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草莓不同栽培形式下,喷施赤霉素均有打破休眠促进植株生长发育,提早物候期及采收期,增加产量等效果,其中保护地使用适期为扣棚保温后7天左右(萌芽至现蕾期),最佳浓度510×10-6,露地栽培使用适期为展叶至露蕾期,最佳浓度35×10-6。草莓苗圃于展叶至现蕾初期喷施5070×10-6赤霉素,可增加产苗量3239%,一级苗17%。  相似文献   

2.
多效唑对草莓生长与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忠和 《中国果树》1990,(3):28-29,24
<正> 草莓采后发生大量匍匐茎,严重消耗母株营养,影响翌年产量品质。采取人工摘除,费工费时,且稍不及时就要影响母株生长,因此有必要研究化学控制的方法。我们采用多效唑(PP333)在草莓上进行了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以‘宁玉’草莓为试材,研究了不同生物菌剂和化学药剂处理对草莓定植成活及其生长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清水对照相比较,采用化学药剂和生物菌剂蘸根处理均能有效提高草莓定植成活率,且化学药剂效果优于生物菌剂;但种苗定植后继续用相同药剂灌根处理,发现生物菌剂对草莓生长结果的处理效果优于化学药剂;与对照相比较,不同生物菌剂和化学药剂处理处理对草莓叶片总酚和总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无显著差异,但草莓植株的总抗氧化能力所有处理均高于对照。定植前用井冈霉素+多菌灵蘸根处理草莓成活率最高,哈茨木霉菌蘸根和灌根处理对草莓生长结果的综合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4.
摘要:为解决草莓基质栽培生产中的根区施肥难以满足草莓正常生长需求的问题,在京郊基质栽培模式下,研究了草莓专用叶面肥对草莓缺钙情况、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草莓专用叶面肥可以有效补充钙素营养,显著降低缺钙症状的发生率,草莓总产量、单株结果数、单果质量可分别显著提高17.6%、7.9%、8.9%;同时,能显著提高草莓各茬果实的糖度和糖酸比,改善草莓风味和品质,是实现草莓高产、优质、安全、高效生产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5.
为了验证不同叶面肥对草莓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筛选出更适合北京昌平地区草莓使用的叶面肥,试验以红颜草莓为材料,设置了钟化有机水溶肥、谷聚多叶面肥和清水3种处理。结果表明:在产量方面,与清水对照相比,钟化有机水溶肥增产7.0%,谷聚多叶面肥增产不明显;在品质方面,钟化有机水溶肥能提高果实可溶性固形物、VC含量,谷聚多叶面肥能提高果实VC、可滴定酸和硝态氮含量。在红颜草莓生产中,推荐施用钟化有机水溶肥。  相似文献   

6.
DA-6对草莓生长结果影响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DA-6(N,N—diethylaminoethyl hexanote)化学名称为二烷氨基乙醇羧酸酯,是厦门大学化学系开发出的一种新型细胞分裂素类植物生长调节剂。近年来,DA-6在植物上的应用研究已有一些报道:DA-6可以调控植物生长,扩大植物叶面积,提高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延长叶片功能期,促进植物碳水化合物合成与积累,提高作物的产量和改善品质。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石墨烯电热膜不同加温方式对草莓生长和结果的影响,以“红颜”草莓为试材,采用草莓顶部、基质表面和根系周边组合的7种加温方式,以电热线加温为对照,研究了不同石墨烯加温方式对设施高架基质草莓植株、叶片、果实和根系等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石墨烯膜放置草莓根系附近,石墨烯膜放置于根系附近和顶部20 cm处组合,石墨烯膜放置于根系附近、基质表面和植株顶部20 cm处组合的各个性状表现均优于其他处理;但石墨烯膜放置于根系附近和顶部20 cm处组合,石墨烯膜放置于根系附近、基质表面和植株顶部20 cm处组合的耗电量相对较高,石墨烯膜放置根系附近处理的耗电量相对较低,可以作为石墨烯的加温方式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摘要:为了解决草莓冬季生产灌溉水温偏低而影响草莓生长、产量和品质的难题,以“圣诞红”草莓为试材,采用简单经济的方法,即在灌溉系统首部安装蓄水桶,利用太阳光照对灌溉水进行加温。结果表明:加温灌溉系统可以将灌溉水温提高1~2 ℃,灌溉土壤温度比未加温灌溉平均提高了1.2 ℃,有效促进了草莓生长。相比未加温灌溉,加温灌溉的草莓单果质量显著提高了11.12%(12月),果实糖度显著提高了1.24%(1月),总酸度显著降低了44.19%(2月),糖酸比显著提高了59.74%(2月),产量提高了14.17%,水分生产效率提高了13.89%,667 m2产值增加了6 240元。综合来看,加温灌溉系统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亏缺灌溉对草莓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采用负压控水系统将土壤水分控制在不同的水平上, 研究了亏缺灌溉对草莓果实特性、植株生长和产量形成的影响。随着土壤水分的降低, 植株的株高、叶片数、结果数、产量和单果质量逐步减少。不同土壤水分处理条件下果实的理化特性明显不同, 亏缺灌溉降低了果实含水量, 提高了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Brix) 、滴定酸度、糖酸比、维生素C 含量。相关分析表明, 果实的鲜样质量、直径与土壤水分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 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Brix) 、糖酸比与土壤水分含量呈显著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试验表明:对草莓施用钾肥可显著提高产量和品质;氯化钾和硫酸钾配施的增产效果优于单施氯化钾或硫酸钾,最佳组合为2∶1(K2O);单施硫酸钾的肥效优于氯化钾。  相似文献   

