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洪泽庭  蔡影妮 《江西农业学报》2007,19(9):131-133,138
旅游业是一个高度复合型的产业系统,然而旅游开发中的外部不经济将使旅游资源处于低效率状态,资源配置难以实现帕累托最优。旅游开发的外部不经济性具体表现为旅游开发经营中的外部不经济和旅游者旅游活动中的外部不经济,其根源主要是旅游资源产权模糊和虚置、旅游资源具有准公共物品的特性及经营者对资源成本与损耗的忽略。以汕头市发展可持续旅游业为出发点,从弱化或内化旅游开发中的外部性入手,尝试在国家干预、制度创新、产权改革等方面找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环境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作为一种特殊产权——环境资源产权属于社会和公众,即每个社会成员具有同等的权力。建立环境资源产权制度应根据使用、经营的公共性和外部性的大小及自然资源的所有权分配或拍卖不同的产权主体,不扩权边界模糊难以界定、外部性很大的自然资源,应继续以公共产权主体为所有者。环境资源产权制度的安排是环保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老王山喀斯特景观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主要存在旅游设施设计不合理,人文景观利用不充分等问题。通过对老王山地质地貌特征的分析,提出了后续开发对策、人文资源保护对策以及旅游设施建设对策,并着重对老王山景区喀斯特洞穴的开发利用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4.
贵州省喀斯特洞穴旅游资源及开发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喀斯特洞穴是一种旅游价值很高的资源,也是喀斯特地区一种遍在性资源,是贵州省喀斯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其在开发前科学调查与研究不足,缺乏整体规划与开发设计,缺乏文化内涵、科学性和艺术性,所以大部分喀斯特洞穴在开放不久后很快进入衰落阶段,重游率低,生命周期短,使得洞穴旅游资源的资源优势始终无法向经济优势转换,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相似文献   

5.
夏华丽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9):299-300,344
旅游专营权在业界引起不小的震动.从产权经济学的角度来讲,这种专营权的出现是由于旅游线路开发中的"搭便车"行为引发的,本文针对旅游开发中外部性问题提出了几种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6.
喀斯特洞穴旅游开发的新视角——藏酒洞旅游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喀斯特洞穴是一种旅游价值很高的资源,为保持喀斯特洞穴旅游的持久吸引力,应充分发掘其文化内涵。从多个方面分析了开展藏酒洞旅游的条件,并就其旅游产品的开发及相关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会计作为一种微观计量机制,在维护产权权能、实现产权利益和内部化外部性过程中处于最基础、最重要和最具操作性的地位。外部性内部化的“结果”产生了“产权”,而外部性内部化的“过程”则催生了“会计”。会计对外部性内部化的贡献与生俱来:会计的本质是外部性内部化,会计的目标是内部化外部性,会计的职能是界定财权和保护财权,会计的对象是财权流。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量度,依据公认标准来界定财权(产权)和保护财权(产权)以内部化外部性的微观计量系统。  相似文献   

8.
喀斯特传统聚落带有明显的自然痕迹和地域特色,使其具有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但目前专门针对其旅游资源评估的研究较少。本研究以青岩古镇为例,综合应用AHP法与CVM法,对喀斯特传统聚落的各项旅游资源进行定量评估。结果表明:喀斯特聚落的旅游资源可以分为自然景观资源、聚落景观资源、人文景观资源3大类,山水格局、遗址建筑及构筑物、风水营造等12小类;青岩古镇的总体旅游资源价值为273030.51万元/年,在大类旅游资源中,旅游价值排序为:聚落景观资源人文景观资源自然景观资源,在12项小类资源中,游客对于遗址建筑及构筑物旅游资源价值最高,风水营造资源则价值最低;在游客对12项旅游资源的支付意愿中,游客的个人收入均为重要影响因素,除在喀斯特地貌旅游资源中,游客所在省区与支付意愿呈明显相关,其余游客属性(游客文化程度、职业、所在地、性别)均不属于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生态旅游的负外部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崇尚回归自然从而引发了生态旅游的兴起。作为公有资源的生态旅游产品具有竞争性而没有排他性,使得生态旅游的发展具有典型的负外部性特征。本文由生态旅游的概念出发,从现代经济学的视角,运用外部性理论分析了生态旅游经营者在经营中和旅游者的消费过程中产生的负外部性,并对生态旅游负外部性控制的成本收益进行了定性的经济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负外部性内在化的一些经济途径,以期为政府和旅游企业提供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若干启示。  相似文献   

