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不同大豆品种种植密度与产量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
黄淮地区夏大豆不同密度对品种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不同类型大豆品种产量性状与其密度的相关性研究,在黄淮夏大豆产区,不同类型大豆品种产量性状与其种植密度的高低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单株荚数、单株粒数随着密度增大而减小,单株粒重、百粒重也随着密度增大而降低;小区产量独秆品种随着密度增大而增加,其他类型品种随着密度增大呈现抛物线状。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选取合丰43、绥农10、绥农14等3个大豆品种,利用B、Mn、Cu,Zn,Mo、Fc及6种元素混合,CK等8个处理在分枝期、开花期、鼓粒期进行叶面喷施,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微量元素对其影响效果不同.经方差分析13对绥农14单株重影响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4.
不同密度对大豆生长、结瘤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3种不同基因型大豆品种为试材,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大豆生长,结瘤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每穴双株与每穴单株相比对早熟品种武引9号的生长及单株产量无显著影响,而严重抑制了晚熟品种巨丰和油91-19的生长及单株产量。但单位面积产量每穴双株均较单株显著增产,尤以早熟品种增产最多。  相似文献   

5.
叶面喷施钼酸铵溶液对大豆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大豆初花期和鼓粒初期2次叶面喷施钼酸铵溶液,每次喷施2.25 kg/hm2对水750 kg,能够促使大豆形成具有丰产长相的壮秧,产量因子和产量明显增加,可增产13.02%;而且田间操作简单,节省工时,成本低,不污染环境,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比较可观。  相似文献   

6.
1 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本试验选取黑龙江10份大豆品种作为试验材料,见表1. 1.2试验内容及方法 试验地点设在大庆市林甸县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大豆试验基地,5月10日播种,行长5m,行距0.65m,穴距10cm.试验设为设3个水平,分别为P1.6(16万株/hm2)、P2.4(24万株/hm2)、P3.2(32万株/hm2);分别在R1、R5两个时期,于每小区选取有代表性的植株10株,采用(24万株/hm2)葸酮比色法[13]进行可溶性糖的测定;植株成熟后收获,选取10株,进行室内考种,测量百粒重以及叶片内可溶性糖含量等性状,记录测量结果.用Excel进行原始数据的处理和制图,用DPS数据处理软件进行方差分析.  相似文献   

7.
行距和密度对大豆产量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两个行距、四个密度对大豆吉林13号品种产量因素对行距和密度的反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小行距(32.5cm)条件下分枝数、株英数、株粒重均显著高于大行距(65cm);而随密度增加,上述指标均下降。行距与密度对株高、株节数和百粒重均无显著影响。行距与密度在株荚数、株粒数、株粒重及产量上存在显著互作,表明在不同行距条件下,大豆获得最佳产量所要求的密度不同。小行距之所以能增产是由于在相同密度下,行距小  相似文献   

8.
密度对大豆品种高产50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植密度对大豆品种高产50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种植密度的增加,生育期延长,株高、节间长度增加,主茎节数减少,茎秆变细,单株有效分枝数、单株结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逐渐下降,产量呈抛物线变化。大豆品种高产50在清水县最适种植密度为25.00万株/hm^2,产量达2650.0 kg/hm^2。  相似文献   

9.
不同株型大豆品种的不同种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本项研究,确定在吉林省中部区域无限结荚习性分枝型大豆品种的适宜种植密度为35万株/hm2,亚有限结荚习性主茎型大豆品种的适宜种植密度为20万株/hm2。  相似文献   

10.
选用3个不同类型大豆品种,在玉米大豆带状套作模式下研究了大豆种植密度对其田间主要农艺性状及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种植密度增加,大豆株高、底荚高度趋于升高,有效分枝、单株荚数、单株粒数与单株粒重趋于下降,播种密度对荚粒数、百粒重无明显影响。套作大豆产量与种植密度呈二次抛物线变化趋势。在该套作模式下,晋豆19、中黄30、晋豆23的最佳种植密度分别为21.7万株/hm~2、22.3万株/hm~2、17.9万株/hm~2。  相似文献   

