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鳔的鱼     
有一个年轻人,因为家贫无钱读书,他去了城里,想找一份工作。可是他发现城里人都看不起他。就在他决定要离开时,他给一位很有名的银行家罗斯写了一封信,向他抱怨命运的不公。信寄出去了,他一直在旅馆里等,几天过去了,他花掉了身上的最后一分钱,也将行李打好了包。这时,房东说有他一封信,是银行  相似文献   

2.
那年,她出轨了。去参加同学会,见到了大学时代暗恋的他。他还是那么英俊,时光将他雕刻成了一个成熟性感的男人。她远远地看着他,想起那些暗恋他的岁月,心里恍如隔世。他  相似文献   

3.
正他有过两次婚姻,两个妻子给了他两种人生。大学毕业后,他去了一所高中教书。班里作文写得最好的那个女孩,数学很差,没有考上大学,成了他的妻。他帮她在超市找了份工作,薪水很低。孩子出世了,还要贷款买房,无论他怎么努力,他的收入都没有改变多少。他的脾气开始变得暴躁,并迷上了抽烟、酗酒、打牌。回家晚了,她若稍有微词,  相似文献   

4.
正他生于农村长于农村,农民生活的艰辛他比谁都清楚。后来,他考上了好大学,脱离农村的机会来了!可村里人都说需要他,他便放弃了大城市。大家都不解,问他为什么。他说,因为他是农民的儿子!他,叫王高飞,现就职于湖南隆科农资连锁有限公司,任新产品事业部经理。王高飞从1990年毕业至今,一直从事于农资行业,至今已经28年了。这些年来,他身体力行告诉大家,他很热爱自己从事的农资行业,作为"农民的儿子",他很满足!对"农"情深,扎根农村1986年,王高飞顺利考进吉林农业大学土化专业,他在校四年勤奋苦学,成绩优异。在1990年下半年,王高飞毕业  相似文献   

5.
《农村百事通》2009,(14):58-58
他被誉为"中华唢呐奇人",他能在嘴喷烟的同时用鼻子吹唢呐,他演奏了世界上最大的和最小的唢呐,他带领100多位农家娃闯进了奥运会,他排练的节目还上了2009年央视春晚……  相似文献   

6.
一她和他同在一个公司的不同部门。有一次,远在北京的总部有意调她过去任职,他以爱的名义阻止了,他说不能想见就见了,不能天天打电话了,他受不了。她相信,他是因为爱。她放弃了这个机  相似文献   

7.
我想我这一辈子都忘不掉他了.每年我都会不时地想起他,想起他的笑容,想起他的眼泪,想起他的神采飞扬,想起他的黑提包,想起他的葱花油馍……  相似文献   

8.
一个农民,初中只读了两年,家里就没钱继续供他上学了。他辍学回家,帮父亲耕种3亩薄田。在他19岁时,父亲去世了,家庭的重担全部压在了他的肩上。他要照顾身体不好的母亲,还有一位瘫痪在床的祖母。  相似文献   

9.
多年的军旅生涯炼就了他坚韧的个性,多年的研究经历塑造了他奋斗的精神。初见他,很平凡;认识他,不平凡。  相似文献   

10.
寻找怀表     
《饲料博览》2006,(6):39-39
有个在农场工作的农夫,有一天这个农夫打扫完马厩时,赫然发现他老婆送他的怀表不见了。由于这个怀表对他来说十分的珍贵,于是他马上又跑回马厩寻找。找了一段时间,几乎把马厩整个都翻遍了还是没有找到,因此他气馁地走出马厩。而这时候他发现外面正有一群孩童在玩耍。于是他向那  相似文献   

11.
单国胜 《农家科技》2006,(10):44-44
编辑同志:我父亲退休后迷上了赌博,从小赌到大赌,从以前的一天输几十元,到一周之内输掉了几千元。我和妻子对他百般劝说,跟他讲不能赌钱。并且向他保证,只要他不赌钱,现在什么也不用他做,我们可以养他。但是他仍照赌不误,甚至白天晚上,连续五六天都见不到他一面。虽然他每月有5  相似文献   

