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2 毫秒
1.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口粮消费已从“吃得饱”转变为“吃得好”,晚粳米蒸煮的米饭香、软、黏,口感佳,深受广大居民喜爱。但是晚粳稻米耐储性较差,很容易受高温影响,发生品质劣变。本文以浙江省海盐县开展低温改造和晚粳稻低温储藏试验为题材,介绍了针对晚粳稻的储藏特性,如何改造低温仓库,如何控制粮温,如何低温储藏晚粳稻,以达到延缓晚粳稻的品质变化,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就低温粮食在出入库、运输和加工等环节上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通过不同的储藏温度来研究储藏时间对大枣硬度和Vc含量的影响,为大枣保鲜技术作进一步探讨。结果表明,0℃较4℃更具有较好的保鲜效果;大枣硬度随储藏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Vc含量变化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大枣Vc含量与硬度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不同储藏温度及储藏时间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探讨短时间尺度储藏温度和时间与糙米品质的关系,为稻米安全储藏提供理论依据。选用两个典型籼稻品种IR110,IR124以及两个典型粳稻品种沈农265和辽粳294,将其糙米于-15,5,25,41℃条件下自然储藏180d,研究短时间尺度储藏温度和时间对糙米品质的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籼稻还是粳稻,脂肪酸在不同温度下均随时间呈倒抛物线变化,但不同温度下波谷出现的早晚和幅度不同,温度越高波谷出现时间越早,波幅越大。表明高温条件下稻米内脂肪酸生化反应剧烈,高温不利于稻米安全储藏。从蛋白质含量上看,各温度条件下变化均不明显,表明稻米在储藏过程中,其品质变化与蛋白质含量关系不大。直链淀粉含量的增长率41℃时最大,5℃时最小。就食味值来说,不同温度下2个粳稻品种均优于2个籼稻品种,而无论籼粳稻品种,在-15℃和5℃低温条件下均表现为食味稳定,在25℃和41℃高温条件下食味变化剧烈。籼稻和粳稻的糙米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品质都会发生改变,其中蛋白质含量随储藏温度和时间的变化较小,脂肪酸值随储藏温度的升高和储藏时间的延长呈倒抛物线趋势,直链淀粉含量随温度的升高增加,食味值随储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  相似文献   

4.
李秀环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9):5336-5337
研究气调储藏(将装好杨梅的聚氯乙烯盒内充入8%氧气、8%二氧化碳和84%氮气混合气体,并密封在厚度为0.05 mm的聚乙烯包装袋中)对杨梅腐烂率、失重率、霉菌数量及VC和花色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气调储藏对于杨梅霉菌的生长并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却有效延缓了杨梅腐烂的时间,在2℃环境下可以储藏20 d左右;气调储藏可以有效维持VC和花色苷的含量,保证了杨梅的品质和色泽。  相似文献   

5.
东北主要粳稻品种品质的若干性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东北地区55个水稻品种为试材,对稻米的碾磨品质、外观品质、蒸煮食味品质和营养品质进行测定与分析,并做出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品种的整精米率偏低、垩白率偏高是制约东北稻米品质的主要因素.龙稻3的优质米达标率最高,6项重要指标达到了国家部颁优质米1级指标;长白9的碾磨品质最好;莎莎妮的垩白率和垩白度最小;龙稻3的蛋白质含量最低,成分分析仪显示的食味值高;沈稻1的品尝食味值最高.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整精米率与垩白率、胶稠度及蛋白质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食味仪测定的食味值极显著正相关.垩白率与直链淀粉含量及蛋白质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食味仪测定的食味值极显著负相关.聚类分析结果显示,辽宁省的水稻品种的品尝综合食味值较高,但垩白率偏高,整精米率偏低.  相似文献   

6.
施肥对粳稻食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氮肥用量、氮肥种类及施肥方法对粳稻直链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施用量对粳稻中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呈强正相关,对直链淀粉含量无显著影响。使用有机肥和降低氮肥施用量有利于降低粳稻中蛋白质的含量,提高粳稻的食味品质。  相似文献   