11.
3种栽培模式对草莓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欣  宗静  路河 《蔬菜》2021,(2):15-19
为了促进草莓优质安全及轻简化生产,以"红颜"品种为试材,研究了基质、半基质、土壤3种不同栽培模式对草莓植株生育性状、产量、果实品质、根系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质模式植株长势最好,成活率最高,成熟期最早,每667 m2产量2667 kg,收益4.82万元;在果实品质方面,土壤栽培条件下果实中的Ca、Fe、干物质、VC、...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不同留果节位对哈密瓜果实生育期、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华蜜0526、华蜜1001、雪里红这3个品种为试验材料,分别在低节位(8~10节)和高节位(13~15节)留果,采取吊蔓栽培,单蔓单果整枝方式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留果节位对试验品种采收期有一定的影响,留果节位高成熟晚,高节位比低节位延迟4~5 d;3个试验品种高节位果实的果肉厚度、中心糖度均高于低节位,且单果质量和产量也均显著高于低节位哈密瓜;所以,实际生产中选择留果节位时,可以根据不同品种成熟采收时间以及产量高低来综合考量,还可以根据需求合理分配,错峰上市。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活性水在草莓生产上的应用效果,以“隋珠”草莓为试验材料,连续2年研究了活性水灌溉对其果实产量、品质和耐贮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水灌溉草莓总产量较普通水灌溉显著提高6.9%~14.8%,不同阶段糖度显著增加0.7~1.1个百分点,2~4℃贮藏保鲜期延长了3d左右。活性水有利于提高草莓的果实产量、品质和耐贮藏性。  相似文献   

14.
王刚  于进步  姜继元  梁飞 《蔬菜》2021,(9):20-23
为了完善塔城地区的草莓施肥制度,以红颜草莓为研究对象,在第九师团结农场温室开展不同施氮量对草莓植物学性状和产量性状等指标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滴灌草莓各项指标基本上随着施氮量增加而呈现单峰抛物线形状,氮素效应回归方程为:y=8697.7+181.99N-0.7904N2,R2=0.9722,从水肥高效角度考虑,对氮素效...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类球红细菌对草莓的抗病、促生作用效果,分别在草莓苗期、初花期、果实膨大期施用助友宝S O D微生物菌剂100倍液,研究其对草莓株高等生长指标、果实产量的影响及对草莓白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助友宝S O D微生物菌剂可使株高提高2.3%,茎粗提高9%,展开叶片数提高20.7%,开花数量增加19%,草莓单果质量增...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草莓脱毒苗在驯化移栽阶段的壮苗率,以草炭、蛭石、珍珠岩等为育苗基质,以V(草炭)∶V(珍珠岩)∶V(蛭石)=2∶1∶1为对照,探索不同配比基质对草莓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从而筛选出适宜的栽培基质。结果表明:不同基质对草莓脱毒苗驯化移栽有明显影响,配方D(草炭∶蛭石=2∶1)对草莓苗的株高、茎粗、叶面积、地上/地下部生物量、根系总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壮苗指数等效果最好,适宜草莓脱毒苗驯化移栽,培育壮苗;而配方A(大厂基质∶蛭石∶珍珠岩=1∶1∶1)的草莓苗地上部长势显著优于对照,根部及壮苗指数无显著差异,且每1 m~3成本比对照少50.0元,降低14.18%,对于提高育苗企业利润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建议根据实际需求选择以上2种基质配方。  相似文献   

17.
高亮  孙继发  潘玲 《蔬菜》2020,(4):15-20
为提高绿豆芽的产量和品质,采用酵素稀释200倍、400倍、600倍液,酵素600倍液+亚硒酸钠(10μmol/L)、酵素600倍液+葡萄糖酸锌(Zn^2+50 mg/L)分别进行绿豆发芽试验处理,以清水作为对照,对比分析各处理绿豆芽的生长、产量和品质表现。结果表明:酵素及其复配硒或锌对绿豆芽生产均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提高绿豆芽产量,预防变质,增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游离氨基酸含量,降低多酚化合物含量,改善品质,提高商品价值上。本研究证实,用酵素200倍液处理绿豆种子,豆芽总体表现最佳,其投入产出比(1:12.3)最高,适合在绿豆芽生产中推广应用;而在特色豆芽生产中,利用酵素复配硒或锌也能收到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