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对芦笋的6个农艺学性状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对产量和一级笋率进行了多重比较。结果表明,影响芦笋产量的重要因子有茎粗、株高和茎数。影响芦笋一级笋率的重要因子有茎粗、株高、产量。植株越高,产量越高,一级笋率也越高。茎粗、株高、茎数构成芦笋产量、品质特性,同时也是新品种选育的必备性状。通过对产量和一级笋率的多重比较发现,全雄品种在产量、一级笋率和其它农艺性状方面明显优于其它常规种,因此芦笋全雄品种的选育已成为目前芦笋育种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2.
芦笋茎枯病是芦笋生产中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在我国的南方和北方都有发生.近年来,随着芦笋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茎枯病的发生也越来越严重,受害笋田轻者减产30%左右,重者减产80%以上,有的甚至绝收,给广大笋农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制约着芦笋生产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3.
土壤保水剂在芦笋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辐照合成新型土壤保水剂在芦笋上的应用效果。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施用保水剂可有效增加芦笋茎数,提高芦笋茎粗,湿施处理生育指数比对照增加53.9%~77.0%,干施处理生育指数比对照增加5.8%~38.7%。大田试验结果表明:湿施保水剂的芦笋株高、株数、茎粗和生育指数分别比对照提高14.2%、12.5%、23.8%、59.0%,湿施保水剂的大田芦笋产量比干施和对照分别提高0.6%和32.7%。  相似文献   

4.
芦笋种质资源茎粗、株高及其相关性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40份芦笋种质资源的茎粗、株高及其相关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株高和茎粗表现均较好的是Pacific Purple、UC157、JK107、Purple Passion、冠军,芦笋的株高与产量密切相关,近半种质的株高和茎粗的相关性不大。研究结果为芦笋种质改良及产量的提高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芦笋是我国创汇农业的重要产品,各地正在大力发展种植.目前我国芦笋生产用种还依赖进口,进口种子价格昂贵,且常有以劣充优、混杂退化、适应性差及茎枯病严重危害等问题.因此自育自繁芦笋良种已成为生产上的迫切需要.1993年起,本所通过引进芦笋品种资源,筛选优良易根型亲本,配制和筛选优良杂交组合,结合组培快繁技术,扩繁优良抗病组合的亲本株无性系进行规模制种,从而育成了高产、抗病的芦笋新品系"96-1".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河南省安阳市芦笋种植面积的扩大和连续多年种植,技术人员发现,在生产过程中芦笋极易感染茎枯病。茎枯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一旦感染,芦笋整个植株很快会枯死,并且会随着雨水传播,导致整片种植基地芦笋死亡,而防治该病的较好措施就是对芦笋进行设施栽培。设施栽培芦笋不仅可以有效预防茎枯病,而且生产的芦笋高产、优质。对设施芦笋栽培技术进行集成示范推广,通过选用芦笋新品种盛丰F1、TC30等,采用大棚避雨、滴水灌溉、药肥同步、生物防虫、双层除草膜除草等一系列综合技术措施,有效改变了过去常规栽培芦笋茎枯病发生严重的局面,实现了芦笋生产高产、优质、高效、绿色、生态的目标,提高了芦笋生产的科技含量。该集成推广技术对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和乡村产业振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不同叶面肥对芦笋长势和产量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几种不同叶面肥在芦笋上施用作对比试验,以探讨对芦笋的长势和产量的影响。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研究了芦笋株高、茎粗与产量之间的相关性,建立了相应的多元回归方程。结果表明:芦笋在施用生物有机肥的基础上分别喷施叶面宝、害立平、喷施宝及清水对芦笋的长势与产量均产生不同程度的效应,其中喷施叶面宝对芦笋株高、茎粗和产量的影响均优于其它叶面肥。与对照相比,芦笋株高、茎粗和产量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喷施害立平与对照相比,芦笋株高和产量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而喷施喷施宝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喷施叶面宝产量最高(3 361.5 kg/hm2),经多元回归统计分析,喷施叶面肥芦笋的株高、茎粗与产量呈正相关,其相关系数R=0.996 343。  相似文献   

8.
为促进本地区芦笋种植业规模化发展,提高芦笋种植产量,减少芦笋茎枯病防治用工成本,提出一种喷雾器喷头。采用该喷头进行施药,可以代替人工涂抹施药方式。对该喷头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3喷头喷雾器能明显降低芦笋茎枯病防治用工投入,且具有一定的茎枯病防治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替代人工涂茎作业,为芦笋规模化种植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芦笋学名石刁柏(Asparagus officinalis L),百合科天门冬属植物,原产地中海沿岸。我国种植芦笋虽有百余年历史,但大规模种植只是近期内随外贸需量激增而发展起来的,现已成为我国创汇农业中的拳头产品,全国有10多个省市正在大力发展种植之中,据统计,全国种植面积已达100多万亩.可是芦笋的生产用种几乎全部依靠进口,不仅耗费大量外汇,增加农业开支,并常有种子品质低劣.混杂退化等现象。当前芦笋生产中突出的问题是茎枯病危害猖獗,对生产和出口创汇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尽管芦笋茎枯病的药剂防治和农业综合防治都有一定效果,但是根本解决病害还是要从抗病育种着手。  相似文献   