7.
施镁对不同食味粳稻品种的品质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影响稻米品质的诸多因素中,镁处理对稻米品质的影响极为重要。本试验以优良食味粳稻品种‘秋田小町’、软米品种‘彦粳软玉1号’和一般高产品种‘辽星1号’为研究对象,通过裂区试验,MgO用量按0、90、180、270 kg/hm~2基施,研究施镁对不同水稻品种品质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品质性状存在品种间相应差异。对于‘秋田小町’和‘辽星1号’,合理选择施镁量有助于提高其糙米率和精米率,改善米饭的外观、黏度、平衡度和食味值,降低米饭硬度。而对于较低直链淀粉含量的软米品种,施镁有助于提高蔗糖含量。综合比较,‘秋田小町’和‘辽星1号’选择180 kg/hm~2MgO用量对改善品质最佳,而‘彦粳软玉1号’,选择用270 kg/hm~2 MgO用量对于提高其蔗糖含量和淀粉RVA特征值(Rapid visco-analyze)的最高粘度最有利,可见施镁总体能够改善稻米品质,但不同品种类型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8.
对5个杂交粳稻不育系和5个恢复系配组的25个组合的研究表明:粒重对产量影响显著,粒重高的组合产量也较高,呈显著正相关.通径分析表明,粒重对产量的贡献较大;粒重对直链淀粉含量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以5个粳稻品种为供试材料,采用分期播种的方法,设4月25日(Ⅰ)、5月10日(Ⅱ)、5月25日(Ⅲ)、6月9日(Ⅳ)、6月24日(Ⅴ)5个播期,探讨了豫南地区粳稻适宜播种期及其对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种期的推迟,供试5个品种的糙米率、精米率总体上呈现增加的趋势,而垩白度、垩白粒率以及垩白大小呈现明显的降低趋势;粒长和长宽比在不同播种期下的变异较小;各品种的胶稠度在不同播种期下基本上是以第Ⅱ期或第Ⅲ期的最大;直链淀粉含量和碱消值在不同播种期下虽然差异较大,但无明显的变化规律。模糊概率法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各品种稻米品质的综合表现均是随着播种期的推迟表现出提升的趋势,均是以第Ⅳ期或第Ⅴ期的模糊概率最高,说明在豫南地区,适当推迟播种期有利于提升稻米的综合品质。  相似文献   

10.
粳稻品质与株型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99-2000年在田间条件下,对粳稻品种(系)的叶片和茎秆形态、穗型及群体光合速率与稻米碾磨品质和外观品质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顶部叶片、穗下节间、叶鞘长度、穗的着粒密度、群体光合速率与稻米品质各指标关系密切。理想的优质粳稻株型应为:在一定范围内,上部叶片长、窄,穗下节间长,中下部节间短、叶鞘长,着粒密度较小的散穗型,经济产量和品质形成期较弱的群体光合速率。  相似文献   

11.
水培条件下硫素营养对粳稻米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水培条件下,硫素营养对粳稻稻米品质的改善作用,明确其品质指标随硫素浓度改变而变化的规律,以期提高人们对硫肥的重视,为硫肥的精确合理施用奠定理论基础。【方法】以粳稻武粳15和武育粳3号为材料,采用水培法,研究硫素营养对粳稻稻米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在适宜营养液硫浓度下,武粳15和武育粳3号的稻米品质得到显著改善。武粳15和武育粳3号分别在200 μmol?L-1和260 μmol?L-1硫浓度处理下,加工品质、外观品质指标得到显著改善,与对照相比,胶稠度分别增加了12.1 mm和8.4 mm。在米粉糊化特性上,武粳15在200 μmol?L-1硫处理的米粉峰值粘度较对照增加143 cP,消减值降低290 cP。武育粳3号在260 μmol?L-1硫浓度处理下,米粉的峰值粘度较对照增长158 cP,消减值降低34 cP。两个品种籽粒蛋白质含量及总游离氨基酸含量随硫浓度的升高呈增加的趋势,4种蛋白组分含量与硫浓度总体上呈正相关关系。【结论】200 μmol?L-1硫处理的武粳15和260 μmol?L-1硫浓度处理的武育粳3号,其品质相关理化指标得到较好的改善。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中国部分优质粳稻外观和食味相关的理化指标特征的差异,以期为优质粳稻品种改良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以参加第二届全国优质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活动的39个粳稻品种为材料,研究不同粳稻品种外观与蒸煮食味品质的差异,分析稻米各项理化指标与食味品质间的关系.将荣获第二届全国优质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金奖的15个粳稻品种...  相似文献   