12.
笑话     
听话的孩子 我一哥们儿,特听话。小时候他妈让他去买馒头,告诉他1块钱5个,然后给了他1块钱让他去买,但是卖馒头的人给了他6个。在回家的路上,他扔了1个!  相似文献   

13.
《新农村》2020,(7)
正有个农民,初中只读了两年,家里就没钱继续供他上学了。他辍学回家,帮父亲耕种3亩薄田。在他19岁时,父亲去世了,家庭的重担全部压在了他的肩上。他要照顾身体不好的母亲,还有一位瘫痪在床的祖母。上世纪80年代,农田承包到户。他把一块水洼挖成池  相似文献   

14.
一个男人打算做热狗生意。他买来手推车,满满地装上热狗,在午饭时间,将车子推到了一条繁华的街道。令他欣慰的是,热狗很快就销售一空了。于是,他从供货商那里定购了更多的热狗。一天,他的儿子从大学回到家中,给了他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正1850年,一位名叫安东尼·约瑟芬的葡萄牙水手弃职离船,登上了加利福尼亚海岸,开始了他在美国的新生活。几年后,他从塞拉·内华达的溪流中淘出了足够的黄金,买下了一大块牧场。正当他雄心勃勃规划自己事业的时候,他不幸得了一种不治之症:手脚不听使唤,经常不由自主地痉挛起来,走路跌跌撞撞,其症状有增无减。45岁那年,他便死去了。遗产除了他那块肥沃的牧场外,还有他那莫名其妙的怪病。  相似文献   

16.
<正>2014年5月14日晚上,令人尊敬的一代大师陈文华先生在大庆的出差途中离我们远去了,他走得那么突然、那么意外,使他的家人、他的同事、他的学生、他的朋友们都一时接受不了这个现实。但意外已经发生了,人们悼念他、怀念他、追思他,堪称"一代大师"的陈文华先生永远活在他的家人、他的学生、他的朋友们心中。陈文华先生之所以堪称"一代大师",不仅仅是他的学术成就,他对农业考古学科的开创和对中国茶文化研究与宣传的引领,还有他独  相似文献   

17.
<正>他的父亲希望他长大后能成为一名美术家,只是他偏偏对美术毫无兴趣,很简单的一副水彩画,他坐了一天,却未曾落一笔。他也想过认真读书,他是尽了力。下课,别人都去玩,他在教室里依然认真地复习,只是每一次考试,  相似文献   

18.
《新农村》2006,(8):25-25
一个可爱的孩子走了,他是溺水死的。他出门的时候,对正在烧中饭的母亲说,他要到同学家复习功课。谁知他走出门后,就永远回不来了。那天,他和同学做完了功课,没有回家吃饭,而是去河边玩耍,却不知为何掉入了河中。等到有人发现,他们已在静静的河里躺了很久了。孩子的父亲母亲在河边哭天抢地,但一切都晚了。孩子打捞上来,发现他紧紧地抓着同学的手。他的父亲用了很大的劲也无法将他们分开。记者来了,注意到了这个情节,他判定孩子是救同学才死的,因为他拉着同学的手。这是一件十分感人的事,报纸第二天就刊出了这则新闻。在很短的时间内,全县的人…  相似文献   

19.
是孩子就可能会犯错,父母要给他改错的机会。每个孩子都是在不断地犯错、认错、知错、改错中成长的。当孩子犯了错误。要允许他改正;当孩子犯了罪跑回家,你要给他做顿饭,他吃饱了送他去公安局自首:当孩子成了少年犯,进了少管所,你要常去看他,不要放进去就不管他,更不能说跟他断绝亲子关系,法律上能断绝,亲情上却断不了,因为那是你的孩子。  相似文献   

20.
当记者在北京西站看见他的那一刻,他给记者的印象就是一个最最普通的农民.穿的农服在记者看来就是最典型穷苦人家的装扮,他只提了一个蛇皮袋就来北京了,据记者了解.这已经是他挑的比较好的比较新的一身行头了.记者想带他去住宾馆,结果他还想让记者给他省钱,说住招待所就可以,好实在的一个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