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正>妊娠期母貂的饲养管理是关系到全年生产成败的关键环节,许多养貂户之所以失败,多数是因这一时期饲养管理不当造成的。妊娠期的饲养管理技术概括起来即是饲料的供给和保胎工作。  相似文献   

2.
妊娠期和哺乳期是种羊饲养的关键期,加强该阶段的饲养管理可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效益,本文对妊娠期、哺乳期的饲养管理技术进行论述,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羊场的冬季管理工作比较困难,一是气候恶劣,青饲料缺乏。二是多数母羊的妊娠期在冬季,育成羊也进入第一个越冬期,同时还要考虑商品肉养的育肥工作。因此,冬季对羊群精心进行饲养管理,就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4.
<正>仔鹿健康管理关系到仔鹿的生长发育和养鹿场的未来,因此是养鹿场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新西兰是世界养鹿大国,虽然养鹿方式与我们有较大的不同,但在仔鹿健康管理上的一些做法对我国养鹿业或有启发,现在根据收集到的有关资料将其养鹿生产中常见的仔鹿健康问题及处理方法简介如下。1碘缺乏症鹿的碘缺乏症信息很有限。仔鹿出生难产和弱仔可能与缺碘有关,可通过检验母鹿血或母乳进行诊断。缺碘母鹿可在妊娠期注射长效碘注射剂。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垂钓鱼池的囤养模式较受养殖户欢迎,该模式效益高于常规养鱼,是今后水产养殖户的发展方向。为推广该养殖模式,从垂钓池塘建设、鱼类放养和管理等方面,介绍了垂钓囤养需注意的相关事项。  相似文献   

6.
我国主要茸鹿品种梅花鹿和马鹿的母鹿均不产茸,主要饲养目的是繁殖后代,在目前我国养鹿业发展中,鹿群数量是制约养鹿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仔鹿的价格也很昂贵,所以母鹿产仔也是鹿场产生效益的关键,在生产中我们应保证母鹿有健康的体况,良好的种用价值,为不断扩大鹿群和提高鹿群质量服务.生产中常根据母鹿在不同生理时期的生理变化、营养需要和饲养管理特点,将一年中母鹿的生产时期划分为:①配种妊娠期(9~11月),②妊娠期(12~4月),③产仔泌乳期(5~8月).  相似文献   

7.
果园种草养鹅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果园种草养鹅技术,包括设施建设、牧草种植、鹅饲养管理、果树管理等内容,以期促进该养殖模式的推广,提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8.
正梅花鹿母鹿经过8个月的妊娠期就会产仔,搞好母鹿产仔期的饲养管理,是养鹿业重要的生产环节。1.母鹿产仔前的饲养管理母鹿产仔前日粮营养应始终保持较高水平,尤其保证蛋白质和矿物质的供应。混合精饲料中,豆饼等蛋白质饲料应占26%左右,玉米、高粱等子实类饲料应占59%左右,糠麸占15%  相似文献   

9.
从养蛙稻田选择、苗种放养、饲养管理、收获等方面总结了东北地区水稻与人工蛙共育技术,并分析了该技术取得的效益,以促进该技术在东北地区的推广。  相似文献   

10.
貉是我国北方地区饲养量较多的毛皮动物之一。貉妊娠期的饲养管理,直接影响貉的繁殖、产仔和养殖效益。通过对种用貉妊娠期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进行概述,以期为广大养殖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原代成年水貂成骨细胞的培养方法,建立细胞库。无菌条件下取7月龄成年水貂肋骨,剪碎,用胰酶、胶原酶消化后接种于培养皿内培养,获得原代细胞。通过细胞形态学观察及碱性磷酸酶染色、骨钙素免疫组化、钙结节染色进行鉴定。结果,所培养的细胞具有典型的成骨细胞形态特征,碱性磷酸酶染色、骨钙素染色、钙结节染色均呈阳性。证明培养出的细胞是成骨细胞。  相似文献   

12.
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 (ISSR) analysis was applied to assess the genetic diversity within and among five populations of mink from Liaoning Province. A total of 20 primers were screened, five selected primers produced 35 discernible bands, with 30 (85.71%) being polymorphic, indicating high genetic diversity at the species level. The highest genetic diversity was observed in the brown mink population, whereas the lowest diversity was found in the standard-pitchy mink population. Based on genetic distance (1972), a dendrogram was constructed by using UPGMA algorithm, and five populations were divided into two major groups. Group I consisted of only the standard-pitchy mink population, and Group II included other four populations, in Group II, sapphire mink was close to brown mink population. The results of genetic differentiation indicated that the genetic differentiation degree between populations was lower and the genetic variation primarily came from within populations. This paper showed that ISSR technique was a reliable tool that could be used to study genetic diversity in the mink.  相似文献   

13.
威海某地区水貂阿留申病的诊断与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威海某地区的两个水貂场作为抽样样本,取得疑似阿留申病毒致死的病死貂和2 000多个水貂的血液样品,检测该地区水貂阿留申病的阳性率。对病死貂的视诊和病理剖检,对病貂做出临床诊断。将血液样本进行碘凝集试验和对流免疫电泳试验,完成该地区水貂阿留申病的检测调查。结果显示,威海某地区阿留申病的阳性检出率为70%以上,表明威海地区水貂阿留申病的流行情况非常严重。  相似文献   