10.
茂兰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SWOT分析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茂兰自然保护区是亚热带喀斯特地区保存最美好的喀斯特森林,是"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的核心地带,其景观多样性丰富,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从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4个方面分析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结果表明,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优势明显,存在一定的限制因素,机遇与挑战并存,并据此对茂兰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提出了合理目标定位、强化科学规划、加强资源保护和加强合作、建立多渠道融资机制、突出品牌特色、发展高端旅游产品等对策.  相似文献   

11.
刘锐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2):11399-11402
借助旅游产业结构评价指标和分析模型,对安徽省2002~2012年旅游产业结构演进特征进行了定量分析。利用信息熵、多样化指数、相似性指数计算分析了不同层面旅游产业结构的演进过程,并归纳出安徽旅游产业结构研究的主要驱动力,包括旅游资源禀赋差异、优越的区位条件、外部性影响、旅游产业政策的推动,进而提出"稳定优化弹性产业、调整提升各产业、升级形成旅游融合型产业"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为建立喀斯特生态清洁小流域修复与资源开发利用新模式,在喀斯特高原山地,将十字花科药用植物菘蓝与桃树复配种植构建喀斯特山地农林药五彩园。结果表明:3月份桃花粉红色和菘蓝黄色构成立体景观,带动当地康养旅游产业的发展,种植业一产链接旅游服务产业的三产,提高当地农户的经济收益,促进农村产业结构升级。  相似文献   

13.
重庆武隆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旅游品牌价值与运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徐胜兰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0):4798-4799
介绍了重庆武隆世界自然遗产的资源景观特色,并以“旅游者体验价值”为核心,分析了重庆武隆喀斯特作为世界自然遗产旅游目的地的品牌价值以及品牌运营的定位、传播、维护与提升、教育。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土地外部经济的阐述,指出了我国城市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一系列外部性问题,并从土地利用规划、征收“庇古税”、界定产权、经济激励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外部性问题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5.
从经济外部性理论的角度分析生态建设正外部性的表现,得出其正外部性存在负面影响的结论,提出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和完善生态建设产权体系的相关建议,以消除其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16.
会计信息的供需之间存在着矛盾,而调节矛盾的关键所在就是合理界定会计信息的产权。通过对会计信息产权界定的必要性、初始界定、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博弈以及会计信息的嗣后界定的阐述,从而得出了会计信息产权的界定使会计信息产权由私人化而变得更加公共化,也更具有外部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高丽  沈镭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0):6148-6149,6152
西部地区矿业和能源开发已经成为其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但受到自然、经济、社会及环境等一系列因素的制约。为此,应加强资源管理,完善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实施绿色矿业和能源开发模式,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加强环境监管,建立完善生态环境与资源补偿机制,减小资源开发负外部性,明晰资源产权,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加强资源环境领域国际交流等,以增强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8.
刘忠秀  谢爱良 《甘肃农业》2006,(11):149-150
在没有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经济基础薄弱的情况下,山东沂水旅游从2002的一片空白,发展到2005年旅游总收入占GDP的6.8%,实现了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沂水在旅游资源选择上依托其独有的喀斯特洞穴发展旅游业,并且诸多洞穴在开发上各取所长,形成了集群效应和互补优势。在旅游开发初期就适时地整合提高现有旅游产品、有效及时地开发新产品,不断地推陈出新。本文从政府主导、科学规划、市场运作及营销策略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研究。并针对沂水旅游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在现实世界中,由于外部性的存在,私人成本和收益与社会成本和收益相背离是普遍存在的,科斯定理对解决外部性问题给出了系统的表述。以花农和蜂农之间的正外部性为例,对科斯三定理进行重新表述和证明,以便于全面理解产权界定和资源配置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山西农业科学》2016,(5):715-718
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而生态补偿是实现农业生态环境资源保护的重要调节方式。生态补偿是解决农业生态外部性的重要制度,根据外部性理论,政府和市场都是解决农业外部性的重要手段,政府在农业生态补偿中占主导地位,而运用市场手段进行调节则是生态补偿建立的关键。当前,我国农业生态补偿发挥主导作用的是政府补偿模式,相对而言,市场补偿机制未被很好运用。因此,需要完善市场机制,采取激励性的补偿方式,通过市场这只"无形的手"使得农业生态环境的外部性内部化。在分析目前我国农业生态补偿运行机制的基础上,结合国外的经验,从法律法规体系、产权、生态标志制度以及评价制度4个方面提出完善我国农业生态补偿市场运行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