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世界90%以上的牦牛饲养在我国,有1300万头,约占全世界牦牛总数的92%,牦牛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高寒牧区,在当地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与农区的种植业有同等的重要性,与当地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是我国青藏高原高寒牧区的优势畜种。它集各种家畜的产品、性能于一身  相似文献   

2.
1牦牛的繁殖特性 1.1性成熟和初配年龄牦牛晚熟,是单胎哺乳动物。据调查。母牦牛在生后第二个暖季或第三个暖季的发情季节内,出现第一次发情(年龄为18-30月龄)。公牦牛性成熟较早,一般在12-18月龄,即生后第二个暖季就有配种能力。母牦牛一般一胎只产一头犊牛,以三年两胎为多,少数两年一产或一年一产。  相似文献   

3.
牦牛生产中最主要的问题是品种退化,主要由于对牦牛的选育、犊牛的培育重视不够,科学养畜意识淡薄、草原生态破坏严重,牦牛营养缺乏,致使生产性能下降。通过注入先进的生产管理方法,可以使牦牛的生产性能得到提高。强化高档牛肉生产意识,提高牦牛肉的品质和销售价格,来提高牧民对牦牛的养殖积极性。  相似文献   

4.
甘南牦牛繁殖性能调查及提高繁殖性能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调查了甘南牦牛的繁殖性能,调查发现甘南牦牛繁殖性能比上世纪八十年代降低,繁殖性能的高低与营养好坏和挤奶次数密切相关.通过控制载畜量,提高母牛的营养水平,犊牛定期断奶,可提高甘南牦牛的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5.
麦洼牦牛泌乳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麦洼牦母牛185d校正产奶量为211.300kg,最高日产奶量和最高月产奶量出现在7月,分别为1.56kg和48.474kg。1~5胎次之间产奶量差异极显著(p<0.01),第1胎次产奶量(177.621kg)最低(p<0.01),其它胎次之间差异不显著;第3胎次(236.020kg)以后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6.
牦牛的生产性能和繁殖能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7.
牦牛的繁殖     
牦牛的繁殖性能,受温度、湿度、日照、营养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很大。 初情期和初配的年龄,普通的奶牛9月龄开始初情,一岁达体成熟,16-18个月龄开始配种。母牦牛在出生后第二个暖季或第三个暖季的发情季节内出现第一次发情,年龄为15-30月龄。高山型牦牛的初情期早于高原型牦牛。生产中以3岁,即出生后第四个暖季的发情季节内初配,3-6岁初产,其中约60%在4岁初产。由于牦牛的初情主要取决于体重而不是年龄,因此在人工掌握配种的条件下,我们应在母牦牛体重达成年体重的70-75%时予以配种。公牦牛在出生后第三个暖季达性成熟。但公牦牛能参与配种繁殖后代,受其性行为制约而在4周岁以后,即出生后的第五个配种季节里。公牦牛具有最旺盛的配种能力是6-7岁;在同一母牦牛群中占有配种地位的时间为4年左右,8岁以后往往因丧失竞争能力而失去配种地位。 母牦牛是季节性发情家畜。春末气温上升,土壤解冻,空气湿度增大,日照增长,牧草返青,牦牛开始能采食到足  相似文献   

8.
随着规模化猪场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和饲养密度的加大,群发性种猪繁殖性能低下已成为困扰养猪业的一大难题。据统计,目前我国能繁殖母猪存栏数超过4000万头.能繁母猪理论上可提供健康断奶仔猪至少8亿头.但实际仅能提供5亿多。可见猪的繁殖性能低下给我国养猪业带来的损失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9.
牦牛是青藏高原古老而原始的畜种,是我国正在开发利用的畜种资源。它对高寒牧区严酷的生态环境条件适应性极强,但牦牛晚熟、低产,严重制约了牦牛生产性能的发展。如何提高家牦牛的生产性能,提高商品率,已是牦牛生产和管理系统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在加强现有家养牦牛品种选育和良种串换的同时,利用杂交改良畜种的科技成果,  相似文献   

10.
韩占兵 《中国家禽》2005,27(10):19-20
在进行肉鸽强制配对过程中,由于饲养人员缺乏基本的雌雄鉴别方法,将两只雄鸽配在一起,配对后长时间不见产蛋。这种情况在种鸽初次配对时出现较多。种鸽配对后要做好产蛋记录,一般配对后7~10天就会产蛋,如超过1月仍未见产蛋,要进行重新鉴定性别,重新配对。肉鸽性成熟后雌雄鉴别并不困难,主要通过性行为表现和耻骨特征来进行区分。雄鸽进入发情期后发情明显,追逐雌鸽,发出“咕咕”的叫声,并向雌鸽频频点头示爱。触摸耻骨厚硬,两耻骨间距窄或闭合,耻骨到胸骨末端距离窄,表明腹部容积很小。雌鸽发情不明显,受到雄鸽追逐,无叫声,到处躲藏,耻骨薄软,两耻骨间距宽,  相似文献   

