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韩茶文化交流与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丁以寿 《农业考古》2002,(4):317-323
韩国是中国唇齿相依的邻邦 ,中韩自古以来就有着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联系。茶文化是两国源远流长的文化交流内容之一 ,特别是茶文化作为两国文化交流关系的纽带 ,一直起着重要作用。下面对中韩茶文化交流的历史作一简要回顾 ,并对两国茶文化的特点进行比较。一、中韩茶文化交流的历史回顾中国是茶的祖国 ,是茶文化的发源地 ,起源于中国的茶文化在向世界各地传播时较早地(可能是最早 )传入朝鲜半岛。中韩茶文化交流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一千多年来绵延不断。近十多年来 ,中韩茶文化的交流更是异常活跃 ,极为频繁。下面分三国、新罗统一、高…  相似文献   

2.
中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美国的茶文化源自于中国,两国茶文化有各自的特点及共性.荼文化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宗教、民族、诗歌、医学、政治等多个领域,有社会性、民族性、区域性和传承性四大显著特征;美国茶文化受中华茶文化的影响较小,走的是一条独立发展的道路,美国赋予茶的是一种快餐文化,强调的是多样性、参与性与享乐性;中美茶文化都认同茶叶保健功效及“时尚茶文化”.茶文化作为两国人民的共同的文化传统,不仅蕴含着物质文化意义,且包含着深远的精神文化内涵,茶文化已经成为中美人民交流及发展友谊的桥梁.  相似文献   

3.
何融融 《农业考古》2002,(2):74-75,95
一、中华茶文化释义和研究对象五千年中华民族源远流长 ,有着丰厚的传统文化积淀。中国是世界茶叶的故乡 ,茶树原产地在中国 ,中国是最早种茶、制茶和饮茶的国家。因此 ,中华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且对世界文明进步具有特殊的贡献。但是 ,对于茶文化的研究 ,从 2 0世纪 80年代才刚刚兴起。 1990年在杭州成立“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以后 ,海内外各种茶文化学术团体开始广泛交流 ,各式各样的茶艺馆和茶艺表演队争奇斗艳 ,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茶文化热” ,形成跨地区、跨国界的文化现象。这是改革开放和我国经济…  相似文献   

4.
中英两国文化背景的不同 ,导致两国语言文化重点及该社会文化历史上的差异。本文依据中英两国文化的差异 ,从语义、语用、修辞三大方面来比较两国语言上的不同。  相似文献   

5.
舒曼 《农业考古》2005,(4):229-230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茶艺”一词由台湾传入大陆后,弘扬、普及和宣传中华茶文化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近几年,“茶为国饮”的呼声此起彼伏,茶艺的雅韵和清香,弥漫在祖国的大江南北,由此也拉开了中华茶艺文化研究与交流的帷幕。河北省虽不产茶,但却是茶文化资源的大省,也是中国禅茶文化的发源地,河北省一年一度的金秋茶会响誉海内外。为探源“茶艺文化学”的发祥地,推动两岸中华茶文化交流,促进冀台两地茶文化活动的开展,由河北省茶文化学会组织的河北省茶界代表团一行28人于2005年11月21日经泰国飞往祖国的宝岛台湾,这也是迄今为止,河北省第一支由民间组团赴台湾进行茶文化交流的代表团。  相似文献   

