式的改革应是机畜结合,以畜力原木集材为主,机械原条集材为辅。  相似文献   

20.
据国内外调查研究表明:拖拉机集材对作业区面积的破坏为5-12.54%;对幼树的损伤率为13-50%;集材后使土壤容重提高20%,大孔隙减少40%、对水份的渗透速率降低47%.为减少拖拉机集材对林地破坏和对幼树的损伤及有利森林更新,应采取如下措施:(一)拖拉机集材应安排在冬季进行;(二)在择伐伐区,拖拉机原条集材应不离道,绞集单根抽;或拖拉机原木集材,集材道间距加宽到100M,以畜力或人力将原木小集中到集材道旁;(三)在皆伐伐区,拖拉机集材也应尽可能保护幼树和保留一定株数母树;(四)采用特宽低压轮胎轮式集材机集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