10.
芦笋茎枯病的预测预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茎枯病是芦笋主要病害,其发生面广,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轻则影响单产,重则造成绝收。福建中南部地区及我国台湾省,由于气候、土壤条件适于病菌之存活,茎枯病发生特别重,一般茎发病率达20%~100%,有的县因茎枯病影响,种植面积逐年下降以至无法栽种。因此,应做好芦笋茎枯病的预测预报,以便提早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现就笔者多年来对芦笋茎枯病预测预报的经验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11.
芦笋茎枯病的发生及无公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芦笋是一种品味兼优的名贵蔬菜,可出口创汇。近年来,随着芦笋作为营养食疗保健型特种蔬菜的不断开发,芦笋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但茎枯病发生严重,有的地块发病率高达60%~80%,甚至绝收,严重影响芦笋的产量和品质,现将芦笋茎枯病的发生规律及无公害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为筛选对芦笋茎枯病具有良好生防效果的优良菌株,采用平板对峙法,从分离自北京密云区野生芦笋根部的52株内生细菌中筛选对芦笋茎枯病菌(Phomopsis asparagi)具有较强拮抗作用的生防内生细菌,并对筛选得到的菌株进行温室防效测定和生防相关性状测定。结果表明,有3株内生细菌对芦笋茎枯病菌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抑菌率为63.70%~85.00%,其中菌株YS-G10的拮抗活性最高,对芦笋茎枯病菌的抑菌率高达85.00%。温室防效测定结果表明,菌株YS-G10能够有效预防芦笋茎枯病的发生,防治效果达73.44%。生防相关性状测定结果表明,该菌株能够分泌蛋白酶和纤维素酶,推测菌株YSG10可能通过产生蛋白酶、纤维素酶等水解酶类物质破坏病原真菌细胞壁或抑制病原菌致病毒素的产生,从而达到抑制芦笋茎枯病的效果。经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DNA和gyrB基因序列分析,该菌株被初步鉴定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  相似文献   

13.
芦笋定植后的田间管理,是保证芦笋早产、高产、优质高效的关键,做到促早发、培壮苗,秋末每株茎数达20~25支,株高1.2米以上,茎粗1厘米左右,翌年方可采笋,其主要管理措施如下。1.中耕松土,除草保墒浇水后应及时锄地松土并除草,对草情严重地块,可选用草克净、扑草净每亩70~100克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省芦笋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如连云港市1978年引种试种,现已发展到1.2万亩。但由于茎枯病危害严重,有的株发病率达50~60%,南京地区二年生笋芽病株率达80%以上,造成枯死、缺株,甚至全田毁灭,直接影响经济收入。据文献记载,此病在我国黑龙江、河北、河南、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台湾等省及日本、朝鲜等国家均有发生。我们于1986~1987年,对芦笋茎枯病的为害症状、病原、感病期及防治方法等进行了初步研究,现将试验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5.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侯马市种植芦笋的面积越来越大,而在2006年由于芦笋收购价格高、阴雨天气偏多的原因,多数笋农没能加强茎枯病的防治和采收过量,严重影响了笋株的发育。再加上秋季养分积累少,造成鳞芽分化和形成数量减少,若不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春季的管理,将造成严重减产。为了促进笋株发育,确保芦笋丰收必须采取以下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芦笋秸秆青贮料饲喂泌乳奶牛的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芦笋属百合科天门科属宿根草本植物。其嫩茎是保健食品和名贵蔬菜。近年来,全国各地均有大量种植,芦笋在每年4-5月份采笋后,茎、叶继续生长,直至霜后枯萎,植株一般高达1.5~2米左右。经我处测定100克风干秸秆含粗蛋白质13%,粗脂肪5.82%,粗纤维42.5%,钙1.73%,磷0.42%。芦笋秸秆可用做牲畜粗饲料。章丘市芦笋种植的乡镇,部分养牛专业户用芦笋鲜茎叶饲喂奶牛,降低了饲养成本。我们为了进一步验证芦笋茎、叶秸秆对产乳量的影响,于1999年11月20日至12月27日,在章丘市的芦笋主产地高官…  相似文献   

17.
<正> 芦笋是重要的出口换汇蔬菜。浙江省为亚热带季风区,极适宜芦笋生长。自1974年引种以来,由于普遍采取国外传统的作业方法,因此,产量不高,株势生长减弱。几年来,我们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采收期留茎与不留茎等方面的试验,取得了良好的结果。现报道如下。一、试验材料和方法供试品种为玛丽,华盛顿500号W和加州大学800号。试验分别在杭州市郊、宁波市北仑区峙头乡和临海市更楼乡进行。供试材料为二年生芦笋(株行距为1.8~0.33米)和四年生芦笋(株行距2.2×0.4米)。按常规管理。采收期定期追肥。采收方法分常规的不留茎采收(对照)和留茎采收。不留茎采收,即在采收期间,对抽生的嫩茎进行培土软化,直至在土下长到12~17厘米后切下。留茎采收,即在采收  相似文献   

18.
摘要:通过芦笋母茎废料、蘑菇菌渣与商品有机肥等不同基肥种植芦笋的比较试验,发现施用芦笋母茎废料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全年芦笋产量比有机肥处理减少137%,但秋笋增产明显。  相似文献   

19.
茎枯病是对芦笋危害最严重的病害,一旦发病,严重时会阻断芦笋光合作用、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导致整个株体迅速枯死.茎枯病传播速度很快,如果防治不及时,很容易造成整个笋田严重减产.其病理特性及防治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20.
芦笋避雨防病栽培试验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茎枯病对芦笋产量影响严重,产量损失一般为20%~30%,严重可致绝收。研究表明,将芦笋露地种植改为大棚避雨栽培能有效控制该病发生,提高芦笋产量,改善其品质并能提早采收,延长采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