6.
中国茶文化研究现状、学科定位和研究队伍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中国茶文化研究的现状(一)成立了一批中国茶文化研究社团和机构虽然中国茶文化酝酿于两晋南北朝,形成于唐代,但真正学术意义上的中国茶文化研究仅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受当时兴起的“文化热”大气候的影响,中国茶文化研究也迅速发展,并很快建立起茶文化研究机构、团体等。1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关于茶文化论述是历史和时代的产物。经济发展、政治建设、文明繁荣、外交新局是习近平关于茶文化论述产生的基本背景。习近平关于茶文化的论述已经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其主要内容包括:茶文化是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喝茶是修身养性、提升品位的重要手段;茶产业是人民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茶文化是增进中外友谊的纽带和桥梁;茶叶是国际商路上的重要输出货品;茶是文明互鉴、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新时代学习习近平关于茶文化的论述,可以为产业发展提供理论指导,有力推进茶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8.
赵国栋 《农业考古》2020,(2):95-101
西藏有丰富多彩的茶文化,其茶园面积也在快速增加,茶产业正快速发展。目前,从“人-经济-社会”的三维角度看,西藏茶文化尚未得到有效开发和利用,但却十分必要。其必要性来自于更宏大的机制。本文核心脉络是从西藏茶及其文化的的生态性、文化性、产业性,生态旅游的可行性与功能性分析等多个角度展开对西藏文化产业“三维成长与动力理论”模型的解读,并引出关于对人类社会的“人-经济-社会”的三角正反馈互构机制的讨论。本文认为:西藏茶及其文化具备生态基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茶叶在西藏的出现是人与生态环境博弈的重要结果、茶叶在西藏的使用生动地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西藏的茶叶贸易受生态性的制约;西藏茶文化与产业结合形成茶文化产业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在“三维成长与动力理论”模型中,生态是吸引力与基础,文化是精华与“密码”,而旅游则是纽带与筋骨,西藏茶文化产业是对“生态+文化+旅游”三维成长与动力理论模型的一项较好的检验;三个主要维度的讨论肯定了西藏茶文化生态旅游在该理论模型中的功能与发展路径;推进西藏茶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但符合“美丽西藏”建设范畴,而且从“人-经济-社会”的三角正反馈互构取向看,它也是“美丽西藏”建设的重要动力和活力;该三角正反馈互构取向呼唤着关注人类社会终极方向和价值。  相似文献   

9.
毕铭玉 《农业考古》2021,(2):144-149
中华传统茶文化的兴盛得益于统治阶层基于国家治理需求的政治文化认同,从而在自上而下的扩散传播中与儒、释、道等主流文化不断融合互构,而由此形成的儒家茶文化、禅茶文化、道茶文化等诸多面相,也被注入了丰富的国家治理意涵。在与儒家文化的融合中,茶文化被注入丰富的尊尊亲亲礼治规范内容;在与佛教文化的融合中,茶文化被注入众生平等、导人向善的安邦智慧意涵;在与道教文化的融合中,茶文化被赋予无为而治、虚静恬淡、使民不争的治国理想追求。茶文化中的国家治理伦理意涵随着饮茶风俗的普及,经由统治者、文人士大夫精英群体到辐射普通百姓,并逐渐转化为一种和静怡真、天人合一的全民人格追求和人生哲学。  相似文献   

10.
唐代繁荣昌盛的社会形态、迅猛发展的茶业、日益繁荣的茶文化、四通八达的水陆交通、活跃的外交活动及僧人频繁的互访留学等各种有利因素,为唐代茶及茶文化向外广泛而有效传播提供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交通运输和外交往来等诸多有利条件和广阔的平台。唐代茶及茶文化向外传播不仅对周边少数民族地区及海外诸国的饮茶文化习俗的形成及茶业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而且促进了唐朝和这些地区间文化、科技、贸易、经济等方面的广泛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11.
论中国茶文化在明清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地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明清时期的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概况,已有很多的论文和论著作了研究和介绍,但往往不谈茶文化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作用;近十多年来,一些学者不断地研究和介绍了中国茶文化的西传,但又往往不把中国茶文化的西传放在明清中西文化交流的大背景下来探讨其历史的地位,因而,本文将着重探讨这一问题。本文所指的明清时期是指从明朝的建立到清代中后期的1840年这一时期。这一时期是中西文化平等交流的时期,也是中国文化影响西方的重要时期;而1840年以后,西方文化传入中国是伴随着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殖民侵略,不是一种平等的文化交流。中国的文化精英…  相似文献   

12.
中国茶文化与社会生活、传统礼仪、儒释道都有不同程度的结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土耳其茶文化起源于古丝绸之路的中国,经过发展与改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红茶文化。本文拟从中土茶文化的符号象征意义,茶俗异同,茶与文学艺术的结合进行中土茶文化的对比,探究中土茶文化内在的联系与各自的特色,建议通过茶文化交流进行有效的跨文化沟通,增进中土两国民心相通。  相似文献   