14.
将68只水貂按雌雄、体质量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饲喂常规鲜料(对照组)和配合饲料(试验组),在育成期进行饲养试验和消化试验。结果表明:母貂干物质和粗蛋白表观消化率对照组均高于试验组(P<0.05),公貂干物质和粗蛋白表观消化率对照组均显著高于试验组(P<0.01);试验组水貂干物质采食量和可消化干物质均略高于对照组;粗脂肪和粗纤维表观消化率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对照组和试验组水貂能量表观消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水貂质量的增加均大于对照组。试验结果证实,采用配合饲料与一定比例的新鲜原料喂养水貂,是提高水貂生长性能、解决其饲料来源困难的比较合理的办法。  相似文献   

15.
水貂颗粒饲料消化代谢及其对毛皮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选取58只母水貂,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饲以颗粒饲料和常规鲜饲料,在水貂育成期及冬毛生长期进行饲养试验及消化代谢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饲喂颗粒饲料组水貂和饲喂常规鲜饲料组水貂干物质和有机物质的采食量差异不显著(P>0.05),而蛋白质的消化率和代谢率饲喂常规鲜饲料组均高于饲喂颗粒饲料组(P<0.05)。打皮时饲喂颗粒饲料组和对照组平均体重及体长没有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皮下脂肪平均分别为100.65g和111.67g,对照组皮下脂肪比试验组平均多11g左右(P>0.05),两组平均鲜皮长和干皮长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6.
从健康水貂肠道粘膜及内容物分离出3株菌株,编号为B1、B2和B3。对所分离菌株进行纯化培养、形态学观察、革兰氏染色及生化试验鉴定。初步鉴定结果表明:B1、B2为脆弱拟杆菌,B3为多形拟杆菌。药敏试验显示分离到的菌株对头孢拉叮、二甲嘧啶、硫酸红霉素、阿莫西林、硫酸庆大霉素、多粘菌素不敏感,对硫酸链霉素、氧氟沙星、头孢噻肟敏感。本试验为毛皮动物专用微生态制剂的研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使用人类胚胎皮肤成纤维细胞(hESF)作饲养层,以血清替代物及一些细胞因子作无血清培养基,培养人类胚胎生殖(hEG)细胞。结果显示,在该培养体系下,人类胚胎生殖细胞能够存活、增殖,并表现出干细胞特有的形态学特征,具有很高的碱性磷酸酶(AP)活性,在体外能够保持未分化状态50 d左右。接种hEG细胞后,该体系能够比以前的人类胚胎生殖细胞培养体系形成更多的集落,并且这些集落AP活性维持更久。结果为人类胚胎生殖细胞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了一种更为安全的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为探明水貂睾丸的季节性变化规律,试验测定了取皮期和配种期雄性水貂睾丸的基础形态参数,通过石蜡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方法对取皮期和配种期水貂的睾丸及附睾进行了组织学结构特征比较。结果表明,水貂取皮期睾丸呈长卵圆形,平均长径、短径和厚径分别为16.88mm±1.52mm、10.90mm±0.85mm和10.28mm±1.03mm,体积为1.05cm3±0.23cm3,平均重量达到1.032 3g±0.263 3g;水貂配种期睾丸呈短卵圆形,各项形态生理参数、体积及重量极显著高于取皮期(P0.01)。在光镜下,与取皮期相比,配种期水貂睾丸生精小管内细胞层数和种类较多,包括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和精子细胞,生精小管与附睾管管腔中存在大量精子。而取皮期生精小管内细胞疏松,仅见少量精原细胞,并且配种期生精小管直径极显著高于取皮期(P0.01)。  相似文献   

19.
对大连水貂场5个品种水貂食毛症发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不同品种、性别、年龄及埋植外源褪黑激素等因素与水貂食毛症发病率的相关性,以探讨水貂食毛症的病因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金州黑、咖啡、银蓝、红眼白、美国短毛黑5个品种种间差异对食毛症的发病率影响显著(P<0.05),其中咖啡水貂发病率最高为12.61%;性别对食毛症发病...  相似文献   

20.
选择健康的90日龄雌性黑貂60只,平均体质量(0.862 1±0.086 6)kg,随机分为6组,每组10个重复,研究不同的蛋白质水平对冬毛期雌性黑貂(Mstula vision)蛋白质的消化代谢规律及毛皮质量的影响。各组水貂饲粮蛋白质水平分别为26%(Ⅰ组)、28%(Ⅱ组)、30%(Ⅲ组)、32%(Ⅳ组)、34%(Ⅴ组)和36%(Ⅵ组)。结果表明:Ⅱ组水貂的采食量和粪干物质排泄量显著高于与Ⅲ组 (P<0.05),Ⅲ组的干物质消化率极显著高于Ⅱ(P<0.01);净蛋白利用率指标上,Ⅲ组极显著高于Ⅱ组水貂 (P<0.01),Ⅰ组、Ⅳ组和Ⅴ组显著高于Ⅱ组(P<0.05);Ⅲ组的蛋白质生物学价值极显著高于Ⅱ组水貂(P<0.01),Ⅲ组显著高于Ⅵ组水貂 (P<0.05),其他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Ⅱ组、Ⅲ组和Ⅳ组水貂皮长显著高于Ⅰ组(P<0.05)。结果提示,饲粮中的蛋白质含量达到30%(Ⅲ组)时,水貂的蛋白质生物学价值和净蛋白利用率最好,基本满足冬毛期雌性黑貂对蛋白质的需求;饲料中的蛋白质低于28%(Ⅱ组)时,水貂的皮张面积明显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