11.
牦牛是唯一能够充分利用青藏高原草地资源进行动物性生产的优势牛种和特有的遗传资源,它以对高海拔地带严寒、缺氧、缺草等恶劣条件的良好适应能力而成为高寒牧区不可替代的生产生活资料。但是在青藏高原严酷的环境下牦牛的生产性能低下,繁殖性能低下尤其明显〔1〕。加之多年来粗放的掠夺式经营管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我国的母猪少胎、死胎、产弱仔、奶水不足、仔猪成活率低、不发情等繁殖性能问题越来越严重,同发达国家相比,母猪年平均贡献商品猪差距越来越大。笔者通过长期观察昌图县几家原种猪场,发现造成母猪繁殖性能低下的主要原因是猪群整体处于亚健康状态,母猪内分泌紊乱。1母猪繁殖性能低下原因1.1饲料卫生指标不达标霉菌毒素和其他工业污染饲料原料进入体内,造成母猪免疫抑制,猪群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13.
为了增加高原生态环境下牦牛的繁殖性能。本研究采取了在母牦牛围产期补饲的方法,在牦牛围产期,母牦牛自然放牧回圈后,每晚每头母牦牛补饲250g母牦牛浓缩精料补充料,连续补饲5个月。结果表明,试验组犊牦牛的初生重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而且试验组母牦牛产后体况评分比对照组高(P0.01),产后母牦牛当年的发情率和当年受胎率、产犊率、犊牛繁活率都比对照组高(P0.01)。对地处高海拔地区的自然放牧母牦牛围产期补饲母牦牛浓缩精料补充料后,能有效提高牦牛的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14.
试验旨在探究冷季补饲精料对怀孕牦牛繁殖性能、生长期牦牛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一选用6岁左右、健康无病的经产怀孕麦洼牦牛10头,随机分为2组(5头/组),即对照组(全放牧)和精料组(放牧+精料补饲料400g/d)。试验二选用2岁左右、健康无病的生长期麦洼牦牛21头,随机分为3组(7头/组),即对照组(全放牧)、玉米组(放牧+补饲玉米500 g/d)和玉米菜粕组(放牧+补饲玉米菜粕500 g/d,各50%)。结果表明:试验一,精料组犊牦牛初生重比对照组极显著提高47.48%(P<0.01);试验二,对照组生长牦牛体重下降9.25 kg,补饲玉米组和玉米菜粕组生长期牦牛分别增重12.38 kg和2.33 kg,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且玉米组生长牦牛增重极显著高于玉米菜粕组(P<0.01)。结果提示,冷季给予怀孕牦牛补饲精料可提高犊牦牛初生重;冷季生长牦牛补充精料有助于提高生长性能,同时补饲能量饲料(玉米)的效果高于蛋白饲料(菜粕)。  相似文献   

15.
种猪繁殖性能低下的原因及提高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先天性繁殖障碍;种公猪性欲低、阳痿,后备母猪及经产母猪乏情;配种后不受胎;母猪流产、产死胎和木乃伊胎以及产仔少、产弱仔。  相似文献   

16.
牦牛是高原牧区的主要家畜之一,为乳、肉、役兼用型万能家畜。牦牛业一直是高寒牧区重要的经济基础和支柱产业,发展牦牛业对提高藏区人民的生活水平、繁荣牧区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牦牛是高寒牧区特有的畜种,犊牦牛是牦牛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牧民增收的期望,因此在饲养管理上应做好以下几个环节,以保证犊牦牛的健康和正常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8.
环境因素对牦牛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环境因素是制约青藏高原牦牛繁殖性能的关键 ,这些因素不但对牦牛产生直接影响 ,而且通过天然草场牧草的生长、营养和能量供应发生季节性变化 ,而间接影响牦牛的行为、生长、繁殖和生产性能。本文简述了环境因素 :海拔、气温对母牦牛发情和受胎的影响及季节、年龄与公牦牛采精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牦牛是生活在青藏高原及其比邻地区特有的畜种,能有效利用高海拔草场资源,是西部地区少数民族的主要生产生活资料。近年来由于生态环境的恶化,加上不同的饲养管理方式,牦牛的生产性能有较大的下降,尤其是繁殖性能下降十分明显,成年牦牛的繁殖率仅为48.61%,有一半以上的牦牛呈现2年1胎或3年1胎的繁殖模式。  相似文献   

20.
母牦牛的繁殖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牦牛是青藏高原特有的家畜,在严酷的高寒环境下,形成了一套特殊的适合高寒环境的繁殖体系。笔者从母牦牛生殖器官的解剖结构、发情和妊娠等方面阐述了母牦牛的繁殖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