13.
日本草庵茶与中国文人茶艺术精神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书云 《农业考古》2006,(5):249-255,269
日本茶文化源于中国,在传入日本后形成了日本茶道。日本茶道之最纯正者为草庵茶,它以禅宗思想为核心,在形式和精神上都与中国茶文化有了很大的区别。茶文化在日本的发展经历了大致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奈良至平安初期,第二阶段是镰仓至室町时代末期,第三阶段是真正具有日本文化特色的草庵茶的形成时期。从国风文化开始的,日本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逐渐融合并获得独立,至16世纪日本文化艺术的各个领域都已摆脱了纯粹的中国模式而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在这种文化大背景下,村田珠光在书院茶的基础上吸收了民间茶汤简素的风格,提出了佗茶的概念。…  相似文献   

14.
曹茂 《农业考古》2023,(2):181-188
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云南则是世界茶源。云南茶文化遗产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内涵丰富,不仅包含了古茶山、制茶建筑遗址等物质文化层面,还包含制茶技艺、饮茶习俗等非物质文化层面。云南茶文化遗产的形成体现了与中华民族的利益休戚与共、资源共享的关系。云南茶文化遗产呈现的与中华民族持续的茶文化认同也参与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进程。当下,在传承云南茶历史文化遗产的过程中,通过与茶文化认同相关的遗产保护及开发利用,由国家和地方对遗产传承的记忆行为和纪念活动等文化过程进行权威化塑造,形成持续的茶文化集体记忆和认同,将不断筑牢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15.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祥地。在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茶文化在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中呈现出不同形态。它自殷周、唐、宋一直至今,长盛不衰,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结晶,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联姻,是文学艺术与社会风尚的融汇。经过几千年的积淀,中国茶文化已升华为中华民族的一个文化品质,对中国人的人性、思想、感情和行为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影响,并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16.
赵化 《农业考古》2001,(2):303-303
一、茶文化的日本化茶文化源于中国 ,在传入日本后形成了草庵茶道。草庵茶道是从客人步入茶室开始直到离开过程中一整套繁琐的接客、待客、点茶的仪式。它是以禅宗思想为依托 ,集建筑园林、书法、插花与点茶于一体的综合艺术。草庵茶道无论在形式 ,内容还是精神内核上都与中国茶文化有了很大的区别。它既受外来文化的影响 ,也融铸了日本本土文化的性格。它的发展衍变的过程发生在两种文化碰撞、交织调和变形的文化整合的大背景下。茶在日本的发展经历了一系列曲折的过程基本上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奈良至平安初期。这一时期的日本茶…  相似文献   

17.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国文化的一名使者中国茶文化不断走出国门,在跨文化交际中起着重要作用。了解中国茶文化的历史和内涵,加强跨文化交际理论学习,充分发挥茶文化对外窗口作用,有利于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和融合。  相似文献   

18.
勉卫忠 《农业考古》2005,(4):201-204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回族的先民一进入中国,就接触到茶这种独特的饮料,并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受到中国茶文化的熏陶,吸收自身的风俗文化形成了独具风格的茶文化,是祖国茶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之一。茶与回族社会所凝结成的历史,叹赞岁月悠悠,回回民族形成的过程也是其茶文化相伴的过程。不仅形成了一系列本民族的茶文化,而且对回族的社会生活、文化、经济,乃至于民间文学等诸多方面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19.
余悦  刘清荣 《农业考古》2005,(6):144-148
倡导“茶为国饮“,打造“杭为茶都“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互为一体的.二者的立足点都应是促进茶文化的繁荣,推动茶经济的发展.在理论上、实践中,都应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为此,应从观念、宣传、茶业会展、茶文化旅游市场、茶馆文化建设、茶业科研、茶文化教育与人才培养、茶文化交流、茶企业组织创新、规范管理等十个方面认真做好工作.  相似文献   

20.
试析中国茶文化的人生价值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 ,归结起来 ,不外乎是关于人的问题。中国茶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仍然是一种关于如何作人的文化。随着历史的前进 ,茶文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提出或阐扬了不同的人生价值思想 ,构成了中国茶文化的核心内容。茶文化是人们在对茶的认识、应用过程中有关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的形成和发展 ,一方面融汇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成果 ,人们进一步认识了茶性 ,了解了自然 ;另一方面又融汇了儒、佛、道诸家深刻和哲理 ,人们通过饮茶 ,明心思性 ,增强修养 ,提高审美情趣 ,完善人生价值取向 ,形成了高雅的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