13.
不同水稻品种(系)稻米品质性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讨不同水稻品种(系)稻米品质差异,改良稻米品质,以吉林省近年育成的水稻品种(系)为试验材料,进行了品种类型间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糙米率与精米率呈极显著正相关(r=0.968**);长宽比与整精米率、粒长呈显著正相关(r=0.643*、r=0.699*);垩白粒率与垩白度呈极显著正相关(r=0.869**)。垩白率、垩白度、整精米率、直链淀粉及胶稠度为影响稻米品质的主要因子,其对稻米品质的累积贡献率为86.977%,应重视垩白粒率、垩白度和碾磨品质的关系,以达到有效地改善稻米品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以龙粳18为试验材料,在齐齐哈尔市依安县新合村,对新施肥技术和常规施肥技术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新施肥技术比常规施肥方法降低施肥量22%,增产634.5 kg.hm-2,增产率达6.1%。与常规施肥方法相比,新施肥方法的稻谷加工品质和蒸煮食味品质性状没有明显差异。说明新施肥方法不仅能提高产量,而且对稻米品质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5.
影响天津杂交粳稻发展的几个主要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困扰天津杂交粳稻发展的3个主要问题的表现特点、产生原因及相应对策进行了简要分析。指出在有效解决存在问题基础上,天津水稻界已选出一批优良的杂粳组合。几年后,这批组合将大面积应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16.
通过2005~2007年的试验,研究了包括可见/近红外光谱、粘度谱特征值和质地谱特征值等现代检测技术与米饭食味的相关性,初步建立了粳稻食味快速评价体系,利用该评价体系对黑龙江省2007年收获的28个粳稻主栽品种进行了评价。并对28个品种的品质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和系统聚类分析,其综合品质由高到低分成四类,依次为:第Ⅰ类、第Ⅱ类、第Ⅲ类、第Ⅳ类。其中第Ⅰ类和第Ⅱ类,包括上育397、五优稻1号、五优稻3号、五优稻4号、龙稻3号、龙粳14、龙粳17、龙粳20、绥粳4号、绥粳10号、松粳6号、牡丹江27、垦稻10号和空育131等品种,它们的综合品质性状较好。与日本越光、一目惚等品种的主要差距是,峰值黏度偏低,消减值偏高,硬度值偏高,质构特性的平衡性普遍较差。  相似文献   

17.
晚粳稻米品质性状的综合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利用统计分析系统SAS软件,对湖北省主栽晚粳稻品种的稻米品质性状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和相关分析,并求出了各稻米品质性状对米质综合评分的影响力及回归方程,结果表明:垩白、整精米率、胶稠度是决定米质好坏的3大主要因子,而且它们的变异幅度较大并具有较大的优中选优的潜力。对米质评分影响最大的主成分首先是加工及外观品质因子,其次是粒形因子,最后是蒸煮及营养因子,各稻米品质性状间具有多重的、复杂的相关关系,直链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高的晚粳米的胶稠度较硬,糙米率、精米率高的晚粳米的蛋白质含量较低,垩白大的米粒较长,米饭较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