11.
进行不同菜豆品种、播期及种植密度与产量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品种、播种期是影响菜豆产量的主要因素,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播种越早产量越高,种植密度对菜豆产量影响不显著。其中象牙菜豆比泰国8号、双丰3号分别增产24.00%、20.02%,且综合农艺性状、品质较优,可作为南宁市菜豆标准化、规范化栽培技术选择品种。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省玉米联合区域试验某些品种为例,探讨了这些品种的单株最大产量容量,起始密度,品种适宜密度区间下的单株产量,品种的单株产量、单株穗粒数、百粒重、单株产量的变异系数随密度的变化规律及增施氮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2000~2001年两年极早熟大豆品种的产量与种植密度试验数据,提出了单产超过2000kg/hm 2田块的最佳种植密度模式,总结了不同生育期品种的适宜种植密度和最佳种植密度。  相似文献   

14.
根据吉林省引进分枝型大豆的品种特性,研究高肥条件下密度对分枝豆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旨在明确分枝型大豆品种高肥条件下最佳种植密度,为该类型品种高产栽培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该品种随种植密度的增大,株高逐渐增加,茎粗、分枝数、茎重、粒重、荚重、百粒重逐渐减小;产量呈先增后减趋势,在种植密度5.4万株/hm2时产量最高(达到2 723.5kg/hm2),但与当地主推品种吉育86产量相比仍具有较大差距,不适宜在该区域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5.
为制定适宜贵州种植青贮饲用大豆获取高产的优化栽培农艺措施提供技术依据,设置密度调控田间试验,探索不同种植密度对青贮饲用大豆全株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不同密度对青贮饲用大豆黔饲豆1号产量及农艺性状均有一定影响,2.4~3.0万株/667m2是获取青贮饲用大豆高产的合理密度。  相似文献   

16.
苏豆9号大豆由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农业科学研究所于2000年以东88-27为父本,与鲁豆为母本进行有性杂交,经系统选育而育成的苏北夏大豆新品种,2012年3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表现为优质、高产、稳产、适应性广、抗逆性强、商品性优良,适合在苏北地区推广种植。该试验以播种密度为主区,施肥量为副区,进行裂区试验。结果表明:合适的播种密度和施肥量是苏豆9号实现高产的关键,揭示了二者对苏豆9号大豆产量的影响及其最佳组合模式,提出了苏豆9号高产栽培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大豆品种产量潜力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是我国的主要油料作物,年种植面积在1 000万hm2左右,年消费总量在4 000万t以上,但我国大豆年产量却在1 700万t左右,存在严重缺口。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大豆种植面积多年来并没有增加,大豆单产水平低,目前我国大豆单产仅为世界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8.
选用三个不同类型大豆品种,分别于初花后10、20、30d进行定期、定量叶面喷施氮、磷、钾三种元素肥料。结果表明,叶面喷施氮肥、磷肥对大豆的品质、产量影响均不显著;叶面喷施钾肥及氮磷钾混合肥对大豆品质、产量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表现为随喷肥量、喷肥次数的增加,大豆蛋白质含量提高、脂肪含量下降,百粒重和产量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分枝型春大豆品种花荚形成及产量对密度响应及其与主茎型品种的差异。【方法】2020年在田间分析4个种植密度42.0×104株/hm2(D1)、32.0×104株/hm2(D2)、27.0×104株/hm2(D3)、22.0×104株/hm2(D4)对绥农52(分枝型)、新大豆27号(独秆型)花荚形成及产量的影响。【结果】绥农52、新大豆27号单株开花数D1较D4分别减少42.04%(其中,主茎、分枝花数分别减少9.78%、80.59%)、18.81%,绥农52主要是主茎中、上部节花数和基部第一、二分枝花数减少的结果,新大豆27号主要减少植株中、下部节开花数,开花期提前结束;单位面积总花数D1较D4分别增加6.60%(其中,主茎花数...  相似文献   

20.
大豆品种、播期对其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豆品质主要是指蛋白质和油分。这些品质性状都受数量性状基因的控制 ,其表现既有遗传效应 ,也有环境条件的影响。因此 ,在大豆生产中环境及农艺措施对品质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了国内外科研工作者的重视。1 试验材料与方法试验设在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农学系试验基地。前茬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